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大晨的修河堤修路工程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由李山帶領一批手下負責官路的修建,破格提拔在治水上頗有建樹的馬氏一族現任族長為工部員外郎負責河道的修繕。


    由於此項工程所需時間很長耗資巨大,景元帝采用了李山提出的建議,大晨上下商人可以來租賃所謂的服務點。


    每段路除了官府驛站外,隻會有一處商人的服務點,他們在那裏隻要不開設賭場青樓,隨意賣什麽都行。


    不少商人都發現其中商機,幾乎是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拿下一個適合他們的服務點。


    而百姓們之前擔心的重徭役問題也未發生,此次沿途征集的百姓都會管一頓飯,每日十文錢。


    以往百姓們避之唯恐不及的差事兒瞬間變成了香餑餑。


    由於朝廷規劃,修路是從京城向外輻射的,李山目前不需要離京,後麵修到遠處時流程也規範下來了,一般情況不需要他本人到處奔波,統籌全局就行了。


    秀娘知道後才算是安了心,她的大兒子這麽多年似乎一直在奔波,身子骨看上去都沒有同齡人壯實了。


    *


    工部最近有些缺人,調了不少新人來。


    “下官秋月白前來報到。”


    此刻李山對麵來了一位剛分配來的主事,是文官裏罕見的大塊頭,但名字卻十分斯文。


    “秋主事,不用多禮。”


    李山扶了扶對方行李的胳膊肘客氣道。


    “李大人,今天我終於見到您了,謝謝!”


    秋月白卻還是微微彎腰不願起來,反而對李山說著莫名其妙的話。


    “秋主事,這謝什麽?”


    “李大人,您應該知道我是山民出身。”


    秋月白的身材倒是和山民的身份十分符合,這也是大晨朝最近幾十年來唯一一位走到了官場上的山民。


    但李山還是有些疑惑秋月白對他的感激到底從何而來?


    “其實說山民都是好聽了,我曾經就是沒身份的野人。


    我太渴望和外界交流了,時不時會偷偷下山去和山下百姓溝通,甚至還會鑽狗洞去別人家私塾偷學。


    時間久了,我就被人抓住了,還連累了我們族人都被發現了。


    想必李大人您已經忘了,多年前一場文會上,您還提出了怎麽幫助永安縣某山上野人與當地融合的方法,而我就是那群野人之一。”


    秋月白再次深深的鞠了一躬。


    他感恩著每一個曾經對他們釋放過善意的人,當年的永安縣縣令,還有那群認真為他們著想過的文人。


    “這,秋主事,居然這麽巧。我一直以為想要山民和百姓融合,是個漫長而久遠的事情。沒想到你居然這麽快就走到了朝堂之上,這太令人驚訝了。”


    李山發自肺腑的感歎。


    “李大人,融合一事兒任重而道遠,隻是我可能天生就喜歡熱鬧,也算是山上的異類吧。”


    秋月白苦笑一聲,沒人知道他為了能走到這裏付出了多少,而他似乎在哪裏都不受歡迎。


    當初僅僅是為了能有科舉的資格,他都快把這條命賠進去了。


    而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他娶了一位小官做了寡婦且十分肥碩的女兒,還承諾好好照顧她與前夫的幾個兒子。


    所幸自己賭對了,快到四十那年他終於考上了進士。


    今天特意點出這段緣分,也是想跟李山攀關係。


    哪怕許多人看不起他,但隻要能往上爬,他可以付出許多。


    *


    李山迴家後,打開寫給李景還沒來得及寄出的信,又將秋月白的事情告知了他。


    生活有時候真的比話本子還具有戲劇性。


    而他還不知道,此時遠在他鄉做縣令的李景正在經曆一場重病。


    “咳咳咳!”


    顧茹夢一邊為李景倒了碗熱水遞到他嘴邊,一邊帶著哭腔埋怨道:“你身子骨本來就不好,幹什麽還那樣熬夜,那是在熬命你知道嗎?”


    “咳咳咳,我不會了,小夢,你放心。”


    李景握了握夫人的手強扯出一抹笑,這迴他是認真的了,他還要好好保重身體,看自己好兄弟將路修滿大晨。


    之前發現距離李山越來越遠後,他著了急太想做出政績了,這次重病讓他想到了以前在阮大夫家裏養病的日子,到底是他魔怔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蔡欣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蔡欣程並收藏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