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最不缺的就是產能
讓我接管洪興?我轉手成立黨支部 作者:清幽能吃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芯片廠的進度不如人意,蔣震廷一頓光火後就和徐正海一起去考察組裝廠的情況。
除去解碼芯片和激光頭,dvd裏也沒多少值錢的東西了。
大都是一些緊固件、外殼、按鈕之類的低附加值的東西。
別看這些東西不賺錢,可是投入的機器設備依舊不便宜,而且因為門檻低,競爭優勢基本都在規模化的成本上。
可紅星電子對於這些零部件的使用規模並說不上多大。
所以雖然是個增加積分的好途徑,但是紅星還是不準備自己做,隻想要引進一些配套企業來供應。
自己則是把資源集中在製作核心部件和組裝上。
組裝廠名字叫做組裝,其實除去設備組裝業務,還要負責設備的檢測和包裝。
是電子設備出廠的最後一道工序,所以這一部分蔣震廷當然要自己來把控。
組裝廠需要使用的設備不多,這時候的自動化設備也少,主要就是組裝流水線,靠的是人工手操。
現階段組裝廠的核心還是管理,因為涉及到大量的零部件,各個零部件又對應不同的供應商。
正式生產階段,每天都會有原材料入庫、出庫,這些都是考驗管理的地方。
包括組裝階段,良品率的控製,組裝完成後,檢測階段,問題元件溯源問題。
在這個電子信息不發達的年代,這些都是要靠著人工管理來完成的。
如果這部分管理能力不足或者管理者馬虎,那就很有可能有人從中獲利。
傳統供應商抬價、偷偷原材料、倒賣次品元件、偷賣檢驗不合格的成品,甚至是故意檢驗不合格然後拿出去賣。
這些情況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別說是在這個年代,就算是在幾十年後擁有電子管理係統、遍布攝像頭的富時康,這樣的情況也是時候發生。
這些管理問題都是可能造成產品品質受損,甚至影響到紅星的品牌。
所以蔣震廷派來的陳浩南和潘迪聲、邵一夫派來的人主要工作就是集中在組裝廠。
剛一進到組裝廠,就看到潘迪聲派來的嚴嶽在和人吵架。
“給你說過多少次了,進廠要檢驗,這樣的東西怎麽能行。”
楊嶽一手拿著一個零件,對著一個女士大為光火,又似乎考慮對麵是女性,盡力壓製自己的火氣。
“可是,這已經是我檢驗完,挑選過的了...真按你那個標準來,哪裏還有材料能用。”
楊嶽對麵的倉庫經理一臉委屈,看到徐正海一群人過來,她又覺得有些羞,眼淚都要掉出來了。
“楊經理,怎麽迴事?”蔣震廷趕忙過去了解情況。
“蔣先生,徐書記,你們怎麽來了?”
楊嶽轉身看到一群人,也是驚訝,沒想到大老板今天來了。
不過馬上反應過來,老板什麽時候來,還需要向他匯報?
於是馬上把事情解釋道:“這邊庫房同誌接收的材料不符合我們的標準。”
楊嶽旁邊的中年女子也是驚訝的看著蔣震廷,他沒想到她的老板,那個報紙上的愛國商人居然是這麽年輕的一個帥氣小夥子。
要不是看到旁邊的徐正海和剛才楊嶽的話,她怎麽也不會相信的。
“可是按照楊經理的標準,1000件的零件裏也隻能挑選出10件來啊。”
感受到眾人的目光,倉庫經理也是說出自己的苦衷。
她本來也是國企的庫房主管,還是吳錫政府出麵把她挖到紅星電子廠的。
哪想到換了地方工作,難度變得這麽大了。
“這零部件做不達標,為什麽不換供應商?”蔣震廷疑惑的問道。
潘迪聲是這電子廠的第二大股東,楊嶽作為他派來管理的人,實權是非常大的。
邵一夫派來的寧阿牛在這邊主要做行政管理,陳浩南現在則是處於瘋狂學習的階段,輕易不做決定。
換一個零件的供應商,他一個人就能做主。
楊嶽尷尬的摸摸了頭發,旁邊的倉庫經理見狀繼續解釋:
“供應商都換了一個遍了,楊經理定的標準有些太高了。”
聽了這話,楊嶽也急了,馬上解釋道:“不是我的標準高,而是我們的產品是要出口的,要求就是這麽高啊。”
“你看這兩個零件,這裏,弧度差距多大!甚至連厚薄都不一樣,人眼都能看出來的區別,怎麽用?”
“賣不出不就是砸自己的招牌嗎?”
楊嶽把手上的兩個零件往前遞了遞,指出他說的差異部分。
蔣震廷接過一看,確實是有肉眼可見的區別。
旁邊的徐正海也看出了問題,不過還是覺得正常:“人工做出來的,有點差距不是很正常嗎?”
“一個零件有問題還好說,如果每個零件都有差距,那最後產品的品質如何保證?”
楊嶽是跟著潘迪聲做奢侈品的,對於品牌是極其看重的,而品質就是一個品牌的基礎。
如果一個不斷出現問題的產品,那根本都走不到談品牌這一步。
所以站在他的角度,他提出的問題也是正常的。
“李教授,麻煩您來看看。”蔣震廷對於電子產品也是個門外漢。
更別說是電子產品裏麵的零件了,這東西是怎麽生產出來的,他都搞不明白。
不過好在,徐正海這次陪同考察團隊裏剛好有一個機械領域的教授,前期也是他幫忙做了一些設計。
在考察團隊裏,李教授離得有些遠,裏麵的事情沒有聽真切,蔣震廷又是把剛才的事情說了一遍。
李教授聽完瞬間就明白:“我們現在主要都是采用的機械化加工設備,說白了就是都靠手工,靠工人的經驗。”
“要是想要達到楊經理說的效果,恐怕得上自動化設備才行,但是這些設備現在基本全靠進口...”
進口就意味著貴,進口就意味著要外匯。
蔣震廷也聽明白了,這問題還是得自己掏錢解決。
可是零件加工全靠自己掏錢,那恐怕自己也掏不起啊。
“人工就完全不能達到這個水平?我記得剛才那個女同誌不是說1000件裏能挑出10件嗎?”徐正海這時出言問道。
“人工當然也可以,就是效率太低了,而且成品率也難以保證,成本會高很多,而且產能恐怕也是個問題。”
“成本不是問題,產能的話,徐書記能不能幫我們協調一下。”蔣震廷望向徐正海。
“沒問題。”徐正海一口答應。
現在的華夏可能缺錢、缺技術,但是最不缺的就是產能。
除去解碼芯片和激光頭,dvd裏也沒多少值錢的東西了。
大都是一些緊固件、外殼、按鈕之類的低附加值的東西。
別看這些東西不賺錢,可是投入的機器設備依舊不便宜,而且因為門檻低,競爭優勢基本都在規模化的成本上。
可紅星電子對於這些零部件的使用規模並說不上多大。
所以雖然是個增加積分的好途徑,但是紅星還是不準備自己做,隻想要引進一些配套企業來供應。
自己則是把資源集中在製作核心部件和組裝上。
組裝廠名字叫做組裝,其實除去設備組裝業務,還要負責設備的檢測和包裝。
是電子設備出廠的最後一道工序,所以這一部分蔣震廷當然要自己來把控。
組裝廠需要使用的設備不多,這時候的自動化設備也少,主要就是組裝流水線,靠的是人工手操。
現階段組裝廠的核心還是管理,因為涉及到大量的零部件,各個零部件又對應不同的供應商。
正式生產階段,每天都會有原材料入庫、出庫,這些都是考驗管理的地方。
包括組裝階段,良品率的控製,組裝完成後,檢測階段,問題元件溯源問題。
在這個電子信息不發達的年代,這些都是要靠著人工管理來完成的。
如果這部分管理能力不足或者管理者馬虎,那就很有可能有人從中獲利。
傳統供應商抬價、偷偷原材料、倒賣次品元件、偷賣檢驗不合格的成品,甚至是故意檢驗不合格然後拿出去賣。
這些情況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別說是在這個年代,就算是在幾十年後擁有電子管理係統、遍布攝像頭的富時康,這樣的情況也是時候發生。
這些管理問題都是可能造成產品品質受損,甚至影響到紅星的品牌。
所以蔣震廷派來的陳浩南和潘迪聲、邵一夫派來的人主要工作就是集中在組裝廠。
剛一進到組裝廠,就看到潘迪聲派來的嚴嶽在和人吵架。
“給你說過多少次了,進廠要檢驗,這樣的東西怎麽能行。”
楊嶽一手拿著一個零件,對著一個女士大為光火,又似乎考慮對麵是女性,盡力壓製自己的火氣。
“可是,這已經是我檢驗完,挑選過的了...真按你那個標準來,哪裏還有材料能用。”
楊嶽對麵的倉庫經理一臉委屈,看到徐正海一群人過來,她又覺得有些羞,眼淚都要掉出來了。
“楊經理,怎麽迴事?”蔣震廷趕忙過去了解情況。
“蔣先生,徐書記,你們怎麽來了?”
楊嶽轉身看到一群人,也是驚訝,沒想到大老板今天來了。
不過馬上反應過來,老板什麽時候來,還需要向他匯報?
於是馬上把事情解釋道:“這邊庫房同誌接收的材料不符合我們的標準。”
楊嶽旁邊的中年女子也是驚訝的看著蔣震廷,他沒想到她的老板,那個報紙上的愛國商人居然是這麽年輕的一個帥氣小夥子。
要不是看到旁邊的徐正海和剛才楊嶽的話,她怎麽也不會相信的。
“可是按照楊經理的標準,1000件的零件裏也隻能挑選出10件來啊。”
感受到眾人的目光,倉庫經理也是說出自己的苦衷。
她本來也是國企的庫房主管,還是吳錫政府出麵把她挖到紅星電子廠的。
哪想到換了地方工作,難度變得這麽大了。
“這零部件做不達標,為什麽不換供應商?”蔣震廷疑惑的問道。
潘迪聲是這電子廠的第二大股東,楊嶽作為他派來管理的人,實權是非常大的。
邵一夫派來的寧阿牛在這邊主要做行政管理,陳浩南現在則是處於瘋狂學習的階段,輕易不做決定。
換一個零件的供應商,他一個人就能做主。
楊嶽尷尬的摸摸了頭發,旁邊的倉庫經理見狀繼續解釋:
“供應商都換了一個遍了,楊經理定的標準有些太高了。”
聽了這話,楊嶽也急了,馬上解釋道:“不是我的標準高,而是我們的產品是要出口的,要求就是這麽高啊。”
“你看這兩個零件,這裏,弧度差距多大!甚至連厚薄都不一樣,人眼都能看出來的區別,怎麽用?”
“賣不出不就是砸自己的招牌嗎?”
楊嶽把手上的兩個零件往前遞了遞,指出他說的差異部分。
蔣震廷接過一看,確實是有肉眼可見的區別。
旁邊的徐正海也看出了問題,不過還是覺得正常:“人工做出來的,有點差距不是很正常嗎?”
“一個零件有問題還好說,如果每個零件都有差距,那最後產品的品質如何保證?”
楊嶽是跟著潘迪聲做奢侈品的,對於品牌是極其看重的,而品質就是一個品牌的基礎。
如果一個不斷出現問題的產品,那根本都走不到談品牌這一步。
所以站在他的角度,他提出的問題也是正常的。
“李教授,麻煩您來看看。”蔣震廷對於電子產品也是個門外漢。
更別說是電子產品裏麵的零件了,這東西是怎麽生產出來的,他都搞不明白。
不過好在,徐正海這次陪同考察團隊裏剛好有一個機械領域的教授,前期也是他幫忙做了一些設計。
在考察團隊裏,李教授離得有些遠,裏麵的事情沒有聽真切,蔣震廷又是把剛才的事情說了一遍。
李教授聽完瞬間就明白:“我們現在主要都是采用的機械化加工設備,說白了就是都靠手工,靠工人的經驗。”
“要是想要達到楊經理說的效果,恐怕得上自動化設備才行,但是這些設備現在基本全靠進口...”
進口就意味著貴,進口就意味著要外匯。
蔣震廷也聽明白了,這問題還是得自己掏錢解決。
可是零件加工全靠自己掏錢,那恐怕自己也掏不起啊。
“人工就完全不能達到這個水平?我記得剛才那個女同誌不是說1000件裏能挑出10件嗎?”徐正海這時出言問道。
“人工當然也可以,就是效率太低了,而且成品率也難以保證,成本會高很多,而且產能恐怕也是個問題。”
“成本不是問題,產能的話,徐書記能不能幫我們協調一下。”蔣震廷望向徐正海。
“沒問題。”徐正海一口答應。
現在的華夏可能缺錢、缺技術,但是最不缺的就是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