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繚:見過大


    公子華:見過父王


    贏政:今日批奏折甚是勞累,便來你東宮看看,我在書房外聽你一番言論,感觸良多,特別是你對天災之禍的處理,


    公子華:父王,這是你和老師們的功勞,


    贏政:看來旁聽早朝讓你學會了不少東西。


    公子華:頗有一番收獲


    贏政:華兒你剛才提到了昭襄王與武安君,昭襄王以史為鑒,那武安君呢?


    公子華:目前還未想到。


    贏政:你是沒想到還是不敢說?


    公子華:沒想到。


    贏政:華兒你是孤看長大的,你的眼神出賣了你,你說吧孤恕你無罪。


    公子華:那我說了。


    贏政:嗯


    公子華:武安君,在我看來可所謂是一將功成萬古枯,為我大秦開疆拓土,立功無數可惜一位武將沒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一文臣手中,白起的邏輯是為國,範雎的邏輯是為君,君的邏輯是權衡,


    但白起死後我秦王族便與老秦人的關係產生了隔閡,傷了老秦人的心,在他們看來武安君死的很冤,武安君是他們心中的英雄,而武將也開始變得謹小慎微,所以我覺得應當給恢複武安君白起身份,一來可以挽迴一些老秦人的心,其次讓武將不再擔心狡兔死 良狗烹,老秦人是我秦國的根本,隻要老秦人一心向我王族六國何懼,若以後一統六國在恢複,那又會造成趙、韓、魏、楚四地百姓抵觸。


    贏政:這事你容孤思考一些時間,


    公子華:明白


    贏政:華兒若有朝一日你繼位你當如何?


    公子華:父王說了我怕你罵我逆子。


    贏政:你給孤說來聽聽,你如何當逆子?


    公子華(硬著頭皮):一我要把軍權牢牢掌握在手中,然後進行改革,從官員、軍隊、法律、民生、國策、宗氏、


    聽完這話嚇的尉繚和頓弱趕緊下跪,心想公子你這是真敢說啊,


    尉繚:大王臣有罪,沒能教好公子,請大王降罪,公子還年幼無知,望大王恕罪。


    贏政:膽子倒是不小,但你這與數典忘祖有何區別,


    贏政:尉繚起身與你無關,


    尉繚:謝大王


    贏政:頓弱你也是


    頓弱:諾


    公子華:望父王恕罪,


    贏政:你好好與孤說道說道,先從官員開始,


    公子華:若如我接手秦國時,尚未一統,我會繼續實行軍功爵製,若是父王你一統六國,我會行科考製與軍功製並行, 官員俸祿轉化為銀兩發放,廢三公九卿,


    尉繚跪著聽公子華說,心髒受不了,後悔與公子華討論,王富民強了,


    贏政:何為科考,


    公子華:入朝為官,必須通過考試才能入朝為官,科考分為文舉與武舉,考試題目則在考試前找人出題,考題必須貼近實際比如如何治理百姓、某人犯法當如何判刑、如何提高百姓收入、如何提高作物產量等等,考試未結束之前,出題出題人不得離開王宮,並派人嚴加看管,泄漏考題或考試做假夷三族,九族之內三代不可為官,


    文舉每三年舉行一次,分為縣考、郡考、國考,縣考通過後朝廷發放秀才憑證,郡考則必須有秀才憑證,才能報名參加,通過郡考之後發放舉人憑證,前來鹹陽考試,國家考試一切費用,國考則和持舉人憑證方可參加,國考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尉繚和頓弱鬆了口氣,發現公子華所說的完全可行,這個辦法可以使寒門弟子有出路,但會得罪世家門閥。


    贏政:不錯,確實可行,但軍功製有何不妥,


    公子華:父王軍功製很好,我秦國實行軍功製才能力壓六國,甚至比我所說的科考都好,但隻適合未統一的秦國,統一之後官員緊缺,隻能用原來諸國的官員和世家的子弟,原國的官員不說能力,就說對我大秦的忠心都難說,世家子弟,能力不好說,但他們未必會真的為國家辦事,而且用的都是世家子弟,那這秦國是我秦王氏的還是世家的,國土大了本來就難管理,天高大王遠的,以世家的性格,人到哪裏壓榨百姓到哪裏,好處他們拿了,罵名全大王背了。


    世家大了,影響王權,有些地方朝廷號令,還沒世家好用,所以通過科考來錄用人才,讓寒門學子製衡世家,考試也分政考考為官之道,弄考考如何提高田的產量,如何防治蟲害,法考則考秦律,這幾門考試跟我後麵實行的改官製有關。


    贏政:不錯,繼續


    武考就比較簡單跟科舉一樣,但隻從軍隊中進行,考武藝和兵法策略。


    公子華:官員俸祿采用銀兩,可極大的降低損耗,父王你也知道每年朝廷發放俸祿得損耗多少和用多少人力,其次發了銀兩他就得去買柴米油鹽,他買東西商人獲利朝廷不久可以收稅了,用銀兩後朝廷支出能減少5\/1,成年累月下來可不少,


    贏政:是極,但華兒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糧食掌控在商人手中,商人逐利會提高價格,百姓負擔不起。


    公子華:父王所說我有考慮,所以我之前跟父王您要3000兩黃金做九洲商會,就是來壟斷鹽、鐵、糧食的,百姓生活和國家發展所需的必要物資,不容商人經營,也可發生穀賤傷農,降低百姓生產積極性,


    贏政:不錯,原來你現在就開始在謀劃了,


    公子華:父王你生氣了?


    贏政:孤怎麽會生氣,你是孤的孩子,你有能力孤高興還來不及,剛才孤生氣是覺得你亂來,沒想到你比孤看得遠,


    公子華:父王和老師的功勞,孩兒不敢居功。


    贏政:頓弱你派人去把李斯找來。


    頓弱:諾


    公子華:官員改革中我還要增加考核,每年從鄉正、縣令、郡守和朝廷各部門都要提交每年工作計劃,如稅收、荒田、開墾、法律普及和人口新增,除非遇天災可延期,沒完成工作計劃的第一年警告一次,次年還沒達標的官降3級,達標的次年每月俸祿可多領一份,連續兩年達標的官進一級。


    贏政:此法確實可行,華兒但讓一個縣令或郡守負責這些是不是強人所難了,還有官降3級,他們的工作計劃如何安排。


    公子華心想,不愧是始皇帝對下麵的人真好,


    公子華:父王別著急,這跟我從新用的官製有關,


    贏政:你這些辦法的確可行,說明你下過苦功夫,


    公子華:確實如此,父王對我寄予重望,我也不想讓父王失望。(白嫖哥臉不紅,不害臊,反正沒人打假)


    贏政:的確沒讓孤失望,尉卿孤麒麟子如何?


    尉繚:公子治國之能臣不如也,怕李斯也遜色幾分


    公子華:先生謬讚。


    贏政:哈哈哈,不錯但華兒你切不可自滿。


    公子華:兒臣明白。


    頓弱:大王李斯到了,


    李斯:拜見大王,見過公子


    公子華:見過老師


    贏政:李斯入座,聽聽華兒的想法,你們幫他查缺補漏,


    三人:諾


    李斯你記錄下來


    李斯(懵逼的點了點頭);諾


    公子華:關於官製,我覺得太尉、丞相、權力過大。


    眾人看向了尉繚,尉繚也頭大關自己什麽事?


    公子華也尷尬的看了一眼尉繚,


    公子華:我準備改為三權分立


    軍機處協助君王處理軍務、安排部署軍隊、隻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官居一品,領虛職,如軍機處不可有實職,防止以權謀私。


    內閣協助君王批改奏折,處理政務、討論國事。


    錦衣衛監察百官、上至一品下至縣令,


    一寺、


    宗正寺:掌管王室宗親 、王陵、宗譜、外戚


    一庫


    情報庫:收集、整理、核對各部資料、軍情、百官情報、各郡縣情況


    二十部


    宗教部、掌管國教宣傳、農曆、我準備學孔雀王朝,創立宗教把道家改為道教,其中加入忠君愛國 、報效國家、秦王氏我為華夏正統、受命於天、既授永昌,


    贏政:好一個宗教部,好一個受命於天既授永昌,孤喜歡,華兒繼續


    三人心想不簡單、王族子弟沒一個簡單的,這事若成必將萬古留存,也必將成為一代雄主,


    工部:掌管天下工匠、負責研發、建造軍器、建造農具、建造船隻


    水利部:負責在全國引水灌溉、水利工程


    國安部:對內,負責在全國範圍內企圖賣國、起兵造反不法之人和敵國細作,對外安插細作,獲取軍事情報、收買、策反國外官員、


    司法部:起草律法、各地刑徒、推進國家法治工作、判決案件


    李斯鬆了口氣至少在怎麽改都是以法治國,這是肯定法家地位。


    農業部,負責農業種植推廣,找尋、培育糧種,病蟲防治,


    退役軍人部:負責退役軍人的福利、安置和管理工作 、


    兵部:負責訓練士兵、軍械、邊備、拱衛鹹陽、


    教育部:負責教育工作、協助文武考試、教材編寫、學宮夫子


    治安部:維護各郡縣安全、抓捕犯人、打擊匪寇、審訊犯人


    財政部:管理各項錢支出、與收集各郡縣賦稅,


    國土資源部:負責礦山審批、探尋礦山、耕田、牧場統計


    商務部:負責商業活動、各地建立賈亭 、物資調配、


    稅務部:負責賦稅收集及統計,查商賈稅務


    醫部:負責全國醫館,建立醫院、培育醫生、開發藥物


    宣傳部:宣傳忠君愛國思想、引導百姓引導輿論、宣揚英雄人物、


    建設部:修建水利工程、城池、官道、房子、協助醫部、戰備部和商務部修建、


    戶部:官員考核、升遷五品以下官員、人口統計、


    戰備部:軍用物資運輸、修建軍糧庫,


    禮部:君王儀仗,天下宗祠,禮樂、祭祀、百姓同化、


    公子華說完,贏政成思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二世公子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哆啦wa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哆啦wang並收藏大秦二世公子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