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駐地偵察一番
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 作者:普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易風的出現,讓他那顆孤寂已久的王者之心再度有所觸動,他渴望有個真正能理解他的夥伴。他覺得這個年輕人能夠理解和體會他的心情。
知己難得啊!特別是易風說過的那一句詩句: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從這一句中,他可以看到那青年的誌向與寬廣胸襟。
這是個能夠將生死置於腦後的人,一個極為豪爽之人。更重要的是,他也看到,易風正如此行動著,在鄴城的那一仗中,一人迎著亂箭攀上城牆,其英勇無比。如果他們秦國多有幾個這樣的將士,那麽還有什麽大事不成?
“大王,大王?”當嬴政在深思之際,身旁的趙高低聲唿喊著他。
“什麽事?”嬴政馬上被驚醒了,隨即臉上現出一抹苦笑,自己竟在神遊中。
“王上,前線將軍送來了戰報!”趙高俯在嬴政耳邊輕聲道。
“什麽情況,拿來看看!”嬴政重新端起了王者的姿態,平淡說道。“不錯,真是讓本王高興!” 當嬴政看過戰報後不禁讚揚道。
這份報告正好來自於桓齮,記錄了這次與李牧的對抗中的戰果,詳細的戰程,及易風在這戰中的傑出成績。另外桓齮還在報告中請求對自身的處分。
已有很長時間沒有那孩子的消息了,沒想到他又能帶給嬴政一次喜悅。再擊潰敵人五萬人,而他僅率一萬兵馬殲敵多人,並且全是騎軍。
如若沒有此孩子,桓齮這支軍隊恐怕早已全軍覆沒。想到此處,一種莫名的寒冷從他的心底油然而生。
假設桓齮那支十萬人軍隊慘遭覆滅,此等北方進攻趙國的行為就算是失敗告終了,其他的秦軍隻能退卻了。
那樣,他們的總體戰略就會徹底敗落。為這次攻擊趙國,他們是做足了充分的備戰工作,耗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甚至還密謀挑起了趙燕兩國交鋒。
大秦國總共調動三軍三十萬兵力投入此次大戰,這樣的龐大戰爭所花費的物力和兵丁數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假如策略失利的話,那麽之前的準備及辛勞就等於白做了。可以講,這位年輕人的成功現身,不隻是救迴了桓齮及其麾下秦兵,同時也避過使這次戰略計劃流產。
對於桓齮來講是其本身以及手下十萬戰士的命運,但是,在秦王眼中則是整個國家的戰略部署。
人的思想境界高度決定了他的視野之深邃。“大王,這份報告究竟是怎麽寫的啊,可以告訴我們嗎?”眾位大臣看見嬴政一直讚歎連連,便猜到應是個好訊息,因此都紛紛提問。
\"各位看看這個。\"隨後嬴政以平靜的聲音指示著,將報告交給一旁的趙高負責派發下去,趙高則把它先送給了李斯。
李斯接過文書後,便急忙翻開查看,內心充滿了好奇,究竟是什麽樣的戰報能讓秦王如此歡喜。
其他大臣也隨之聚攏過來,與李斯一同觀看。“又是那位少年?”眾位大臣看完後,心中不禁驚訝。
因為在戰報上再次出現了那位少年的名字,那位被秦王讚譽為“寡人的白起”——易風。
戰報幾乎通篇都在講述易風的赫赫戰功,連桓崎都被淡化成了陪襯。
“這少年真是令人欽佩!”眾位大臣感慨道。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我們大秦又得到了一位非凡之才!”接下來,眾位大臣紛紛向嬴政行禮祝賀。
他們很清楚秦王對易風的信任和器重,這樣一捧不露痕跡的讚譽,讓嬴政感到無比舒心。
他自己曾遺憾未能與白起同處一個時代,如今也擁有了“自己的白起”,這是多麽幸運的事情,亦是對秦國的巨大福祉。
“等大雪來臨時,寡人一定要將他召迴鹹陽。”嬴政暗暗下定決心,因為他實在很想見識一下那個比自己年少許多的少年。
“五天後對邯鄲城發起總攻?”邯鄲城南麵,王翦的大本營內,前來傳遞信件的秦兵拿出令牌,傳達了易風的指令。
“是的,將軍如此說道。”這名秦兵點了點頭迴答道。
“你們所說的‘將軍’,難道不是指上將軍嗎?”王翦眉頭緊鎖,疑惑問道。
因為在軍隊中,幾乎所有人都稱唿桓崎為上將軍。
“不是上將軍,而是易風將軍。”這名秦軍堅定迴應道。
“那上將軍現在如何了?”聽到此,王翦眉頭更加深鎖,心想是不是桓崎遭遇了意外。
“上將軍突然染病陷入昏迷,已被送往鄴城修養,上將軍下令暫時由易風將軍代理其職位。”秦兵詳細解釋道。
“易風怎會出現在北邊呢?他不是一直在楊端手下駐守鄴城?”王翦愈發困惑,一時間摸不透其中的情況變化。
畢竟這涉及到上將軍的命令與令牌的問題,他不得不仔細詢問。
“什麽?桓崎的大軍差點被李牧部隊包圍導致全體覆滅?”聽到這情況經過,王翦與他麾下的將領們不由得震驚萬分。
他們沒料到桓崎在北方還遭遇過這樣危險的局麵,幸好易風率一萬兵力及時救援,不然情況將極為嚴重。
或許連他們的後路也會被切斷,陷入同樣的困境。
“請迴話給易風將軍,告知我們遵令行動。”王翦拱手抱拳,表示服從。
此時他對易風的稱唿也改稱為“將軍”。
畢竟,現在易風暫時接替了桓崎的位置,成為他們臨時的統帥,眾人自然都聽從易風的命令。
況且,大家也都清楚易風的實力,尤其是他剛剛擊潰了李牧的十萬大軍,斬殺了五萬人,其中包括三萬趙軍騎兵全軍覆沒。這樣的戰績讓他們也對他肅然起敬。
王翦同樣知道,既然易風下令讓他五日後率兵進攻邯鄲,並且不斷進行試探性的攻擊,就意味著易風肯定已有攻城之策。他隻需要配合執行即可。不過,王翦心裏還是非常好奇易風究竟有何妙計能拿下邯鄲城。
邯鄲與鄴城相比有著天壤之別,邯鄲作為趙國首都,城牆要比鄴城高出兩三米,護城河寬度更增加了數米,就連城內守軍的數量也應遠超過鄴城。即使是自己,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也無法保證成功占領這座城池,因此一直未能攻打。
王翦隨即下令:“命令部隊兩日後集結出發,前往邯鄲。”
在另一個營地,宣安,**派人前來下達命令給李牧,要求李牧立即率兵出擊,消滅易風,並公布了**所頒布的懸賞令:凡是能 ** 那個持大錘的秦軍將領的人,將得到千金獎賞並晉升五級 ** 。
這個消息立刻在李牧大軍的兵營裏引起轟動,士兵們滿臉都是激動和期待。無論將領還是士兵,都知道這是多麽豐厚的賞賜,許多人甚至動了殺敵立功的念頭。
因為大多數人並沒有看到過易風揮舞大錘的場麵,因為在戰鬥時他被前麵的三萬趙軍騎兵阻擋住了視線,不然的話士兵們也不至於如此興奮。
而那些當時居高臨下觀看戰局的人們——如李牧和其他的一些 ** ,則不由自主皺起了眉頭。因為他們親眼目睹了易風的驍勇善戰,尤其是他持錘的樣子更是難以匹敵。
他們深知即使是自己也不可能與易風正麵抗衡,他能夠輕易揮動大錘擊潰大批騎兵與馬,任何人都不願以命相搏。想到這裏,許多將領也隻能選擇作罷。
其實之前的戰敗並不是李牧的責任,當時大家都沒有預料到半路會出現如此強的對手擾亂了整個戰略計劃。
李牧微微笑著解釋道,“我們五萬部隊要想迴援也得需要一段時間。”
“說得對,說得對!”眾將領紛紛表示理解,頻頻點頭讚同。雖然不能違抗 ** 下令,但他們可以通過延緩執行來調整戰略。
反正據李牧預測,即使不迴援,桓齮也不會輕易攻打邯鄲城;畢竟那裏防禦堅固,桓齮所指揮的那八萬兵馬想要攻陷它並不容易。
否則,桓出當初率領十萬大軍早就會進攻邯鄲城了,哪還會在此耽擱這麽長時間?然而,這一次李牧算是徹底失算了。
易風絕非桓出,雖然桓出不敢率領十萬大軍進攻邯鄲城,但這並不意味著易風不敢率八萬大軍行動。
“將軍,消息已成功傳達給了王翦將軍,王翦將軍已明確迴應接受任務。”
在邯鄲城北邊六七裏外的大營中,一名士兵對著一名身穿盔甲的年輕人躬身行禮說道。這年輕人便是易風。
“很好!”易風聽了後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心中暗想現在萬事具備,隻欠東風。“辛苦你了!”易風輕輕拍了拍那名士兵的肩膀說道,這讓那士兵頗有一種受寵若驚之感。
“來人,派人去北邊李牧主力駐地偵察一番,看看李牧的人馬還在不在那裏。” 易風繼續發令。
他已經等待了三天時間,李牧的大軍依然未能出現,有些失望。看來他要想利用機會一舉摧毀李牧大軍的目標要落空了。
因此他決定重新詳細確認一下李牧主力的位置,查明後再準備進攻邯鄲城。
次日,即易風與王翦約定期限的第五天,他派出偵查的使者也返迴了營地。
“如何?”易風詢問那名士兵。
“李牧的部隊依然在那裏駐紮未動。” 士兵迴報道。“你確定看到的一切都準確無誤?”易風進一步追問。
“我們整整守望了一晚上,並且能確認駐地上有大量兵力存在。” 那士兵點頭迴答。
“好,下達我的命令,全軍集合,準備出發!”易風緊接著大聲吼道。“遵命,將軍!”他身旁的諸多將領齊齊敬禮拜應道。
知己難得啊!特別是易風說過的那一句詩句: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從這一句中,他可以看到那青年的誌向與寬廣胸襟。
這是個能夠將生死置於腦後的人,一個極為豪爽之人。更重要的是,他也看到,易風正如此行動著,在鄴城的那一仗中,一人迎著亂箭攀上城牆,其英勇無比。如果他們秦國多有幾個這樣的將士,那麽還有什麽大事不成?
“大王,大王?”當嬴政在深思之際,身旁的趙高低聲唿喊著他。
“什麽事?”嬴政馬上被驚醒了,隨即臉上現出一抹苦笑,自己竟在神遊中。
“王上,前線將軍送來了戰報!”趙高俯在嬴政耳邊輕聲道。
“什麽情況,拿來看看!”嬴政重新端起了王者的姿態,平淡說道。“不錯,真是讓本王高興!” 當嬴政看過戰報後不禁讚揚道。
這份報告正好來自於桓齮,記錄了這次與李牧的對抗中的戰果,詳細的戰程,及易風在這戰中的傑出成績。另外桓齮還在報告中請求對自身的處分。
已有很長時間沒有那孩子的消息了,沒想到他又能帶給嬴政一次喜悅。再擊潰敵人五萬人,而他僅率一萬兵馬殲敵多人,並且全是騎軍。
如若沒有此孩子,桓齮這支軍隊恐怕早已全軍覆沒。想到此處,一種莫名的寒冷從他的心底油然而生。
假設桓齮那支十萬人軍隊慘遭覆滅,此等北方進攻趙國的行為就算是失敗告終了,其他的秦軍隻能退卻了。
那樣,他們的總體戰略就會徹底敗落。為這次攻擊趙國,他們是做足了充分的備戰工作,耗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甚至還密謀挑起了趙燕兩國交鋒。
大秦國總共調動三軍三十萬兵力投入此次大戰,這樣的龐大戰爭所花費的物力和兵丁數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假如策略失利的話,那麽之前的準備及辛勞就等於白做了。可以講,這位年輕人的成功現身,不隻是救迴了桓齮及其麾下秦兵,同時也避過使這次戰略計劃流產。
對於桓齮來講是其本身以及手下十萬戰士的命運,但是,在秦王眼中則是整個國家的戰略部署。
人的思想境界高度決定了他的視野之深邃。“大王,這份報告究竟是怎麽寫的啊,可以告訴我們嗎?”眾位大臣看見嬴政一直讚歎連連,便猜到應是個好訊息,因此都紛紛提問。
\"各位看看這個。\"隨後嬴政以平靜的聲音指示著,將報告交給一旁的趙高負責派發下去,趙高則把它先送給了李斯。
李斯接過文書後,便急忙翻開查看,內心充滿了好奇,究竟是什麽樣的戰報能讓秦王如此歡喜。
其他大臣也隨之聚攏過來,與李斯一同觀看。“又是那位少年?”眾位大臣看完後,心中不禁驚訝。
因為在戰報上再次出現了那位少年的名字,那位被秦王讚譽為“寡人的白起”——易風。
戰報幾乎通篇都在講述易風的赫赫戰功,連桓崎都被淡化成了陪襯。
“這少年真是令人欽佩!”眾位大臣感慨道。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我們大秦又得到了一位非凡之才!”接下來,眾位大臣紛紛向嬴政行禮祝賀。
他們很清楚秦王對易風的信任和器重,這樣一捧不露痕跡的讚譽,讓嬴政感到無比舒心。
他自己曾遺憾未能與白起同處一個時代,如今也擁有了“自己的白起”,這是多麽幸運的事情,亦是對秦國的巨大福祉。
“等大雪來臨時,寡人一定要將他召迴鹹陽。”嬴政暗暗下定決心,因為他實在很想見識一下那個比自己年少許多的少年。
“五天後對邯鄲城發起總攻?”邯鄲城南麵,王翦的大本營內,前來傳遞信件的秦兵拿出令牌,傳達了易風的指令。
“是的,將軍如此說道。”這名秦兵點了點頭迴答道。
“你們所說的‘將軍’,難道不是指上將軍嗎?”王翦眉頭緊鎖,疑惑問道。
因為在軍隊中,幾乎所有人都稱唿桓崎為上將軍。
“不是上將軍,而是易風將軍。”這名秦軍堅定迴應道。
“那上將軍現在如何了?”聽到此,王翦眉頭更加深鎖,心想是不是桓崎遭遇了意外。
“上將軍突然染病陷入昏迷,已被送往鄴城修養,上將軍下令暫時由易風將軍代理其職位。”秦兵詳細解釋道。
“易風怎會出現在北邊呢?他不是一直在楊端手下駐守鄴城?”王翦愈發困惑,一時間摸不透其中的情況變化。
畢竟這涉及到上將軍的命令與令牌的問題,他不得不仔細詢問。
“什麽?桓崎的大軍差點被李牧部隊包圍導致全體覆滅?”聽到這情況經過,王翦與他麾下的將領們不由得震驚萬分。
他們沒料到桓崎在北方還遭遇過這樣危險的局麵,幸好易風率一萬兵力及時救援,不然情況將極為嚴重。
或許連他們的後路也會被切斷,陷入同樣的困境。
“請迴話給易風將軍,告知我們遵令行動。”王翦拱手抱拳,表示服從。
此時他對易風的稱唿也改稱為“將軍”。
畢竟,現在易風暫時接替了桓崎的位置,成為他們臨時的統帥,眾人自然都聽從易風的命令。
況且,大家也都清楚易風的實力,尤其是他剛剛擊潰了李牧的十萬大軍,斬殺了五萬人,其中包括三萬趙軍騎兵全軍覆沒。這樣的戰績讓他們也對他肅然起敬。
王翦同樣知道,既然易風下令讓他五日後率兵進攻邯鄲,並且不斷進行試探性的攻擊,就意味著易風肯定已有攻城之策。他隻需要配合執行即可。不過,王翦心裏還是非常好奇易風究竟有何妙計能拿下邯鄲城。
邯鄲與鄴城相比有著天壤之別,邯鄲作為趙國首都,城牆要比鄴城高出兩三米,護城河寬度更增加了數米,就連城內守軍的數量也應遠超過鄴城。即使是自己,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也無法保證成功占領這座城池,因此一直未能攻打。
王翦隨即下令:“命令部隊兩日後集結出發,前往邯鄲。”
在另一個營地,宣安,**派人前來下達命令給李牧,要求李牧立即率兵出擊,消滅易風,並公布了**所頒布的懸賞令:凡是能 ** 那個持大錘的秦軍將領的人,將得到千金獎賞並晉升五級 ** 。
這個消息立刻在李牧大軍的兵營裏引起轟動,士兵們滿臉都是激動和期待。無論將領還是士兵,都知道這是多麽豐厚的賞賜,許多人甚至動了殺敵立功的念頭。
因為大多數人並沒有看到過易風揮舞大錘的場麵,因為在戰鬥時他被前麵的三萬趙軍騎兵阻擋住了視線,不然的話士兵們也不至於如此興奮。
而那些當時居高臨下觀看戰局的人們——如李牧和其他的一些 ** ,則不由自主皺起了眉頭。因為他們親眼目睹了易風的驍勇善戰,尤其是他持錘的樣子更是難以匹敵。
他們深知即使是自己也不可能與易風正麵抗衡,他能夠輕易揮動大錘擊潰大批騎兵與馬,任何人都不願以命相搏。想到這裏,許多將領也隻能選擇作罷。
其實之前的戰敗並不是李牧的責任,當時大家都沒有預料到半路會出現如此強的對手擾亂了整個戰略計劃。
李牧微微笑著解釋道,“我們五萬部隊要想迴援也得需要一段時間。”
“說得對,說得對!”眾將領紛紛表示理解,頻頻點頭讚同。雖然不能違抗 ** 下令,但他們可以通過延緩執行來調整戰略。
反正據李牧預測,即使不迴援,桓齮也不會輕易攻打邯鄲城;畢竟那裏防禦堅固,桓齮所指揮的那八萬兵馬想要攻陷它並不容易。
否則,桓出當初率領十萬大軍早就會進攻邯鄲城了,哪還會在此耽擱這麽長時間?然而,這一次李牧算是徹底失算了。
易風絕非桓出,雖然桓出不敢率領十萬大軍進攻邯鄲城,但這並不意味著易風不敢率八萬大軍行動。
“將軍,消息已成功傳達給了王翦將軍,王翦將軍已明確迴應接受任務。”
在邯鄲城北邊六七裏外的大營中,一名士兵對著一名身穿盔甲的年輕人躬身行禮說道。這年輕人便是易風。
“很好!”易風聽了後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心中暗想現在萬事具備,隻欠東風。“辛苦你了!”易風輕輕拍了拍那名士兵的肩膀說道,這讓那士兵頗有一種受寵若驚之感。
“來人,派人去北邊李牧主力駐地偵察一番,看看李牧的人馬還在不在那裏。” 易風繼續發令。
他已經等待了三天時間,李牧的大軍依然未能出現,有些失望。看來他要想利用機會一舉摧毀李牧大軍的目標要落空了。
因此他決定重新詳細確認一下李牧主力的位置,查明後再準備進攻邯鄲城。
次日,即易風與王翦約定期限的第五天,他派出偵查的使者也返迴了營地。
“如何?”易風詢問那名士兵。
“李牧的部隊依然在那裏駐紮未動。” 士兵迴報道。“你確定看到的一切都準確無誤?”易風進一步追問。
“我們整整守望了一晚上,並且能確認駐地上有大量兵力存在。” 那士兵點頭迴答。
“好,下達我的命令,全軍集合,準備出發!”易風緊接著大聲吼道。“遵命,將軍!”他身旁的諸多將領齊齊敬禮拜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