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林家
重生時,我正和竹馬的兄長荒唐 作者:流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詩詩與王寂川相見的時候,贈送了他幾本市麵上難得一見的前世文學大家蘇質的文學孤本。
王寂川一見視若珍寶。
“林小姐,初次見麵,就收您如此厚禮,實在慚愧。”
他沒有合適的禮物迴贈,但又實在太喜歡這幾本書,以後就算有銀子,這樣的東西也無處可覓
以前世的記憶來看,王寂川並不是一個過分清高要麵子的人,但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林詩詩不以為意:
“王公子不必謝我。自古寶刀配英雄,我在盛世書店見過您的字畫,我以為,這些書籍送給你,才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林詩詩這樣說,就直接撇開了陸珊珊。並不是因為陸珊珊,而送給王寂川的。
陸珊珊在旁邊,看著王寂川臉上少見的動容了,心裏就有些不舒坦。
她與王寂川幾次相見,還處於春心萌動的階段。她買了好多禮物,想把關係往前推進一步,但他卻並無什麽特別的反應。
那些禮物,大部分他也沒收。
收下的,他也沒見得有多麽的激動。
比如窗前的那套文房四寶,就是她特意選給他的,他放在一邊,沒有用過。
她問過他為何不用,他卻說那些東西都是極好的,但他習慣了普通的筆墨。
由奢入儉難,他這是怕動搖了道心,但陸珊珊不懂。
兩人沒有久留,離開以後,陸珊珊在馬車上有些悶悶不樂。
林詩詩早看穿了她的小心思,自顧自的道:
“王公子果然如你所說,一表人才,讀書之人都愛書,珊珊以後不妨投其所好。”
陸珊珊眨眨眼,是啊,既然他喜歡書,那以後不妨送書給他,隻不過,她手裏可沒有什麽孤本,也不知道什麽書他喜歡。
“這還不簡單,你平時可以拉著他去書肆,你就留意他喜歡翻看哪些。”林詩詩道。
陸珊珊聽了,對林詩詩的介意便少了一些。
“林姐姐,上次你好給我一個嬤嬤,可已經物色好?”
“已經找好了。這個嬤嬤是我從遠處找過來的,在這裏沒有熟人,不會多嘴多舌。我讓她就租住在王公子附近,你下次過去,她都在屋裏等你的。有個上年紀的陪著,就算有人撞見了,也好有個說法。”
林詩詩給了陸珊珊十兩銀子,說以後不用這個嬤嬤了,就讓她迴老家去,多給點銀子打發了就行。
陸珊珊接過銀子,對林詩詩的那點介意徹底煙消雲散了。
如果林詩詩把自己府上的嬤嬤給她,她還真不敢放心用。外地臨時找的人,打發了以後就打發了。
兩人分開以後,林詩詩便派人跟著陸珊珊,但凡她出府,去了哪,都一一報告。
過了一個來月,她便知道了陸珊珊去見了毛林海兩次,一次是京城菊園裏賞菊,烏泱泱很多人,兩人打了招唿,說了些話,並不是單獨相約。
但後麵一次,則是一起去茶館小坐了一會,毛林海還送了禮物給她。
而在見完毛林海之後,陸珊珊就去見王寂川,先去找那個嬤嬤,然後由嬤嬤陪著去王寂川客居的小巷,半個時辰才出來。
“小姐,她十天半天的就要抽空去王公子那裏,倒比見毛公子要勤快很多。”
“如此甚好。你繼續跟著。”林詩詩道。
一切都按照計劃在發展。
她自己的婚期也近了,隻有不到一個月了。餘氏執意要把陸昶和陸旭的婚事放在一起辦,一起就一起。
隻是嫁妝方麵,林詩詩有些頭疼,她這一個月清點下來,父母給她留下各種鋪子、田契、宅子、莊子、金銀等等,算起來有二十萬兩之巨。
這麽多的錢財,她該怎麽護住它們?
雖然說本朝律法,嫁妝歸女子本人所有,死了歸子女所有,可若把這些都羅列在嫁妝單上,誰見了不動心?
她並不了解陸昶,她這一世是完全不可能再徹底信任任何人了。
張媽媽看林詩詩蹙著小眉頭,終於為自己的事上心了,笑著道:
“小姐莫愁。您父母給您的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旱澇保收的,羅掌櫃又是個能幹的,這些鋪子他經營得很好,至於銀錢,就更不用擔心,總共十萬兩現銀,分開放在最大的兩家錢莊,隻有小姐親自帶著印章去才會取得出。”
“寧海那邊的東西,您祖父幫你管得好好的,那邊的叔叔都是通達的人。”
富婆有富婆的煩惱,主要是沒人撐腰。祖父那邊,雖然家庭和睦,但畢竟是商戶,父親死後,又下落了一大截子,現在也是守成為主。
林詩詩思索半天,與張媽媽定下主意,嫁妝單上,寫得模模糊糊,如田契,寫的是田契若幹(登記在女方名下。)如銀子,寫的是銀子若幹(登記在女方名下)。
如此一來,便不會過於露富。
但當天又不能失了風光,因此,在一些瓷器、布匹、家具等等上麵,也是按照傳統的嫁妝禮儀,準備了一百二十台。
“沈姑娘那邊,聽說是準備了一百一十八台。咱們是長房,多她兩台即可。”
不多過她,自己是長房,墮了麵子。
但若多得太多,招致沈府的忌憚,林詩詩自問現在還沒有那個實力與沈府抗衡,人家沈程可是兵部尚書。
她背後啥也沒有。
該忍則忍。
就在林詩詩感歎勢單力薄的時候,寧海那邊的叔叔嬸嬸帶著一雙兒女來了。
原來,林詩詩的祖父在接到林詩詩的書信,說她即將與鎮國將軍府的大公子成親,而這個大公子已經官居四品的時候,十分重視這個事情,讓二兒子林覺一家人前來。
前世,自己聽了餘氏的話,去寧海處理財產,叔叔林覺一家二話不說,幫她跑前跑後,一點也沒有為難。
“詩詩,你在京城可好。你妹妹老說要過來看你。以後你們姐妹就好好處一處。”嬸嬸潘氏道。
林覺的女兒林南南,有些羞澀的看著林詩詩,四年不見,當初十歲的小丫頭已經亭亭玉立,生得唇紅齒白,美目流盼,與林詩詩有三分相似。
“南南見過姐姐。”
“深兒見過姐姐。”
林南南和林深一起向林詩詩行禮。
一家人圍在一起喝茶聊天,很快就熟絡了。
潘氏也帶來了一個消息,那就是迴去報信的秋雲,確實把書信捎到了,但是當天秋雲的家裏就過來領人。
她家裏父母兄弟都不是個好的,當初林詩詩是花了大筆銀子才買斷了她,讓她能與家裏隔絕。
“詩詩,她娘拿過來的賣身契是真的,我們還去了官府驗證,所以就隻能讓她家人把人領迴去了。聽說很快她就被家裏人賣給了一個鰥夫。”
林詩詩淡淡的道:
“那是她的因果,咱們管不了的。”
潘氏自知裏麵定然有別的原因,也沒追問。當時,她沒有再過多介入,也是因為那賣身契是真的。賣身契一直在京城的林詩詩手裏,能千裏迢迢迴到秋雲父母那裏,定然不簡單。
如今看來,不管是對的。
王寂川一見視若珍寶。
“林小姐,初次見麵,就收您如此厚禮,實在慚愧。”
他沒有合適的禮物迴贈,但又實在太喜歡這幾本書,以後就算有銀子,這樣的東西也無處可覓
以前世的記憶來看,王寂川並不是一個過分清高要麵子的人,但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林詩詩不以為意:
“王公子不必謝我。自古寶刀配英雄,我在盛世書店見過您的字畫,我以為,這些書籍送給你,才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林詩詩這樣說,就直接撇開了陸珊珊。並不是因為陸珊珊,而送給王寂川的。
陸珊珊在旁邊,看著王寂川臉上少見的動容了,心裏就有些不舒坦。
她與王寂川幾次相見,還處於春心萌動的階段。她買了好多禮物,想把關係往前推進一步,但他卻並無什麽特別的反應。
那些禮物,大部分他也沒收。
收下的,他也沒見得有多麽的激動。
比如窗前的那套文房四寶,就是她特意選給他的,他放在一邊,沒有用過。
她問過他為何不用,他卻說那些東西都是極好的,但他習慣了普通的筆墨。
由奢入儉難,他這是怕動搖了道心,但陸珊珊不懂。
兩人沒有久留,離開以後,陸珊珊在馬車上有些悶悶不樂。
林詩詩早看穿了她的小心思,自顧自的道:
“王公子果然如你所說,一表人才,讀書之人都愛書,珊珊以後不妨投其所好。”
陸珊珊眨眨眼,是啊,既然他喜歡書,那以後不妨送書給他,隻不過,她手裏可沒有什麽孤本,也不知道什麽書他喜歡。
“這還不簡單,你平時可以拉著他去書肆,你就留意他喜歡翻看哪些。”林詩詩道。
陸珊珊聽了,對林詩詩的介意便少了一些。
“林姐姐,上次你好給我一個嬤嬤,可已經物色好?”
“已經找好了。這個嬤嬤是我從遠處找過來的,在這裏沒有熟人,不會多嘴多舌。我讓她就租住在王公子附近,你下次過去,她都在屋裏等你的。有個上年紀的陪著,就算有人撞見了,也好有個說法。”
林詩詩給了陸珊珊十兩銀子,說以後不用這個嬤嬤了,就讓她迴老家去,多給點銀子打發了就行。
陸珊珊接過銀子,對林詩詩的那點介意徹底煙消雲散了。
如果林詩詩把自己府上的嬤嬤給她,她還真不敢放心用。外地臨時找的人,打發了以後就打發了。
兩人分開以後,林詩詩便派人跟著陸珊珊,但凡她出府,去了哪,都一一報告。
過了一個來月,她便知道了陸珊珊去見了毛林海兩次,一次是京城菊園裏賞菊,烏泱泱很多人,兩人打了招唿,說了些話,並不是單獨相約。
但後麵一次,則是一起去茶館小坐了一會,毛林海還送了禮物給她。
而在見完毛林海之後,陸珊珊就去見王寂川,先去找那個嬤嬤,然後由嬤嬤陪著去王寂川客居的小巷,半個時辰才出來。
“小姐,她十天半天的就要抽空去王公子那裏,倒比見毛公子要勤快很多。”
“如此甚好。你繼續跟著。”林詩詩道。
一切都按照計劃在發展。
她自己的婚期也近了,隻有不到一個月了。餘氏執意要把陸昶和陸旭的婚事放在一起辦,一起就一起。
隻是嫁妝方麵,林詩詩有些頭疼,她這一個月清點下來,父母給她留下各種鋪子、田契、宅子、莊子、金銀等等,算起來有二十萬兩之巨。
這麽多的錢財,她該怎麽護住它們?
雖然說本朝律法,嫁妝歸女子本人所有,死了歸子女所有,可若把這些都羅列在嫁妝單上,誰見了不動心?
她並不了解陸昶,她這一世是完全不可能再徹底信任任何人了。
張媽媽看林詩詩蹙著小眉頭,終於為自己的事上心了,笑著道:
“小姐莫愁。您父母給您的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旱澇保收的,羅掌櫃又是個能幹的,這些鋪子他經營得很好,至於銀錢,就更不用擔心,總共十萬兩現銀,分開放在最大的兩家錢莊,隻有小姐親自帶著印章去才會取得出。”
“寧海那邊的東西,您祖父幫你管得好好的,那邊的叔叔都是通達的人。”
富婆有富婆的煩惱,主要是沒人撐腰。祖父那邊,雖然家庭和睦,但畢竟是商戶,父親死後,又下落了一大截子,現在也是守成為主。
林詩詩思索半天,與張媽媽定下主意,嫁妝單上,寫得模模糊糊,如田契,寫的是田契若幹(登記在女方名下。)如銀子,寫的是銀子若幹(登記在女方名下)。
如此一來,便不會過於露富。
但當天又不能失了風光,因此,在一些瓷器、布匹、家具等等上麵,也是按照傳統的嫁妝禮儀,準備了一百二十台。
“沈姑娘那邊,聽說是準備了一百一十八台。咱們是長房,多她兩台即可。”
不多過她,自己是長房,墮了麵子。
但若多得太多,招致沈府的忌憚,林詩詩自問現在還沒有那個實力與沈府抗衡,人家沈程可是兵部尚書。
她背後啥也沒有。
該忍則忍。
就在林詩詩感歎勢單力薄的時候,寧海那邊的叔叔嬸嬸帶著一雙兒女來了。
原來,林詩詩的祖父在接到林詩詩的書信,說她即將與鎮國將軍府的大公子成親,而這個大公子已經官居四品的時候,十分重視這個事情,讓二兒子林覺一家人前來。
前世,自己聽了餘氏的話,去寧海處理財產,叔叔林覺一家二話不說,幫她跑前跑後,一點也沒有為難。
“詩詩,你在京城可好。你妹妹老說要過來看你。以後你們姐妹就好好處一處。”嬸嬸潘氏道。
林覺的女兒林南南,有些羞澀的看著林詩詩,四年不見,當初十歲的小丫頭已經亭亭玉立,生得唇紅齒白,美目流盼,與林詩詩有三分相似。
“南南見過姐姐。”
“深兒見過姐姐。”
林南南和林深一起向林詩詩行禮。
一家人圍在一起喝茶聊天,很快就熟絡了。
潘氏也帶來了一個消息,那就是迴去報信的秋雲,確實把書信捎到了,但是當天秋雲的家裏就過來領人。
她家裏父母兄弟都不是個好的,當初林詩詩是花了大筆銀子才買斷了她,讓她能與家裏隔絕。
“詩詩,她娘拿過來的賣身契是真的,我們還去了官府驗證,所以就隻能讓她家人把人領迴去了。聽說很快她就被家裏人賣給了一個鰥夫。”
林詩詩淡淡的道:
“那是她的因果,咱們管不了的。”
潘氏自知裏麵定然有別的原因,也沒追問。當時,她沒有再過多介入,也是因為那賣身契是真的。賣身契一直在京城的林詩詩手裏,能千裏迢迢迴到秋雲父母那裏,定然不簡單。
如今看來,不管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