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起來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當留意到家裏三個孩子再次躥高一大截後,李山才真切感受到又過了兩年半。


    這期間隨著京城的局麵愈發微妙,明玉被其父親想辦法調離了京城,走之前還特意來對李山暗示最好不要站隊。


    之前被派遣到南邊兒去鎮守了多年的忍冬不久後就要迴京,似乎有什麽事情風雨欲來。


    這天,下朝後李山被景元帝留了下來,其他大臣也都有些好奇,會不會跟那個位置有關呢?


    大家都看得出李山是景元帝為自己繼任者培養的臣子,隻是之前都以為這個人會是太子,現在麽,不一定了……


    *


    禦書房裏,景元帝隨意翻了翻旁邊的奏折,開始詢問端正站立的李山:“愛卿啊,你說如果家裏孩子多,都爭搶一樣東西,當父親的該如何是好?”


    李山聽到這裏渾身一激靈,雖然今天被留下就預感到不妙,但沒想到景元帝居然會問他這麽敏感的事情。


    “陛下,臣就怕被家裏三個孩子說偏心,所以每次準備東西都是準備三份。”


    他打著哈哈迴答道。


    景元帝已經立了太子,本來不會有這麽多事兒。


    可是三皇子母家尊貴,漸漸的開始滋長出野心,不知什麽原因聯合了四皇子想上位,不過之前有小道消息說四皇子母妃是被人害死的,興許和這有關。


    到後期二皇子也被牽涉了進來,事態複雜起來。


    隨著時間推移局勢越來越變幻莫測,現在倒是變成二皇子和四皇子一派,太子和三皇子各自為營,他們手下在朝堂上鬥的不可開交。


    李山敷衍的迴答在景元帝預料之中,這麽多年他算是看明白了,這人壓根不想招惹那些是是非非。


    可也是因為這一點,讓景元帝心裏對他頗為信任,所以會在今天被臣子們煩到後叫他來聊聊。


    不過此刻景元帝來了興致逗一逗這位臣子,於是又追問道:“可若是這東西隻有一個呢?”


    聽到這話李山心裏苦了苦,他當然知道景元帝說的什麽。


    可在他心裏,景元帝起碼還能繼續在位好幾年甚至十多年也說不準。


    這幾年足夠局麵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也不知道那些大臣皇子們到底在著什麽急。


    要知道在他記憶中,現代人七十多歲了都是正是奮鬥的好年紀。


    “陛下,那我會先自己享用著,做孩子的都得孝敬當爹的不是?”


    李山此話一出,倒是讓景元帝高興了,畢竟下麵的人上躥下跳的,讓他都以為自己到了該死的年紀了。


    *


    迴家的路上,李山心下想著再管束一下家裏的孩子和下人,最近可別再外麵惹事兒,順便寫信給老家讓村長和族長約束好族人,畢竟現在生活在一個會被連坐的時代。


    幾個月後李山很慶幸今天的決定,因為京城居然發生政變了……


    平日鬥爭中最不起眼最平和的四皇子帶著士兵殺進了皇宮,和自稱是來護駕的太子兵馬遇上。


    四皇子砍掉了太子的半個手掌,看到二皇子和三皇子帶著援兵趕來後,大笑著自縊而亡。


    三皇子和二皇子認為太子此次不是來救駕,也是來逼宮的,不過打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主意罷了。


    鬥爭中二皇子沒了,隻剩下太子和三皇子。


    據說當時景元帝就高高在上的坐在那裏,冷眼看著幾位皇子帶著士兵自相殘殺。


    三皇子本以為競爭對手沒了,太子廢了半隻手掌,皇位幾乎算是被他收入囊中。


    誰知道景元帝以殺害兄弟的罪名將他終身監禁。


    幾日後收拾完殘局的景元帝再次上朝,原本黑白相交的頭發全白了去,手背上的青筋凸起。


    李山心想,這迴,景元帝是真的老了。


    這位英明神武的陛下,少年登基功績斐然的陛下,到底還是免不了帝王的宿命,在年老之時被年輕的獅子驅趕著讓位……


    在龍椅上坐著的景元帝感覺此刻這把椅子是那麽陌生,他迴想起老四和老二死前那意味不明又仿佛是解脫般的表情,不得不承認走到這一步並不能全怪他們。


    但他是這個大晨的陛下,有著數萬萬的百姓還需要他,他還不能倒下!


    “李愛卿,你來稟報一下目前修路的情況。”


    頭一次,景元帝主動點名讓臣子發言。


    此刻李山頂著莫大壓力走出來,然後一一複述著哪些路已經開始投入使用,為大晨增加了多少稅收,趕路方便後又有多少百姓得到實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蔡欣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蔡欣程並收藏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