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擁有出色的聽力和視覺
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 作者:普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居然斬殺了敵首和趙朝大臣?\" 文武官員不由得齊齊屏息。那可是趙的最高領導者呀!易風在勝利匯報中僅僅是用了如此簡約的一句話。
噢, 對了,\"他也將對方首腦的頭顱送來供我檢驗\" ——嬴政往下掃視了一下報告內容, 跟隨著露出更為強烈興趣表示道。
趙高聽到嬴政的指示後,恭恭敬敬地將秦兵背後的木盒子呈上,並打開了它,裏麵放著的正是 ** 的首級。
“哈哈,好,真是不愧是我的愛將白起!”嬴政不禁再度開懷大笑,心底湧起了巨大的成就感。與此同時,他越發欣賞起易風了。
“傳達我的命令,正式任命易風為此次北伐的統帥,全權統領軍隊。”嬴政隨後堅定地下達了新的指令。這一迴,眾大臣沒有一個敢於提出異議。
“同時也命令易風在入冬前迴到鹹陽城,寡人要召見他!”嬴政繼續補充說。他非常期待見到那個少年,這位少年已多次給了他不小的驚喜。
“什麽?趙國的首都邯鄲已經被我大秦攻占了?九萬守軍都被消滅,並且 ** 連同趙國眾官員也被殺害了?”
漢國都城新鄭城皇宮大殿裏,韓王與朝臣們聽聞這個消息都驚呆了,麵露難以置信之態。
要知道強大的趙國,竟然也會被秦國征服連 ** 都命喪敵手。
確實如此,”報信士兵解釋道:“聽說是一名叫作易風的年輕人,率領秦軍攻克了邯鄲,並親自擊殺 ** 。”
此語一出,所有人都震驚莫名,“一個人嗎?”他們的臉顯露出困惑之色。
沒錯!據說那年輕人獨擋一麵,帶著盾牌突破箭雨襲擊,然後用他的錘破開堅固的邯鄲城牆門。”報告兵士進一步補充。
“這...這是怎麽迴事?”聽到這一情況,所有人幾乎都啞口無言,簡直無法相信這樣的情形:一個人單槍匹馬麵對如潮水般的飛箭,並摧毀城防工事?
然而,那士兵非常確信的表示當時許多人看到了那一幕。韓王與眾朝臣無言震驚,心中深深記下了易風這個名字。
同樣是,關於秦軍迅速占領趙都邯鄲的事件及那個僅十四歲就能完成此事的少俠也震驚了衛國人。衛國朝堂上下聽聞了此事皆為震驚,難以想象如此場景的真實性,對於易風用大錘直接砸破邯鄲堅固城防的情景感到無法置信,議論紛紛不已。
但是,有一件事是確定無疑的:秦軍確實攻陷了邯鄲城,而這起事件與那個少年息息相關。
同時,他們也銘記了傳聞中的那位手握大錘的少年的名字——易風。
同樣地,不僅是韓、魏兩國,就連燕、齊、楚三國也聽聞了趙國首都邯鄲被攻占的消息,這一新聞引起了軒然 ** 。
尤其在聽到攻城的具體經過後,他們無不表現得一臉震驚。但多數人認為這隻是一則流言誇大其辭,不足為信。
因為這條消息實在是太過驚世駭俗了,沒有人會信以為真。
即便秦軍攻破邯鄲城是真實的,然而居然有人能用手持的大錘將邯鄲城的大門摧毀這一點,讓他們感到匪夷所思,更不用說聽說此人還隻是個年僅十四歲的孩子。
盡管如此,邯鄲城破滅的消息仍然震驚了整個世界,並使少年易風聲名遠揚。各國君主及其朝臣也開始逐漸關注到了這個名字。
邯鄲之戰,不僅改變了局勢,同時也令易風聲名大噪。
此時,易風對自身聲名早已遍及七個諸侯國的事實毫不知情;他站在邯鄲宮闕之下仰望天上那輪殘月,沉浸在深深的思索中。
\"將軍,我們準備齊全。\"隨即張小山、趙小虎與孫小雨依次抵達,向易風行禮報告。
\"即刻起程!\"易風輕輕說道,然後他背上那沉重的大錘,手持長戟步入趙 ** 宮門口。
此刻,包括張小山和趙小虎在內的大軍已經在皇宮外整編待發。
“將軍,王翦將軍的七萬部隊已在南麵集合!”“將軍,楊端合將軍的六萬名戰士已在北方集結完成!”“將軍,王賁統帥的四萬雄師在東方已經準備就緒! ”三個將士陸續向他報到說。
“傳遞命令,請這幾位指揮官立即發動!”易風平靜地下達命令。
“是,將軍!”三人鞠躬接受了任務,然後分別朝三個方向的城門奔跑通知命令。
緊接著易風厲聲道一聲:“出發!”隨即率領身後包括張小山在內的三萬人隊伍向東邊城牆進軍。
此次易風調兵二十萬人前往前線,留下約兩萬餘士兵防守在邯鄲城裏, 幾乎可稱之為傾巢而出。
這一次,他決定徹底對付外麵由龐瑗統領的二十萬趙軍。
這次的行動必將使這二十萬龐瑗部下成為滯留邯鄣郊外的俘虜。
月夜寧靜而漫長,易風與帶領下的三萬名勇士行進在邯鄲市內的靜寂長街。此時此刻接近午夜,大部分邯鄲人民已沉入夢鄉之中;
並且此時期間城市會執行宵禁,晚上過後民眾無法外出,違令者將麵對重罰;
所以除易風率領著秦軍行列穿過市區以外,邯鄲整個城街道幾乎是完全空曠無人。
然而,易風率領這三萬大軍的腳步聲還是驚動了不少沿街的百姓,當那些百姓透過窗戶看見那密集的秦軍時,頓時嚇得大氣也不敢出。
他們明白,秦軍在這深夜行動,必然意味著重要的事態。
很快,易風帶領著這三萬兵馬抵達了邯鄲城東側的城門。此時,王賁率領的四萬大軍已離開城池,正於城外交匯等待易風。
沒過多久,易風便帶著這三萬兵馬出了城,並與王賁的四萬大軍會合,形成了七萬人的大部隊,靜悄悄地向邯鄲城外龐媛的二十萬駐軍的東部進發。
與此同時,王翦也率領這七萬大軍通過南城門,然後悄悄繞行至龐媛軍營的南側。
楊端和帶領的六萬大軍也出了北側城門,隨後沿著北麵的小路悄悄前往龐媛軍隊的駐地。
事實上,易風正是打算用這二十萬大軍趁夜突襲龐媛那二十萬兵馬的營地。
易風深知龐媛的二十萬大軍經曆長程跋涉,肯定極為疲憊,在這一晚上,趙軍的士兵肯定睡得很沉。
相比之下,秦軍在此之前已經休整了大半天,可以說是以逸待勞。
同時,龐媛以為秦軍一定會固守邯鄲城而不出城。
因為在邯鄲城上,秦軍有著極為有利的地理優勢。換作任何一個人,此時都會選擇堅守邯鄲城,而不是輕易出城放棄這些優勢。
即使是王翦等高級將領,起初聽到易風提出夜襲龐媛軍營時也是大感震驚,顯然他們也沒有想到易風會選擇這樣的戰略。
這就是反其道而行。
再加上易風擁有出色的聽力和視覺,在夜間潛伏接近敵軍陣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即便雙方都是二十萬兵馬,正麵作戰秦國也不會輸,畢竟還有戰鬥力驚人的易風存在。
因此,對於此戰易風充滿了信心。即使僅僅有五萬人手,並借助布陣也能對抗龐媛的二十萬大軍。
龐媛軍營的位置距離邯鄲城東側僅有二三裏路程,極為臨近。
為避免過早被龐媛軍察覺,在距離軍營還有一裏的位置時,易風讓這七萬大軍停下了腳步,命令他們等待自己的信號再進行行動。
易風的前感應到龐媛大軍設有暗哨。
於是,易風孤身潛入前方,悄悄地向龐媛大軍中的某處暗哨靠近。
片刻間,他已悄無聲息地接近那處暗哨的背後,並且聽到有十個人的聲音。顯然是兩個兵伍的規模。
這些人分成四隊散落在周邊四個地方:其中有兩隊是由兩個人組成的,剩下兩隊則是三個人的。
首先靠近最近的那三人組所在位置的易風選好時機,突然行動起來,隨之僅傳來極其微弱的三聲響動。
這三聲幾乎是同步響起,如果不是易風的聽力異常敏銳,或許根本無法分辨這是三道聲音。隨著那三聲沉悶的 ** ,三名趙軍暗探立時失去了意識,顯然是被易風一擊打暈。
“剛才聽到什麽動靜了嗎?”距離較近的另一組趙軍暗探輕聲問道。“沒有啊。”那組中的另一名趙軍細聽之後,沒發現任何異常,便小聲迴答。
最開始詢問的那個暗探聽了聽,確定沒有聲音後認為隻是錯覺,便不再說話。
待那兩個人重新安靜下來,易風再次悄無聲息地接近那兩名暗探,並迅疾出手將他們擊昏。隨後,易風以同樣手法接連解決了其餘兩組趙軍暗探。
在一切就緒之後,易風掏出隨身攜帶的武器,逐一處理掉這十名暗探。之所以最初不殺他們,是因為用這種武器的聲音比直接擊昏的動靜大得多,為免驚動其它暗探,隻能選擇先將他們擊昏。
料理好暗探後,易風迴到大隊中,再度背上巨錘,拿上長戟,領著大軍繼續前行。很快,易風遠遠看到了龐媛所率的趙軍營寨。營區 ** 矗立著一個用木料構建的了望台,兩名趙軍正站在其上注視四周。
幸好此時是夜色掩映之下,了望台上的守衛視野有限,並未察覺易風的大軍。但若是再向前推進,很可能就會暴露。
估算距離,此時距對方營地僅剩下五百米。對於易風而言,這點距離幾乎是一瞬之遙。他把沉重的長戟交給身邊的幾名秦軍,命令他們隨後負責將武器扛過去。幸運的是這柄長戟重量在可承載範圍內,約為兩百斤,兩三個人便能合力搬運。
接下來,易風解下肩上的巨錘,準備好衝鋒。鑒於龐媛部隊的營地前麵設置有圍欄之類的障礙物,易風計劃第一時間衝上去使用巨錘將其掃清。
噢, 對了,\"他也將對方首腦的頭顱送來供我檢驗\" ——嬴政往下掃視了一下報告內容, 跟隨著露出更為強烈興趣表示道。
趙高聽到嬴政的指示後,恭恭敬敬地將秦兵背後的木盒子呈上,並打開了它,裏麵放著的正是 ** 的首級。
“哈哈,好,真是不愧是我的愛將白起!”嬴政不禁再度開懷大笑,心底湧起了巨大的成就感。與此同時,他越發欣賞起易風了。
“傳達我的命令,正式任命易風為此次北伐的統帥,全權統領軍隊。”嬴政隨後堅定地下達了新的指令。這一迴,眾大臣沒有一個敢於提出異議。
“同時也命令易風在入冬前迴到鹹陽城,寡人要召見他!”嬴政繼續補充說。他非常期待見到那個少年,這位少年已多次給了他不小的驚喜。
“什麽?趙國的首都邯鄲已經被我大秦攻占了?九萬守軍都被消滅,並且 ** 連同趙國眾官員也被殺害了?”
漢國都城新鄭城皇宮大殿裏,韓王與朝臣們聽聞這個消息都驚呆了,麵露難以置信之態。
要知道強大的趙國,竟然也會被秦國征服連 ** 都命喪敵手。
確實如此,”報信士兵解釋道:“聽說是一名叫作易風的年輕人,率領秦軍攻克了邯鄲,並親自擊殺 ** 。”
此語一出,所有人都震驚莫名,“一個人嗎?”他們的臉顯露出困惑之色。
沒錯!據說那年輕人獨擋一麵,帶著盾牌突破箭雨襲擊,然後用他的錘破開堅固的邯鄲城牆門。”報告兵士進一步補充。
“這...這是怎麽迴事?”聽到這一情況,所有人幾乎都啞口無言,簡直無法相信這樣的情形:一個人單槍匹馬麵對如潮水般的飛箭,並摧毀城防工事?
然而,那士兵非常確信的表示當時許多人看到了那一幕。韓王與眾朝臣無言震驚,心中深深記下了易風這個名字。
同樣是,關於秦軍迅速占領趙都邯鄲的事件及那個僅十四歲就能完成此事的少俠也震驚了衛國人。衛國朝堂上下聽聞了此事皆為震驚,難以想象如此場景的真實性,對於易風用大錘直接砸破邯鄲堅固城防的情景感到無法置信,議論紛紛不已。
但是,有一件事是確定無疑的:秦軍確實攻陷了邯鄲城,而這起事件與那個少年息息相關。
同時,他們也銘記了傳聞中的那位手握大錘的少年的名字——易風。
同樣地,不僅是韓、魏兩國,就連燕、齊、楚三國也聽聞了趙國首都邯鄲被攻占的消息,這一新聞引起了軒然 ** 。
尤其在聽到攻城的具體經過後,他們無不表現得一臉震驚。但多數人認為這隻是一則流言誇大其辭,不足為信。
因為這條消息實在是太過驚世駭俗了,沒有人會信以為真。
即便秦軍攻破邯鄲城是真實的,然而居然有人能用手持的大錘將邯鄲城的大門摧毀這一點,讓他們感到匪夷所思,更不用說聽說此人還隻是個年僅十四歲的孩子。
盡管如此,邯鄲城破滅的消息仍然震驚了整個世界,並使少年易風聲名遠揚。各國君主及其朝臣也開始逐漸關注到了這個名字。
邯鄲之戰,不僅改變了局勢,同時也令易風聲名大噪。
此時,易風對自身聲名早已遍及七個諸侯國的事實毫不知情;他站在邯鄲宮闕之下仰望天上那輪殘月,沉浸在深深的思索中。
\"將軍,我們準備齊全。\"隨即張小山、趙小虎與孫小雨依次抵達,向易風行禮報告。
\"即刻起程!\"易風輕輕說道,然後他背上那沉重的大錘,手持長戟步入趙 ** 宮門口。
此刻,包括張小山和趙小虎在內的大軍已經在皇宮外整編待發。
“將軍,王翦將軍的七萬部隊已在南麵集合!”“將軍,楊端合將軍的六萬名戰士已在北方集結完成!”“將軍,王賁統帥的四萬雄師在東方已經準備就緒! ”三個將士陸續向他報到說。
“傳遞命令,請這幾位指揮官立即發動!”易風平靜地下達命令。
“是,將軍!”三人鞠躬接受了任務,然後分別朝三個方向的城門奔跑通知命令。
緊接著易風厲聲道一聲:“出發!”隨即率領身後包括張小山在內的三萬人隊伍向東邊城牆進軍。
此次易風調兵二十萬人前往前線,留下約兩萬餘士兵防守在邯鄲城裏, 幾乎可稱之為傾巢而出。
這一次,他決定徹底對付外麵由龐瑗統領的二十萬趙軍。
這次的行動必將使這二十萬龐瑗部下成為滯留邯鄣郊外的俘虜。
月夜寧靜而漫長,易風與帶領下的三萬名勇士行進在邯鄲市內的靜寂長街。此時此刻接近午夜,大部分邯鄲人民已沉入夢鄉之中;
並且此時期間城市會執行宵禁,晚上過後民眾無法外出,違令者將麵對重罰;
所以除易風率領著秦軍行列穿過市區以外,邯鄲整個城街道幾乎是完全空曠無人。
然而,易風率領這三萬大軍的腳步聲還是驚動了不少沿街的百姓,當那些百姓透過窗戶看見那密集的秦軍時,頓時嚇得大氣也不敢出。
他們明白,秦軍在這深夜行動,必然意味著重要的事態。
很快,易風帶領著這三萬兵馬抵達了邯鄲城東側的城門。此時,王賁率領的四萬大軍已離開城池,正於城外交匯等待易風。
沒過多久,易風便帶著這三萬兵馬出了城,並與王賁的四萬大軍會合,形成了七萬人的大部隊,靜悄悄地向邯鄲城外龐媛的二十萬駐軍的東部進發。
與此同時,王翦也率領這七萬大軍通過南城門,然後悄悄繞行至龐媛軍營的南側。
楊端和帶領的六萬大軍也出了北側城門,隨後沿著北麵的小路悄悄前往龐媛軍隊的駐地。
事實上,易風正是打算用這二十萬大軍趁夜突襲龐媛那二十萬兵馬的營地。
易風深知龐媛的二十萬大軍經曆長程跋涉,肯定極為疲憊,在這一晚上,趙軍的士兵肯定睡得很沉。
相比之下,秦軍在此之前已經休整了大半天,可以說是以逸待勞。
同時,龐媛以為秦軍一定會固守邯鄲城而不出城。
因為在邯鄲城上,秦軍有著極為有利的地理優勢。換作任何一個人,此時都會選擇堅守邯鄲城,而不是輕易出城放棄這些優勢。
即使是王翦等高級將領,起初聽到易風提出夜襲龐媛軍營時也是大感震驚,顯然他們也沒有想到易風會選擇這樣的戰略。
這就是反其道而行。
再加上易風擁有出色的聽力和視覺,在夜間潛伏接近敵軍陣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即便雙方都是二十萬兵馬,正麵作戰秦國也不會輸,畢竟還有戰鬥力驚人的易風存在。
因此,對於此戰易風充滿了信心。即使僅僅有五萬人手,並借助布陣也能對抗龐媛的二十萬大軍。
龐媛軍營的位置距離邯鄲城東側僅有二三裏路程,極為臨近。
為避免過早被龐媛軍察覺,在距離軍營還有一裏的位置時,易風讓這七萬大軍停下了腳步,命令他們等待自己的信號再進行行動。
易風的前感應到龐媛大軍設有暗哨。
於是,易風孤身潛入前方,悄悄地向龐媛大軍中的某處暗哨靠近。
片刻間,他已悄無聲息地接近那處暗哨的背後,並且聽到有十個人的聲音。顯然是兩個兵伍的規模。
這些人分成四隊散落在周邊四個地方:其中有兩隊是由兩個人組成的,剩下兩隊則是三個人的。
首先靠近最近的那三人組所在位置的易風選好時機,突然行動起來,隨之僅傳來極其微弱的三聲響動。
這三聲幾乎是同步響起,如果不是易風的聽力異常敏銳,或許根本無法分辨這是三道聲音。隨著那三聲沉悶的 ** ,三名趙軍暗探立時失去了意識,顯然是被易風一擊打暈。
“剛才聽到什麽動靜了嗎?”距離較近的另一組趙軍暗探輕聲問道。“沒有啊。”那組中的另一名趙軍細聽之後,沒發現任何異常,便小聲迴答。
最開始詢問的那個暗探聽了聽,確定沒有聲音後認為隻是錯覺,便不再說話。
待那兩個人重新安靜下來,易風再次悄無聲息地接近那兩名暗探,並迅疾出手將他們擊昏。隨後,易風以同樣手法接連解決了其餘兩組趙軍暗探。
在一切就緒之後,易風掏出隨身攜帶的武器,逐一處理掉這十名暗探。之所以最初不殺他們,是因為用這種武器的聲音比直接擊昏的動靜大得多,為免驚動其它暗探,隻能選擇先將他們擊昏。
料理好暗探後,易風迴到大隊中,再度背上巨錘,拿上長戟,領著大軍繼續前行。很快,易風遠遠看到了龐媛所率的趙軍營寨。營區 ** 矗立著一個用木料構建的了望台,兩名趙軍正站在其上注視四周。
幸好此時是夜色掩映之下,了望台上的守衛視野有限,並未察覺易風的大軍。但若是再向前推進,很可能就會暴露。
估算距離,此時距對方營地僅剩下五百米。對於易風而言,這點距離幾乎是一瞬之遙。他把沉重的長戟交給身邊的幾名秦軍,命令他們隨後負責將武器扛過去。幸運的是這柄長戟重量在可承載範圍內,約為兩百斤,兩三個人便能合力搬運。
接下來,易風解下肩上的巨錘,準備好衝鋒。鑒於龐媛部隊的營地前麵設置有圍欄之類的障礙物,易風計劃第一時間衝上去使用巨錘將其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