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即將上任
利劍高懸從基層執紀開始平步青雲 作者:楚中狂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棟明白吳啟明的用心良苦。
從試用期選調生,到正式科員,到副科級幹部,再到黨委副書記,其實是三個級別。
雖然都是副科級,但在基層序列,中間的差距就像天塹鴻溝一樣遙不可及。
從科員到副科級,就是多少幹部一輩子的汲汲以求,而從普通的副科級到副科級實職,更是有許多變量。
而鄉鎮黨委副書記,幾乎可以說是副科級這個行政級別中,最高一檔的存在。
以前基層班子有時會設置三名副書記,但機構改革以後,除了行政首長也就是鎮長兼任副書記以外,隻有一位專職黨委副書記,全麵負責黨建群團工作,相當於是黨委體係裏麵的常務領導,含金量極高。
但此時的副書記還兼任著紀委書記,就讓這個職務,多了很多不可控性。
副書記分管信訪工作,紀委書記分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二者合而為一,目的是更好的處置村級違紀問題和群眾上訪工作,但實際執行起來,就完全不是那麽迴事了。
作為主幹線的跳板,紀委書記是個爺爺不疼奶奶不愛的崗位,所有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但因為副書記這個崗位,很多人沒有門路,隻能硬著頭皮捏著鼻子接受紀委書記,幹不了多久,就想盡辦法離開。
以陳棟的條件,有縣委書記、縣紀委書記的器重,又有吳啟明的力保,完全可以不用走這條路。
吳啟明對他前途的設計,其實才是最合理也最常規的。
但顯然周俊輝不那麽想。
當初沒有將陳棟調到身邊培養,目的就是讓他在基層充分鍛煉,而最鍛煉人的崗位,就是鄉鎮紀委書記。
這個位置可以摸魚,但也真的能出成績。
所以聽到吳曉明的話,陳棟心裏是溫暖的。
人事任命還在公示期,但這不影響什麽,陳棟本身就是林關鎮自己的幹部,常務副鎮長劉冰已經幫他將副書記辦公室清理出來,就等他搬進去了。
劉冰年紀正好,本來很有希望提拔擔任副書記,但沒想到被陳棟捷足先登。
不過他並不生氣,要是別人走在了前麵,他心裏肯定會不爽,會搞小動作,但對陳棟,一來他不敢,二來也沒必要。
陳棟提拔的這麽快,副書記的位置,他坐不了幾年,退一萬步說,就算陳棟不走,他想進一步,也不是非要在林關鎮吊死,有的是機會。
隻不過他不想離開林關鎮,所以在組織部征求意見的時候,就沒動。
他妻子在林關鎮中學教書,他在林關鎮的日子過得很滋潤,沒道理為了那一小步折騰自己。
所以他對陳棟的態度就很和善。
陳棟表麵功夫做得十足,絲毫沒有因為自己排序比對方靠前而有所變化,仍是和從前一樣,一口一個大哥叫著,卻不肯搬到副書記辦公室裏去貽人口實。
他人不到位,工作卻已經開始幹了起來,從檔案櫃裏找出來曆年文件,又從縣紀委和信訪局調了涉及到林關鎮上訪群眾的相關問題資料,鑽進辦公室裏,一看就是一天。
整整五天時間,他都在看這些卷宗、檔案,對林關鎮信訪矛盾突出的幾個村,都有了初步印象。
周末他沒迴省城,而是迴了趟家,自己提拔了一級,肯定要當麵跟父母說一聲,讓他們高興高興。
這個暑假,陳樺沒有迴來,留在京城忙自己的事情,父母就有些失落,好在兒子就在幾十公裏外,這讓二老心裏多了一份說不出的安寧和平和。
父母在,不遠遊。
前世陳棟就是懷抱青春夢想離開了林江省,外麵闖蕩一番,雖然小有所成,終究抵不過思鄉情切,這才在而立之年迴到了家鄉考取事業編上岸,一番波折,也算是有所成就,卻始終沒能結婚成家,讓父母頗為遺憾。
今生今世,他會盡力避免讓父母不開心,但他其實也知道,自己能做的終究有限。
人是注定不快樂的,沒了這個,就會惦記那個,而有了那個,就會惦記另外的東西。
知道兒子轉正又提了副書記,陳母不知道什麽分量,陳父卻一清二楚,隻用一句話,就讓陳母知道兒子當了多大的官。
“村上陳六子逢年過節都去給李鎮長送禮,那個李鎮長,都得歸咱們兒子這個級別的領導管!”
陳棟不願澄清,父母這一輩人,有極其樸素的官本位思想,村裏的小屯長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他這個副科級幹部,已經是父母難以企及的高度,相差太遠,無法形容。
在家呆了兩天不到,周日下午,陳棟迴到清江。
小院翻整一新,門窗都換上了雙層塑鋼窗,原本的鐵皮門也換成了保溫防盜門,室內也重新進行了設計,布局更加合理,室內修了衛生間,安了淋浴和馬桶,又安裝了自來水。
采暖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陳棟不敢上暖氣片,他一個人住,時不時就好幾天不著家,暖氣片很容易凍裂,目前這種燒煤的路子是最合適的選擇。
新房子新家具新家電,他在股市賺了錢,花起來就很痛快。
相比之下,給父母拿迴去的兩萬塊錢,饒是他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拿的是自認為最小的額度了,卻還是不免嚇了父母一跳。
父母老實了一輩子,生怕陳棟行差踏錯,跟他一再確認,這些錢是正道來的,而不是貪汙受賄來的,得到了陳棟的堅決保證,這才將錢存了起來,不肯按照陳棟說的改善居住環境。
父輩刻在骨子裏的節儉一時難以更改,陳棟也不強求,心到意到,夠用就好。
收拾了一個多小時,洗衣服拖地忙了個不亦樂乎,好不容易閑下來,正犯愁晚飯怎麽糊弄一口,手機鈴聲響了起來。
“陳啊,周末迴沒迴省城啊?”魏旭東的聲音從聽筒裏傳了出來。
“魏哥,我沒去省城,迴家裏住了兩宿,剛迴來。”陳棟給自己倒了杯水,已經猜到了對方的意圖,“咋的,沒啥事喝點兒啊?”
“有這個意思,怎麽樣,方不方便?”
“那必須方便啊!”陳棟開心起來,“我正愁晚飯沒著落呢!咋定,找個地方吃燒烤去?”
魏旭東笑道:“還找什麽地方啊!放著你那麽大的院子不用,這麽好的天氣不吃頓自己烤的肉串,別人都得笑咱們不懂生活!”
“你在家消停等著,人,菜,酒,炭,爐子,簽子,我都背著,不見不散!”
陳棟笑著答應掛斷電話,來清江時間不長,倒是跟紀委這幾位兄弟關係處得極好。
紀委的人際關係相對複雜,不同圈子之間涇渭分明,一旦走到一起,因為水平相當,就會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紀檢幹部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朋友知己,同一個戰線、同一個係統,自然共同語言就多一些。
陳棟如今是鄉鎮紀委書記了,雖然不如之前在黨風室的時候聯係緊密,但卻因為距離,產生了美。
(待續)
從試用期選調生,到正式科員,到副科級幹部,再到黨委副書記,其實是三個級別。
雖然都是副科級,但在基層序列,中間的差距就像天塹鴻溝一樣遙不可及。
從科員到副科級,就是多少幹部一輩子的汲汲以求,而從普通的副科級到副科級實職,更是有許多變量。
而鄉鎮黨委副書記,幾乎可以說是副科級這個行政級別中,最高一檔的存在。
以前基層班子有時會設置三名副書記,但機構改革以後,除了行政首長也就是鎮長兼任副書記以外,隻有一位專職黨委副書記,全麵負責黨建群團工作,相當於是黨委體係裏麵的常務領導,含金量極高。
但此時的副書記還兼任著紀委書記,就讓這個職務,多了很多不可控性。
副書記分管信訪工作,紀委書記分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二者合而為一,目的是更好的處置村級違紀問題和群眾上訪工作,但實際執行起來,就完全不是那麽迴事了。
作為主幹線的跳板,紀委書記是個爺爺不疼奶奶不愛的崗位,所有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但因為副書記這個崗位,很多人沒有門路,隻能硬著頭皮捏著鼻子接受紀委書記,幹不了多久,就想盡辦法離開。
以陳棟的條件,有縣委書記、縣紀委書記的器重,又有吳啟明的力保,完全可以不用走這條路。
吳啟明對他前途的設計,其實才是最合理也最常規的。
但顯然周俊輝不那麽想。
當初沒有將陳棟調到身邊培養,目的就是讓他在基層充分鍛煉,而最鍛煉人的崗位,就是鄉鎮紀委書記。
這個位置可以摸魚,但也真的能出成績。
所以聽到吳曉明的話,陳棟心裏是溫暖的。
人事任命還在公示期,但這不影響什麽,陳棟本身就是林關鎮自己的幹部,常務副鎮長劉冰已經幫他將副書記辦公室清理出來,就等他搬進去了。
劉冰年紀正好,本來很有希望提拔擔任副書記,但沒想到被陳棟捷足先登。
不過他並不生氣,要是別人走在了前麵,他心裏肯定會不爽,會搞小動作,但對陳棟,一來他不敢,二來也沒必要。
陳棟提拔的這麽快,副書記的位置,他坐不了幾年,退一萬步說,就算陳棟不走,他想進一步,也不是非要在林關鎮吊死,有的是機會。
隻不過他不想離開林關鎮,所以在組織部征求意見的時候,就沒動。
他妻子在林關鎮中學教書,他在林關鎮的日子過得很滋潤,沒道理為了那一小步折騰自己。
所以他對陳棟的態度就很和善。
陳棟表麵功夫做得十足,絲毫沒有因為自己排序比對方靠前而有所變化,仍是和從前一樣,一口一個大哥叫著,卻不肯搬到副書記辦公室裏去貽人口實。
他人不到位,工作卻已經開始幹了起來,從檔案櫃裏找出來曆年文件,又從縣紀委和信訪局調了涉及到林關鎮上訪群眾的相關問題資料,鑽進辦公室裏,一看就是一天。
整整五天時間,他都在看這些卷宗、檔案,對林關鎮信訪矛盾突出的幾個村,都有了初步印象。
周末他沒迴省城,而是迴了趟家,自己提拔了一級,肯定要當麵跟父母說一聲,讓他們高興高興。
這個暑假,陳樺沒有迴來,留在京城忙自己的事情,父母就有些失落,好在兒子就在幾十公裏外,這讓二老心裏多了一份說不出的安寧和平和。
父母在,不遠遊。
前世陳棟就是懷抱青春夢想離開了林江省,外麵闖蕩一番,雖然小有所成,終究抵不過思鄉情切,這才在而立之年迴到了家鄉考取事業編上岸,一番波折,也算是有所成就,卻始終沒能結婚成家,讓父母頗為遺憾。
今生今世,他會盡力避免讓父母不開心,但他其實也知道,自己能做的終究有限。
人是注定不快樂的,沒了這個,就會惦記那個,而有了那個,就會惦記另外的東西。
知道兒子轉正又提了副書記,陳母不知道什麽分量,陳父卻一清二楚,隻用一句話,就讓陳母知道兒子當了多大的官。
“村上陳六子逢年過節都去給李鎮長送禮,那個李鎮長,都得歸咱們兒子這個級別的領導管!”
陳棟不願澄清,父母這一輩人,有極其樸素的官本位思想,村裏的小屯長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他這個副科級幹部,已經是父母難以企及的高度,相差太遠,無法形容。
在家呆了兩天不到,周日下午,陳棟迴到清江。
小院翻整一新,門窗都換上了雙層塑鋼窗,原本的鐵皮門也換成了保溫防盜門,室內也重新進行了設計,布局更加合理,室內修了衛生間,安了淋浴和馬桶,又安裝了自來水。
采暖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陳棟不敢上暖氣片,他一個人住,時不時就好幾天不著家,暖氣片很容易凍裂,目前這種燒煤的路子是最合適的選擇。
新房子新家具新家電,他在股市賺了錢,花起來就很痛快。
相比之下,給父母拿迴去的兩萬塊錢,饒是他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拿的是自認為最小的額度了,卻還是不免嚇了父母一跳。
父母老實了一輩子,生怕陳棟行差踏錯,跟他一再確認,這些錢是正道來的,而不是貪汙受賄來的,得到了陳棟的堅決保證,這才將錢存了起來,不肯按照陳棟說的改善居住環境。
父輩刻在骨子裏的節儉一時難以更改,陳棟也不強求,心到意到,夠用就好。
收拾了一個多小時,洗衣服拖地忙了個不亦樂乎,好不容易閑下來,正犯愁晚飯怎麽糊弄一口,手機鈴聲響了起來。
“陳啊,周末迴沒迴省城啊?”魏旭東的聲音從聽筒裏傳了出來。
“魏哥,我沒去省城,迴家裏住了兩宿,剛迴來。”陳棟給自己倒了杯水,已經猜到了對方的意圖,“咋的,沒啥事喝點兒啊?”
“有這個意思,怎麽樣,方不方便?”
“那必須方便啊!”陳棟開心起來,“我正愁晚飯沒著落呢!咋定,找個地方吃燒烤去?”
魏旭東笑道:“還找什麽地方啊!放著你那麽大的院子不用,這麽好的天氣不吃頓自己烤的肉串,別人都得笑咱們不懂生活!”
“你在家消停等著,人,菜,酒,炭,爐子,簽子,我都背著,不見不散!”
陳棟笑著答應掛斷電話,來清江時間不長,倒是跟紀委這幾位兄弟關係處得極好。
紀委的人際關係相對複雜,不同圈子之間涇渭分明,一旦走到一起,因為水平相當,就會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紀檢幹部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朋友知己,同一個戰線、同一個係統,自然共同語言就多一些。
陳棟如今是鄉鎮紀委書記了,雖然不如之前在黨風室的時候聯係緊密,但卻因為距離,產生了美。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