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郊外,一打扮素雅,尚未蓄須的中年男子腳步沉重的走在小路上,身旁跟著一俊朗的年輕人,還有幾位身強力壯的男子隨行,農戶們見了有意無意的和他們保持距離。
雖然這些年京城風氣好,幾乎沒出現過青天白日就仗勢欺人的官員,但是平民百姓們對權貴還是有著天然的敬畏,路上碰到了下意識會遠著點兒。
“老師,如今京城居然還會有棄嬰嗎?”
年輕男子有些難受,想到剛剛在慈幼院見到的情況,他以為大晨已經足夠強盛,但沒想到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居然每年都還有不少棄嬰。
“殿下,如今的情況已經比以前好很多了,記得我剛來京城不久,還有百姓將女嬰丟棄在我們門口。他們有些是真的養活不了,有些是因為重男輕女。”
哪怕在現代,也有做父母的會丟棄自己孩子,這種現象難以杜絕。
“老師仁義,聽聞您每年都會往慈幼院捐款。”
這事兒李山從未往外說過,還是他今天發現李山似乎很熟悉那裏,派人去打聽來的。
“殿下不必掛懷,這是內子在世時一直在做的事情。且京城也有許多人家每年會照拂孤老,不單單是我們一家。”
李山是真沒認為這是多大功勞,阮秋在京城和西城創建的兩個醫館,雖然分了部分利潤出去,但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他當官後也置辦了一些產業,雖不算大富大貴,但每年幫助一些沒有生產能力的人,還是沒問題的。
他做的可遠不如他師傅,聽聞師傅走後,方家和他師兄,還在繼續資助那些有潛力的寒門子弟。
“老師,最近有許多大臣關於出海那事兒上奏。”
五皇子知道李山不是個貪圖這些名利的人,沒再繼續說,轉而提醒起他另一件大事兒。
他代父皇管理政務即將兩年了,一開始景元帝還偶爾會出現在朝堂上給他壓場子,近半年來是徹底撒手不管事兒了。
可能是因為擔子輕了,景元帝這段時間身體還有了些好轉,偶爾還能坐轎子出宮看看了,隻常常迴來時已經昏昏沉沉的睡過去了,德總管為此抹了不少眼淚。
因此可以說他如今已有了國君之實,父皇之所以還沒宣布正式退位,恐怕還是因為這出海的事情。
原計劃兩年就該歸來,如今超時了大半年,所有人心裏都提著的。
若是他們迴不來了,對大晨的許多家庭來說可是天都要塌了,別說還有一些有權勢的武將家將自家子侄塞進去分功勞。
最近不少人已經開始暗戳戳彈劾李山,畢竟當初可是他一力促成了此事兒。
父皇一定是不想他才即位就擔個這麽大責任,導致朝野動蕩,所以才拖到如今。
五皇子心裏有些難受,他作為一個父親,也許不是最好的,但是為了大晨江山的穩固,可以說付出了全部。
“老師知道了。”
李山平靜的迴答,還是改變不了麽?
他不怕世人皆說他有罪,隻怕多年後這片土地走上他那個時空的老路。
*
大海上,穆舒平臉上有了一道從左到右貫穿的傷疤,但眼神依舊如同以往一般堅毅。
屈有才對她的不服氣,如今都變成了敬畏。
而忍冬對她的眼神,也從看不懂事的小姑娘變成了欣賞。
他們這一路走來並不順利,從答應那個小部落庇佑他們且返程時帶他們的人去大晨學習的條件換取了種子後。
仿佛幸運之神就不再眷顧他們,這一路上遇到了風暴和圍剿他們的各路海盜還有極度排斥他們的異國人。
幸好他們的船隻足夠大,武器足夠鋒利,戰士們足夠勇猛,加上也會有願意幫助他們的人,所以才沒有太多折損。
而穆舒平在海上作戰時和如今忍冬穩紮穩打的風格不一樣,她和年輕時的忍冬一樣,喜歡打突擊戰,永遠衝在最前麵,臉上的傷疤是在一次以為救了被俘虜的女人後,被對方劃傷的,從那以後穆舒平才穩妥了許多,她承認有時候大將軍教訓的對。
“將軍,我們終於要迴去了,幸不辱命。”
穆舒平很期待迴到大晨後的模樣,尤其是他們身後,現在除了商船之外,還有接近百個小國或小部落的人跟著他們,那小老頭一定會很高興的吧?
他們可是給大晨帶迴了一份大禮!
“是啊,幸不辱命!”
忍冬彎了彎嘴角,雖然比預計時間多了大半年,也比他們想象的危險許多,但這場“海上戰爭”,放在整個大晨曆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大獲全勝。
“對了,馮老爺如何了?”
忍冬突然想起這位半路就生著磨人小病病的馮商戶。
他在海上堅持了一年多還是堅持不住了,在抵達了個沒威脅沒土著的小島後選擇停下來等他們返程,他們整個馮氏商隊和李大人好友馮舉人都在那裏暫且停留。
之前忍冬還覺得他病的不是時候,沒想到別人可是有大氣運的,那座島上居然有銀礦。
穆舒平得知的時候,羨慕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人運氣好的時候,錢真的會從天上掉下來。
“聽聞已經大好了。”
穆舒平心想,她要是發現了一座銀礦,也什麽病都沒了
雖然這些年京城風氣好,幾乎沒出現過青天白日就仗勢欺人的官員,但是平民百姓們對權貴還是有著天然的敬畏,路上碰到了下意識會遠著點兒。
“老師,如今京城居然還會有棄嬰嗎?”
年輕男子有些難受,想到剛剛在慈幼院見到的情況,他以為大晨已經足夠強盛,但沒想到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居然每年都還有不少棄嬰。
“殿下,如今的情況已經比以前好很多了,記得我剛來京城不久,還有百姓將女嬰丟棄在我們門口。他們有些是真的養活不了,有些是因為重男輕女。”
哪怕在現代,也有做父母的會丟棄自己孩子,這種現象難以杜絕。
“老師仁義,聽聞您每年都會往慈幼院捐款。”
這事兒李山從未往外說過,還是他今天發現李山似乎很熟悉那裏,派人去打聽來的。
“殿下不必掛懷,這是內子在世時一直在做的事情。且京城也有許多人家每年會照拂孤老,不單單是我們一家。”
李山是真沒認為這是多大功勞,阮秋在京城和西城創建的兩個醫館,雖然分了部分利潤出去,但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他當官後也置辦了一些產業,雖不算大富大貴,但每年幫助一些沒有生產能力的人,還是沒問題的。
他做的可遠不如他師傅,聽聞師傅走後,方家和他師兄,還在繼續資助那些有潛力的寒門子弟。
“老師,最近有許多大臣關於出海那事兒上奏。”
五皇子知道李山不是個貪圖這些名利的人,沒再繼續說,轉而提醒起他另一件大事兒。
他代父皇管理政務即將兩年了,一開始景元帝還偶爾會出現在朝堂上給他壓場子,近半年來是徹底撒手不管事兒了。
可能是因為擔子輕了,景元帝這段時間身體還有了些好轉,偶爾還能坐轎子出宮看看了,隻常常迴來時已經昏昏沉沉的睡過去了,德總管為此抹了不少眼淚。
因此可以說他如今已有了國君之實,父皇之所以還沒宣布正式退位,恐怕還是因為這出海的事情。
原計劃兩年就該歸來,如今超時了大半年,所有人心裏都提著的。
若是他們迴不來了,對大晨的許多家庭來說可是天都要塌了,別說還有一些有權勢的武將家將自家子侄塞進去分功勞。
最近不少人已經開始暗戳戳彈劾李山,畢竟當初可是他一力促成了此事兒。
父皇一定是不想他才即位就擔個這麽大責任,導致朝野動蕩,所以才拖到如今。
五皇子心裏有些難受,他作為一個父親,也許不是最好的,但是為了大晨江山的穩固,可以說付出了全部。
“老師知道了。”
李山平靜的迴答,還是改變不了麽?
他不怕世人皆說他有罪,隻怕多年後這片土地走上他那個時空的老路。
*
大海上,穆舒平臉上有了一道從左到右貫穿的傷疤,但眼神依舊如同以往一般堅毅。
屈有才對她的不服氣,如今都變成了敬畏。
而忍冬對她的眼神,也從看不懂事的小姑娘變成了欣賞。
他們這一路走來並不順利,從答應那個小部落庇佑他們且返程時帶他們的人去大晨學習的條件換取了種子後。
仿佛幸運之神就不再眷顧他們,這一路上遇到了風暴和圍剿他們的各路海盜還有極度排斥他們的異國人。
幸好他們的船隻足夠大,武器足夠鋒利,戰士們足夠勇猛,加上也會有願意幫助他們的人,所以才沒有太多折損。
而穆舒平在海上作戰時和如今忍冬穩紮穩打的風格不一樣,她和年輕時的忍冬一樣,喜歡打突擊戰,永遠衝在最前麵,臉上的傷疤是在一次以為救了被俘虜的女人後,被對方劃傷的,從那以後穆舒平才穩妥了許多,她承認有時候大將軍教訓的對。
“將軍,我們終於要迴去了,幸不辱命。”
穆舒平很期待迴到大晨後的模樣,尤其是他們身後,現在除了商船之外,還有接近百個小國或小部落的人跟著他們,那小老頭一定會很高興的吧?
他們可是給大晨帶迴了一份大禮!
“是啊,幸不辱命!”
忍冬彎了彎嘴角,雖然比預計時間多了大半年,也比他們想象的危險許多,但這場“海上戰爭”,放在整個大晨曆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大獲全勝。
“對了,馮老爺如何了?”
忍冬突然想起這位半路就生著磨人小病病的馮商戶。
他在海上堅持了一年多還是堅持不住了,在抵達了個沒威脅沒土著的小島後選擇停下來等他們返程,他們整個馮氏商隊和李大人好友馮舉人都在那裏暫且停留。
之前忍冬還覺得他病的不是時候,沒想到別人可是有大氣運的,那座島上居然有銀礦。
穆舒平得知的時候,羨慕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人運氣好的時候,錢真的會從天上掉下來。
“聽聞已經大好了。”
穆舒平心想,她要是發現了一座銀礦,也什麽病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