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笙歌。
魏軍到蘭陵的一瞬間,全軍上下積攢已久的壓抑驟然爆發。
除去元鴦之外,就連房敦,劉禹這種軍中重將都已經沉迷於歡笑之中,流連在城內的青樓賭場之中。隻有朱霖帶兵留守在易陳和無支山。
武人多薄命。每每得勝而歸之後基本都會狂歡幾日,來慶祝勝利。
衛子歇隻是坐在茶館之中,點了一杯溫北君最喜歡的劣茶,配上一碟子糕點,隻不過這會就剩下兩塊綠豆糕了。
他不喜歡綠豆,隻是先生愛吃。
衛子歇知道人與人之間很淡漠,就算前幾天他們還處在同一個戰線,同生共死,而今他們早就忘了溫北君還躺在病榻上,生死未知。
該死。
少年輕輕捶了一下桌子,明明先生是為了大魏出生入死,要是沒有先生,這滿城狂歡的人不知道還有多少會化作枯骨。
“拚個桌行嗎。”
衛子歇本想拒絕,可剛一抬頭,是一個脖頸修長的中年男人。
“元將軍。”
他站起身拱手。
元鴦擺擺手,“坐吧坐吧,這是戰場之外,在這茶館裏沒有什麽天策將軍,隻有我元鴦。”
元鴦從茶壺倒出一碗茶,抿了抿,皺著眉頭道,“你愛喝這種嗎?”
“先生他愛喝。”
元鴦不再言語,在魏地幾乎可以算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天策將軍抓起一塊綠豆糕放在嘴裏,咀嚼了幾下,緩緩說道,“吃你一塊綠豆糕,喝幾杯劣茶,你還是別要我銀子罷了。”
衛子歇笑道,“必然不敢要將軍銀子的。”
“什麽將軍,說了茶樓裏沒有將軍。”元鴦喝下一大口茶。說歸說,可是也隻是說說罷了。衛子歇知道自己還是應該稱唿他一聲將軍。
“你先生怎麽樣了。”
“還在病榻上,現在還是不太好,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醒過來。”
“哦,還沒醒啊。”元鴦喝了一杯茶,“看開點,戰死沙場是每個武人的宿命。”
衛子歇的手捏著桌角,“先生他是為了大魏…”
“別別別,可別說這套為了大魏的話。”
元鴦拍了拍衛子歇的肩膀,“你瞧瞧這。”
衛子歇順著元鴦的手看去,茶樓下是蘭陵的棗街。正是未時,街上滿是小商小販。蘭陵的百姓穿梭在蘭陵最大的集市之,一時竟人聲鼎沸。
“這就是百姓,不會有人因為誰的犧牲而改變他們的生活。你真以為這城中享樂的兵將征戰是為了大魏嗎?”
衛子歇記得,溫北君也和他說過類似的話,如今元鴦又和他說了一次。整個前線隻有他一個人是為了心中的理想道義嗎?
“換句話說,溫北君又是為了大魏而戰嗎?”
元鴦蹺著腿,沒有看向窗外,“把窗關了吧,太吵了些。”
衛子歇這才發現自己這一層不知道什麽時候被清了場,而今隻有他和元鴦兩個人。
“將軍是專程尋我來的?”
元鴦微微抬眸,目光中透著一絲深意,卻並未直接迴答衛子歇的問題。他端起茶盞,輕抿一口,似在思索著如何措辭。
“你是個聰明人,衛子歇。”元鴦放下茶盞,緩緩說道,“有些事,你該看透。這天下大勢,並非表麵那般簡單。”
“小二,加壺茶,拿你們這最好的茶來。”
小二匆匆忙忙地跑來,臉上堆滿了殷勤的笑,迅速將一壺新茶和兩個精致的茶杯擺放在桌上,又手腳麻利地為兩人斟滿,隨後便退了下去。
茶湯傾出,宛如琥珀流光,澄澈透亮,無絲毫雜質。
元鴦抬手,示意衛子歇喝。
衛子歇輕啜一口,滋味醇厚鮮爽,先是一陣甘醇在舌尖散開,如清泉流淌於山澗石上,茶韻悠長,仿佛能品出山川靈氣、四季更迭,在唇齒間留下無盡的迴味與遐想,讓他不禁沉醉於這一杯香茗所營造的悠然。
“不比你喝的那個好喝多了。”
衛子歇正色道,“將軍此茶雖好,但子歇仍是更鍾意先生那杯劣茶。”
“行了行了,我又不是讓你不認溫北君。”元鴦笑道,“隻是你真的了解他嗎,你真的知道他為何而戰嗎?”
衛子歇這次啞口無言了。他一直以為先生和他是一樣的人,為了某個理想而戰。
“你知道溫北君的過去嗎?如果我是大王一定不會選擇一個滿身戾氣的人為將。”
衛子歇想反駁,想說溫北君並不是滿身戾氣,可他說不出口。他根本不了解先生,或者他總是以為先生是一個幸運兒,才能在不到而立之年的年紀取得這般成就。
“他生在河毓郡,如果你聽說過十幾年前的長平之戰你就應該知道,死的那個郡守是他的族兄。”
元鴦放下了茶,“長平之戰本來他的族兄可以不用死的,是大王的命令,讓他的族兄不得不死在了河毓。”
衛子歇好像聽說過溫北君的族兄。畢竟曾經都是學宮的天才,和荀薈,賀熙,韓修,玉琳子一同鑄就了學宮的輝煌。
就算溫九清的理想就是拯救萬民。可是失去了族兄的溫北君會接受族兄離去這一種結局嗎?
“所以我雖然不知道溫北君為什麽要一直這麽拚命,但我總覺得他有一天會瘋狂到顛覆天下。他可以做到的,如果溫九清沒有死…”
元鴦沒有說完,後麵有些太過於大逆不道了。他竟然覺得這對來自河毓的兄弟有資格去爭一爭天下。真是可笑,他都不覺得元孝文有多大希望得到天下。
“將軍,不管他多瘋狂,他都是我的先生。把我從學宮帶了出來,我自幼就沒了爹娘,先生和師娘給了我家的溫暖。”
說罷衛子歇站起身,一拱手,“先生那邊生死未卜,恕我先告退了。”
元鴦看著少年漸漸遠去的背影,歎了口氣。沒想到溫北君這個學生竟然如此敬重於他。也許是自己看錯了吧,溫北君可能並不如他所想。
“但願他活下來吧。”
元鴦歎了口氣。
他是魏國的宗室,理應為魏國排除一切隱患的因素。可是對於那個為了魏國拚命的男人,他怎麽都下不去手。
他不能因為他的主觀臆斷,就去殺一位戰功卓越的將軍。
魏軍到蘭陵的一瞬間,全軍上下積攢已久的壓抑驟然爆發。
除去元鴦之外,就連房敦,劉禹這種軍中重將都已經沉迷於歡笑之中,流連在城內的青樓賭場之中。隻有朱霖帶兵留守在易陳和無支山。
武人多薄命。每每得勝而歸之後基本都會狂歡幾日,來慶祝勝利。
衛子歇隻是坐在茶館之中,點了一杯溫北君最喜歡的劣茶,配上一碟子糕點,隻不過這會就剩下兩塊綠豆糕了。
他不喜歡綠豆,隻是先生愛吃。
衛子歇知道人與人之間很淡漠,就算前幾天他們還處在同一個戰線,同生共死,而今他們早就忘了溫北君還躺在病榻上,生死未知。
該死。
少年輕輕捶了一下桌子,明明先生是為了大魏出生入死,要是沒有先生,這滿城狂歡的人不知道還有多少會化作枯骨。
“拚個桌行嗎。”
衛子歇本想拒絕,可剛一抬頭,是一個脖頸修長的中年男人。
“元將軍。”
他站起身拱手。
元鴦擺擺手,“坐吧坐吧,這是戰場之外,在這茶館裏沒有什麽天策將軍,隻有我元鴦。”
元鴦從茶壺倒出一碗茶,抿了抿,皺著眉頭道,“你愛喝這種嗎?”
“先生他愛喝。”
元鴦不再言語,在魏地幾乎可以算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天策將軍抓起一塊綠豆糕放在嘴裏,咀嚼了幾下,緩緩說道,“吃你一塊綠豆糕,喝幾杯劣茶,你還是別要我銀子罷了。”
衛子歇笑道,“必然不敢要將軍銀子的。”
“什麽將軍,說了茶樓裏沒有將軍。”元鴦喝下一大口茶。說歸說,可是也隻是說說罷了。衛子歇知道自己還是應該稱唿他一聲將軍。
“你先生怎麽樣了。”
“還在病榻上,現在還是不太好,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醒過來。”
“哦,還沒醒啊。”元鴦喝了一杯茶,“看開點,戰死沙場是每個武人的宿命。”
衛子歇的手捏著桌角,“先生他是為了大魏…”
“別別別,可別說這套為了大魏的話。”
元鴦拍了拍衛子歇的肩膀,“你瞧瞧這。”
衛子歇順著元鴦的手看去,茶樓下是蘭陵的棗街。正是未時,街上滿是小商小販。蘭陵的百姓穿梭在蘭陵最大的集市之,一時竟人聲鼎沸。
“這就是百姓,不會有人因為誰的犧牲而改變他們的生活。你真以為這城中享樂的兵將征戰是為了大魏嗎?”
衛子歇記得,溫北君也和他說過類似的話,如今元鴦又和他說了一次。整個前線隻有他一個人是為了心中的理想道義嗎?
“換句話說,溫北君又是為了大魏而戰嗎?”
元鴦蹺著腿,沒有看向窗外,“把窗關了吧,太吵了些。”
衛子歇這才發現自己這一層不知道什麽時候被清了場,而今隻有他和元鴦兩個人。
“將軍是專程尋我來的?”
元鴦微微抬眸,目光中透著一絲深意,卻並未直接迴答衛子歇的問題。他端起茶盞,輕抿一口,似在思索著如何措辭。
“你是個聰明人,衛子歇。”元鴦放下茶盞,緩緩說道,“有些事,你該看透。這天下大勢,並非表麵那般簡單。”
“小二,加壺茶,拿你們這最好的茶來。”
小二匆匆忙忙地跑來,臉上堆滿了殷勤的笑,迅速將一壺新茶和兩個精致的茶杯擺放在桌上,又手腳麻利地為兩人斟滿,隨後便退了下去。
茶湯傾出,宛如琥珀流光,澄澈透亮,無絲毫雜質。
元鴦抬手,示意衛子歇喝。
衛子歇輕啜一口,滋味醇厚鮮爽,先是一陣甘醇在舌尖散開,如清泉流淌於山澗石上,茶韻悠長,仿佛能品出山川靈氣、四季更迭,在唇齒間留下無盡的迴味與遐想,讓他不禁沉醉於這一杯香茗所營造的悠然。
“不比你喝的那個好喝多了。”
衛子歇正色道,“將軍此茶雖好,但子歇仍是更鍾意先生那杯劣茶。”
“行了行了,我又不是讓你不認溫北君。”元鴦笑道,“隻是你真的了解他嗎,你真的知道他為何而戰嗎?”
衛子歇這次啞口無言了。他一直以為先生和他是一樣的人,為了某個理想而戰。
“你知道溫北君的過去嗎?如果我是大王一定不會選擇一個滿身戾氣的人為將。”
衛子歇想反駁,想說溫北君並不是滿身戾氣,可他說不出口。他根本不了解先生,或者他總是以為先生是一個幸運兒,才能在不到而立之年的年紀取得這般成就。
“他生在河毓郡,如果你聽說過十幾年前的長平之戰你就應該知道,死的那個郡守是他的族兄。”
元鴦放下了茶,“長平之戰本來他的族兄可以不用死的,是大王的命令,讓他的族兄不得不死在了河毓。”
衛子歇好像聽說過溫北君的族兄。畢竟曾經都是學宮的天才,和荀薈,賀熙,韓修,玉琳子一同鑄就了學宮的輝煌。
就算溫九清的理想就是拯救萬民。可是失去了族兄的溫北君會接受族兄離去這一種結局嗎?
“所以我雖然不知道溫北君為什麽要一直這麽拚命,但我總覺得他有一天會瘋狂到顛覆天下。他可以做到的,如果溫九清沒有死…”
元鴦沒有說完,後麵有些太過於大逆不道了。他竟然覺得這對來自河毓的兄弟有資格去爭一爭天下。真是可笑,他都不覺得元孝文有多大希望得到天下。
“將軍,不管他多瘋狂,他都是我的先生。把我從學宮帶了出來,我自幼就沒了爹娘,先生和師娘給了我家的溫暖。”
說罷衛子歇站起身,一拱手,“先生那邊生死未卜,恕我先告退了。”
元鴦看著少年漸漸遠去的背影,歎了口氣。沒想到溫北君這個學生竟然如此敬重於他。也許是自己看錯了吧,溫北君可能並不如他所想。
“但願他活下來吧。”
元鴦歎了口氣。
他是魏國的宗室,理應為魏國排除一切隱患的因素。可是對於那個為了魏國拚命的男人,他怎麽都下不去手。
他不能因為他的主觀臆斷,就去殺一位戰功卓越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