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過而不改
利劍高懸從基層執紀開始平步青雲 作者:楚中狂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沿河鄉顧名思義,就是“沿河的鄉鎮”。
一條大清河流過清江縣,河流西邊,沿河坐落著五個鄉鎮,林關鎮、沿河鄉都位列其中。
相比林關鎮遠處北邊有些偏僻,沿河鄉卻位於縣城南側,常年種植水稻,物產豐富,土地肥沃,鄉鎮發展態勢強勁,是縣裏的排頭兵。
不過隨之而來的,也是百姓更加重視維護自己的權益,上訪告狀的層出不窮,發展的陣痛也更劇烈。
沿河鄉的黨委書記叫蔡曉晨,年輕有為,三十八歲的年紀,在十九個鄉鎮黨委書記中,是最年輕的一位。
陳棟前世和他有過交集,對他有點了解,所以見麵後,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說起調閱工資表,蔡曉晨有些為難起來,“沿河鄉情況特殊,陳組長看看能不能通融一下,這個表,就不調了?”
李冰看向陳棟,連著三個鄉鎮,都沒看到陳棟吃癟,他已經急不可耐了。
陳棟微微一笑,“蔡書記,縣委有明確要求,您別讓我難做!鄉裏不提供,我也躲不掉,隻能去縣財政局調……”
“鄧書記還有話在先,怕我們搞小動作,明確提出了,這個表格要是有貓膩,就要處理我們……”
蔡曉晨皺起眉頭,“這個工資表,非調不可?”
“蔡書記,這不是調不調的問題,”陳棟耐心跟他解釋,“這是縣裏的一個試探,就是看各單位的一個態度……”
陳棟很是不理解,這玩意你不給我,縣財政局也得給我,到了那一步,大家都不好看,何必呢?
“既然這樣,你就跟鄧書記說,我們財政所長生病了,工資表調不了,去縣財政局調吧!”
陳棟一愣,第一次吃到這樣的閉門羹,他還是有點理解不了其中的邏輯。
但他兩世為人,自然不會為這點小事搞得大動幹戈,“那好吧,蔡書記,那我們先迴去。”
蔡曉晨將三人送出辦公室,隨即就帶上了門。
眼看著陳棟吃癟,李冰很是有些幸災樂禍,上車後問道:“這蔡曉晨也太不給麵子了,咱們好歹是縣裏派下來的工作組!不看僧麵看佛麵,就這麽對待咱們啊?去縣領導那告他一狀,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陳棟不理他拙劣的“看熱鬧不嫌事大”,吩咐司機直接去財政局,總算在中午下班前,調到了沿河鄉的工資表名單。
兩個名單一對比,就發現了問題。
一個叫王俊的人,沒有出現在上報名單中,卻每年按時發放工資和年終獎金。
“這個王俊,你們熟悉麽?”
關小平搖了搖頭,李冰卻道:“沒聽說過,蔡曉晨不肯配合咱們,看來就是因為他?”
陳棟拿迴工資表夾到文件夾裏,“下午去找鄧書記匯報,看他怎麽說。”
下午上班,陳棟找到鄧澤宇,說了這個情況。
鄧澤宇吞雲吐霧不住,“你等會兒,我打個電話。”
“老張,哎,問你個事兒,你們鄉那個叫王俊的,是不是從不上班?什麽來頭?噢,懂了,懂了。”
放下電話,鄧澤宇諱莫如深,“這下妥了,第一塊鐵板浮出水麵了。”
陳棟很好奇,“什麽來頭啊?”
“常務副縣長王鬆知道吧?你們黨風曹海燕的老公公。”鄧澤宇又點了根煙,“這個王俊,是王鬆的弟弟。”
“王鬆這次換屆基本就到站了,馬上就要去人大政協,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馬上就是正處級,動他弟弟,你得三思後行。”
陳棟聽罷嘿嘿一笑,“怎麽能是我動他弟弟呢?我跟他無冤無仇的!要動,也得是您和縣委周書記還有咱們秦書記一起動啊!”
鄧澤宇狠狠瞪了他一眼,“別把我帶上!我都要退二線了,還讓我來幹這得罪人的活兒!別說這事兒,一說我一肚子氣!”
陳棟知道,鄧澤宇拔了趙家這根大樹已經功德圓滿,不想再插手這些得罪人吃力不討好的事,但周俊輝信任,秦廣成托付,鄧澤宇拉不下臉來拒絕,隻能硬著頭皮上。
說是作風整頓,第一刀卻要開在吃空餉上,這是得罪人的活,如果隻是給個處分扣個年終獎金,大概大家都能接受。
但周俊輝說了狠話,要殺雞儆猴,真要殺的是雞也就算了,問題是,敢吃空餉還敢頂風作案的,哪個是善茬?哪個是雞?
萬一殺的是猛禽,那麽拿刀的手和殺雞的刀,就都得倒黴。
雞被殺了,它可不會隻恨吃雞的人,還會恨拿刀的手和那把刀。
所以鄧澤宇就很頭疼。
“你下步打算怎麽幹?”鄧澤宇問陳棟。
“還沒想好,”陳棟收起工資表,“先把縣裏這幾個局走一遍,衛生局下麵好幾家醫院也得走到,等有了大致了解,再慢慢研究。”
“想法呢?”
看他刨根問底不肯罷休,陳棟歎了口氣,“縣裏讓咋辦就咋辦唄!我不辦了他,周書記就得辦了我,二選一的事兒,有啥好糾結的?”
“您馬上二線了,怎麽都無所謂,我還得往上走,隻能挑個頭兒小的那個得罪!如果不能做到兩全其美,那就隻能有所取舍,大勢如此,沒別的辦法。”
鄧澤宇聞言點點頭,“能有這個心思,這個事兒難不住你。到時候見機行事吧!”
陳棟告辭出來,又用一個下午時間,將縣裏幾個局走了一遍,隻留下衛生局,留著明天一天走完。
時間很快到了周五,中午一上班,鄧澤宇就將各個小組長召集起來,傳達了縣委的命令。
“這是專項整治的第一個周五,今天的最大任務,就是抓早退。”
進入冬天,不到四點天就黑了,四點半的時候天就黑透了,一些女幹部迴家做飯接孩子,就會這個時候早退。有的基層鄉鎮幹部,更是因為農村兩頓飯,三點多鍾就溜達迴家了。
清江是農業縣,入冬以後老百姓就沒事了,天一黑,老百姓自己都不願意出來辦事,所以一直以來形成了一個墨守成規的既定印象,那就是下午不要去政府辦事,肯定找不到人。
周俊輝想要改變這個局麵,就要從早退開始。
集合組員,陳棟掏出手機來,“手機全部關機。平哥你負責全程錄像,冰哥你全程錄我。”
兩人一愣,隨即各自領命。
李冰拿著配發的錄像機,關小平拿著陳棟搶來的那個昂貴手持品牌錄像機,三人乘車出發,直奔工商局。
查誰,不查誰,這是組長的特權,也是容易滋生腐敗的點,誰送了錢、送了禮、請了客,這個時候就可以網開一麵,而沒表示的,就要麵臨被突擊檢查的待遇。
但陳棟不在此列,之所以選擇工商局,還是因為工商局名聲在外。
(待續)
一條大清河流過清江縣,河流西邊,沿河坐落著五個鄉鎮,林關鎮、沿河鄉都位列其中。
相比林關鎮遠處北邊有些偏僻,沿河鄉卻位於縣城南側,常年種植水稻,物產豐富,土地肥沃,鄉鎮發展態勢強勁,是縣裏的排頭兵。
不過隨之而來的,也是百姓更加重視維護自己的權益,上訪告狀的層出不窮,發展的陣痛也更劇烈。
沿河鄉的黨委書記叫蔡曉晨,年輕有為,三十八歲的年紀,在十九個鄉鎮黨委書記中,是最年輕的一位。
陳棟前世和他有過交集,對他有點了解,所以見麵後,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說起調閱工資表,蔡曉晨有些為難起來,“沿河鄉情況特殊,陳組長看看能不能通融一下,這個表,就不調了?”
李冰看向陳棟,連著三個鄉鎮,都沒看到陳棟吃癟,他已經急不可耐了。
陳棟微微一笑,“蔡書記,縣委有明確要求,您別讓我難做!鄉裏不提供,我也躲不掉,隻能去縣財政局調……”
“鄧書記還有話在先,怕我們搞小動作,明確提出了,這個表格要是有貓膩,就要處理我們……”
蔡曉晨皺起眉頭,“這個工資表,非調不可?”
“蔡書記,這不是調不調的問題,”陳棟耐心跟他解釋,“這是縣裏的一個試探,就是看各單位的一個態度……”
陳棟很是不理解,這玩意你不給我,縣財政局也得給我,到了那一步,大家都不好看,何必呢?
“既然這樣,你就跟鄧書記說,我們財政所長生病了,工資表調不了,去縣財政局調吧!”
陳棟一愣,第一次吃到這樣的閉門羹,他還是有點理解不了其中的邏輯。
但他兩世為人,自然不會為這點小事搞得大動幹戈,“那好吧,蔡書記,那我們先迴去。”
蔡曉晨將三人送出辦公室,隨即就帶上了門。
眼看著陳棟吃癟,李冰很是有些幸災樂禍,上車後問道:“這蔡曉晨也太不給麵子了,咱們好歹是縣裏派下來的工作組!不看僧麵看佛麵,就這麽對待咱們啊?去縣領導那告他一狀,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陳棟不理他拙劣的“看熱鬧不嫌事大”,吩咐司機直接去財政局,總算在中午下班前,調到了沿河鄉的工資表名單。
兩個名單一對比,就發現了問題。
一個叫王俊的人,沒有出現在上報名單中,卻每年按時發放工資和年終獎金。
“這個王俊,你們熟悉麽?”
關小平搖了搖頭,李冰卻道:“沒聽說過,蔡曉晨不肯配合咱們,看來就是因為他?”
陳棟拿迴工資表夾到文件夾裏,“下午去找鄧書記匯報,看他怎麽說。”
下午上班,陳棟找到鄧澤宇,說了這個情況。
鄧澤宇吞雲吐霧不住,“你等會兒,我打個電話。”
“老張,哎,問你個事兒,你們鄉那個叫王俊的,是不是從不上班?什麽來頭?噢,懂了,懂了。”
放下電話,鄧澤宇諱莫如深,“這下妥了,第一塊鐵板浮出水麵了。”
陳棟很好奇,“什麽來頭啊?”
“常務副縣長王鬆知道吧?你們黨風曹海燕的老公公。”鄧澤宇又點了根煙,“這個王俊,是王鬆的弟弟。”
“王鬆這次換屆基本就到站了,馬上就要去人大政協,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馬上就是正處級,動他弟弟,你得三思後行。”
陳棟聽罷嘿嘿一笑,“怎麽能是我動他弟弟呢?我跟他無冤無仇的!要動,也得是您和縣委周書記還有咱們秦書記一起動啊!”
鄧澤宇狠狠瞪了他一眼,“別把我帶上!我都要退二線了,還讓我來幹這得罪人的活兒!別說這事兒,一說我一肚子氣!”
陳棟知道,鄧澤宇拔了趙家這根大樹已經功德圓滿,不想再插手這些得罪人吃力不討好的事,但周俊輝信任,秦廣成托付,鄧澤宇拉不下臉來拒絕,隻能硬著頭皮上。
說是作風整頓,第一刀卻要開在吃空餉上,這是得罪人的活,如果隻是給個處分扣個年終獎金,大概大家都能接受。
但周俊輝說了狠話,要殺雞儆猴,真要殺的是雞也就算了,問題是,敢吃空餉還敢頂風作案的,哪個是善茬?哪個是雞?
萬一殺的是猛禽,那麽拿刀的手和殺雞的刀,就都得倒黴。
雞被殺了,它可不會隻恨吃雞的人,還會恨拿刀的手和那把刀。
所以鄧澤宇就很頭疼。
“你下步打算怎麽幹?”鄧澤宇問陳棟。
“還沒想好,”陳棟收起工資表,“先把縣裏這幾個局走一遍,衛生局下麵好幾家醫院也得走到,等有了大致了解,再慢慢研究。”
“想法呢?”
看他刨根問底不肯罷休,陳棟歎了口氣,“縣裏讓咋辦就咋辦唄!我不辦了他,周書記就得辦了我,二選一的事兒,有啥好糾結的?”
“您馬上二線了,怎麽都無所謂,我還得往上走,隻能挑個頭兒小的那個得罪!如果不能做到兩全其美,那就隻能有所取舍,大勢如此,沒別的辦法。”
鄧澤宇聞言點點頭,“能有這個心思,這個事兒難不住你。到時候見機行事吧!”
陳棟告辭出來,又用一個下午時間,將縣裏幾個局走了一遍,隻留下衛生局,留著明天一天走完。
時間很快到了周五,中午一上班,鄧澤宇就將各個小組長召集起來,傳達了縣委的命令。
“這是專項整治的第一個周五,今天的最大任務,就是抓早退。”
進入冬天,不到四點天就黑了,四點半的時候天就黑透了,一些女幹部迴家做飯接孩子,就會這個時候早退。有的基層鄉鎮幹部,更是因為農村兩頓飯,三點多鍾就溜達迴家了。
清江是農業縣,入冬以後老百姓就沒事了,天一黑,老百姓自己都不願意出來辦事,所以一直以來形成了一個墨守成規的既定印象,那就是下午不要去政府辦事,肯定找不到人。
周俊輝想要改變這個局麵,就要從早退開始。
集合組員,陳棟掏出手機來,“手機全部關機。平哥你負責全程錄像,冰哥你全程錄我。”
兩人一愣,隨即各自領命。
李冰拿著配發的錄像機,關小平拿著陳棟搶來的那個昂貴手持品牌錄像機,三人乘車出發,直奔工商局。
查誰,不查誰,這是組長的特權,也是容易滋生腐敗的點,誰送了錢、送了禮、請了客,這個時候就可以網開一麵,而沒表示的,就要麵臨被突擊檢查的待遇。
但陳棟不在此列,之所以選擇工商局,還是因為工商局名聲在外。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