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引起注意
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 作者:普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盡管易風和大秦軍隊極其強橫,但我們已無退路,唯有殊死一搏,這是唐軍唯一的選擇。”
李二手續堅定地說道,他現在隻能采取哀兵戰術,希望借此激勵所有人背水一戰。
因為,如果這一役失敗了,整個唐朝再也不會有其他兵力能夠阻止大秦軍隊的推進。
因此,這次戰鬥隻許勝不許敗!敗,則整個唐朝將徹底終結。
“是,殿下,我們必將誓死保衛唐朝!”
李靖等人起立,向李二行禮並高聲迴應。
現場皆是大唐帝國威名顯赫的軍事領袖,每一個人都久經沙場,深明如今大唐已經別無退路,唯有背水一戰。
“好,那各位便加緊督導士兵構建防禦工事。”
“另外派人火速前往京師通知父皇,催促援軍即刻前來集合。”
“再者,增加向東派遣的偵查力量,倘若秦帝國的大軍在我軍十裏程內現身,我要第一時間接獲通報。”
麵對這場攸關大局的戰爭,李二展現出非凡的沉著冷靜,迅速發出三項關鍵指示。
“謹遵殿命!”
一眾將領恭敬地應答,隨後相繼離開營帳,按令行事。
“李靖大將軍,你對這仗怎麽看?”
當其餘將領離去,李二留下了李靖,並向他詢問意見。
李靖堪稱大唐的武神,他在‘天地名將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甚至領先於李二本人,僅遜於大秦武安王易風。
盡管李二是本次戰役的最高指揮官,麵對這樣強大的對手時,坦白說,他也感到一絲憂慮。在他從軍以來,首次對勝算有所遲疑。
從前,擁有哥哥李元霸和十萬玄甲鐵騎作為後盾,他對每一戰都充滿了絕對的信心。
然而,聽取了長孫無忌關於易風及其率領之秦軍的詳細介紹後,這次,李二感覺自己完全處於不利地位,防線未築、大軍未集,這種情形下,連他也沒有底了。
“若按原定計劃堅守,當防線完善、全軍齊聚時,我們或許有一半的概率撐到最後,迫使大秦軍隊因供應短缺而撤退。但以目前的情勢——防線尚未完工、軍力隻有原先的一半——若固守不動,幾乎注定失敗。”
沉思良久,李靖終於開口答道。
“然而,易風與秦國怎會讓我從容布置完防禦呢?”
想到這裏,李二忍不住長籲一聲,神色黯淡地自言自語。
他確實被這一難題所困,一時找不到突破之道。
“正是如此,因此我們必須另尋良策。”
李靖思考片刻,繼續說道。
“大將軍可有其他良計?”
李二聞此言心中一震,重新點燃了對勝利的期望。
他深知,依據原計劃行動已是難以扭轉敗局,必須考慮新的戰略方針。
“以寡敵眾,力量懸殊,唯獨采用非常手段方有一線生機。”
李靖凝重地說著。
“不知大將軍有什麽好的策略?請直言!”
李二迫不及待地追問道。
“沒有高明的謀略,但我們可以嚐試設伏和突襲。大秦帝國的軍隊現在氣勢如虹,必然頗為傲慢,一路上狂妄地進攻,我們可以在他們前進的路上埋設陷阱,同時派遣主力部隊與之正麵交鋒,佯裝戰敗撤退。以對方的自大,必定不會生疑,我們將引誘他們進入預先準備的伏擊圈,從而取得意外的勝利。”
李靖沉思了一會兒後再度開言。
“將軍的策略確實可取,但我們仍需謹慎行事。”
李二聞言輕輕點頭表示同意,並且臉上的笑意逐漸浮現。
的確,大秦帝國這支遠征軍的作風似乎和他的四弟李元霸十分相似——同樣驕傲、衝動。對付這類對手,利用陷阱和計策往往是最好的選擇。
但前提是,陷阱要足夠精妙。不然非但無法重創敵軍,反而可能會自食其果,得不償失。因此,我們必須確保這個計策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不知道將軍是否有考慮過一種能有效 ** 敵方力量的伏擊手段?”李二隨即追問道。
“大規模 ** 的兩種傳統方法是用水或火進行攻伐。”李靖沉吟片刻迴應。
“那將軍是主張采用火攻了嗎?”
李二何等聰明,隻需點到即止便洞悉了李靖的意圖。
畢竟四周並無可供調用的水源,因此火攻成為了唯一的選項。
況且此地植被豐富,一旦 ** 蔓延將異常簡單,而且出師前為了防備需要,攜帶了大量火油儲備,現下正巧可以用來製造伏擊的條件。
李靖輕輕頷首作為答複。
“那麽,如果我們在這邊營地東側五裏的山腳布置陷阱會如何?”提到此處時,李二顯然感到興奮不已。
過去這兩天,他也未曾停下對周圍環境的考察,尤其是對於可能成為戰場的位置特別關注。而距離營地東邊五裏開外的這座山坡,則自然而然成了首個入選地點。
其得天獨厚之處在於一側靠山,可以提供隱蔽場所,便於潛伏,另一側則是一片平坦開闊地,極適宜布置陷阱而不至於引起敵方注意。
隻需在這裏的地麵鋪設一層油料,再在其上方鋪設草甸進行遮掩,敵人多半無法發現其中的奧秘。當敵兵踏入這塊看似普通的平原之際,隻要一聲令下便能讓此地變為死亡穀,緊接著再命令藏匿於山頂的黑甲鐵騎從天而降,對陷入混亂狀態下的大秦軍隊發動總攻,定能使敵人大敗。
當李二將自己的設想詳細講述給李靖聽時,後者也表達了高度認可。
因此,李二隨即決定行動,親身帶領那十萬人的玄甲鐵騎隱匿至距離主營區大約五裏的山坡之中,靜候即將前來的大秦大軍。
同時,李靖依舊指揮剩餘的禁衛軍堅守高地,構建堅固的防線的同時隨時準備支援玄甲騎兵。
身在密林中待命的李二還接收了多份報告,每份都記載了大秦大軍新的勝利消息,這些信息幫助他們兩人進一步明確了對方軍隊的具體行進路線。
直到次日午間,李二接獲另一則消息:他們附近的一座城池已被大秦帝 ** 隊攻克。這一情報使李二與李靖等人心情五味雜陳,既振奮激動又充滿忐忑。
李二手續堅定地說道,他現在隻能采取哀兵戰術,希望借此激勵所有人背水一戰。
因為,如果這一役失敗了,整個唐朝再也不會有其他兵力能夠阻止大秦軍隊的推進。
因此,這次戰鬥隻許勝不許敗!敗,則整個唐朝將徹底終結。
“是,殿下,我們必將誓死保衛唐朝!”
李靖等人起立,向李二行禮並高聲迴應。
現場皆是大唐帝國威名顯赫的軍事領袖,每一個人都久經沙場,深明如今大唐已經別無退路,唯有背水一戰。
“好,那各位便加緊督導士兵構建防禦工事。”
“另外派人火速前往京師通知父皇,催促援軍即刻前來集合。”
“再者,增加向東派遣的偵查力量,倘若秦帝國的大軍在我軍十裏程內現身,我要第一時間接獲通報。”
麵對這場攸關大局的戰爭,李二展現出非凡的沉著冷靜,迅速發出三項關鍵指示。
“謹遵殿命!”
一眾將領恭敬地應答,隨後相繼離開營帳,按令行事。
“李靖大將軍,你對這仗怎麽看?”
當其餘將領離去,李二留下了李靖,並向他詢問意見。
李靖堪稱大唐的武神,他在‘天地名將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甚至領先於李二本人,僅遜於大秦武安王易風。
盡管李二是本次戰役的最高指揮官,麵對這樣強大的對手時,坦白說,他也感到一絲憂慮。在他從軍以來,首次對勝算有所遲疑。
從前,擁有哥哥李元霸和十萬玄甲鐵騎作為後盾,他對每一戰都充滿了絕對的信心。
然而,聽取了長孫無忌關於易風及其率領之秦軍的詳細介紹後,這次,李二感覺自己完全處於不利地位,防線未築、大軍未集,這種情形下,連他也沒有底了。
“若按原定計劃堅守,當防線完善、全軍齊聚時,我們或許有一半的概率撐到最後,迫使大秦軍隊因供應短缺而撤退。但以目前的情勢——防線尚未完工、軍力隻有原先的一半——若固守不動,幾乎注定失敗。”
沉思良久,李靖終於開口答道。
“然而,易風與秦國怎會讓我從容布置完防禦呢?”
想到這裏,李二忍不住長籲一聲,神色黯淡地自言自語。
他確實被這一難題所困,一時找不到突破之道。
“正是如此,因此我們必須另尋良策。”
李靖思考片刻,繼續說道。
“大將軍可有其他良計?”
李二聞此言心中一震,重新點燃了對勝利的期望。
他深知,依據原計劃行動已是難以扭轉敗局,必須考慮新的戰略方針。
“以寡敵眾,力量懸殊,唯獨采用非常手段方有一線生機。”
李靖凝重地說著。
“不知大將軍有什麽好的策略?請直言!”
李二迫不及待地追問道。
“沒有高明的謀略,但我們可以嚐試設伏和突襲。大秦帝國的軍隊現在氣勢如虹,必然頗為傲慢,一路上狂妄地進攻,我們可以在他們前進的路上埋設陷阱,同時派遣主力部隊與之正麵交鋒,佯裝戰敗撤退。以對方的自大,必定不會生疑,我們將引誘他們進入預先準備的伏擊圈,從而取得意外的勝利。”
李靖沉思了一會兒後再度開言。
“將軍的策略確實可取,但我們仍需謹慎行事。”
李二聞言輕輕點頭表示同意,並且臉上的笑意逐漸浮現。
的確,大秦帝國這支遠征軍的作風似乎和他的四弟李元霸十分相似——同樣驕傲、衝動。對付這類對手,利用陷阱和計策往往是最好的選擇。
但前提是,陷阱要足夠精妙。不然非但無法重創敵軍,反而可能會自食其果,得不償失。因此,我們必須確保這個計策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不知道將軍是否有考慮過一種能有效 ** 敵方力量的伏擊手段?”李二隨即追問道。
“大規模 ** 的兩種傳統方法是用水或火進行攻伐。”李靖沉吟片刻迴應。
“那將軍是主張采用火攻了嗎?”
李二何等聰明,隻需點到即止便洞悉了李靖的意圖。
畢竟四周並無可供調用的水源,因此火攻成為了唯一的選項。
況且此地植被豐富,一旦 ** 蔓延將異常簡單,而且出師前為了防備需要,攜帶了大量火油儲備,現下正巧可以用來製造伏擊的條件。
李靖輕輕頷首作為答複。
“那麽,如果我們在這邊營地東側五裏的山腳布置陷阱會如何?”提到此處時,李二顯然感到興奮不已。
過去這兩天,他也未曾停下對周圍環境的考察,尤其是對於可能成為戰場的位置特別關注。而距離營地東邊五裏開外的這座山坡,則自然而然成了首個入選地點。
其得天獨厚之處在於一側靠山,可以提供隱蔽場所,便於潛伏,另一側則是一片平坦開闊地,極適宜布置陷阱而不至於引起敵方注意。
隻需在這裏的地麵鋪設一層油料,再在其上方鋪設草甸進行遮掩,敵人多半無法發現其中的奧秘。當敵兵踏入這塊看似普通的平原之際,隻要一聲令下便能讓此地變為死亡穀,緊接著再命令藏匿於山頂的黑甲鐵騎從天而降,對陷入混亂狀態下的大秦軍隊發動總攻,定能使敵人大敗。
當李二將自己的設想詳細講述給李靖聽時,後者也表達了高度認可。
因此,李二隨即決定行動,親身帶領那十萬人的玄甲鐵騎隱匿至距離主營區大約五裏的山坡之中,靜候即將前來的大秦大軍。
同時,李靖依舊指揮剩餘的禁衛軍堅守高地,構建堅固的防線的同時隨時準備支援玄甲騎兵。
身在密林中待命的李二還接收了多份報告,每份都記載了大秦大軍新的勝利消息,這些信息幫助他們兩人進一步明確了對方軍隊的具體行進路線。
直到次日午間,李二接獲另一則消息:他們附近的一座城池已被大秦帝 ** 隊攻克。這一情報使李二與李靖等人心情五味雜陳,既振奮激動又充滿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