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又快到冬天了,如今需要在安置所裏過冬的人是越來越少。


    很多老人離世了,年輕的小娃娃長到了能幹活的年紀,多少都能混口飯吃,這裏更像是學堂了。


    以阮大夫小飽教導簡單醫術為主,也會有一些聘請的夫子賬房手藝人等來教孩子們謀生技巧,少了些淒苦多了些希望。


    李家飯桌上,黑發裏摻雜了不少銀絲的秀娘,詢問這些年愈加沉悶的大兒子。


    “山娃子,聽阮大夫說好像陛下有意將你調迴京城。”


    李山放下碗筷點了點頭:“京城友人也有來信通知,不過陛下一天沒發調令,就可能會有變動。”


    “好了,說了不要叫山娃子山娃子了,現在咱大兒子已經做太守了,當心別人聽了去笑話。”


    李魚連忙對秀娘說道。


    “爹,沒關係的,誰還沒個小名了?”李山少年時期還會為此不好意思,如今經曆了這麽多,深知父母還能叫自己一聲山娃子有多珍貴。


    “爹爹,迴京城我們就能見到小姑了嗎?”


    錚錚睜著大眼睛,像極了洋娃娃,看的李山心都化了。


    “是啊,不僅能見到你們小姑,還能見到小叔呢,聽說他最近學業大有長進。”


    他揉了揉女兒的頭迴答。


    前年年底玥兒就跟王園成親了,當時家裏可熱鬧了,但也折騰了很久,畢竟要從西城趕往京城。


    現在想來,那時候阮秋積極籌備玥兒婚事,還一力主張大操大辦,怕就是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想給大家多留點歡快的記憶。


    李海在做學問上雖不算出彩,但勝在勤勉,所以他托關係將其送到京城最好的書院去讀書了。


    *


    漸漸的,不知為何,李山即將調任的消息居然在民間傳開,大家一時之間都有些難受,但又發自內心的為李山感到開心。


    一處民間小院,劉水生下了工就大大咧咧的推開門叫自己妻子。


    “仙娘,仙娘,我餓了,今天吃什麽?”


    仙娘頭也不抬的翻了個白眼:“吃吃吃,你就知道吃,李大人要走了你知道嗎?”


    “我聽說了啊,這是好事兒啊,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劉水生往桌子上一坐,先給自己倒了碗水噸噸噸的喝了起來。


    “那李大人走了,你這個小小的城門守衛,還能幹的成嗎?”


    仙娘又想到一件發愁的事情。


    “嗐,李大人走了,那張大人不也還在嗎?不會亂來的。你呀,就是操心太多了,現在還大著肚子,就不要想那麽多了!”


    劉水生走過去給仙娘捏了捏肩膀。


    他們以前怎麽都要不上孩子,這幾年也因為日子好了起來,人沒那麽緊繃了,居然懷上了,小兩口高興不已。


    就在許多人因為李山可能要走又是擔憂又是高興的時候,朝廷的調令到底還是下來了——升工部侍郎!


    “兒子,這工部侍郎是幾品官啊?”


    李魚好奇的詢問。


    “爹,是正三品。”


    李山雖然高興,但隨後就告訴自己要沉住氣,他後麵的路還很長。


    工部尚書已經年老,要不了幾年就會致仕,景元帝給了他機會,他要靠自己把握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蔡欣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蔡欣程並收藏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