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曹操預圖詔安孫策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作者:一條小葉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79
揚州州牧府內。
曹操盯著眼前的沙盤,緩緩開口道。
“前些日子忙於揚州內的一些大小事務,以至於丹陽郡,廬江郡,吳郡皆被那孫堅之子孫策所占據。”
“劉鴻我尚有幾分忌憚,可這孫策一個毛頭小子,竟也敢欺負到我的頭上。”
曹操猛地站起,怒目圓睜,雙眸中似有熊熊怒火在燃燒,那目光猶如實質般鋒利,仿佛要將眼前的一切都割裂
。
他緊握著手中的軍旗,手臂上青筋暴起,宛如虯龍盤踞。
狠狠地將軍旗插在沙盤上吳郡的位置,軍旗的杆部因巨大的力量而劇烈顫抖,沙盤上的細沙也隨之簌簌作響。
“莫不是欺我曹孟德手下無人乎?”
曹操的聲音如同滾滾雷鳴,在營帳內迴蕩,震得周圍的將士們心頭一顫,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他那抑製不住的憤怒與威嚴。
“主公,臣願領兵前往!”
夏侯惇拱手出列,沉聲道。
曹操並未說話,看著沙盤上的旗幟,孫策素來以勇猛果敢著稱,率領著孫堅一支舊部,迅速的占領了揚州多郡。
可見實力不可小覷。
如今自己身為揚州牧,整個揚州理當在自己掌控之中,而且若不盡快遏製孫策的發展,日後這孫策必將成為心腹大患。
“主公,這孫策暫不可輕舉妄動。”
劉曄忽然開口說道。
“為何?”
“此僚在我虎口拔牙,不鏟除使我氣難消。”
曹操看向劉曄,想要知道緣由。
“主公,臣有一計,不如我等先詔安孫策為主公所用,畢竟不管是袁紹,劉鴻,亦或者是袁術,麾下的兵卒數量不少。”
“若能將孫策收歸麾下,於主公而言,是如虎添翼。且孫策年輕氣盛,若強行攻打,其必定拚死抵抗,我軍雖能勝之,但那之後若是袁紹,袁術之流進攻我等,該當如何?如今各方勢力環伺,保存實力方為上策。”
劉曄神色凝重,緩緩說道。
曹操微微皺眉,手撫胡須,陷入沉思。他心裏明白劉曄之計有其道理,可一想到孫策如此張狂,心中那股怒火便難以平息。
他深知劉曄之計有其道理,可心中那口氣卻難以咽下。
“子揚,招安之事談何容易。孫策如今勢頭正盛,怎會甘心屈居人下?”
曹操的目光從沙盤上移開,看向劉曄。
劉曄上前一步,拱手道:
“主公,孫策雖勇猛,但畢竟根基尚淺。他雖占據數郡,可治理地方非其所長。
我等可派能言善辯之士,向其陳明利害。告知他在這亂世之中,僅憑一己之力難以長久,唯有依附明主,方能成就大業。
再者說,主公為揚州牧,許他冊封為吳郡等幾地郡守,奉天子以令不臣,孫策若歸附,名正言順。”
曹操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微微點頭:
“嗯,子揚此計可一試。那依你之見,派何人前往為宜?”
“蔣幹可擔此任。”
劉曄不假思索地迴答道,
“蔣幹才華出眾,能言善辯,與孫策麾下之人或有舊交,便於溝通。”
“好,就依子揚所言,命蔣幹即刻前往孫策處,探其口風。”
曹操下定決心,大聲下令
。
“諾!”
劉曄領命而去,著手安排蔣幹出使之事。
夏侯惇卻麵露擔憂之色:
“主公,蔣幹雖有辯才,但孫策此人有勇有謀,萬一他不為所動,反而扣押蔣幹,我等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曹操微微一笑,眼中露出自信的神色:
“元讓不必擔憂。蔣幹此去,隻是試探。若孫策有歸附之意,自然最好;若他冥頑不靈,我便親率大軍,踏平他的領地!”
夏侯惇見曹操已有決斷,便不再多言,隻是心中暗自盤算,若真與孫策開戰,當如何排兵布陣,以確保萬無一失。
數日後,蔣幹領命出發。
而此時的孫策,在吳郡聽聞曹操遣使前來,心中也猜到了幾分曹操的意圖,召集麾下將領商議對策
“公瑾,你說曹操此舉是何意?”
孫策摩挲著下巴,眼中透著幾分疑惑。
周瑜目光如炬,早已經知曉曹操定會如此般。
“曹操遣使而來,無非就是想要招安我等。”
“哼,曹操竟想招安我們?真是異想天開!”
孫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眼中滿是不屑,“我孫策豈會屈居曹操之下,任他驅使。”
孫權在一旁微微皺眉,麵露擔憂之色:“兄長,曹操勢力龐大,如今他主動招安,我們若直接拒絕,恐怕會招來大禍。我們雖據有揚州數郡,但與曹操相比,實力還是相差甚遠啊。”
周瑜微微點頭,看向孫策和孫權,神色凝重:“主公、仲謀,曹操勢大,這是事實。但我們若此時歸附,日後必受其製。曹操為人多疑,我們在他麾下,難以真正施展抱負。”
“公瑾,那依你之見?”孫策重新坐下,看著周瑜問道。
周瑜沉吟許久,緩緩說道:
“如今袁紹召集各大豪強,欲組成反劉聯盟,局勢越發混亂。我們不妨暫且按兵不動,等待時機。曹操並非良主,若我們此時投靠,隻會成為他的棋子。我們要想在這亂世中徹底站穩腳跟,就必須有自己的盤算。”
“公瑾的意思是……”孫權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我們可以與袁紹聯係。”
周瑜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袁紹欲除劉鴻,我們可答應他,隻要他能協助我們對抗曹操,待劉鴻被斬殺後,我們願助他一臂之力,清理曹操。如此一來,我們既能借助袁紹之力抵禦曹操的威脅,又能在這場亂世紛爭中謀得更大的利益。”
孫策聽後,眼中露出興奮之色:
“公瑾此計甚妙!與其在曹操麾下仰人鼻息,不如與袁紹聯手,共圖大業。”
孫權卻有些猶豫:
“可是,袁紹此人野心勃勃,與他合作,會不會引狼入室?”
周瑜微微一笑:
“仲謀所慮甚是。但目前局勢下,我們別無他法。我們隻需與袁紹保持一定的合作關係,利用他來製衡曹操,同時發展自身實力。待時機成熟,我們便無需再受他人牽製。”
“好!就依公瑾之計。”
孫策下定決心,“我們即刻派人前往袁紹處,表明我們的態度。”
“且慢。”
周瑜抬手製止,
“此事需慎重。我們先派可靠之人暗中與袁紹接觸,探其口風,同時做好應對曹操的準備。若曹操得知我們與袁紹有聯係,定會提前動手。”
揚州州牧府內。
曹操盯著眼前的沙盤,緩緩開口道。
“前些日子忙於揚州內的一些大小事務,以至於丹陽郡,廬江郡,吳郡皆被那孫堅之子孫策所占據。”
“劉鴻我尚有幾分忌憚,可這孫策一個毛頭小子,竟也敢欺負到我的頭上。”
曹操猛地站起,怒目圓睜,雙眸中似有熊熊怒火在燃燒,那目光猶如實質般鋒利,仿佛要將眼前的一切都割裂
。
他緊握著手中的軍旗,手臂上青筋暴起,宛如虯龍盤踞。
狠狠地將軍旗插在沙盤上吳郡的位置,軍旗的杆部因巨大的力量而劇烈顫抖,沙盤上的細沙也隨之簌簌作響。
“莫不是欺我曹孟德手下無人乎?”
曹操的聲音如同滾滾雷鳴,在營帳內迴蕩,震得周圍的將士們心頭一顫,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他那抑製不住的憤怒與威嚴。
“主公,臣願領兵前往!”
夏侯惇拱手出列,沉聲道。
曹操並未說話,看著沙盤上的旗幟,孫策素來以勇猛果敢著稱,率領著孫堅一支舊部,迅速的占領了揚州多郡。
可見實力不可小覷。
如今自己身為揚州牧,整個揚州理當在自己掌控之中,而且若不盡快遏製孫策的發展,日後這孫策必將成為心腹大患。
“主公,這孫策暫不可輕舉妄動。”
劉曄忽然開口說道。
“為何?”
“此僚在我虎口拔牙,不鏟除使我氣難消。”
曹操看向劉曄,想要知道緣由。
“主公,臣有一計,不如我等先詔安孫策為主公所用,畢竟不管是袁紹,劉鴻,亦或者是袁術,麾下的兵卒數量不少。”
“若能將孫策收歸麾下,於主公而言,是如虎添翼。且孫策年輕氣盛,若強行攻打,其必定拚死抵抗,我軍雖能勝之,但那之後若是袁紹,袁術之流進攻我等,該當如何?如今各方勢力環伺,保存實力方為上策。”
劉曄神色凝重,緩緩說道。
曹操微微皺眉,手撫胡須,陷入沉思。他心裏明白劉曄之計有其道理,可一想到孫策如此張狂,心中那股怒火便難以平息。
他深知劉曄之計有其道理,可心中那口氣卻難以咽下。
“子揚,招安之事談何容易。孫策如今勢頭正盛,怎會甘心屈居人下?”
曹操的目光從沙盤上移開,看向劉曄。
劉曄上前一步,拱手道:
“主公,孫策雖勇猛,但畢竟根基尚淺。他雖占據數郡,可治理地方非其所長。
我等可派能言善辯之士,向其陳明利害。告知他在這亂世之中,僅憑一己之力難以長久,唯有依附明主,方能成就大業。
再者說,主公為揚州牧,許他冊封為吳郡等幾地郡守,奉天子以令不臣,孫策若歸附,名正言順。”
曹操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微微點頭:
“嗯,子揚此計可一試。那依你之見,派何人前往為宜?”
“蔣幹可擔此任。”
劉曄不假思索地迴答道,
“蔣幹才華出眾,能言善辯,與孫策麾下之人或有舊交,便於溝通。”
“好,就依子揚所言,命蔣幹即刻前往孫策處,探其口風。”
曹操下定決心,大聲下令
。
“諾!”
劉曄領命而去,著手安排蔣幹出使之事。
夏侯惇卻麵露擔憂之色:
“主公,蔣幹雖有辯才,但孫策此人有勇有謀,萬一他不為所動,反而扣押蔣幹,我等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曹操微微一笑,眼中露出自信的神色:
“元讓不必擔憂。蔣幹此去,隻是試探。若孫策有歸附之意,自然最好;若他冥頑不靈,我便親率大軍,踏平他的領地!”
夏侯惇見曹操已有決斷,便不再多言,隻是心中暗自盤算,若真與孫策開戰,當如何排兵布陣,以確保萬無一失。
數日後,蔣幹領命出發。
而此時的孫策,在吳郡聽聞曹操遣使前來,心中也猜到了幾分曹操的意圖,召集麾下將領商議對策
“公瑾,你說曹操此舉是何意?”
孫策摩挲著下巴,眼中透著幾分疑惑。
周瑜目光如炬,早已經知曉曹操定會如此般。
“曹操遣使而來,無非就是想要招安我等。”
“哼,曹操竟想招安我們?真是異想天開!”
孫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眼中滿是不屑,“我孫策豈會屈居曹操之下,任他驅使。”
孫權在一旁微微皺眉,麵露擔憂之色:“兄長,曹操勢力龐大,如今他主動招安,我們若直接拒絕,恐怕會招來大禍。我們雖據有揚州數郡,但與曹操相比,實力還是相差甚遠啊。”
周瑜微微點頭,看向孫策和孫權,神色凝重:“主公、仲謀,曹操勢大,這是事實。但我們若此時歸附,日後必受其製。曹操為人多疑,我們在他麾下,難以真正施展抱負。”
“公瑾,那依你之見?”孫策重新坐下,看著周瑜問道。
周瑜沉吟許久,緩緩說道:
“如今袁紹召集各大豪強,欲組成反劉聯盟,局勢越發混亂。我們不妨暫且按兵不動,等待時機。曹操並非良主,若我們此時投靠,隻會成為他的棋子。我們要想在這亂世中徹底站穩腳跟,就必須有自己的盤算。”
“公瑾的意思是……”孫權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我們可以與袁紹聯係。”
周瑜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袁紹欲除劉鴻,我們可答應他,隻要他能協助我們對抗曹操,待劉鴻被斬殺後,我們願助他一臂之力,清理曹操。如此一來,我們既能借助袁紹之力抵禦曹操的威脅,又能在這場亂世紛爭中謀得更大的利益。”
孫策聽後,眼中露出興奮之色:
“公瑾此計甚妙!與其在曹操麾下仰人鼻息,不如與袁紹聯手,共圖大業。”
孫權卻有些猶豫:
“可是,袁紹此人野心勃勃,與他合作,會不會引狼入室?”
周瑜微微一笑:
“仲謀所慮甚是。但目前局勢下,我們別無他法。我們隻需與袁紹保持一定的合作關係,利用他來製衡曹操,同時發展自身實力。待時機成熟,我們便無需再受他人牽製。”
“好!就依公瑾之計。”
孫策下定決心,“我們即刻派人前往袁紹處,表明我們的態度。”
“且慢。”
周瑜抬手製止,
“此事需慎重。我們先派可靠之人暗中與袁紹接觸,探其口風,同時做好應對曹操的準備。若曹操得知我們與袁紹有聯係,定會提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