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周青峰說要建一所大學時,他對具體該怎麽做是一無所知。不過沒關係,他有著世界上最好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手段。


    來自異界的術法沒法讓一個普通學生立刻學會知識,但可以讓知識直接灌注到學生的腦袋裏。僅此一點就足以讓周青峰成為最好的老師,或者是校長。


    再加上鏈路網絡和‘思維風暴’,周青峰辦的大學完全可以成為高素質人才的孵化場,成批成批的為國家和集團提供尖端人力。


    再加上‘聖光’提供的良好待遇,不但可以培養人,更可以留住人。免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周總,你想辦大學?”


    “對啊。”


    “在哪裏?”


    “迴天陽吧。”


    馬千山真是絕倒。天底下找不到比周青峰思維更加跳脫的人了,去年他腦子一熱搞vcd,大火。今年他腦子再一熱,又打算搞大學,這指不定又是一場熱潮。


    但這位總裁要幹的事還真得認真對待。他有錢有人還有關係,辦一所大學不會有多大難度。各方麵甚至會搶著幫他特事特辦,一路綠燈。


    “我對現在的高等教育不滿意,好人才都朝外跑。‘聖光’的出現減少了人才外流的度,但並未完全中止。還是有很多人畢業就鐵了心想要出國,攔都攔不住。


    國內的科研和製造業有很多領域還是空白。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短板數都數不清,短時間也看不到任何改變的可能。”


    周青峰站在自己總部頂層的總裁辦公室,隔著寬大的落地窗俯瞰帝都三環線。他大聲喊道:“既然別人都做不好,那就我來做。至少我解決了第一個麻煩,資金。”


    《聖光經濟周刊》很快刊登了周總裁創建‘聖光大學’的構想,先他把退居二線的鄭平鄭教授請出來,嗑一副龍血藥劑年輕十歲,龍馬精神的就任大學校長。


    鄭教授出麵聘請海內外英才加盟組建二十多人的‘校務委員會’,每個委員都是業內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每人配十名助手組建辦公室,正式開始建校工作。


    說幹就幹,不玩虛的。


    校址沒有,找天陽市批。


    校舍沒有,或買或建。


    師資力量沒有,高薪聘請。


    教學設備沒有,花錢就是了。


    生源之類的就更簡單了,找部委批準,自主招生。按照綜合性大學的標準來,以理工科為主,本碩專業先上它十幾個學院,幾十個專業。按幾萬學生的標準做規劃。


    盡可能往大而全的方向展。


    在《周刊》的建校構想上,慷慨激昂的文字末尾寫了簡單的一句話——集團負責學校所有開支,每年經費不會少於五十億軟妹幣。


    五十億?!


    ‘聖光’集團不虧為新聞製造機,去年的vcd熱潮尚未消退,今年又搞出個大學話題。各家媒體恨不能在‘聖光’總部設記者站,等著大新聞。


    年經費五十億,這個數字實在太大。國內教育體係瞬間為這個數字吵成一鍋粥。二十多年後,清北這個級別的學校一年經費也就這個數。


    換在當前,考慮收入和物價,完全可以將它當做後世的五百億來看。


    想想如此一筆巨款,還是每年不少於五十億的投入。要花掉這麽一筆錢可不容易嘞。無數人的心頭都變得火熱,默默思考自己能在其中做點什麽。


    國內媒體上立馬響起嘈雜的聲音——為什麽新建的‘聖光大學’沒有文科?


    為什麽不設立文史專業?為什麽沒有新聞法律專業?為什麽沒有藝術教育專業?


    這是看不起誰呢?強烈要求周總正視文化領域的唿聲,親自上門聘請國學大師登台授業。


    對於這些雜音,周大爺多看一眼就算他輸。


    隻用半個月,鄭教授領導的校務委員會擬定了建校規劃。先,天陽決定把市政府,機關單位和配套宿舍騰出來給學校當辦公點,教學樓和校舍。


    這有大概二十多棟大大小小的建築,應該滿足學校初步使用。


    有了落腳點,‘聖光’便抽調集團的中層人員填充校務管理工作。這一口氣就填過去上千人,騰出的職位又可以創造新的就業。


    接下來便是招募師資力量。


    簡單拿錢砸便是。


    周青峰一月中旬說要辦校,二月中旬就開始在全國報紙上打廣告。助教兩千起步,講師翻倍。教授等級的職位需要麵談,薪資上萬不是夢想。


    光這拿錢砸就能砸的人目瞪口呆。國內不少符合條件的大學教職員工都仔細閱讀報紙上字裏行間的每一句話,少不了撥打廣告上留下的電話親自問一問。


    但要解決師資問題,完全靠外來的應聘者似乎不太靠譜。於是周青峰打起了自己集團的人力資源——‘聖光’的研部門已經有上萬的高級職工。


    比如在‘矩陣’小組幹了兩年的史維奇,他就被要求去‘聖光’大學計算機學院當兩年的係主任。這位組長如今精通軟硬件技術,在業內已經算是名聲鵲起。


    史維奇接到這份調令時是哭笑不得,因為當初伺候秘密‘矩陣’的小組如今已經膨脹到八百人。現在有一半被調去大學執教。


    調出來的職工都是兩年來在集團接受培養,擁有極其豐富經驗的骨幹。他們對於計算機軟硬件和網絡構建有著極其前的思維。


    這支隊伍成建製調出來,配上一批高素質的助教,‘聖光大學’的計算機係立馬就是師資雄厚。開設的專業將不僅僅是培養敲鍵盤的代碼苦力,是真正的未來技術領軍者。


    除了在自家挖潛力抽調人手,周青峰還帶著紅龍藥劑到處去求聘一批上年紀的退休人員。這種揮餘熱的做法在‘聖光’內部很普遍。


    ‘聖光’技術部門有兩千多退休的老研究員,個比個的職稱高。有的甚至是學科帶頭人,又或者是院所的創建者。


    周青峰跑去請了兩三百位能‘以一當十’的老家夥出來,立馬就能把物理,化學,數學等等自然學科的院係撐起。


    這還不用擔心人事關係,反正都是退休的。


    等到了94年三月份,周青峰以一如既往的高的效率,把大學的數千名教職工全給招聘齊全,十幾個理工科學院的草台班子愣是搭建完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光騎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通吃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通吃道人並收藏聖光騎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