朝堂上的氣氛因這番言辭而變得更加緊張,雙方的支持者開始各自低聲交頭接耳,似乎都在等待皇帝的下一步表態。


    崇禎沉默片刻,目光冷冷地掃過眾臣。他能清楚感受到這些人隱藏的情緒:溫體仁所在的內閣一派希望利用皇帝的決心徹底鏟除魏忠賢餘黨,以鞏固權力;而東林黨則試圖用“寬仁”的名義保護自己的利益,甚至有意借機操縱輿論,抬高他們所謂“清廉正直”的形象。


    這並不是簡單的“清算問題”,而是一場關於權力分配的較量。


    “眾卿的意見,朕都聽到了。”李辰開口,聲音平靜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魏忠賢雖死,但其餘黨並非盡數伏法,尤其是在地方上的黨羽,仍在蠢蠢欲動。”


    眾臣聞言,麵色微變。地方上的魏黨勢力,往往與豪紳、商賈勾結,根基深厚,清剿難度極大。


    “溫愛卿。”崇禎目光轉向溫體仁。


    “臣在!”溫體仁立即上前一步。


    “你起草一份詔書,限各地督撫在三個月內徹底清查魏忠賢餘黨,凡涉及貪腐、斂財、濫用職權者,一律嚴懲不貸。”李辰語氣堅定,“若有人敢包庇,必將從重追責。”


    溫體仁拱手領命,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他知道,這一詔書將進一步強化內閣的權力,也將為他削弱地方勢力提供便利。


    然而,崇禎隨即看向錢謙益,繼續說道:“錢愛卿,朕知道你們東林黨清廉正直,不涉私情。那麽,這次行動,朕也希望能看到東林黨對大明的忠誠,必要時,可協助督撫提供線索。”


    這句話表麵是稱讚,實則帶有警告意味。錢謙益麵色一僵,嘴角微微抽動,卻不敢反駁,拱手應道:“臣……遵旨。”


    崇禎知道,這隻是他與朝臣之間的第一場較量。他並不奢望通過一次朝議就徹底解決魏忠賢遺留的問題,也不指望黨爭會因他的介入而迅速平息。


    但他必須讓這些臣子明白,崇禎皇帝並非可以輕易擺布的人。他是皇帝,是大明的天子,朝堂上的權力應由他掌握,而非被這些臣子用來爭權奪利。


    退朝後,崇禎迴到乾清宮,獨自坐在書房內,複盤剛才朝堂上的一切。他的腦海中再次浮現出魏忠賢的影子。


    “魏忠賢……”崇禎輕聲念道,目光閃爍。


    這個權閹雖然死去,但他對明朝的影響卻遠未結束。


    大明的問題不僅僅局限於朝堂內部。魏忠賢餘黨的勢力不僅存在於京師,更深深紮根於地方的士紳豪強之間。


    在明末,地方豪強勢力膨脹,既是賦稅的主要承擔者,也是地方治理的重要一環。然而,這些豪強往往通過賄賂或裙帶關係,將自己的利益深深嵌入朝廷體係之中。


    “他們既是地方治理的支柱,也是腐敗的根源。”崇禎心中暗想。


    魏忠賢餘黨的很多黨羽,依靠此前的特權,在地方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利益網。這些人依仗豪強的支持,與地方官府勾結,既逃避賦稅,又壓榨百姓,對朝廷的統治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早朝上關於魏忠賢餘黨的清算問題,表麵上已經有了初步的決策,但他清楚,這場關於“肅清”的博弈遠未結束。


    朝堂之上,看似圍繞魏忠賢餘黨展開的討論,實際上牽扯出更深層次的暗流。東林黨、內閣、地方豪紳、餘黨的殘部,這些勢力環環相扣,各自為營,構成了大明朝堂複雜而詭譎的權力網絡。


    “東林黨……”崇禎低聲念道,眉頭微皺。


    在早朝上,東林黨領袖錢謙益以“寬仁”為由,試圖弱化肅清行動的力度。這看似合情合理,卻讓崇禎感到一絲不安。


    東林黨自萬曆年間崛起,以“清流”自居,號稱以清廉正直為基石,反對宦官專權。的確,在對抗魏忠賢一黨時,他們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個黨派逐漸分裂,內部矛盾與利益爭奪愈演愈烈。明麵上的“清廉”,卻掩蓋不了背後的勾心鬥角與私相授受。


    錢謙益的言辭雖然溫和,但字裏行間透露出一種維護自身黨派利益的意圖。他以寬仁之名,實則是在為東林黨保護那些可能與魏忠賢餘黨有千絲萬縷聯係的成員。


    “他們自詡清廉,卻依舊是為了一己私利。”崇禎冷笑道,目光冷冽。


    除了東林黨,崇禎還注意到內閣的反應,尤其是首輔溫體仁的態度。


    溫體仁是朝中老臣,手握重權,擅長在皇帝與朝臣之間遊走,權謀老練。他在早朝上提出的徹查餘黨計劃,似乎與皇帝的意誌一致,但背後顯然隱藏著更深的算計。


    “肅清餘黨,削弱東林黨,同時進一步加強內閣對地方的控製……”李辰低聲分析。


    溫體仁的策略看似有利於皇權的穩定,但實際上是在將東林黨作為內閣權力擴張的跳板。內閣通過肅清行動打擊異己,同時扶持一批對內閣忠誠的官員,這將進一步鞏固溫體仁個人的政治地位。


    “他表麵忠於朕,但實際上是在為他自己的內閣打造權力根基。”崇禎心中明白,溫體仁與東林黨一樣,都是權力爭奪的政客,隻不過他們在不同的陣營。


    這樣的朝堂格局,注定讓任何變革都困難重重。無論是東林黨,還是內閣,他們都在維護自己的利益,而非真正為天下百姓著想。


    對於這樣複雜的朝堂局勢,崇禎皇帝在曆史中往往感到力不從心。然而,李辰不同。他帶著現代人的視角與思維,清楚地知道該如何一步步削弱這些勢力,同時鞏固自己的皇權。


    “我可是學習過毛選的人,不會被你們左右。”崇禎有點得意。


    “溫體仁,你想利用朕強化內閣?錢謙益,你想借寬仁之名保護東林黨?朕偏不如你們所願。”崇禎嘴角浮現出一抹冷笑。


    他拿起手邊的奏折,命人傳來王承恩——他最信任的總管太監,同時也是執行秘密任務的核心人物。


    “朕有一事交代。”崇禎對王承恩說道,語氣冷靜而堅決。


    “請陛下吩咐!”王承恩連忙跪地。


    “從今日起,成立玄衛由你負責組建全力監控地方豪強的動向,尤其是那些與魏忠賢餘黨勾連的勢力。”崇禎的聲音低沉卻有力,“朕要一份名單,凡涉及貪腐、勾結的,無論地位高低,一律上報。”


    “是,奴才這就去辦。”王承恩恭敬應道。


    這不僅是一次肅清行動,也是展現皇權的試探。隻有讓這些勢力感受到真正的威懾,才能在接下來的改革中占據主動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泥巴超酷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泥巴超酷的並收藏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