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白酌與幽曇意外來到極北冰原,已悄然度過月餘。
極北冰原,是一片被冰雪統治的世界,凜冽的寒風如鋒利的刀刃,切割著每一寸空間。
綿延不絕的冰川似銀色巨龍,橫臥在大地之上。紛飛的大雪像無盡的棉絮,將一切都掩埋在寒冷與寂靜之中。
莫白酌身姿矯健,在雪地上奔行,步伐輕盈且迅速,仿若與這冰原融為一體。舉手投足間透著沉穩與幹練,獸皮衣裳貼合著他的身形,更顯其利落。
每一次出行,他總能帶迴新鮮的獵物,有時是幾隻肥碩的雪兔,有時是一頭壯碩的雪鹿,他扛著獵物凱旋時,俊朗的麵容上總會泛起一絲興奮,大概每一個雄性動物對荒野求生都有著發自本能的狂熱追求。
雪洞中,幽曇閉目凝神,手中緊握著一枚造型奇特的冰晶,她小心翼翼的引導靈氣入體,隻見那冰晶光芒微閃,絲絲縷縷的靈氣緩緩縈繞她周身。
這冰晶正是從此前幽曇無意中發現的那處冰窟中得到的。
當時幽曇撿到的那枚,經過莫白酌一番研究,驚喜地察覺冰晶內濃縮著極為純粹的天地靈氣,他嚐試著煉化吸收,百利而無一害,當下決定讓幽曇借助冰晶療傷。
次日,二人準備充分,立馬急不可耐的進入到冰窟之中。
那冰窟仿若一座被時間遺忘的神秘殿堂,洞口被層層冰雪半掩,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僅留一道狹窄縫隙,幽冷的氣息從中源源不斷地滲出。
踏入其中,四壁皆是幽藍透明的巨大冰塊,冰層裏似有光影流動,窟頂懸掛著無數冰錐,長短不一,尖細的末梢在微弱光線中閃爍著寒芒,如即將出籠的利箭。
整個冰窟靜謐得唯有兩人的唿吸聲與輕微的腳步聲在迴蕩,每一絲聲響都被放大,仿佛驚擾了這片冰寒世界的安寧。
其間地麵坑窪不平,布滿了凸起的冰棱與凹陷的冰坑,中央處卻較為開闊,上百枚冰晶錯落有致地散布著,散發著柔和而清冷的光輝。
冰晶通體晶瑩剔透,內部似有星雲流動,每一枚冰晶都散發著極為純淨的氣息。
二人乍見這上百枚蘊含天地靈氣的冰晶,不禁大喜過望,自是不會錯過這等機緣。
他們迅速而有序地將所有冰晶打包收起,未多作停留便帶著珍貴收獲離開了那神秘冰窟。
幽曇因之前被偷襲,體內血丹破碎,幸得莫白酌耗費自身生機施展太虛轉靈訣,將血丹碎片聚攏。
之後,借冰晶之力,幽曇開啟了漫長的恢複之路。
那純淨的天地靈氣源源不斷地湧入她的身體,滋養著破碎的血丹。血丹碎片似被一股無形之力牽引,緩緩靠近、拚接,原本黯淡無光、支離破碎的血丹,逐漸恢複了些許光澤與形態。
隨著時間推移,血丹成功重新聚合凝結,宛如獲得新生。幽曇的實力也隨之逐步迴升,如今已能發揮出七星位的實力。
她能清晰地感覺到自身力量在體內順暢流轉,曾經因血丹破碎而缺失的力量感漸漸迴歸,距離重迴九星位巔峰已然更近了一步,往昔的自信與風采也在她身上慢慢重現。
麵對此等天地異寶,莫白酌自然也不會浪費機緣,當即便借助冰晶修煉。
在這種極致而純粹的天地靈氣的推動下,他的境界一路攀升至《太虛道錄》第六層大圓滿。
但當他滿心歡喜的向第七層“玄心通悟”發起衝擊時,卻仿佛撞上了一堵無形的高牆。
第七層,玄心通悟。開始接觸天地間的法則之力,將靈氣與法則相結合,發揮出超乎想象的威力,恰似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能讓修煉者擁有借助天地法則的手段,獨特的是,法則的領悟極為困難,需要極高的悟性和機緣,如同悟道之艱辛。
此層需修煉者至少觸碰或領悟到一絲天地法則的真意,莫白酌深知其難,卻仍毅然探尋。他凝心靜氣,將神識探出,試圖在這冰原的風雪唿嘯、冰川凍融、晝夜交替間,尋覓法則的蹤跡。
起初,他滿心期待,以為憑借冰晶之力可輕鬆突破,然而,隨著一次次嚐試,他的神識如石沉大海,未泛起一絲希望的漣漪。
往昔有清玄老道指點,尚可依循教導摸索前行,如今清玄老道陷入沉睡,他隻能在這孤寂的冰原,獨自麵對這玄奧莫測的天地法則困境。
身為曾經九星位巔峰的絕世頂尖強者,幽曇一眼便看出莫白酌應是陷入到了修煉瓶頸之中。她蓮步輕移,來到莫白酌身旁,目光中帶著關切,緩緩開口。
“天地法則,是隱匿於萬千自然之中的靈韻。你看這極北冰原,風雪肆虐,看似無序,實則遵循著某種力量的平衡。冰寒之氣凝聚冰原,風雪之力雕琢山川,此皆為法則之力的顯化。你需摒棄雜念,全身心去感知這其中細微之處,莫要一味強求,讓自身神魂與這天地自然相契合,方能有機會觸碰到法則真意。”
莫白酌聞言睜開雙眼,目光中滿是疑惑,沉聲道:“這契合之道,太過抽象,我該如何確切去做?”
幽曇微微搖頭,踱步片刻後說道:“就如同這雪花飄落,每一片的軌跡都受風向、溫度、水汽等諸多因素影響,而這些因素背後便是冰之法則的交織。你要從這些細微的現象中,提煉感受其共通的本源力量,嚐試將自身融入其中,如同你本就是這風雪中的一部分,而非一個旁觀者。”
莫白酌若有所思,閉目凝神,試圖依幽曇之言再度感悟,片刻後,他無奈歎氣道:“我雖有所感,卻仍難以掌控這冰之法則,仿若隔著一層迷霧,始終無法觸及核心。”
“莫急。”幽曇莞爾一笑,安慰道:“這天地法則的領悟本就非一朝一夕之功。你有這冰晶相助,已比常人多了許多機緣。如今你境界已至,隻需耐心堅持,不斷在這自然萬象中磨礪感知,契機終會降臨。”
極北冰原,是一片被冰雪統治的世界,凜冽的寒風如鋒利的刀刃,切割著每一寸空間。
綿延不絕的冰川似銀色巨龍,橫臥在大地之上。紛飛的大雪像無盡的棉絮,將一切都掩埋在寒冷與寂靜之中。
莫白酌身姿矯健,在雪地上奔行,步伐輕盈且迅速,仿若與這冰原融為一體。舉手投足間透著沉穩與幹練,獸皮衣裳貼合著他的身形,更顯其利落。
每一次出行,他總能帶迴新鮮的獵物,有時是幾隻肥碩的雪兔,有時是一頭壯碩的雪鹿,他扛著獵物凱旋時,俊朗的麵容上總會泛起一絲興奮,大概每一個雄性動物對荒野求生都有著發自本能的狂熱追求。
雪洞中,幽曇閉目凝神,手中緊握著一枚造型奇特的冰晶,她小心翼翼的引導靈氣入體,隻見那冰晶光芒微閃,絲絲縷縷的靈氣緩緩縈繞她周身。
這冰晶正是從此前幽曇無意中發現的那處冰窟中得到的。
當時幽曇撿到的那枚,經過莫白酌一番研究,驚喜地察覺冰晶內濃縮著極為純粹的天地靈氣,他嚐試著煉化吸收,百利而無一害,當下決定讓幽曇借助冰晶療傷。
次日,二人準備充分,立馬急不可耐的進入到冰窟之中。
那冰窟仿若一座被時間遺忘的神秘殿堂,洞口被層層冰雪半掩,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僅留一道狹窄縫隙,幽冷的氣息從中源源不斷地滲出。
踏入其中,四壁皆是幽藍透明的巨大冰塊,冰層裏似有光影流動,窟頂懸掛著無數冰錐,長短不一,尖細的末梢在微弱光線中閃爍著寒芒,如即將出籠的利箭。
整個冰窟靜謐得唯有兩人的唿吸聲與輕微的腳步聲在迴蕩,每一絲聲響都被放大,仿佛驚擾了這片冰寒世界的安寧。
其間地麵坑窪不平,布滿了凸起的冰棱與凹陷的冰坑,中央處卻較為開闊,上百枚冰晶錯落有致地散布著,散發著柔和而清冷的光輝。
冰晶通體晶瑩剔透,內部似有星雲流動,每一枚冰晶都散發著極為純淨的氣息。
二人乍見這上百枚蘊含天地靈氣的冰晶,不禁大喜過望,自是不會錯過這等機緣。
他們迅速而有序地將所有冰晶打包收起,未多作停留便帶著珍貴收獲離開了那神秘冰窟。
幽曇因之前被偷襲,體內血丹破碎,幸得莫白酌耗費自身生機施展太虛轉靈訣,將血丹碎片聚攏。
之後,借冰晶之力,幽曇開啟了漫長的恢複之路。
那純淨的天地靈氣源源不斷地湧入她的身體,滋養著破碎的血丹。血丹碎片似被一股無形之力牽引,緩緩靠近、拚接,原本黯淡無光、支離破碎的血丹,逐漸恢複了些許光澤與形態。
隨著時間推移,血丹成功重新聚合凝結,宛如獲得新生。幽曇的實力也隨之逐步迴升,如今已能發揮出七星位的實力。
她能清晰地感覺到自身力量在體內順暢流轉,曾經因血丹破碎而缺失的力量感漸漸迴歸,距離重迴九星位巔峰已然更近了一步,往昔的自信與風采也在她身上慢慢重現。
麵對此等天地異寶,莫白酌自然也不會浪費機緣,當即便借助冰晶修煉。
在這種極致而純粹的天地靈氣的推動下,他的境界一路攀升至《太虛道錄》第六層大圓滿。
但當他滿心歡喜的向第七層“玄心通悟”發起衝擊時,卻仿佛撞上了一堵無形的高牆。
第七層,玄心通悟。開始接觸天地間的法則之力,將靈氣與法則相結合,發揮出超乎想象的威力,恰似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能讓修煉者擁有借助天地法則的手段,獨特的是,法則的領悟極為困難,需要極高的悟性和機緣,如同悟道之艱辛。
此層需修煉者至少觸碰或領悟到一絲天地法則的真意,莫白酌深知其難,卻仍毅然探尋。他凝心靜氣,將神識探出,試圖在這冰原的風雪唿嘯、冰川凍融、晝夜交替間,尋覓法則的蹤跡。
起初,他滿心期待,以為憑借冰晶之力可輕鬆突破,然而,隨著一次次嚐試,他的神識如石沉大海,未泛起一絲希望的漣漪。
往昔有清玄老道指點,尚可依循教導摸索前行,如今清玄老道陷入沉睡,他隻能在這孤寂的冰原,獨自麵對這玄奧莫測的天地法則困境。
身為曾經九星位巔峰的絕世頂尖強者,幽曇一眼便看出莫白酌應是陷入到了修煉瓶頸之中。她蓮步輕移,來到莫白酌身旁,目光中帶著關切,緩緩開口。
“天地法則,是隱匿於萬千自然之中的靈韻。你看這極北冰原,風雪肆虐,看似無序,實則遵循著某種力量的平衡。冰寒之氣凝聚冰原,風雪之力雕琢山川,此皆為法則之力的顯化。你需摒棄雜念,全身心去感知這其中細微之處,莫要一味強求,讓自身神魂與這天地自然相契合,方能有機會觸碰到法則真意。”
莫白酌聞言睜開雙眼,目光中滿是疑惑,沉聲道:“這契合之道,太過抽象,我該如何確切去做?”
幽曇微微搖頭,踱步片刻後說道:“就如同這雪花飄落,每一片的軌跡都受風向、溫度、水汽等諸多因素影響,而這些因素背後便是冰之法則的交織。你要從這些細微的現象中,提煉感受其共通的本源力量,嚐試將自身融入其中,如同你本就是這風雪中的一部分,而非一個旁觀者。”
莫白酌若有所思,閉目凝神,試圖依幽曇之言再度感悟,片刻後,他無奈歎氣道:“我雖有所感,卻仍難以掌控這冰之法則,仿若隔著一層迷霧,始終無法觸及核心。”
“莫急。”幽曇莞爾一笑,安慰道:“這天地法則的領悟本就非一朝一夕之功。你有這冰晶相助,已比常人多了許多機緣。如今你境界已至,隻需耐心堅持,不斷在這自然萬象中磨礪感知,契機終會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