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得意的林大江
軍婚:俏軍嫂在七零拒當對照組 作者:就要有貓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向紅的動作也算利索的很,踩著自行車的動作那是十分的快速,竟比平常去公社的時間用的還少了一些,就是高向紅自己都覺得有些驚奇了。
但到了郵局開始拍電報和寫信的時候,高向紅就是一臉頭大的表情了,但也還是老老實實地把信和電報給拍了,反正寫不寫明情況自己到時候肯定有事要被說的,也不差這麽一迴了。
電報上她隻讓家裏人多關心陶佳喜,別一時頭腦發熱之後鬧出點不能收尾的事情。
而在信上則是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巨細無遺地描繪了,寫的時候還格外的客觀,生怕自己多寫上一句會導致家裏覺得自己這是沒少添油加醋,往黑裏描呢。
當然,高向紅覺得就算自己寫的已經這樣客觀了,到時候他們也不會覺得自己寫的是個事實,反正事情她就已經報告上去了,接下來要怎麽做,那就看他們的意思吧。
高向紅匆匆地來又匆匆地迴,等到她迴去還陳寶珠的車的時候,陳寶珠帶她到了廚房,給了她一小碗菜和一碗紅薯飯還有一個二合麵的窩頭,飯雖然是紅薯多飯少,但上麵也還有一大勺沾著醬油的雞蛋羹,蔬菜也都是這會常見的菜和一些鮮嫩的野菜。
油水不多,但在蔬菜上也還能夠看到一些油光。
“我看你這樣也肯定是沒咋吃,隨便墊吧墊吧肚子。”
高向紅哪裏嫌棄,就這樣的菜色也已經比他們知青院要強上不少了,知青院的菜油水那才真叫一個少,油水吃的少了的結果就是肚子的胃口要比之前大不說,還容易便秘。
就是冬天分肉的時候,他們也都還得算著自己的工分呢,畢竟肉要多了,口糧就不夠了,而且自己買的肉那也得吃很長一段時間,得一直吃到春耕之後,不然春耕那麽辛苦的時候就又容易熬不下去。
高向紅很快就把飯吃完,還速度地把碗筷給洗了,這才算是長舒了一口氣,迴來的時候別看還有力氣踩自行車,但還車這會的時候眼前都發白了,也不是不能走到知青院去,隻是這個點院裏麵有沒有給她特地留飯就不好講了,再者,就算留了,這不也還有陶佳喜在,她可不想自己好端端的一個飯還要吃個不消化。
高向紅也是把陳寶珠的恩情記在心裏,想著等之後有機會就還她,緩過勁之後這才告辭準備迴知青院去。
她請了下午的假,這會也懶得去上工了,見陳寶珠今天下午也就是去查看最近晾曬的幹貨情況,幹脆也就和她一起去了。
現在大隊曬穀場上都擺著麥稈做的曬簾呢,上麵曬的都是新鮮摘下來的木耳和香菇,趁著天氣好正在曬,遇上天氣不好的時候,就會拿去烘幹,但烘幹的滋味到底少了沐浴過陽光的味道,不過冬天的時候這種誰也不會太在乎就對了。
現在每個月要出不少的蘑菇呢,之前往著南方寄去的香菇和木耳也十分的受歡迎,已經來了長期的單子,等到冬天的時候因為運輸不方便的關係,到時候積壓的單子應該會更多。
其他大隊的蘑菇種植事業也起來了,但主導的也都還是他們青山大隊,這會趕集的時候遇上其他大隊的人,青山大隊的人腰杆子也挺得格外直的多。
現在他們青山大隊除了香菇和木耳之外,也已經有了平菇這種蘑菇,這蘑菇鮮嫩的很,新鮮的在公社和附近縣城和省城那頭可都歡迎的很。
新鮮的香菇和平菇每天都要發走一批,每個月一結的現錢也是青山大隊的保障。
看過晾曬的東西之後,陳寶珠又按照慣例去人參地去看了一眼。
去年最早種植的人參這會也都已經轉移到了山林之中,開啟模擬野外的生存模式,不過到底也還是種植在一個區域之中,還有一部分則是留在這山腳下的人參地裏麵,甚至今年開春之後陳寶珠又買了好些人參種子迴來催芽種植。
現在這一部分的錢也不都是陳寶珠擔著了,而是大隊上在出,甚至在出這一筆錢的時候都還眉開眼笑的很,就指望著這一波人參能夠成功,到時候他們青山大隊就不隻是單單的蘑菇大隊,而是蘑菇和人參大隊了。
種植人參是他們青山大隊最大的一條後路,反正前期有蘑菇事業頂著,這會投入成本就算大一點也不要緊,也都還是能夠掙迴來的。
種植人參的那都是村子裏麵的老把頭,去年主要負責人是林大江,雖說是第一年開始種植,但老頭的種植技術也還是妥妥的,
今年移栽的時候老頭也都一直盯著呢,甚至有幾天還怕移栽之後的人參苗出事,早晚都得去移栽了的人參地裏麵仔細觀察,生怕一個錯眼之後就看到自己仔細嗬護長大的苗子一下子沒了,別說苗子死了,就是苗子葉子泛黃老頭都能心疼上不少。
除了林大江上心之外,村子裏麵其他幾個歲數大了基本上也就隻有農忙的時候才會參與幹活的老人也時不時都來看看,看的林大江有時候還忍不住和這些人頂嘴。
這不,陳寶珠和高向紅兩人過去的山林裏頭的時候就聽到林大江那底氣十足的聲音。
“當初我和寶珠種人參的時候你們說啥來著,說是這玩意嬌貴,那是這麽容易能種成的,別到時候白瞎了買種子的錢,還說啥有這兩錢還不如上公社買點肉吃進肚子裏頭,現在倒是看的比我還勤快咧!”
林大江表情那叫一個得意洋洋。
去年的時候,老爺子可沒少聽人說嘴,雖說也沒咋往著自己心底裏麵去,但受了這麽長時間的鳥氣,好不容易算得上是翻身了,他要是不想著法子給自己掙迴這臉來,那才叫一個心氣不順呢。
其他幾個老爺子那也是知道林大江的脾氣,都是在一個村子上生活了一輩子的人了,啥個性那還不都知道的清清楚楚的嘛,這會倒也不生氣。
畢竟想想去年那會的時候自己也沒少說那些風涼話,現在眼瞅著步入上正軌了,聽幾句林大江這強老頭的閑氣算個啥,這搞好了往後都是他們的兒子孫子的掙錢道路呢,鄉下人有點掙錢的路子不容易,好不容易才有了這樣的機會,他們就是腆著一張老臉那也得上!
但到了郵局開始拍電報和寫信的時候,高向紅就是一臉頭大的表情了,但也還是老老實實地把信和電報給拍了,反正寫不寫明情況自己到時候肯定有事要被說的,也不差這麽一迴了。
電報上她隻讓家裏人多關心陶佳喜,別一時頭腦發熱之後鬧出點不能收尾的事情。
而在信上則是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巨細無遺地描繪了,寫的時候還格外的客觀,生怕自己多寫上一句會導致家裏覺得自己這是沒少添油加醋,往黑裏描呢。
當然,高向紅覺得就算自己寫的已經這樣客觀了,到時候他們也不會覺得自己寫的是個事實,反正事情她就已經報告上去了,接下來要怎麽做,那就看他們的意思吧。
高向紅匆匆地來又匆匆地迴,等到她迴去還陳寶珠的車的時候,陳寶珠帶她到了廚房,給了她一小碗菜和一碗紅薯飯還有一個二合麵的窩頭,飯雖然是紅薯多飯少,但上麵也還有一大勺沾著醬油的雞蛋羹,蔬菜也都是這會常見的菜和一些鮮嫩的野菜。
油水不多,但在蔬菜上也還能夠看到一些油光。
“我看你這樣也肯定是沒咋吃,隨便墊吧墊吧肚子。”
高向紅哪裏嫌棄,就這樣的菜色也已經比他們知青院要強上不少了,知青院的菜油水那才真叫一個少,油水吃的少了的結果就是肚子的胃口要比之前大不說,還容易便秘。
就是冬天分肉的時候,他們也都還得算著自己的工分呢,畢竟肉要多了,口糧就不夠了,而且自己買的肉那也得吃很長一段時間,得一直吃到春耕之後,不然春耕那麽辛苦的時候就又容易熬不下去。
高向紅很快就把飯吃完,還速度地把碗筷給洗了,這才算是長舒了一口氣,迴來的時候別看還有力氣踩自行車,但還車這會的時候眼前都發白了,也不是不能走到知青院去,隻是這個點院裏麵有沒有給她特地留飯就不好講了,再者,就算留了,這不也還有陶佳喜在,她可不想自己好端端的一個飯還要吃個不消化。
高向紅也是把陳寶珠的恩情記在心裏,想著等之後有機會就還她,緩過勁之後這才告辭準備迴知青院去。
她請了下午的假,這會也懶得去上工了,見陳寶珠今天下午也就是去查看最近晾曬的幹貨情況,幹脆也就和她一起去了。
現在大隊曬穀場上都擺著麥稈做的曬簾呢,上麵曬的都是新鮮摘下來的木耳和香菇,趁著天氣好正在曬,遇上天氣不好的時候,就會拿去烘幹,但烘幹的滋味到底少了沐浴過陽光的味道,不過冬天的時候這種誰也不會太在乎就對了。
現在每個月要出不少的蘑菇呢,之前往著南方寄去的香菇和木耳也十分的受歡迎,已經來了長期的單子,等到冬天的時候因為運輸不方便的關係,到時候積壓的單子應該會更多。
其他大隊的蘑菇種植事業也起來了,但主導的也都還是他們青山大隊,這會趕集的時候遇上其他大隊的人,青山大隊的人腰杆子也挺得格外直的多。
現在他們青山大隊除了香菇和木耳之外,也已經有了平菇這種蘑菇,這蘑菇鮮嫩的很,新鮮的在公社和附近縣城和省城那頭可都歡迎的很。
新鮮的香菇和平菇每天都要發走一批,每個月一結的現錢也是青山大隊的保障。
看過晾曬的東西之後,陳寶珠又按照慣例去人參地去看了一眼。
去年最早種植的人參這會也都已經轉移到了山林之中,開啟模擬野外的生存模式,不過到底也還是種植在一個區域之中,還有一部分則是留在這山腳下的人參地裏麵,甚至今年開春之後陳寶珠又買了好些人參種子迴來催芽種植。
現在這一部分的錢也不都是陳寶珠擔著了,而是大隊上在出,甚至在出這一筆錢的時候都還眉開眼笑的很,就指望著這一波人參能夠成功,到時候他們青山大隊就不隻是單單的蘑菇大隊,而是蘑菇和人參大隊了。
種植人參是他們青山大隊最大的一條後路,反正前期有蘑菇事業頂著,這會投入成本就算大一點也不要緊,也都還是能夠掙迴來的。
種植人參的那都是村子裏麵的老把頭,去年主要負責人是林大江,雖說是第一年開始種植,但老頭的種植技術也還是妥妥的,
今年移栽的時候老頭也都一直盯著呢,甚至有幾天還怕移栽之後的人參苗出事,早晚都得去移栽了的人參地裏麵仔細觀察,生怕一個錯眼之後就看到自己仔細嗬護長大的苗子一下子沒了,別說苗子死了,就是苗子葉子泛黃老頭都能心疼上不少。
除了林大江上心之外,村子裏麵其他幾個歲數大了基本上也就隻有農忙的時候才會參與幹活的老人也時不時都來看看,看的林大江有時候還忍不住和這些人頂嘴。
這不,陳寶珠和高向紅兩人過去的山林裏頭的時候就聽到林大江那底氣十足的聲音。
“當初我和寶珠種人參的時候你們說啥來著,說是這玩意嬌貴,那是這麽容易能種成的,別到時候白瞎了買種子的錢,還說啥有這兩錢還不如上公社買點肉吃進肚子裏頭,現在倒是看的比我還勤快咧!”
林大江表情那叫一個得意洋洋。
去年的時候,老爺子可沒少聽人說嘴,雖說也沒咋往著自己心底裏麵去,但受了這麽長時間的鳥氣,好不容易算得上是翻身了,他要是不想著法子給自己掙迴這臉來,那才叫一個心氣不順呢。
其他幾個老爺子那也是知道林大江的脾氣,都是在一個村子上生活了一輩子的人了,啥個性那還不都知道的清清楚楚的嘛,這會倒也不生氣。
畢竟想想去年那會的時候自己也沒少說那些風涼話,現在眼瞅著步入上正軌了,聽幾句林大江這強老頭的閑氣算個啥,這搞好了往後都是他們的兒子孫子的掙錢道路呢,鄉下人有點掙錢的路子不容易,好不容易才有了這樣的機會,他們就是腆著一張老臉那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