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岷江兩岸人山人海。


    大家期待的,是始自北宋,七百年來相沿不絕的祀水儀式,是灌縣每年的大事,因此連山坡上、樹頭上都擠滿了觀眾。


    東岸的觀眾中有名老道,白發稀疏,勉強梳了個發髻、戴了頂道冠,披了件老舊道袍,正睜著一對精目,緊瞪江邊。


    江邊搭起了彩棚,裏頭布置妥當,但比起往年,顯得有些寒酸。也難怪,今年正月,也隻不過是上個月,張獻忠已經攻進了史稱“易守難攻”的四川,全蜀各地人心惶惶,生怕哪天張獻忠打來了家門,哪有心情費心去布置?


    雖然如此,成都府還是來了一位大官,他身邊有隨從數人,在灌縣的縣令、縣丞、主簿等諸大小官員陪同下,在彩棚下守候著。


    老道緊盯的,正是彩棚裏的這位官兒。


    那位大官麵貌頗有威嚴,不怒而威,其名喚劉之渤,來頭不小,乃朝廷派來四川代天子巡狩的“巡按禦史”,陝西寶雞人氏,為官剛正不阿,頗有聲名,在民間的風評不惡。


    老道真正注意的,乃劉之渤的印堂。


    “可惜呀,印堂黑重,恐怕過不了秋天。”老道不是在喃喃自語,他身邊有一名男子也正環視著觀看祀水的人群。


    那男子三十來歲,年近四十,身穿儒服,原本容貌清正,卻留了滿麵須碴,蓬發胡亂紮起,不修邊幅,顯得十分老態。他對老道點頭,讚同道:“不隻是他,這裏有不少人,眼看都過不了秋天。”


    “那麽……”老道促狹地問:“老夫過得了秋天嗎?”


    男子微笑道:“師父您頑皮了,您要敢問,弟子有膽子說嗎?弟子要有膽子說,您又敢聽嗎?”


    老道摸摸頭上薄薄的一層白發,笑道:“為師道行不高,聽了隻怕日夜不安,還是免了吧。”兩人望了江邊一陣子,老道又問:“你呢?你看過自己嗎?”


    男子依然微笑,但已經笑得有點不自在了。


    他不喜歡光滑的表麵。


    不論是銅鏡、水麵、漆器,隻要是能令他看見自己麵貌的光滑表麵,他都會避免去看。


    為了預防萬一,他還刻意不打理儀容,弄得自己髒兮兮的,即使不小心看見了,也看不清楚。


    他和師父繼續觀察巡按劉之渤。


    劉巡按知道,他是這場年度好戲的要角,一定要演得好看,贏得喝采,尤其在這種時局,更是需要一點振奮人心的事。


    早在前一日,他已自成都府啟程,途中先在郫縣停歇,那裏有座“望叢祠”,祭祠著蜀國古帝“望”、“叢”二人,他按照習俗祭拜了古帝,直到午後才抵達灌縣,夜宿縣城裏頭的行台衙門。


    次日,劉巡按在禮樂隊伍開路下,依規定到“伏龍觀”、“二郎廟”等處一一祭拜了,才來到河岸邊搭好的彩棚,準備主持放水儀式。


    他將要主持的這場放水儀式,是灌縣每年春天的壓軸戲。


    灌縣緊鄰著岷江,江上有世間最古老的水量控製係統“都江堰”。每年休耕後,灌縣都會召集河工,截斷河水,對都江堰進行一年一度的“歲修”,然後擇日放水。


    眼前的岷江,分成內、外二江,外江正滾滾而流,內江則被一道泥埂截斷了流水。這泥埂乃由整列榪槎(三腳架)圍成,許許多多的木製榪槎排成一列,朝著上遊的那一麵墊上竹笆、抹上黏土,便成了截閘用的泥埂,河水斷流後,河工們便能下到河床去清理河沙、築高堤堰。


    這是灌縣每年長達五個月“歲修”的尾聲,隻待劉巡按一聲令下,拆除榪槎,江水便會洶湧的衝向內江,灌溉下遊的成都平原十七縣,農民們就可以開始插秧了。


    與此同時,劉巡按也要準備好馬車,在江水衝毀榪槎的同時,飛奔往成都府,務必要趕在水頭之前到達,否則就會被認為不吉祥,會影響這年的灌溉水量,進而造成收成減少。


    在一陣鼓樂聲過後,劉巡按焚香祭祀,拜過水神,開始唸起一長篇祭文,感謝秦朝建造都江堰的太守李冰,感激二郎神的守護等等。


    老道拉長耳朵,無奈距離很遠,身邊水聲潺潺,實在聽不清楚劉巡按在唸些什麽,於是轉身問徒弟:“昨晚你有觀星嗎?”


    “有。”


    “紫微垣黯淡,你可見否?”


    “見,不特此也,將星無光,星宿撩亂,隻怕……”


    “隻怕什麽?”


    “應在春天。”


    “徒弟說得蹺蹊,今天是清明,春天都快完了,什麽應在春天?給我說明白些。”


    男子搖頭道:“十天半月以後,驛道上必有噩耗傳來。”


    “所以,這一盤棋,你該怎麽下?”


    “弟子胸中已在布局。”


    老道微微頷首,道:“老夫這一生無甚作為,最欣慰就收了你們這兩位好徒弟,青出於藍,不枉我一生。”


    男子微微作揖,道:“弟子還要感恩師父教得妙、教得巧,這日夜下棋積來的功夫,可是沒白費的。”


    “你師弟已經在這頭守住了,可以放心,”老道甩了甩頭,“你且去吧。”


    男子點頭,隨即拱手拜別老道,走向係在樹下的一匹老馬。


    這馬原本是匹驛馬,平日在驛站服務,後來年老力衰,足有扭傷,驛夫商量了要賣與屠戶,另購新馬,正巧這男子路經驛站,聽驛夫說要牽去屠戶家,老馬淚眼直視男子,男子一時動了憐憫之心,便問了價錢,盡掏所有,連師父的酒錢也交了出來。


    他將老馬牽迴山上時,告訴馬兒道:“師父問起酒錢時,你可千萬幫我。”


    果然師父勃然大怒:“徒弟你好糊塗,老夫喝了半月齋酒,好不容易存下些子兒解饞,怎奈你自作主張買匹賤馬,真是雞肋!”


    “何謂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師父雲,“不特此也,還白養一口吃飯的。”


    “師父放心,咱山上雖說拮據,惟獨不缺草料。”


    老馬也識人性,兀自踱到外頭,在久未打理、雜草叢生的院落大快朵頤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兇命鎮魔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天的浪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天的浪漫並收藏兇命鎮魔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