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天陽機械廠的食堂確實做了東南亞口味的泰國菜。食材以海鮮,水果,蔬菜為主。口味偏酸辣。


    也不知是廚子手藝沒學到家,還是職工吃的不習慣,興致勃勃的晚餐卻不如預期,好些人搞得食不下咽。


    可都是花錢買來的飯菜,吃不慣也得吃,沒誰舍得浪費。


    張高遠在對付一隻空運來的大蝦,吃的滿頭大汗。幾個‘旁聽生’討好他,圍在桌旁想幫忙卻不知該如何下手。


    邊吃邊聊,餐桌前又談起廠裏的事。有人說起白天見聞,“今個廠裏又來一批設備,叫什麽‘三坐標測量機’。老大一台,帶龍門吊的那種。”


    ‘聖光’的子公司經常添加新設備,但今天的尤為特別。


    小道消息說這設備必須安裝在一體式減震係統上,帶動態氣浮係統和電子水平調節,連修個地基都得自然沉降一段時間後才能用。


    “是有這麽迴事,‘三坐標測量機’是用來造大型高精度軸承的。”


    張高遠嘎吱嘎吱的咬碎蝦鉗,挑出裏頭的蝦肉。他滿手是油,習慣性用小指推了推不存在的眼鏡,當大佬般解說一番。


    “那台測量機是高精度全數字設備,探頭用的都是紅寶石。可以檢測直徑三米以上的大軸承,測量精度在零點八微米。國外對我們禁運這玩意,可集團還是搞到了。”


    張高遠說來哼哼笑,其他‘旁聽生’麵露疑惑又覺著興奮,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那設備配合大型數控銑床,用來製造大型葉片,齒輪,渦輪蝸杆之類的。精度相當於直徑三公裏範圍內一粒米都能現。


    製造零件的精度其實取決於測量設備的精度。我們過去一直沒這麽好的玩意,現在總算解決了。


    這兩年集團弄來的類似尖端裝備特別多,我們的工業能力在爆式的增長。那個啥‘巴統’協議禁止國外出口的設備,我們都有。”


    ‘旁聽生’們還是沒聽明白,隻知道集團又弄到了極其厲害的好東西,可以解決大問題。


    張高遠高興後又長歎一聲,“隻可惜現在弄到的尖端設備都是國外生產的,我們自己還造不出來。國內基礎科研缺的太多。


    我前不久在帝都接受集團培訓,同期有幾名紡織行業的特聘專家做科普。我一直以為國內紡織業水平不差,聽了科普才知道我們用的設備基本都是德國和意大利的。


    我們還在用人力,可國外很多工作都靠電腦了。一台配色機幾萬美元,測色配色的軟件幾十萬美元。老外真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張高遠說罷搖搖頭,繼續對付大蝦。桌前的‘旁聽生’們再次傻眼,幾萬幾十萬美元在他們腦子裏造成了暴擊。


    “張工,你說我們現在到底找啥工作好?”有人低聲問道。


    ‘旁聽生’是部委硬塞來的,數量多,素質差,接受培訓的效果幾乎等於零。不過在集團的環境內,他們好歹受到極大觸動,還是有積極的一麵。


    張高遠怔怔幾秒,低聲說了句:“說實話,你們去當技工不錯。”


    “技工可不行啊。”


    “生產線可累了。”


    “拿錢還不多。”


    “能坐辦公室最好。”


    ‘旁聽生’們聽到‘技工’兩字就炸了,一個個搖頭不樂意。


    張高遠幽幽說道:“如果是月薪一萬二的高階技工呢?”


    桌前頓時安靜,大夥全都不說話,隻盯著張工那張嘴。好一會才有人弱弱問了句,“是那種老資格的八級工嗎?”


    “不是。”張高遠搖頭,“集團目前隻有十三個高級技工。日本來的占八個,美國來了三個,德國一個,國內隻有一個。


    高級技工需要懂數理化,最起碼也是本科學曆,不但理論知識豐富,能參與產品設計研,還要懂生產工藝和技術革新。


    這種人數量比國外來的特聘專家還少,拿的工錢卻極高,基本上按總監級別算。每一個都是寶。


    今個同三坐標測量機一起來的就有個德國老頭,七十多歲了。集團給他配了二十多個學員,就為了掌握他手頭的測量本事。”


    張高遠說的感歎,可不等他說完,‘旁聽生’們聽到要本科學曆就開始搖頭了。他帶著‘怒其不爭’的氣惱,指點般說道:“當不了高級的,當個中級初級也行啊。


    我也不知部委咋想的,派你們這批人來學。你們整日晃來晃去,啥也不會。一個月後考核,九成九都得被趕迴去。


    你們的學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如實際點從更講究實操的技工幹起。這個雖然起點低,但自己努力點考上集團的初級技工,基本收入也是兩千多了。


    集團現在弄了很多先進設備,過去的老師傅都不會用,一線急缺懂理論和實操的操作工。你們別好高騖遠盯著研這塊,抓把勁去學實操也不虧的。”


    一堆‘旁聽生’都衝著辦公室職位來的,壓根沒誰想去生產線。聽張高遠這麽一說,不由得彼此對望,沒個主意。


    這年頭生產線的職位被歧視,張高遠知道自己這番話沒人愛聽,啃完大蝦就散夥。他看看時間,決定到廠區內走走,散散心。


    天陽機械廠原本在市內,現在老廠區推倒蓋房子,新廠全部在市郊。工廠的車間一個比一個寬敞明淨,再也不是過去那種黑乎乎滿是鏽跡和碎屑的模樣。


    對‘旁聽生’的勸誡出自真知灼見,現在‘聖光’研體係在快膨脹,人數正從不到兩萬向五萬的方向展。


    但人數多了,競爭卻越激烈。像張高遠這種屬於運氣好,被‘思維風暴’強行拔高。但周總裁能提攜的人數終究有限。


    這就是每天提攜一萬人,一年也才三百多萬。哪怕全年不幹別的,總裁能提攜的人數也就大概四五萬而已。實際數字還達不到一半。


    研隊伍在膨脹,能把設計應用到生產中的熟練技工反而緊缺。尤其是高水平的技工,數量比熊貓還少。


    張高遠隱隱就想朝高階技工這條線走,他覺著集團內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研團隊裏的年輕人太厲害了。可年輕人在生產經驗方麵不如他這個四十多的中年人。


    “唉,滿以為在帝都接受培訓,一輩子就端上金飯碗,吃喝不愁。可這集團內啥都好,就是競爭實在太厲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光騎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通吃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通吃道人並收藏聖光騎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