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句話,朝堂上的群臣全都愣住了,沒想到易風居然能夠步態穩健地離開宮殿,而且還在路上詩興大發。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迴!”“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聽到易風朗誦這首詩,在場的大臣們無不震驚。起初他們還以為易風不過是名武夫,沒想到他竟然能做出這般優美的詩句。易風這種驚人的文采,立即讓他們這些以文才自居的人感到自慚形穢。此時此刻,眾人不由得感到深深挫敗:武藝方麵他們不及易風,文采更非其對手,連飲酒也是甘拜下風,簡直是全方位被易風采了風頭。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妙啊!實在是好詩!”“這武安侯真是文武雙全啊!”


    在宮殿內的嬴政,在晨間的盥洗中聽到了旁邊趙高的敘述後也不住點頭稱歎。“諸位大人早安啊!”


    在朝堂上,精神飽滿的易風步入殿堂向其他大臣微笑示意。見到易風進殿,群臣都不由自主地微微後撤,顯然昨天夜裏被灌酒的經曆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參見武安侯!”群臣很快便整理情緒向易風采行禮拜禮。易風麵帶微笑看著在場眾人開口:“諸位昨日飲酒歡暢吧?”


    眾人頓時臉上泛紅顯得尷尬迴應:“還…還挺好的。”


    易風隨即繼續說道,“那不如晚上咱們再來點兒?”麵對他的建議,眾人連忙擺手,“不,不…今晚另有安排。”經過前一天的經驗教訓後,眾人實在不敢再冒險跟易風情場較量。就在此時,殿堂外的通報聲響徹四周,隨之嬴政走入殿堂。


    “參見大王!”群臣各自歸位行禮。而嬴政揮手輕啟口言:“無需多禮,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城外齊國二十萬降軍應該如何處理的事宜。”


    城門外的二十萬齊國俘虜如同一枚隨時可能引爆的 ** ,一旦出現變故將無法承受其帶來的後果,因此嬴政急需尋找對策解決這個問題。


    隨後轉向看向易風問道,“武安侯,這批降兵是你所獲,想必已有定見。你對如何安置這些俘虜有何打算?”


    嬴政深知易風經曆過多場戰鬥,並未曾有俘虜之要求。此次一次性帶迴大量降軍,顯然他心裏已有所打算。


    “大王,秦國統一大業已近在眼前,諸國長年戰亂,民眾深受其苦,百廢待興之際,有許多事務亟需處理,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為此,末將才將這些人全都俘虜迴來,旨在解決人力問題。”易風聽罷嬴政之言,立時上前,恭敬地道。


    “隻要大王願意承諾,允許他們為秦國服勞役五年後再返迴家鄉並恢複自由身,相信他們一定樂於接受這一安排。”易風接著說道。確實,對於絕大多數正值壯年的齊國俘虜而言,五年的時光雖然不短,卻並不算漫長;待到那時,他們的青春仍在。隻要秦國承諾讓他們重返家園,想必他們會欣然同意。


    “好!”嬴政聽後頗為欣喜道。須知一下子獲得二十萬年輕強壯的勞力,在眾多事物上無疑將帶來極大的便利。


    “諸位,這二十萬名勞動者究竟該如何有效利用,請各抒己見。”接著嬴政繼續問。


    “大王,臣建議首先進一步加強各地區的灌溉體係和其他水利設施建設,尤其是在新並入我國疆域的趙、韓、魏、楚、齊等地區,因水係及水利工程嚴重缺乏,這對於農業生產不利。”易風第一個說道。


    畢竟民生的根本在於糧食安全,如果無法保證民眾基本溫飽問題,其它一切都是空談。


    鑒於近兩年來四處征伐,他對各國家的現實狀況了解甚多。要提升民生水平,首先要致力於農業的發展。當農業體係穩固後,方可談及工商業等其它問題。


    “武安侯言之有理!”多位朝臣立刻站出表示讚同。


    “很好,就依從武安侯之策。”嬴政隨即表示讚同,“李斯,這件事交由你與諸位大臣共同實施,朕要求盡快用此批二十萬勞力完成大秦各處水利工程的建設!”他接著補充道。


    “遵命,陛下!”李斯行禮領命。


    其後,嬴政與眾臣又商討了一些有關新統治城市的事務。


    待早朝完畢各自離開之時,易風向嬴政表達了希望返迴故裏探望的心願,後者亦爽快應允。


    次日早晨,易風攜同嬴綺籮和他的那五百名隨行侍衛出發前往故鄉。


    “你說什麽?武安侯已被晉升為徹侯了嗎?”


    “據說武安侯隻有十五歲對嗎?”


    “天哪,一個平民出身的孩子能夠在這麽年輕就被授予這樣的高位,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很快關於易風受爵的事就在秦國廣泛傳播開來,百姓們聽到這一消息皆表現得震驚萬分,而後紛紛鼓掌喝彩以示興奮。對於武安君——現稱武安侯所獲的這份榮耀,民眾深感驕傲,因為在他們心中,易風當之無愧獲得了如此殊榮,並為其自豪不已。


    在一個偏遠山區的小鄉村,幾位婦女在一處小小庭院圍坐,正在聊及此事。


    “聽說,咱們武安侯要迴鹹陽了,會不會很快就迴來啦?”她們談論著。


    這就是易風的家,領頭的那個婦人正是他的母親。


    “應該快到鹹陽了!”易風的母親微笑著點點頭,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如今,易風的母親可謂因兒得貴,縣裏的官員們常常登門討好。


    她在縣裏擁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每天都有一波波訪客絡繹不絕地前來。


    “聽說武安君此次又攻滅了三個國家,這次迴朝肯定又要升職了。”


    “是啊,不知道這次他會達到什麽爵位。”“真是有福氣,能生出這麽優秀的兒子!”


    坐在易風母親身邊的婦人們紛紛說道,臉上全是羨慕之色。


    她們完全沒想到,僅僅兩年時間裏,易風竟然攻滅了五個國家,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如今易風已是秦國的武安君,或許馬上又會再次升職。


    而他才十五歲!地位已是非常顯赫。


    聽著這些稱讚,易風母親笑得合不攏嘴,眼裏充滿了自豪。對她的兒子,滿是驕傲。


    “好消息!好消息!武安君已被封為徹侯,現在的他是武安侯了!”


    正當她們談得起勁時,一位村民滿心歡喜地跑了進來,並大聲宣布。


    “是真的嗎?”易風母親立刻站起身來,欣喜若狂。


    “徹侯?武安侯?”其他的婦人忍不住驚唿。


    她們萬萬沒想到,易風竟然已晉身為徹侯。


    一想起這事,便禁不住心潮澎湃。一個十五歲的徹侯啊!


    “真的?大哥被封徹侯了嗎?”


    “真是了不起,太棒了,大哥真是厲害!”


    聽到消息從屋內跑出來易白雪滿臉激動與興奮,眼放光芒,滿腔崇拜之情表露無遺。


    “武安君被封為武安侯了!”


    “我們這兒竟然出了個徹侯,真是太棒了!”


    不久之後,易風被封為武安侯的消息迅速在村裏及周圍十裏八鄉傳開了。


    村民們收到這喜訊,臉上洋溢著歡悅和激動之色。


    他們為村子裏有了易風這樣的大人物而感到自豪。武安侯的地位何等尊貴啊——幾乎是權傾朝野的頂尖貴人了。


    “武安侯迴來了!”


    “參見武安侯!”


    “歡迎武安侯凱旋而歸!”


    “歡迎武安侯榮耀迴鄉!”


    數日後,幾百騎馬隊疾馳進入了邑縣。


    正是由易風率領的這五百近衛騎兵,他們身穿華麗戰服,顯得神采奕奕且英姿勃發。


    易風與士兵剛踏入邑縣不久,“武安侯歸來”的消息就席卷了整座城市。


    沿途的百姓紛紛聚集在易風必經之路兩側的街道上,夾道歡迎。


    看到易風帶領大軍馳騁而過時,他們急忙跪拜,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興奮與激動。


    不久,易風便帶著那五百名親兵抵達了村子入口。


    “武安侯迴來了!”


    剛一出現在村口,村內立即沸騰起來,村民們都向村口蜂擁而出。


    “拜見武安侯!”


    “恭迎武安侯凱旋歸來!”


    “恭迎武安侯榮歸故裏!”


    村民們紛紛拜倒,神情振奮並高唿口號。


    許多人情不自禁偷偷抬眼觀察,眼前的仍然是那位他們熟悉的年輕人——是看著長大的男孩。但現在,他們隻能仰望這位少年英傑,身份差距猶如天上地下。


    “各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不必這樣客氣。” 易風迅速下馬後微笑著向拜伏的村民致謝。


    “風兒! ”


    “大哥!”


    此時,剛得到消息匆匆趕來的易風的母親和他的妹妹易白雪看到了他,非常激動的喊到。


    尤其是易白雪,叫了一聲後直衝到了易風懷裏。


    “娘、小妹,我迴來了!”易風露出笑容看著激動地紅了眼眶的母女倆心中感到一陣酸楚。


    “迴來了就好,迴來就好了。”易風的母親反複說著。


    之後,易風與他的母親和妹妹,在眾多村民陪伴中迴到了家中,並關閉大門拒絕賓客,並安排身後的五百名親衛迴到各自的家庭——這些親衛基本來自周邊村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普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普化並收藏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