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一計劃的確定,秦國上下開始忙碌起來。東方騰領命之後,立刻帶著大批的工匠、勞力奔赴關中到蜀郡的道路施工現場。他們在崇山峻嶺之間安營紮寨,開始了艱苦的修路工程。東方騰親自勘測地形,規劃路線。他們要開鑿山體,填平溝壑,修建橋梁。工具碰撞石頭的聲音在山穀中迴蕩,工人們日夜奮戰。


    公子華一行人通過漢中,進入了劍門關,公子華想起了李白的蜀道難,對此感受頗深,不由的念起了:


    噫籲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七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迴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迴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曆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


    問君西征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辛勝道:“公子好詞,臣觀這劍閣就如同公子所說的那樣,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


    章邯:“是極、是極。”


    在蜀郡,船樓士的訓練也拉開了帷幕。年輕的勇士們被召集起來,他們登上高大的船樓。教官們傳授他們劃船的技巧、水上作戰的戰術以及貨物運輸的安全知識。這些船樓士們在長江邊苦練,一艘艘巨大的樓船在江麵上穿梭,帆影點點。


    而桓齮、公子華和辛勝也開始著手準備出征事宜。桓齮將軍在軍營中挑選精兵良將,他親自檢查兵器、糧草等物資。公子華則與辛勝一起研究邛都國及周邊蠻夷部落的情報,分析他們可能的應對策略。


    與此同時,秦國的朝堂之上也並非一片平靜。一些大臣對進攻邛都國計劃提出了擔憂。有的擔心道路工程耗費巨大,會加重百姓的負擔;有的則憂慮與蠻夷部落的戰爭會陷入持久戰,影響秦國在其他方麵的發展。嬴政則一一耐心解答。他表示,雖然道路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從長遠來看,這將促進秦國各地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對於秦國的整體發展是有利的。而對於與蠻夷部落的戰爭,他相信桓齮等將領的能力,並且強調一旦邛都國的資源得以開發利用,秦國的軍事力量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到時候應對其他挑戰就更加從容。


    在邛都國內部,消息也逐漸傳開。邛都國的貴族們陷入了慌亂之中。他們知道秦國的強大,也明白秦國一旦對他們下手,他們的地位將會受到嚴重的威脅。於是,他們開始商討應對之策。一部分人主張與秦國求和,獻出土地為屬國;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應該聯合周邊的蠻夷部落,共同對抗秦國。


    而夜郎、羌、和夷、芒等蠻夷部落也密切關注著秦國的動向。他們對秦國的強大既敬畏又好奇。有的部落擔心秦國在占領邛都國之後,會繼續對他們進行征伐;有的部落則想趁機與秦國交好,通過貿易獲得一些好處。


    桓齮、公子華和辛勝的大軍在準備就緒之後,終於踏上了征程。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著邛都國進發。他們沿著道路前行,軍旗飄揚。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他們肩負著秦國的希望。


    一路上,桓齮將軍不斷派出探子偵查前方的情況。公子華和辛勝則負責維持軍隊的紀律,確保行軍的速度和安全。當他們接近邛都國的邊境時,發現邛都國已經加強了防禦。城牆之上,邛都國的士兵嚴陣以待。


    桓齮將軍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先讓辛勝帶著使者去邛都國談判。辛勝帶著秦國的誠意和威脅進入邛都國的王城。邛都國的國王接待了辛勝。辛勝表示如果邛都國願意合作,秦國將會保證邛都國貴族的地位和百姓的生活。


    邛都國國王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抵抗秦國可能帶來的滅族之災,但又不甘心就這樣將國土拱手相讓。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周邊的蠻夷部落也派來了使者。有的部落表示願意支持邛都國抵抗秦國,有的部落則勸邛都國順應大勢,與秦國合作。


    辛勝迴到軍中,將情況告知桓齮將軍。桓齮將軍決定先紮營等待,同時加強對周邊的警戒。他知道,這一場戰爭不僅僅是軍事上的較量,更是外交和謀略的博弈。


    而在後方,東方騰的道路工程仍在艱難地推進。遇到了山體堅硬難以開鑿、河水泛濫衝毀路基等諸多問題,但他和工匠們沒有放棄。


    隨著時間的推移,邛都國的局勢越發緊張。桓齮將軍在營中不斷研究作戰方案,辛勝再次帶著使者,前往周邊一些部落進行遊說。他向這些部落展示了秦國的強大和富裕,表示秦國願意與他們進行貿易往來,一些部落被辛勝的話所打動,開始動搖了原本支持邛都國抵抗秦國的想法。


    然而,也有一些部落堅決反對秦國的介入。其中,夜郎國尤為強硬。夜郎國王?認為,秦國一旦在邛都國站穩腳跟,就會逐步吞並周邊的部落。他召集了自己部落的勇士,準備與秦國一戰。


    桓齮將軍得知夜郎國的情況後,深知一場戰鬥不可避免。他調整了軍隊的部署,在靠近夜郎國的方向加強了防禦。同時,他與公子華也向嬴政送去了加急的軍情報告,請求增派援軍或者物資支持。


    嬴政接到桓齮的報告後,權衡利弊。他一方麵下令藍田大營準備一部分援軍隨時待命;另一方麵,他加大了對東方騰道路工程的督促力度。因為他知道,一旦道路修通,物資和兵員的運輸將更加迅速高效。


    在邛都國國內,支持與秦國合作的貴族們與堅持抵抗的貴族們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這種內部的分歧使得邛都國的防禦出現了一些漏洞。公子華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情況,他向桓齮將軍建議,可以對邛都國進行小規模的試探性進攻,一來可以試探邛都國的防禦力量,二來可以進一步加劇他們內部的矛盾。


    桓齮將軍采納了公子華的建議。他挑選了一支精銳的小分隊,趁著夜色悄悄地靠近邛都國的城牆。邛都國的士兵發現了秦軍的動靜,雙方展開了一場小規模的戰鬥。秦軍雖然人數少,但裝備精良,作戰勇猛。邛都國的士兵雖然憑借城牆的優勢勉強抵抗,但內部的矛盾使得他們的協同作戰能力大打折扣。


    這場小規模的戰鬥,讓邛都國的國王更加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開始重新審視與秦國的關係。而此時,周邊部落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一些原本支持邛都國的部落看到邛都國在與秦國的對抗中逐漸處於下風,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立場。


    桓齮將軍在邛都國邊境繼續等待著局勢的變化。他與公子華、章邯、辛勝不斷地分析情報,調整戰略。他們知道,最終的決戰即將到來,而他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邛都國的國王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終於決定派出使者前往秦國軍營進行和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二世公子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哆啦wa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哆啦wang並收藏大秦二世公子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