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說,“阿晏要來了。”
歲歲攀著白澤的肩,一臉不敢置信的樣子,“真的嗎?是真的嗎?哥哥真的要來了?”
阿晏與她一樣,從未上過神農山。歲歲還記得從前舅舅邀過阿晏好幾迴,但都被他婉拒了。
白澤笑說,“當然。我何時騙過你。”
“他這次怎麽突然來了?他是不是知道我受傷了?若是被他見了我現在的模樣,非要數落我一番不可。”
白澤看著歲歲的眼裏分明滿是期盼與喜悅,可說著說著,竟思前顧後,愁容漸現。他不在意地說,“你那麽怕他知道,就趕在他到之前,趕緊好起來不就成了。這樣他即便知道你傷過,但看你完好無損地站在他麵前,無非是一陣後怕,也不好數落你什麽。”
那天夜裏,聽聞紫金宮起了一場大火,正是薑妃所在的寢宮。
據說那天傍晚,瑲玹留在薑妃處用了晚膳,他摒退了所有人,就連瀟瀟都隻能在門口候著。沒人知道他們之間說了些什麽,隻見瑲玹開門離開時,眼裏皆是狠戾與陰冷,薑妃跪坐在地,在他身後發出一陣絕望而淒厲的哭喊聲,聽得宮女們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到了後半夜,宮裏起了火,火勢衝天,照得黑夜如白晝。宮人們忙著撲火,宮女們焦急地拍打著薑妃寢殿的門,卻始終無人應答。
待宮人們撲滅了火,撞開寢殿的門,滾滾濃煙中,薑妃早已三尺白綾自懸於梁上。
第二日一早,瑲玹又更換了小月頂上所有的侍衛,原先的侍衛全部被貶去做了雜役,新駐的侍衛皆是由瀟瀟親自挑選。
軒轅王沉默地看著這一切,最終一言不發地迴了自己的寢殿。
到了第三日晌午,阿晏果真來了。
他一襲藕色錦衣,披著灰色大氅,就像一個本就生活在這的王公貴胄,與俊兒一邊攀談著什麽一邊步入山門。
歲歲早已在院子裏候了多時,遠遠地見著阿晏,便迫不及待地提起裙裾飛奔而去。
“哥哥!”
阿晏張開雙臂穩穩接住她,眉眼間皆是溫柔的笑意。
俊兒不可思議地盯著歲歲上下打量,分明昨日還不能下地行走,去哪都由白澤抱著,怎一夜的功夫,就完好如初,絲毫看不出受過那麽重的傷??
歲歲眼角的餘光落在俊兒身上,臉上分明是盈盈笑意,眼睛卻仿佛在警告他,不許問!不許說!不許多嘴!
俊兒不甘地瞪了她一眼,開著玩笑揶揄她,“一樣喚一聲哥哥,什麽時候你對我也能像對你的晏哥哥這般熱情?”
阿晏懶懶地瞥了他一眼,一副不想和他多囉嗦的表情,又輕輕拍了拍歲歲的背,說,“你看看我把誰帶來了。”
歲歲這才注意到在阿晏身後,還站著一個披著白色鬥篷,戴著風帽的女子。女子摘下風帽,露出清秀的臉龐,竟然是蓁蓁。
歲歲又驚又喜,當初離開神域,她以為這輩子恐怕都不會和蓁蓁再見上一麵。後來與白澤重逢,白澤也隻是告訴她與九嬰一戰中蓁蓁傷得很重,如今留在島上靜養。原本她還想著等這裏的事都忙完了,要和白澤一起迴去看望她….想不到,居然能在這裏見到蓁蓁。
“蓁蓁!真的是你嗎?”歲歲高興得有些手足無措,“你…你怎麽也來了?”
“是我叫她來的。”白澤清冷的聲音自身後傳來。
“師父一切安好。”蓁蓁對著白澤行禮問候。
白澤抬抬手,溫和地問,“傷都好了嗎?”
“都好了。”
歲歲再也忍不住滿腹的疑問,扯著白澤的袍袖迫不及待地問,“到底怎麽迴事?蓁蓁怎麽會和阿晏在一起?什麽叫你叫她來的?”
蓁蓁掩嘴而笑,說,“師父離開後,一直與我有書信往來。”
白澤接過蓁蓁的話頭,笑睨著阿晏,一本正經地說,“前些日子蓁蓁給我來信,說島上來了位貴客。我盤算著貴客在島上也待了些時日,想知道的該了解的也應都打探得差不多了。正巧蓁蓁也想來尋我,於是我就給蓁蓁說,我與歲歲在神農山上,恐怕還要過些日子才下山。她可以隨貴客一起去清水鎮先落腳,在那裏等我。”
阿晏忍不住哈哈大笑,說道,“妹夫這一口一個貴客的,叫得如此生份,是在怨我沒打一聲招唿就去了島上嗎?”
歲歲這才大致捋順一些,可又不是全然明白,她想了想,看看白澤又看看阿晏,最後選擇向阿晏求證她的疑慮,“哥哥去島上打探何事?”
“何來埋怨一說。”白澤攬過歲歲,笑道,“你爹帶過兵打過仗,遇事自然會習慣思慮得多一些,自是不會全然聽信我一己之言。所以,我沒猜錯的話,你兄長是領了父命,去好好打探一番,看看我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當時可有脅迫欺騙你。”
“我收了師父的信,本想與晏公子一道去清水鎮,但晏公子聽聞你與師父都在神農山,當下就說要直接上山來。”
蓁蓁說完,又看了眼阿晏。若是細看,他與歲歲的眉眼最為相似。第一眼讓人覺得冷冽不好相與,喝過幾次酒吃過幾次飯後,覺得他為人處事都很隨和,可再熟絡一些,又覺著這隨和中總給人以距離感,不可親近,
阿晏閑適地笑笑,算是對蓁蓁的話表示認可。
歲歲看著阿晏,不禁有些愧疚。哥哥的眉眼常常帶著淺淺的笑意,在外人眼裏總是一副對什麽事都無所謂的樣子,但她知道哥哥有自己的原則,他那麽多年從不上山,從不主動接近王室,更是刻意與舅舅保持距離。這次定是心裏擔心她,才毅然決絕地就趕過來了。
俊兒見阿晏不再說話,連忙說,“難得今日兄妹重聚,師徒重逢,我讓人備些好酒好菜,你們…會留下用膳的吧?這山上已許久沒這般熱鬧了。”
“等一下。”阿晏展掌,手中變幻出一個用水凝結而成的琉璃球,數十隻河蝦正在裏麵生龍活虎地淌遊著,球的下端可見幾隻青黑的螃蟹,在細軟的白沙上橫行。
“蝦先用烈酒浸泡,然後放爐上炙烤。螃蟹洗淨,單獨用烈酒浸泡後,再輔以佐料,用溫酒浸之。”阿晏交代完,將琉璃球拋給一旁候命的婢子。
婢子慌亂地接住琉璃球,卻一籌莫展。這琉璃球才成年男子手掌大小,裏麵雖有活物,可看起來也不過是指甲蓋這般,且不論如何把裏麵的蝦與蟹取出,就這般大小的蝦蟹,該如何烹飪,如何端上桌?
阿晏看出婢子的困擾,手指輕點琉璃球,說,“你備一缸水,把它放水裏,便可。”
婢子雖還有疑惑,但見公子如此自信而篤定,便行了禮,捧著琉璃球退下。
俊兒看了眼白澤,說,“舅舅忙完公務,晚上也會一起來用膳。”
白澤隻點點頭,並不作聲。
俊兒又說,“舅舅的意思,是邀曾外爺一道用膳…”
歲歲攀著白澤的肩,一臉不敢置信的樣子,“真的嗎?是真的嗎?哥哥真的要來了?”
阿晏與她一樣,從未上過神農山。歲歲還記得從前舅舅邀過阿晏好幾迴,但都被他婉拒了。
白澤笑說,“當然。我何時騙過你。”
“他這次怎麽突然來了?他是不是知道我受傷了?若是被他見了我現在的模樣,非要數落我一番不可。”
白澤看著歲歲的眼裏分明滿是期盼與喜悅,可說著說著,竟思前顧後,愁容漸現。他不在意地說,“你那麽怕他知道,就趕在他到之前,趕緊好起來不就成了。這樣他即便知道你傷過,但看你完好無損地站在他麵前,無非是一陣後怕,也不好數落你什麽。”
那天夜裏,聽聞紫金宮起了一場大火,正是薑妃所在的寢宮。
據說那天傍晚,瑲玹留在薑妃處用了晚膳,他摒退了所有人,就連瀟瀟都隻能在門口候著。沒人知道他們之間說了些什麽,隻見瑲玹開門離開時,眼裏皆是狠戾與陰冷,薑妃跪坐在地,在他身後發出一陣絕望而淒厲的哭喊聲,聽得宮女們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到了後半夜,宮裏起了火,火勢衝天,照得黑夜如白晝。宮人們忙著撲火,宮女們焦急地拍打著薑妃寢殿的門,卻始終無人應答。
待宮人們撲滅了火,撞開寢殿的門,滾滾濃煙中,薑妃早已三尺白綾自懸於梁上。
第二日一早,瑲玹又更換了小月頂上所有的侍衛,原先的侍衛全部被貶去做了雜役,新駐的侍衛皆是由瀟瀟親自挑選。
軒轅王沉默地看著這一切,最終一言不發地迴了自己的寢殿。
到了第三日晌午,阿晏果真來了。
他一襲藕色錦衣,披著灰色大氅,就像一個本就生活在這的王公貴胄,與俊兒一邊攀談著什麽一邊步入山門。
歲歲早已在院子裏候了多時,遠遠地見著阿晏,便迫不及待地提起裙裾飛奔而去。
“哥哥!”
阿晏張開雙臂穩穩接住她,眉眼間皆是溫柔的笑意。
俊兒不可思議地盯著歲歲上下打量,分明昨日還不能下地行走,去哪都由白澤抱著,怎一夜的功夫,就完好如初,絲毫看不出受過那麽重的傷??
歲歲眼角的餘光落在俊兒身上,臉上分明是盈盈笑意,眼睛卻仿佛在警告他,不許問!不許說!不許多嘴!
俊兒不甘地瞪了她一眼,開著玩笑揶揄她,“一樣喚一聲哥哥,什麽時候你對我也能像對你的晏哥哥這般熱情?”
阿晏懶懶地瞥了他一眼,一副不想和他多囉嗦的表情,又輕輕拍了拍歲歲的背,說,“你看看我把誰帶來了。”
歲歲這才注意到在阿晏身後,還站著一個披著白色鬥篷,戴著風帽的女子。女子摘下風帽,露出清秀的臉龐,竟然是蓁蓁。
歲歲又驚又喜,當初離開神域,她以為這輩子恐怕都不會和蓁蓁再見上一麵。後來與白澤重逢,白澤也隻是告訴她與九嬰一戰中蓁蓁傷得很重,如今留在島上靜養。原本她還想著等這裏的事都忙完了,要和白澤一起迴去看望她….想不到,居然能在這裏見到蓁蓁。
“蓁蓁!真的是你嗎?”歲歲高興得有些手足無措,“你…你怎麽也來了?”
“是我叫她來的。”白澤清冷的聲音自身後傳來。
“師父一切安好。”蓁蓁對著白澤行禮問候。
白澤抬抬手,溫和地問,“傷都好了嗎?”
“都好了。”
歲歲再也忍不住滿腹的疑問,扯著白澤的袍袖迫不及待地問,“到底怎麽迴事?蓁蓁怎麽會和阿晏在一起?什麽叫你叫她來的?”
蓁蓁掩嘴而笑,說,“師父離開後,一直與我有書信往來。”
白澤接過蓁蓁的話頭,笑睨著阿晏,一本正經地說,“前些日子蓁蓁給我來信,說島上來了位貴客。我盤算著貴客在島上也待了些時日,想知道的該了解的也應都打探得差不多了。正巧蓁蓁也想來尋我,於是我就給蓁蓁說,我與歲歲在神農山上,恐怕還要過些日子才下山。她可以隨貴客一起去清水鎮先落腳,在那裏等我。”
阿晏忍不住哈哈大笑,說道,“妹夫這一口一個貴客的,叫得如此生份,是在怨我沒打一聲招唿就去了島上嗎?”
歲歲這才大致捋順一些,可又不是全然明白,她想了想,看看白澤又看看阿晏,最後選擇向阿晏求證她的疑慮,“哥哥去島上打探何事?”
“何來埋怨一說。”白澤攬過歲歲,笑道,“你爹帶過兵打過仗,遇事自然會習慣思慮得多一些,自是不會全然聽信我一己之言。所以,我沒猜錯的話,你兄長是領了父命,去好好打探一番,看看我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當時可有脅迫欺騙你。”
“我收了師父的信,本想與晏公子一道去清水鎮,但晏公子聽聞你與師父都在神農山,當下就說要直接上山來。”
蓁蓁說完,又看了眼阿晏。若是細看,他與歲歲的眉眼最為相似。第一眼讓人覺得冷冽不好相與,喝過幾次酒吃過幾次飯後,覺得他為人處事都很隨和,可再熟絡一些,又覺著這隨和中總給人以距離感,不可親近,
阿晏閑適地笑笑,算是對蓁蓁的話表示認可。
歲歲看著阿晏,不禁有些愧疚。哥哥的眉眼常常帶著淺淺的笑意,在外人眼裏總是一副對什麽事都無所謂的樣子,但她知道哥哥有自己的原則,他那麽多年從不上山,從不主動接近王室,更是刻意與舅舅保持距離。這次定是心裏擔心她,才毅然決絕地就趕過來了。
俊兒見阿晏不再說話,連忙說,“難得今日兄妹重聚,師徒重逢,我讓人備些好酒好菜,你們…會留下用膳的吧?這山上已許久沒這般熱鬧了。”
“等一下。”阿晏展掌,手中變幻出一個用水凝結而成的琉璃球,數十隻河蝦正在裏麵生龍活虎地淌遊著,球的下端可見幾隻青黑的螃蟹,在細軟的白沙上橫行。
“蝦先用烈酒浸泡,然後放爐上炙烤。螃蟹洗淨,單獨用烈酒浸泡後,再輔以佐料,用溫酒浸之。”阿晏交代完,將琉璃球拋給一旁候命的婢子。
婢子慌亂地接住琉璃球,卻一籌莫展。這琉璃球才成年男子手掌大小,裏麵雖有活物,可看起來也不過是指甲蓋這般,且不論如何把裏麵的蝦與蟹取出,就這般大小的蝦蟹,該如何烹飪,如何端上桌?
阿晏看出婢子的困擾,手指輕點琉璃球,說,“你備一缸水,把它放水裏,便可。”
婢子雖還有疑惑,但見公子如此自信而篤定,便行了禮,捧著琉璃球退下。
俊兒看了眼白澤,說,“舅舅忙完公務,晚上也會一起來用膳。”
白澤隻點點頭,並不作聲。
俊兒又說,“舅舅的意思,是邀曾外爺一道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