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又一個可怕的將領
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 作者:普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位易風簡直太兇悍了,一戰擊斃二十萬趙軍,堪稱真正的殺神轉世,甚至可能會成為繼白起之後又一個可怕的將領。要知道,即便白起也沒有這樣狠厲,他是俘虜那些降軍之後才進行 ** 的;但易風卻實實在在地直接斬殺了二十萬趙軍。
更可怕的是,易風僅僅是個十四歲的少年。當白起這個年齡時遠不及他這樣厲害。幾年之內,恐怕易風會淩駕於白起之上。
“易風必須要除掉!”這就是各國君主和眾臣的第一反應。
昔日白起一人力壓其餘六國,使得各國都不敢正麵對抗他的鋒芒,使六國內憂外患。
倘若現在讓甚至比白起更加可怕年輕的易風繼續成長,對六國來說將會是極大的威脅。於是楚、衛、韓、齊、燕的朝廷紛紛探討該如何鏟除易風。
對於趙國而言,在龐媛戰死後,朝堂幾乎瓦解,眾多大臣也喪生在戰場,整個國家已陷入了領導缺失狀態。各地駐守將領各自固守本城,並恐懼著秦軍是否會來襲。這種形勢導致易風得以一帆風順地征戰各地,猶如進入了一盤散沙般的國度。
同樣,魏國、韓國和楚國都在考慮是否要出兵援助趙國。但由於目前趙國失去首領,即便派遣大部隊進入該地區,因缺乏當地指揮,可能會讓自己落入危險境地特別是冬天即將來臨,他們決定不急於出兵,首先試圖聯絡趙國的一些權貴,待來年春天再進行軍事援助。
在他們看來,入冬後秦國也該休養生息了,不會有大的作戰計劃。
位於趙國北部雁門郡城牆下的龐大隊伍井然有序地布列開來,總共有六七萬士兵。在這支隊伍中顯眼的就是手持巨盾和長戟、背後背著一把大錘的那位少年。正是易風。
自易風離開之前的城邑以來,他再度率軍北上不斷擴張領地。
由於之前的趙軍基本上已被易風殲滅殆盡,城池上的守軍數量不多,再加上易風的勇猛無比,因此一路上幾乎無往不利,攻無不克,隻用了短短五天便攻占了十二座城池。
盡管行軍連續不斷,途中部隊也進行過數次短暫的休整,但攻城的速度比最初確實減慢了不少。即使如此,五天內連下十二城在旁人眼中已是匪夷所思的事。
這次北上過程中,易風並沒有將八萬大軍分成多路攻城,因為倘若分兵行動,不僅攻城效率降低,裝備也會分散,必然會出現更多的人員傷亡。然而集中力量,即便行軍更為勞頓,也避免了攜帶繁重的攻城器材,並顯著提高了攻城效率和降低了人員傷亡。故而,自邯鄲出發以後,他決定大軍統一行動攻城掠地。
現在易風駐足在大軍前列,注視著雁門郡麵前高聳的城牆,好在這裏並無護城河。因為這裏的氣候極為幹旱,因此也沒有建設護城河。這座城池原本的主要任務是防備北邊的匈奴侵擾,其城池的建造尤為高大堅固。不過對易風來說,再高的城牆也無法阻攔他的攻勢。
他不禁慨歎道:“我們終於是來到雁門郡了!”因為在拿下這座城池後,他就能順利向南進發,從而完成這一輪的戰略部署:自北向南、然後再迴到邯鄲,這一舉動如同走了一個巨大的環形路,正好清剿掉北方所有敵城。
在雁門郡的城牆上,守城的將士們個個麵容鐵青地看著他,雖不認識易風真容,卻知道他那碩大無比的大錘和手中的巨盾,這是唯一一位秦將在眾多秦將士中的特殊裝備—也就是那位曾擊潰過李牧軍隊十萬之眾的人正是此人,李牧長年的守護使他對雁門郡的士兵們而言有著極高的地位,聽到李牧死於一個持有巨錘的秦國將領手裏的消息,士兵們無不感到深深的憤懣,恨不得立即將眼前這個人斬殺祭奠他們心中的偶像;如今,在雁門郡城下看到這位敵人時,所有人都恨不能立刻衝出去將其 ** 。
城牆上的主官則緊皺眉頭顯現出擔憂。雖然他們雁門郡擁有高大厚重的城牆,甚至要比邯鄲還更勝一籌,然而他們已經聽說過那位秦國將領揮舞巨大鐵錘之力無比強大,直接將邯鄲城的大門敲碎。此刻想到此,趙國的將領便忍不住凝視起立於易風背負的巨大錘子上。
“殺~!”易風扔下了手中的長戟,取下背上沉甸甸的大錘,一聲怒吼,第一個向雁門郡的城門衝去。
“殺啊!”身後數千兵馬隨著易風的一聲呐喊,也緊跟著向雁門郡的城門發起衝擊。
“所有大型弩機全部準備完畢,對準城門位置,待那個手持大錘的秦軍將領破壞城門時,立刻發射。我要為將軍 ** !”城牆之上的趙軍統帥早在易風的大部隊接近之前就已經調來了城牆之上所有的五架巨型連弩,全部對準了城門,蓄勢以待,隻等城門破碎的瞬間,用這些巨弩來射殺易風。
他了解,在城牆下如此迅速的易風,並帶著偌大的盾牌的情況下,想要擊中他是不容易的。但一旦他在破壞城門後,已經在門口等候多時、準備好的巨型弩機同時射向狹窄的城門口,就算他持有再大的盾也避無可避。
“弓箭預備,放!”看到易風一步步逼近城牆,而秦軍也逐漸進入他們的攻擊範圍,城牆上趙軍將領下令弓箭手射箭。
霎時間大量的箭矢飛往秦軍陣線。
雁門郡是為了抗擊北方的匈奴,一直有重兵防守此地,即便現在李牧已帶走十萬大軍離開,仍有約兩萬的趙軍鎮守此地。
這意味著,在眾多城鎮之中,這裏聚集著數量最龐大的趙軍。
為了抵擋漫天而來的飛箭,易風高高舉起了他的盾牌並持續全速奔襲。不多時,他已經到達了城門前並用力揮動手中的大錘向城門猛砸。
“轟隆”之聲驟響,堅固的城門開始龜裂。 “砰!”,再響一聲,堅實的城門即刻被砸得粉身碎骨。
就在這一刻,就在城門被攻破的時候,傳出了幾聲響亮的破空聲響,“嗖、嗖、嗖”緊接著十數支特製的巨大木尖箭矢向著他疾飛而去。
易風心中猛然一顫,迅速向後急退,同時揮動左盾和右手中的大錘進行防禦。
“砰,砰,砰”幾聲響後,他手中沉重的大錘砸偏了幾支射來的大型木矢,卻仍被兩枝未能及時格擋的大箭正中其盾,堅硬的盾牌表麵瞬間穿出兩口。
巨大的衝擊力讓易風的左手臂有些疼痛麻痹,那些尖利的木矢竟然突破了盾牌,射到了易風的前臂並造成出血。
易風確實受了傷,雖然隻是輕傷,但這也是他許久以來首次負傷。
此刻他迅速退迴到城樓底部。
隨即,他拔下那兩枝卡在盾麵上的長矢,隻見鮮血頓時如細絲般滲出傷口,順著臂膀滑落下來。
同時,他那驚人的再生能力也開始起作用,不斷修複著手臂上的傷口。“太大意了!”易風心中暗自感歎。事實上,憑借他的超凡聽力,他已經察覺到城門口外埋伏的那些巨型弩兵,但他沒有將他們放在心上,這才造成了這次受傷。如果事先有所防備,完全可以避免這樣的局麵。
主要原因在於,那些巨型弩兵設伏在城門口附近,在易風首次揮動大錘攻擊城門時,藏身於後的那些巨型弩兵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一旦城門倒塌,這些巨型弩兵瞬間發射弩箭。如此近的距離加上事前毫無防備,讓易風措手不及,而且城門極其狹窄,最終導致了這次受傷。也許是因為近期一路上過關斬將,勢如破竹,導致他逐漸放鬆警惕。這次受傷無疑給了他一個重要警示。
即:由於易風常以砸毀城門的方式攻入城中,對方可能會像此次這樣在城門口布置機關對他下手。有了這個教訓,易風下次就不太可能再落入同樣的圈套。
並且憑借他敏銳的聽覺,在破壞城門前,他會更細致地偵測潛在的威脅。易風緊貼著城牆站在背後,使用盾牌防護自己,並且謹慎地探查著城門口的狀況,並大致估算出那些巨型弩兵的具 ** 置。易風撿起剛從體內 ** 的一隻鋒利木製弩箭,輕輕移動到城門口附近的城牆處,隨即一躍而起,同時手中的利箭擲向目標。在他將木箭投擲出去的同時,他迅速落在地上並翻滾到另一邊。就在這同一瞬間,“砰”的一聲巨響傳來,其中一架巨型弩被易風擲出的那根弩箭摧毀。
易風隨即舉起盾牌迅速撤迴到原來的位置,並拾起一根新的弩箭。這一次,他並沒有選擇飛躍,而是將身體的一部分伸出城門口,順勢將手中這支箭扔出。隨著又兩聲“砰”、“砰”的重響,其他兩架巨型弩也被擊毀。
在五架巨型弩中已有三架被擊毀的情況下,前方趕來的秦國部隊已經接近城門。易風稍加考慮了一下決定:既然隻剩下最後兩架弩,他自己應當是足以對付的。並且一穿過狹窄的
更可怕的是,易風僅僅是個十四歲的少年。當白起這個年齡時遠不及他這樣厲害。幾年之內,恐怕易風會淩駕於白起之上。
“易風必須要除掉!”這就是各國君主和眾臣的第一反應。
昔日白起一人力壓其餘六國,使得各國都不敢正麵對抗他的鋒芒,使六國內憂外患。
倘若現在讓甚至比白起更加可怕年輕的易風繼續成長,對六國來說將會是極大的威脅。於是楚、衛、韓、齊、燕的朝廷紛紛探討該如何鏟除易風。
對於趙國而言,在龐媛戰死後,朝堂幾乎瓦解,眾多大臣也喪生在戰場,整個國家已陷入了領導缺失狀態。各地駐守將領各自固守本城,並恐懼著秦軍是否會來襲。這種形勢導致易風得以一帆風順地征戰各地,猶如進入了一盤散沙般的國度。
同樣,魏國、韓國和楚國都在考慮是否要出兵援助趙國。但由於目前趙國失去首領,即便派遣大部隊進入該地區,因缺乏當地指揮,可能會讓自己落入危險境地特別是冬天即將來臨,他們決定不急於出兵,首先試圖聯絡趙國的一些權貴,待來年春天再進行軍事援助。
在他們看來,入冬後秦國也該休養生息了,不會有大的作戰計劃。
位於趙國北部雁門郡城牆下的龐大隊伍井然有序地布列開來,總共有六七萬士兵。在這支隊伍中顯眼的就是手持巨盾和長戟、背後背著一把大錘的那位少年。正是易風。
自易風離開之前的城邑以來,他再度率軍北上不斷擴張領地。
由於之前的趙軍基本上已被易風殲滅殆盡,城池上的守軍數量不多,再加上易風的勇猛無比,因此一路上幾乎無往不利,攻無不克,隻用了短短五天便攻占了十二座城池。
盡管行軍連續不斷,途中部隊也進行過數次短暫的休整,但攻城的速度比最初確實減慢了不少。即使如此,五天內連下十二城在旁人眼中已是匪夷所思的事。
這次北上過程中,易風並沒有將八萬大軍分成多路攻城,因為倘若分兵行動,不僅攻城效率降低,裝備也會分散,必然會出現更多的人員傷亡。然而集中力量,即便行軍更為勞頓,也避免了攜帶繁重的攻城器材,並顯著提高了攻城效率和降低了人員傷亡。故而,自邯鄲出發以後,他決定大軍統一行動攻城掠地。
現在易風駐足在大軍前列,注視著雁門郡麵前高聳的城牆,好在這裏並無護城河。因為這裏的氣候極為幹旱,因此也沒有建設護城河。這座城池原本的主要任務是防備北邊的匈奴侵擾,其城池的建造尤為高大堅固。不過對易風來說,再高的城牆也無法阻攔他的攻勢。
他不禁慨歎道:“我們終於是來到雁門郡了!”因為在拿下這座城池後,他就能順利向南進發,從而完成這一輪的戰略部署:自北向南、然後再迴到邯鄲,這一舉動如同走了一個巨大的環形路,正好清剿掉北方所有敵城。
在雁門郡的城牆上,守城的將士們個個麵容鐵青地看著他,雖不認識易風真容,卻知道他那碩大無比的大錘和手中的巨盾,這是唯一一位秦將在眾多秦將士中的特殊裝備—也就是那位曾擊潰過李牧軍隊十萬之眾的人正是此人,李牧長年的守護使他對雁門郡的士兵們而言有著極高的地位,聽到李牧死於一個持有巨錘的秦國將領手裏的消息,士兵們無不感到深深的憤懣,恨不得立即將眼前這個人斬殺祭奠他們心中的偶像;如今,在雁門郡城下看到這位敵人時,所有人都恨不能立刻衝出去將其 ** 。
城牆上的主官則緊皺眉頭顯現出擔憂。雖然他們雁門郡擁有高大厚重的城牆,甚至要比邯鄲還更勝一籌,然而他們已經聽說過那位秦國將領揮舞巨大鐵錘之力無比強大,直接將邯鄲城的大門敲碎。此刻想到此,趙國的將領便忍不住凝視起立於易風背負的巨大錘子上。
“殺~!”易風扔下了手中的長戟,取下背上沉甸甸的大錘,一聲怒吼,第一個向雁門郡的城門衝去。
“殺啊!”身後數千兵馬隨著易風的一聲呐喊,也緊跟著向雁門郡的城門發起衝擊。
“所有大型弩機全部準備完畢,對準城門位置,待那個手持大錘的秦軍將領破壞城門時,立刻發射。我要為將軍 ** !”城牆之上的趙軍統帥早在易風的大部隊接近之前就已經調來了城牆之上所有的五架巨型連弩,全部對準了城門,蓄勢以待,隻等城門破碎的瞬間,用這些巨弩來射殺易風。
他了解,在城牆下如此迅速的易風,並帶著偌大的盾牌的情況下,想要擊中他是不容易的。但一旦他在破壞城門後,已經在門口等候多時、準備好的巨型弩機同時射向狹窄的城門口,就算他持有再大的盾也避無可避。
“弓箭預備,放!”看到易風一步步逼近城牆,而秦軍也逐漸進入他們的攻擊範圍,城牆上趙軍將領下令弓箭手射箭。
霎時間大量的箭矢飛往秦軍陣線。
雁門郡是為了抗擊北方的匈奴,一直有重兵防守此地,即便現在李牧已帶走十萬大軍離開,仍有約兩萬的趙軍鎮守此地。
這意味著,在眾多城鎮之中,這裏聚集著數量最龐大的趙軍。
為了抵擋漫天而來的飛箭,易風高高舉起了他的盾牌並持續全速奔襲。不多時,他已經到達了城門前並用力揮動手中的大錘向城門猛砸。
“轟隆”之聲驟響,堅固的城門開始龜裂。 “砰!”,再響一聲,堅實的城門即刻被砸得粉身碎骨。
就在這一刻,就在城門被攻破的時候,傳出了幾聲響亮的破空聲響,“嗖、嗖、嗖”緊接著十數支特製的巨大木尖箭矢向著他疾飛而去。
易風心中猛然一顫,迅速向後急退,同時揮動左盾和右手中的大錘進行防禦。
“砰,砰,砰”幾聲響後,他手中沉重的大錘砸偏了幾支射來的大型木矢,卻仍被兩枝未能及時格擋的大箭正中其盾,堅硬的盾牌表麵瞬間穿出兩口。
巨大的衝擊力讓易風的左手臂有些疼痛麻痹,那些尖利的木矢竟然突破了盾牌,射到了易風的前臂並造成出血。
易風確實受了傷,雖然隻是輕傷,但這也是他許久以來首次負傷。
此刻他迅速退迴到城樓底部。
隨即,他拔下那兩枝卡在盾麵上的長矢,隻見鮮血頓時如細絲般滲出傷口,順著臂膀滑落下來。
同時,他那驚人的再生能力也開始起作用,不斷修複著手臂上的傷口。“太大意了!”易風心中暗自感歎。事實上,憑借他的超凡聽力,他已經察覺到城門口外埋伏的那些巨型弩兵,但他沒有將他們放在心上,這才造成了這次受傷。如果事先有所防備,完全可以避免這樣的局麵。
主要原因在於,那些巨型弩兵設伏在城門口附近,在易風首次揮動大錘攻擊城門時,藏身於後的那些巨型弩兵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一旦城門倒塌,這些巨型弩兵瞬間發射弩箭。如此近的距離加上事前毫無防備,讓易風措手不及,而且城門極其狹窄,最終導致了這次受傷。也許是因為近期一路上過關斬將,勢如破竹,導致他逐漸放鬆警惕。這次受傷無疑給了他一個重要警示。
即:由於易風常以砸毀城門的方式攻入城中,對方可能會像此次這樣在城門口布置機關對他下手。有了這個教訓,易風下次就不太可能再落入同樣的圈套。
並且憑借他敏銳的聽覺,在破壞城門前,他會更細致地偵測潛在的威脅。易風緊貼著城牆站在背後,使用盾牌防護自己,並且謹慎地探查著城門口的狀況,並大致估算出那些巨型弩兵的具 ** 置。易風撿起剛從體內 ** 的一隻鋒利木製弩箭,輕輕移動到城門口附近的城牆處,隨即一躍而起,同時手中的利箭擲向目標。在他將木箭投擲出去的同時,他迅速落在地上並翻滾到另一邊。就在這同一瞬間,“砰”的一聲巨響傳來,其中一架巨型弩被易風擲出的那根弩箭摧毀。
易風隨即舉起盾牌迅速撤迴到原來的位置,並拾起一根新的弩箭。這一次,他並沒有選擇飛躍,而是將身體的一部分伸出城門口,順勢將手中這支箭扔出。隨著又兩聲“砰”、“砰”的重響,其他兩架巨型弩也被擊毀。
在五架巨型弩中已有三架被擊毀的情況下,前方趕來的秦國部隊已經接近城門。易風稍加考慮了一下決定:既然隻剩下最後兩架弩,他自己應當是足以對付的。並且一穿過狹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