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帶領著府衙的人專心操辦著武鬥大賽的事情,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沒想到阮秋居然都已經抵達。


    他有些內疚的看著阮秋:“阿秋,真抱歉,我忙起來忘了時間,都忘了讓人去接你。”


    阮秋倒是沒在乎這些:“公務要緊,再說了我們自己又不是沒長腿。”


    昌華郡主帶著她的小丫鬟站在一旁,都快要翻白眼了。


    “我說阮大夫,李大人,你們能不能先安頓一下我們這些人呀!”


    李山被打斷後才留意到一旁的昌華郡主還帶了不少隨從。


    “春實,快帶郡主和各位去安置,讓後廚多燒點熱水,大家好好歇歇。”


    幸好府衙足夠大,不然怕是還住不下。


    這次阮秋前來就隻帶上了桃子和兩個靖遠侯送去的打手,據說是軍隊上退下來的,為人很是可靠。


    *


    昌華郡主早就料到了邊關的日子清貧,但沒想到會苦成這樣。


    但這裏也有讓她舒心的地方,起碼女人光明正大走在街上,沒人會指指點點。


    “阿梨,雖然邊疆清苦,可這裏的女子反而比京城的女子更自由。”


    小丫鬟阿梨倒是有些不讚同:“郡主,您覺得他們更自由,可是讓他們選,恐怕也願意生活在京城吧?畢竟這裏誰家沒有犧牲過一兩個家人呢。”


    被這麽一反問,昌華郡主說不出話了。


    二人在沉默的在鄭三的帶領下往趙墨趙大人的墓地走去。


    和昌華郡主想象的蕭條不一樣,薛太守的衣冠塚旁邊就是一個新墳,上麵寫著趙墨的詳細情況。


    墳前也有著一些在邊疆難得的瓜果。


    鄭三看著這位京都來的貴女沉默的模樣,開口解釋:“我們西城百姓時不時會來祭拜薛太守和趙大人。雖然趙大人生前我們和他了解不多,但也知道他是真心為我們西城百姓著想的好官。知道他無父無母,所以就將趙大人墓地建在這裏了。”


    昌華郡主牽強的笑了笑,心下想著,這西城的百姓真的很神奇,不信神佛不信皇權,卻虔誠的祭拜著故去的人。


    阿梨看著趙大人的墓地,眼眶裏已經蓄滿了淚水。


    她跟自家郡主一塊兒長大,小時候也得過趙大人不少照拂,他還曾經送過一隻小狗狗給她呢。


    可惜小狗沒養幾年就生病走了。


    “趙大哥就在這裏也好,他生前為這裏耗費了許多心血,想必也想看著邊疆平定吧。”


    昌華郡主淡淡的說了句。


    “阿梨,我們走吧。迴家了,不然在這兒待久了怕是會給李大人惹麻煩。”


    見完想見得人,昌華郡主不想繼續久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她受了家族那麽久的供養,也該迴饋了。


    “郡主……”


    阿梨雖然平時呆頭呆腦的,此刻卻仿佛明白了昌華郡主那沒心沒肺外表下的心事兒。


    ……


    “阿秋,你都還沒休息幾日,這麽快就操辦起醫館的事兒,身體受得住嗎?”


    李山十分擔憂的看著忙裏忙外的阮秋。


    阮秋隻是說:“我發現這裏比京城更容易傳播醫術,這裏女孩子對行醫的接受程度更高,多教一些會包紮外傷的徒弟,以後戰場上的傷病就多一分安全。”


    看著阮秋的態度,李山心下動容不已,想著該再催催春實加快對酒精的研發了。


    一到西城,他就布置了個實驗室,由動手能力超強的春實負責,招攬來了幾個西城的手藝人一起研究這件事兒。


    對外隻說他好喝口酒,愛酒的西城人都見怪不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蔡欣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蔡欣程並收藏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