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言的男子叫言子華,住南平市太和街天馬巷7號。這是楊雷根據爆炸案新聞報料人留下的身份證號碼,通過刑警隊的哥們們幫忙從公安戶政部門查到的。 太和街一帶是南平市的老街區,擁塞、破爛,南平市近年正有計劃的逐年對那裏進行拆遷、改造。楊雷找到天馬巷,卻發現這條印象中不是太長的巷子已經不存在了,太和街擴改,天馬巷的巷頭被斬截,而此時的巷尾正在熱火朝天的興建一個住宅小區,五十多米的巷子隻剩下巷子中間幾棟低矮的老房。而要找的7號如今已成了太和街的一部分,無疑,言子華一家已因拆遷搬離了天馬巷。楊雷找巷中的幾戶人家打聽言子華的下落,沒有任何結果。最後在巷中住戶的指點下,楊雷來到了太和街居委會,一個姓嚴的中年婦女告訴他,言子華一家沒要政府給的安置房,而是拿了拆遷補償款,現在住到哪去了,還真是不知道。中年婦女對楊雷非常熱情,一個勁地要楊雷寫寫她們居委會的報道,楊雷隻得諾諾連聲地答應有時間一定來采訪。
盡管來時已經有了言子華拒絕采訪的心理準備,可是現在卻連言子華的麵都見不到,這比被拒絕更令楊雷難受。望望天上明晃晃的太陽,楊雷決定到孫毅力曾經住過的楓葉小區碰碰運氣,這是自己不得已用的最後一步棋了。盡管孫毅力早已搬離了那裏,但說不定會有熟識他的人知道他一家的行蹤。
楓葉小區離報社不遠,楊雷驅車離開天馬巷,剛轉上前往報社的街道,卻見一支穿著藍馬甲的自行車隊伍迎麵而來,每輛車的後衣架上都插著一麵旗子,旗上有“《信息快報》冠居第一”、“發行突破20萬份”的文字。這是自己報社的發行隊伍,今天報社有一個發行量突破二十萬份的公證儀式,這支自行車隊伍肯定是報社發行部配合公證儀式搞的一種宣傳了。
看著自己為之奮鬥的報紙一天天壯大,影響日益增強,像所有人一樣,楊雷有一種深深的自豪感。這一年時間來,雷賓雁等人向包括他在內的報社員工灌輸了很多新的辦報理念,有的他很認同,有的他卻不以為然,但是經過時間的檢驗,雷賓雁等人的那套運作報紙的手法和理念卻真的很管用,一份瀕臨死亡的報紙在他們手裏一年時間就成了t省首屈一指的大報,這誰能想到呢!雖然楊雷聽說過杭州的《都市快報》和北京的《京華時報》等新銳媒體,也是在很短的時間裏就做得風生水起,但一家在沿海經濟發達省份,那裏是國家對外開放的前沿,可說是領風氣之先,而另一家則崛起於皇城根下,厚重的文化積澱為報紙成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這些都是t省沒法比的。之前,楊雷一直認為要在t省打造一份發行量逾百萬份的報紙簡直是天方夜譚,而現在他覺得辦出一份這樣的報紙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經過3個紅綠燈路口,十多分鍾就來到了楓葉小區,把車泊好,楊雷找到小區的物業管理公司打聽,剛說出孫毅力的名字,那名接待他的工作人員便連說“知道”。
“孫毅力曾經很有錢,但後來他兒子病死了,老母親受刺激也中風癱了。人啊!要走黴運喝涼水也咯牙。”那名工作人員感喟不已。
“他們一家還住在這裏嗎?”楊雷很慶幸毫不費力地就找到一個知情人。
“早搬了,聽說欠銀行貸款,房子抵押給銀行,被拍賣了。”
“那他母親現在搬到哪去了呢?家裏還有什麽人沒有?”楊雷急切地問道。
“不知道,他家也沒其他人了,妻子很早就跟他離了婚,但聽說有一個姐姐,可不知住在什麽地方。”
“那小區有誰知道他姐姐的住址嗎?”楊雷不死心地問。
“這更不清楚,我與孫毅力住對門,連我都不知道,其他人可能更不知道。”
看來要找到孫毅力的母親和姐姐也將頗費周折。
“孫毅力昨天製造了一起爆炸案,炸死炸傷了幾十個人,你知道是什麽原因促使他做出這樣的舉動嗎?”楊雷抱著僥幸心理,試探著問這名工作人員。
“孫毅力製造爆炸案?他為什麽要製造爆炸案?”這名工作人員驚訝地張大了嘴。愕然片刻,他才意識到楊雷問他的也是同樣的問題,不禁自己先笑了。楊雷也笑了,已被新聞封鎖的爆炸案,這名工作人員當然不會知道,而孫毅力實施爆炸更不可能事先把原因告訴別人,楊雷覺得自己問他的問題也實在有些幼稚。
簡單把事情經過向這名物管人員講述了一下,楊雷告辭出來。尋找了兩個地方都勞而無功,楊雷心情有些沮喪:也許這起爆炸案真的隻能等警方最終來揭蓋子了。
迴到報社正好是吃午飯的時間,食堂裏人不多,大多記者都在外麵采訪,而編輯上夜班,也不用中午趕到報社。楊雷要了一份五元的飯菜,正準備找一個地方坐下來,卻看見自己部裏的記者羅林向他招手:“楊頭,坐這裏來。”部裏的記者都這麽稱唿他這個主任。
“今天怎麽形單影吊一個人吃飯呢?”楊雷知道羅林正與覃敏佳戀愛著,平時兩人總是出雙入對的。
“楊頭,有一個這樣的料,想請部裏支援。”羅林沒有理會楊雷的提問。
“什麽料?”楊雷問。記者們說自己手裏頭有新聞線索時,都這麽形象地稱之為料。
“有一個小女孩,在省人民醫藥被查出得了絕症,她父母離婚了,母親嫁到了另外一個城市,多年音訊杳無。小女孩現在有一個願望,想見見母親。我想為這個小女孩找到母親,滿足她的這個願望,也許是她臨終前的最後一個願望。采訪小女孩的稿子我已寫好了,我還做了一個標題:媽媽,讓我最後看你一眼。”羅林以前在一家雜誌社,很善於寫煸情的稿子,因此對一些情感類的新聞題材非常感興趣。
“好,這個月我們部裏做的幾個選題,你這個肯定是最感人的。這樣吧,部裏其他人現在手頭都有任務,我從社會新聞部的李主任那裏把覃敏佳要過來,還有攝影部的牛力,同你一起搞這組報道。隻是跟覃敏佳在一起,你還能寫得出稿子嗎?”楊雷調侃了羅林一句,接著問:“能與小女孩母親聯係上嗎?”
“難就難在這裏,我上午電話問了小女孩的外婆家,她外婆家好象對小女孩的父親很戒備,根本就不相信我的話。或者也有可能相信了我的話,但怕認了這個外甥女給已又為人婦的女兒帶來麻煩。反正是不肯告知我小女孩母親的地址和聯係方法。”羅林望著楊雷。
楊雷沉思了片刻,然後說:“你先與小女孩母親所在城市最有影響力的媒體聯係,看能否與他們共同來做這篇報道,也許小女孩的母親在當地看了報道後,會主動找我們。同時也不要放棄做小女孩外婆家的工作。這篇新聞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結果,如果沒有結果效果就大打折扣。你寫的這組報道的第一篇稿子,放我這裏先壓壓,等後續采訪有了眉目之後,再刊出去。”
“我這就聯係去。”羅林三兩下扒完了碗裏的飯菜,起身走了。
下午報社有一個中層幹部會議,吃完飯迴到辦公室,總編辦就給楊雷發來了通知。發行公證儀式之後,報社緊接著還有一係列擴大影響、提高報紙知名度的策劃活動,下午的會就是討論活動方案,完善細節。
不知道會議將開到什麽時候?今晚上女朋友約了去她家,他還是第一次上女友家。給未來的嶽父嶽母買什麽禮物好呢?自己到現在也沒有想好。女友答應下班後給他提供參考意見,陪他一起去選購,如果會開得太長,時間不知來不來得及?
想到這裏,楊雷撥了女友的手機。女友是一名中學老師,小自己五歲。
“小雷,想我了嗎?”女友甜甜的聲音通過話筒傳來。
楊雷一直弄不明白,明明小自己許多的女友為什麽總是要喊他小雷,他也曾針鋒相對地喊她“黃毛丫頭”、“丫頭片子”等,向她抗議,但一點也不起作用。也許女人對自己的男友都會表現出一種母性吧!在多次抗議不起作用後,楊雷隻能這麽理解了。不過楊雷多少還是有些不自在,想想三十歲的人了,還被女友叫做小雷,怎麽都覺得有些啼笑皆非。
“你吃飯了嗎?吃得好不好?”楊雷覺得自己的聲音明顯地溫柔了。
戀愛可真是改變人。
盡管來時已經有了言子華拒絕采訪的心理準備,可是現在卻連言子華的麵都見不到,這比被拒絕更令楊雷難受。望望天上明晃晃的太陽,楊雷決定到孫毅力曾經住過的楓葉小區碰碰運氣,這是自己不得已用的最後一步棋了。盡管孫毅力早已搬離了那裏,但說不定會有熟識他的人知道他一家的行蹤。
楓葉小區離報社不遠,楊雷驅車離開天馬巷,剛轉上前往報社的街道,卻見一支穿著藍馬甲的自行車隊伍迎麵而來,每輛車的後衣架上都插著一麵旗子,旗上有“《信息快報》冠居第一”、“發行突破20萬份”的文字。這是自己報社的發行隊伍,今天報社有一個發行量突破二十萬份的公證儀式,這支自行車隊伍肯定是報社發行部配合公證儀式搞的一種宣傳了。
看著自己為之奮鬥的報紙一天天壯大,影響日益增強,像所有人一樣,楊雷有一種深深的自豪感。這一年時間來,雷賓雁等人向包括他在內的報社員工灌輸了很多新的辦報理念,有的他很認同,有的他卻不以為然,但是經過時間的檢驗,雷賓雁等人的那套運作報紙的手法和理念卻真的很管用,一份瀕臨死亡的報紙在他們手裏一年時間就成了t省首屈一指的大報,這誰能想到呢!雖然楊雷聽說過杭州的《都市快報》和北京的《京華時報》等新銳媒體,也是在很短的時間裏就做得風生水起,但一家在沿海經濟發達省份,那裏是國家對外開放的前沿,可說是領風氣之先,而另一家則崛起於皇城根下,厚重的文化積澱為報紙成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這些都是t省沒法比的。之前,楊雷一直認為要在t省打造一份發行量逾百萬份的報紙簡直是天方夜譚,而現在他覺得辦出一份這樣的報紙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經過3個紅綠燈路口,十多分鍾就來到了楓葉小區,把車泊好,楊雷找到小區的物業管理公司打聽,剛說出孫毅力的名字,那名接待他的工作人員便連說“知道”。
“孫毅力曾經很有錢,但後來他兒子病死了,老母親受刺激也中風癱了。人啊!要走黴運喝涼水也咯牙。”那名工作人員感喟不已。
“他們一家還住在這裏嗎?”楊雷很慶幸毫不費力地就找到一個知情人。
“早搬了,聽說欠銀行貸款,房子抵押給銀行,被拍賣了。”
“那他母親現在搬到哪去了呢?家裏還有什麽人沒有?”楊雷急切地問道。
“不知道,他家也沒其他人了,妻子很早就跟他離了婚,但聽說有一個姐姐,可不知住在什麽地方。”
“那小區有誰知道他姐姐的住址嗎?”楊雷不死心地問。
“這更不清楚,我與孫毅力住對門,連我都不知道,其他人可能更不知道。”
看來要找到孫毅力的母親和姐姐也將頗費周折。
“孫毅力昨天製造了一起爆炸案,炸死炸傷了幾十個人,你知道是什麽原因促使他做出這樣的舉動嗎?”楊雷抱著僥幸心理,試探著問這名工作人員。
“孫毅力製造爆炸案?他為什麽要製造爆炸案?”這名工作人員驚訝地張大了嘴。愕然片刻,他才意識到楊雷問他的也是同樣的問題,不禁自己先笑了。楊雷也笑了,已被新聞封鎖的爆炸案,這名工作人員當然不會知道,而孫毅力實施爆炸更不可能事先把原因告訴別人,楊雷覺得自己問他的問題也實在有些幼稚。
簡單把事情經過向這名物管人員講述了一下,楊雷告辭出來。尋找了兩個地方都勞而無功,楊雷心情有些沮喪:也許這起爆炸案真的隻能等警方最終來揭蓋子了。
迴到報社正好是吃午飯的時間,食堂裏人不多,大多記者都在外麵采訪,而編輯上夜班,也不用中午趕到報社。楊雷要了一份五元的飯菜,正準備找一個地方坐下來,卻看見自己部裏的記者羅林向他招手:“楊頭,坐這裏來。”部裏的記者都這麽稱唿他這個主任。
“今天怎麽形單影吊一個人吃飯呢?”楊雷知道羅林正與覃敏佳戀愛著,平時兩人總是出雙入對的。
“楊頭,有一個這樣的料,想請部裏支援。”羅林沒有理會楊雷的提問。
“什麽料?”楊雷問。記者們說自己手裏頭有新聞線索時,都這麽形象地稱之為料。
“有一個小女孩,在省人民醫藥被查出得了絕症,她父母離婚了,母親嫁到了另外一個城市,多年音訊杳無。小女孩現在有一個願望,想見見母親。我想為這個小女孩找到母親,滿足她的這個願望,也許是她臨終前的最後一個願望。采訪小女孩的稿子我已寫好了,我還做了一個標題:媽媽,讓我最後看你一眼。”羅林以前在一家雜誌社,很善於寫煸情的稿子,因此對一些情感類的新聞題材非常感興趣。
“好,這個月我們部裏做的幾個選題,你這個肯定是最感人的。這樣吧,部裏其他人現在手頭都有任務,我從社會新聞部的李主任那裏把覃敏佳要過來,還有攝影部的牛力,同你一起搞這組報道。隻是跟覃敏佳在一起,你還能寫得出稿子嗎?”楊雷調侃了羅林一句,接著問:“能與小女孩母親聯係上嗎?”
“難就難在這裏,我上午電話問了小女孩的外婆家,她外婆家好象對小女孩的父親很戒備,根本就不相信我的話。或者也有可能相信了我的話,但怕認了這個外甥女給已又為人婦的女兒帶來麻煩。反正是不肯告知我小女孩母親的地址和聯係方法。”羅林望著楊雷。
楊雷沉思了片刻,然後說:“你先與小女孩母親所在城市最有影響力的媒體聯係,看能否與他們共同來做這篇報道,也許小女孩的母親在當地看了報道後,會主動找我們。同時也不要放棄做小女孩外婆家的工作。這篇新聞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結果,如果沒有結果效果就大打折扣。你寫的這組報道的第一篇稿子,放我這裏先壓壓,等後續采訪有了眉目之後,再刊出去。”
“我這就聯係去。”羅林三兩下扒完了碗裏的飯菜,起身走了。
下午報社有一個中層幹部會議,吃完飯迴到辦公室,總編辦就給楊雷發來了通知。發行公證儀式之後,報社緊接著還有一係列擴大影響、提高報紙知名度的策劃活動,下午的會就是討論活動方案,完善細節。
不知道會議將開到什麽時候?今晚上女朋友約了去她家,他還是第一次上女友家。給未來的嶽父嶽母買什麽禮物好呢?自己到現在也沒有想好。女友答應下班後給他提供參考意見,陪他一起去選購,如果會開得太長,時間不知來不來得及?
想到這裏,楊雷撥了女友的手機。女友是一名中學老師,小自己五歲。
“小雷,想我了嗎?”女友甜甜的聲音通過話筒傳來。
楊雷一直弄不明白,明明小自己許多的女友為什麽總是要喊他小雷,他也曾針鋒相對地喊她“黃毛丫頭”、“丫頭片子”等,向她抗議,但一點也不起作用。也許女人對自己的男友都會表現出一種母性吧!在多次抗議不起作用後,楊雷隻能這麽理解了。不過楊雷多少還是有些不自在,想想三十歲的人了,還被女友叫做小雷,怎麽都覺得有些啼笑皆非。
“你吃飯了嗎?吃得好不好?”楊雷覺得自己的聲音明顯地溫柔了。
戀愛可真是改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