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城中的魏國官僚與貴族早已跟隨士兵們撤離,不少魏國民眾亦紛紛逃離,剩下的多是走投無路的百姓。此外,在聽說了秦軍的威名後,留下的魏國民眾也不敢反抗。因此秦軍在接管每一座城池時幾乎未遇到阻力。


    此時的魏國全境可以看到大批的逃難人群向楚國和齊國邊界方向遷移。


    但秦軍對這些難民並未加害。最初逃難的人們怕秦軍進城屠戮,在親眼確認秦軍並沒有針對他們後,不少百姓便安心迴到家園。畢竟誰都願意留在故鄉而非顛沛流離。


    僅僅半個月不到的時間,秦國便完全控製了魏國所有城池。


    自此,魏國徹底亡國。


    易風在占領了所有魏國的城池後,再次將大軍集結在一起,隨後直接逼近魏楚邊境,在項燕所率領的楚軍駐地前方安營紮寨。


    “不,不好了!秦,秦國的武安君帶著那支恐怖的軍隊殺過來了!”“快,快報告將軍!”


    看見易風率領的大軍出現,楚軍士兵們的臉色慘白如紙,麵露驚恐之色尖叫著喊道。


    特別是那些曾與易風及秦軍交手並僥幸存活下來的一萬名申息之師的士兵,當他們看到易風及其身後的秦軍時,無不感到全身一陣顫抖。


    那段經曆深深鐫刻在他們的記憶裏:當時的易風渾身浴血,率領著秦軍瘋狂 ** 他們申息之師的場景。這一場景過於血腥殘忍,在許多士兵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常常令他們在夜裏驚醒。那些未曾親眼見證那次戰役的士兵們雖未參與當時那場戰鬥,但他們同樣聽到過有關易風與四國聯盟軍大戰的恐怖傳說。


    易風以一人之力擊敗十五萬燕軍、十五萬齊軍,擊殺二十餘萬魏軍以及斬殺四萬楚軍。這些冷冰冰的數字早已讓人心驚肉跳,膽戰心驚。


    尤其是一些曾經追隨項燕馳援魏國作戰的士兵,雖未曾親曆交鋒,但親眼見到了秦軍窮追不舍 ** 項燕部下的悲慘景象。那是一幅令人絕望的情景。即便項燕率一萬申息士兵勉強躲入楚軍駐地保全性命,那剩下的兵力也可能無法逃離被殲的命運。


    後來聽說魏軍營也被破時,楚軍立刻在第二天清晨撤兵,並不再逗留在魏國內部,這一切都是因為懼怕易風。


    毫無疑問,易風及其秦軍的力量令人聞風喪膽!更具體而言,真正的恐怖來源於易風這個人物本身。盡管秦軍令人生畏,但易風更甚!


    他實力強大,令人難以抗衡。這種無可抗拒的力量使各國將領對他充滿了忌憚與恐懼,甚至有一種說法在流傳:“在易風麵前皆為庸才”。


    也就是說,易風的光芒太過耀眼,在他麵前,無人敢自稱為名將。易風的存在遮蔽了所有將領的光彩,就連秦國境內的將領們也不例外。“將,將軍,不好了,易風率領秦軍攻過來了。”


    很快,駐地上的項燕和楚軍將領們也都收到了易風率大軍進攻的消息。聽到這一消息後,項燕和他的將領們麵色劇變,心中無比震驚。雖然他們早已預料到秦軍遲早會進攻,但未曾料到易風竟然行動如此迅速。


    “魏國覆滅了!”項燕和楚軍將領心中忍不住暗暗感歎道。他們明白,既然易風的大軍已出現在楚國邊境,那意味著秦軍已然消滅了魏國。想到此,他們不由再度感到一絲寒意。


    這已經是易風征服的第三個國度了。整個中原隻有少數幾國,六國之中的一半已經在他的手裏灰飛煙滅,剩下的半數也幾乎被打垮了。


    “走,去前方看看!”項燕沉思片刻後說道,隨後步出營帳,向前沿陣地走去。他身後的楚軍將領也隨之從震驚中蘇醒,一同前往。


    項燕帶著將領們趕到時,發現秦軍正於距離駐地數百米之外的平原上紮營駐軍。隻有易風有這樣的勇氣敢這般部署,無所畏懼楚軍可能會突襲。


    看見此情形,項燕與其將領們臉上的表情極其沉重——這是公然地瞧不起人吧?


    更為關鍵的是,他們很清楚易風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裏,然而對易風束手無策,隻能選擇無奈地忍受。 “好,好多秦軍啊!”


    再次眺望過去,滿眼盡是密密麻麻的秦軍,估計有二十多萬人。這讓項燕和他的將領們不由得打了個冷戰,麵色蒼白如紙。


    麵對著這支秦軍,即便占據地利,即使他們的營地裏也有約十六萬楚軍,他們也沒有任何把握能夠堅守。


    原因便是這支秦軍由秦國武安君——易風統領!


    一個令六國將領談之色變的存在,一個從未嚐過敗績的戰略家,一個讓他們聞風喪膽的人物,一個滅掉了三個國家的人。


    “去傳令給 ** ,告知秦軍抵達我們邊境,請求派遣更多的增援力量!”項燕緊接著下命令說。在他看來,單靠十六萬楚軍難以抵擋秦軍攻勢。


    這畢竟是保衛楚國的最後一道防線,決不能放棄。若一旦棄守,易風便可領這支秦軍長驅直入楚境。到了那時,憑借著易風的實力,各地城堡根本抵擋不了他的攻勢。


    因此,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固守這條防線,將易風的大軍阻擋在楚國邊界之外。無論如何,哪怕隻有微弱的希望,也必須嚐試,不然楚國的命運就會變得不堪設想。


    楚軍的營地下方,易風剛剛抵達楚軍駐地的外圍。


    易風占領魏國所有城市之後,留下了部分秦軍負責駐守這些地方,自己則帶領剩餘的二十萬大軍迅速向楚國邊境挺進。很明顯,他的下一步行動瞄準了楚國。


    此時,易風並未急於對楚軍駐地發動進攻,而隻是發布命令建立陣地,主要由於秦軍經過了長距離的跋涉,需要一些時間來調整恢複體力。楚軍所在的位置防禦嚴密,加上地理條件優勢,貿然發動襲擊可能導致大量秦軍戰士無謂傷亡——這是易風不願見到的情況。


    於是,他打算試探著引誘楚軍出城交戰,這也正是他選擇把營地安排如此接近楚軍的主要緣故。


    “.有武安君在側,秦統天下豈還有懸念!”嬴政於鹹陽宮大殿,聞易風格魏報捷之聲,對易風更是讚譽有加。自從易風接掌軍隊指揮以來,他的表現堪稱傳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不過幾年時光,他已成功瓦解掉了趙、韓、魏這三個國家,同時燕國、齊國與楚國也被其打擊的狼狽不堪。


    對於嬴政來說,隻要有易風這位將軍,那麽戰勝並統一燕、齊、楚三地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尤其根據易風攻打的速度,那個期待已久的時刻很可能比預計的更早就實現。


    “什麽?魏國 ** ?”


    \"易風竟然已率領秦軍到了楚國邊疆?”


    燕王、群臣,齊王、齊之群僚,乃至楚王與其群臣,在得到魏被占領的消息後無不感到驚訝且恐懼無比。


    在得知大梁淪陷於秦軍手中後,他們早已預見了魏國的敗局將會到來,但是現實中的速度之迅速還是超出預期。特別是當聽說易風率領軍勢逼近楚邊境時,包括楚王與楚眾人都嚇得麵容慘白,恐慌與不知所措的表情溢於言表,急忙討論應對之道。


    最終楚眾人決定立即派遣十萬額外軍力支持邊境上的項燕部隊,並在國內動員所有十四歲以上男性公民應征入伍抵抗秦的侵略大軍。


    與此同時,派遣了特使到燕與齊國尋求軍事救援。然而,對於是否能獲得這兩方的有效支援,楚王與眾人卻毫無信心。


    畢竟,燕國和齊國不久前才在魏國境內損失了十五萬大軍,因此,即便是現在派出救援部隊,人數也不會太多,甚至很有可能根本不會派兵前來支援。


    當燕王和燕國群臣,以及齊王和齊國的群臣得知易風率秦軍逼近楚國邊境時,都不由自主地鬆了一口氣,麵露慶幸之情,顯然是慶幸秦軍下一個攻擊的目標並不是他們齊國和燕國。


    各國憂心忡忡之時,易風再次集結大軍,準備對楚軍駐地展開攻勢!


    在楚國邊境,二十萬秦軍嚴陣以待,排列在楚軍駐地之下。領軍將領手持巨錘,正是易風。


    易風看著前方的駐地,眉頭微蹙。他知道這次戰役同樣將是場硬仗。


    他原本希望能誘使楚軍襲擊秦軍營地,然而楚軍並沒有如願行動,令他感到失望。於是,易風隻得選擇正麵進攻。


    楚軍並不認為易風會犯下這麽明顯的錯誤,在自己駐地下駐紮營地引他們偷襲,加上對易風的忌憚,楚軍選擇固守,一直沒有出擊。


    易風之所以沒有在夜晚發動襲擊,是因為楚軍學到了之前的教訓,夜晚在駐地周圍點亮了火把,秦軍還沒靠近駐地便會被發現,因而夜襲變得毫無意義。他之所以急於進攻,正是為了避免給楚軍等待援軍的時間。


    在他背後的秦軍士卒們高舉盾牌,手執長戟,一個個興奮不已。又一次殺敵立功的機會降臨,雖然也有不少人會在戰鬥中倒下,再也不能醒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普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普化並收藏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