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華:律法,為我秦國之根本,我秦國自實現法家治國推行軍功製以來國力強盛,無不體現了法家治國的正確性,讓我秦國有法可依、違法必糾,上到官吏下到百姓人人都受律法約束和保護、無不體現了律法的公平 公正 公開 律法不容踐踏,不容肆意更改。


    聽著公子華的話,李斯心裏開心至極,他始終堅信法家治國是百家中最好的,為此他棄儒從法、為的就是實現心中抱負來到秦國,雖然公子說過繼位會堅持以法治國,反正多聽一次也開心,


    贏政:是極


    公子華:司法部就是配合各部門進行立法,比如商務部的商業法,工部的工法,建設部的建設法,其次取消一些較小的連坐,但跟關乎國本的,律法應當加強,最輕移其三族重則滅其九族。


    公子華:但亂世就該用重典,這一點是無可質疑也是必要的。


    贏政:不錯


    公子華:關於民生除了糧、鹽、養老金之外,朝廷向百姓分發土地,土地屬於國家,百姓隻有種植權,立法民間禁止土地賣賣,違者沒收其全部財產,不管是世家、官吏、王族,


    一:百姓有地種有飯吃,誰都搶不走自己的地,除非亡國,不然君王來了都搶不走,百姓肯定會心向朝廷,幾百年來諸國兼並戰爭,百姓過的太苦,而我秦王氏受命於天,百年東出一統天下,隻為救百姓於水生火熱之中,讓我秦王氏,正統深入人心。


    書房四人點了點頭,心裏感歎公子華的馭人術及其政治眼光,


    二:即是有六國餘孽想造反,我想他都招募不到士卒,好不容易過上好日子,有人居然想破壞,我想百姓比君王更想弄死他們,原來過的什麽日子現在什麽日子,但凡有腦子都不會跟他們造反。


    二:《北山》裏有一句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的王土,都是君王的,而土地是君王的,土地至今一直都在私下買賣,從而導致百姓無地可耕,而世家則擁有大量的土地,百姓隻能依附於世家,從來沒有人講清楚過土地是誰的後果,隻好君王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隻有改朝換代,世代循環。所以我要把土地明確到個人,告訴天下人土地是誰的,國土是誰的,要讓百姓清楚的認識到自己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風能進,雨能進,君王不能進。


    三:人生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醫部的職責就是在各個郡縣設醫館,讓百姓有病可醫。


    贏政:華兒這就是你你所期盼的國家?


    公子華:是的父王,我想做到,讓弱者不恐懼,讓強者不囂張,讓權利不傲慢,讓社會更公平,讓惡人怕作惡,讓善人能平安。幼有所教,少有所學,病有所醫,老有所歸。人人相互尊重,風氣祥和,的和諧社會,讓華夏兒女能挺起脊梁堂堂正正做人,


    頓弱三人:公子,臣受教,隨後朝公子華行了一個大禮。


    公子華(趕忙迴禮):三位不必如此


    贏政:華兒,有時孤感覺你就是另一個我,你所想就是孤所想,


    公子華心想,政哥我能不懂嗎?我可是後世而來,


    公子華:說明父子連心,其利斷金。


    贏政:好一個父子同心,其力斷金,孤希望你堅持自己的信念堅持下去,孤能幫你的全力幫你,希望你我兩代人可以完成這些事情。


    公子華:會的,我已經邁出第一步,父王你同樣不也要開始一統六國了嗎?


    贏政:對哈哈哈。


    公子華:其次國策我想還沒想太多。


    贏政:把你所想的講講,


    公子華:一:立祖訓,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贏政:好這條祖訓孤認。


    二: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秦土,犯我強秦者,雖遠必誅


    贏政:好


    三:趙氏嬴姓為中原正統,非嬴姓之人為王,天下之人皆可攻之。


    幾人心想,這條好狠,你敢奪我贏氏江山,我就砸你的鍋,讓天下之人都參與其中。


    四:君王有短袖之之癖、昏庸無道、荒淫無道、驕奢淫逸、不恤民生殘忍暴虐,群臣與宗室皆可請命廢之,其父牌位逐出祖廟,其子逐出族譜,貶為庶民。


    贏政:華兒這是不是有點太狠了,


    公子華:父王我覺得一點都不狠,我甚至都想加入淩遲之刑,這秦國是我贏先祖從秦地到諸侯國在日後一統六國,每一步都不容易,老秦人更是家破人亡,才有了如今這個國,國君選擇繼承人是為了承上啟下,為了我秦國一代代傳下去,而沒選好繼承人就是他的過錯,動搖國本,就不就不配享子孫香火,因為他選的人不合格,


    贏政:孤讚同


    公子華:父王我知道,您想把權利集中到中央,這是好事我讚同,哪怕你日後實行封我也會把權利集中到中央,集權為一人,掌管天下生殺大權,有能力還好,沒能力這簡直就是在禍國殃民,所以我才想要如此下策,以祖訓製衡,


    贏政:若朝臣不廢除呢?


    公子華:我會設立文、武兩廟,文武兩廟與祖廟一樣配享天下香火,但必須要做出大貢獻,而將軍樓和淩煙閣三品官員皆可入內受百姓香火,


    贏政:你想挾先祖以令後人?


    公子華:是的父王,我想後世子孫也不至於讓先祖蒙羞吧?


    贏政:嗯


    李斯三人則想,自己得想辦法進武廟。至於挾就挾吧,反正自己也看不到。


    贏政:如若我進行封分你當如何,


    公子華:推行推恩令,各諸侯國,規定諸侯王除了讓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的庶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


    三人吸了口氣,這令一出要麽越分越小,要麽內亂不止,特別是許多庶子被嫡子壓的抬不起頭頭,


    贏政:不簡單,不簡單,放心吧孤不會分封,在重蹈覆轍。


    公子華:兒臣明白,


    贏政:你繼續


    公子華:四在父王的後宮禁止幹涉朝政,再加一句外戚禁止參與太子選舉,輕者罷官重者夷九族,


    (ps:九族消消樂才是最好的律法)


    五:廢除嫡長子繼承製度,改為立賢不立嫡不立長。


    贏政:此事不妥,若是如此公子之爭將會影響朝堂,


    公子華:若萬一嫡長子是個癡兒該如何?


    贏政:那就再換一個嫡子。


    公子華:父王我覺得這個王位,能者居之,不管是嫡子也好,庶子也好,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我這是為我秦王氏、社稷、百官和百姓負責。


    贏政:孤,知道,孤經曆過手足之爭,不想讓後世子孫也如此。


    公子華:父王我知道,可是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贏政:算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公子華:最後是宗族,五服之外宗族將不再出錢撫養,不可自稱王族。


    贏政:孤讚同


    公子華:兒臣目前所想的也這些。


    贏政:華兒要做到這些,你還要繼續努力才是,


    公子華:兒臣明白,


    贏政:你覺得你所說的哪幾個可以先行實施?


    公子華:我已經在讓叔孫通簡化文字和收買學子,我覺得可以先實行學宮之事,其次便是官員俸祿,和武安君之事。


    贏政:文字、學宮之事我交由你來做,官員俸祿李斯你去做。


    兩人:諾


    贏政:華兒帶孤看看你東宮吧。


    公子華: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二世公子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哆啦wa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哆啦wang並收藏大秦二世公子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