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劉坤就是對才子的名聲追捧至極。


    等到李山在府學安定下來後,休假時就想帶著他出入各種詩會文會。


    “劉兄,去一次我都能抄很多書了,真不想去。”


    李山知道劉坤不是小氣之人,直接說出了自己理由。


    “山弟,求求你了,就這一次吧,拜托了!你不去那個黃鵬程老欺負我~”


    劉坤說到這裏還扭捏了起來,李山一陣惡寒。


    同宿舍的另外兩個人,馬永言和趙文華一臉沒眼看的表情。


    “那先說好,就去這一次,我學習抄書都沒時間呢。”


    李山無奈的說。


    “好的好的,山弟你就是我的大恩人啊!”


    劉坤狗腿的開始給李山磨墨獻殷勤。


    要李山說,劉坤就是被身材和性格耽擱了,不然十六歲的秀才,哪怕放到京城的大戶人家去,也是難得的人才了,更何況是文風不盛的西南地區。


    但是他平時表現,總是給人一種撞了大運才考上秀才的感覺。


    但劉坤真覺得自己是撞了大運,那迴考秀才可不隻李山的考棚漏雨,還有好幾個平時學的比他好的童生也遇到了,影響了發揮。


    隻不過因為李山最出名,所以上麵的人隻關注到了李山生病一事。


    他想要不是運氣原因,下一屆甚至下下屆,他能不能考上秀才都還不一定呢。


    ……


    李山和劉坤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他有些喜歡這種氛圍,給人寧靜的感覺。


    “山弟,你真不買把扇子嗎?看起多灑脫啊~”


    劉坤勸說李山買把折扇,府城的讀書人很喜歡邊走邊搖扇子,瀟灑!


    李山在腦海裏想了下他和劉坤的組合,一個比別人矮一截的十一歲少年,一個胖胖有福氣的十六歲少年,兩人拿著折扇扇啊扇……


    天,什麽魔鬼畫麵,李山用力的搖頭要把腦海中的那一幕甩出去。


    二人閑談間,就走到了開詩會的地方。


    是在一片大湖上,愛穿白衣的永安縣縣令之子白乾之主辦。


    直接包了一艘有三層高的樸素大船,邀請的除了府學想來的學生之外,還有大慶府上說得上話的讀書人。


    “劉兄,山弟,你們來了!”船上有位熱情的學生看到他們連忙招手。


    不知道什麽時候,府學認識李山的人,都跟著劉坤叫他山弟了,總是讓李山想起“珊迪”這個名字。


    聽到李山來了,許多人已經在心裏盤算了起來。


    他們早就知道李山素有才名,不論是心有不服者,還是妄想踩著他上位的人,都早已在心裏做好了準備。


    李山看出了人群中的躁動,心裏不由得苦笑一下。


    他知道他們的想法,但是躲是躲不過的,說不定還會傳出他徒有虛名的名聲。


    最好是一次將它們打趴下,這樣後麵就不用浪費精力參加這種對他來說助益不大的文會了。


    想到這裏,他又想起了當初帶著他挨家挨戶求安平鎮文人指點的顧夫子了。


    顧夫子從那時就告訴他,名聲是一把雙刃劍,但是他要是不能快速打出名氣,很可能後麵因為家窮父母也就不讓他讀書了。


    所以李山義無反顧的選擇了為自己造勢,畢竟連書都讀不了的話,在這個社會還談什麽未來可言呢?


    想到這裏,李山臉上掛起一抹溫和的笑,我不會輸的!他在心裏暗暗告誡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蔡欣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蔡欣程並收藏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