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大家的救援行動就主要集中在貧民區了,但偶爾也會派一些人去其他地方巡視。


    因為麵對災難時人性的惡也被放大了許多,癱瘓在床的老人是最容易被拋棄的。


    白馬寺的住持組織廟裏的和尚在山腳搭建了更多的棚子幫忙避雨,還在山腳熬粥讓大家能吃上口熱乎的,避免身體扛不住。


    有越來越多的人被送往白馬山山腳,曾經大慶府府學的認為這就是個小土包,沒想到居然能容納下這麽多人。


    “夫子,我們不能就這麽坐以待斃,如果雨一直不停遲早會坐吃山空的,而且雨停了之後,那些人該怎麽辦,也需要有個章程才是。”


    李山找到清風夫子提意見。


    “哦?那你說應該如何是好?”


    清風夫子有些感興趣,要知道現在的人都還在等待朝廷下命令,而李山卻想著自救,思維方式就和許多人不一樣了。


    這個學生,天生是當官的料,清風夫子突然有了這種感覺。


    他沒想到自己這個曾經被批評說天生當不了官的夫子,居然教出了一位這樣的學生。


    突然有些想看到京城那群人目瞪口呆的表情呢!


    “我想著雖然現在雨還沒停,但為了防止生病,我們最好穿幹的衣物,可以讓婦女老人幫忙洗衣烘幹。然後年輕壯勞力可以去山上找食物,這山上有大自然對我們無限的饋贈,哪怕隻是采到些能吃到菌子也行。等到雨停了水退了,我們還要進行災後重建才行。互幫互助先修建好一個能住的地方,但最重要的,是糧食,這需要官府的幫助。還有,我們得清理現在水裏麵的垃圾和屍體,為了防止疫病……”


    李山慢慢說著自己想法,其他人聽見了也開始補充意見。


    “這次很多地也遭了災,必須從其他地方尋求支援,不然後麵鬧了災荒又是一場麻煩。”


    白乾之補充。


    不少白馬書院的學子也提著自己的建議,“我家是開藥鋪的,雖然現在很多藥材可能受了潮不能用,但我也想迴去拿些好的過來,藥材儲備不能少。”


    清風夫子和陳鵬看著眼前積極自救的學子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哪怕他們的有些意見還很稚嫩,官府也想得到,但是他們這種態度十分難得,也許這就是讀書的目的吧?


    李山幹脆讓大家把自己意見都說出來,他整理一番,然後抄寫一份送去官府,大家一起行動效果會更好一些。


    ……


    救援行動依舊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就在白馬寺和白馬書院的糧食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


    “雨停了,雨停了!太陽出來了!”


    那位給李山借船的船夫大聲叫到,死氣沉沉的百姓們也高興起來,隻要雨停了,水退了,他們就會好起來的吧?


    李山深深吸了口氣,他知道雨停了還遠不是這場水災的結束,他會盡自己全力,哪怕他的力量十分微薄……


    該慶幸當地的官員不是屍位素餐之輩,事情發生後反應不算慢,對學生們提交上去的建議也積極采納。


    很快,水退去後百姓們迴到自己家開始休整。


    災後重建工作也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哪怕沒有做到十全十美,也是次成功的應對災害案例了。


    白馬書院和白馬寺的名聲愈發好了起來,那就是後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蔡欣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蔡欣程並收藏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