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隱匿於草叢
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 作者:普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後,桓齮與王翦等人繼續討論軍務,而王離和易風安靜地坐在後麵聆聽。
“好了,今天的討論到此為止,其餘的事明日再議。”許久之後,會議結束,大家各自散去。
“爺爺、父親,這是我的好兄弟易風。”離開帳篷時,王離立即拉住易風向王翦和王賁二人介紹。
“屬下易風拜見兩位將軍!”易風恭敬地向王翦和王賁施禮。
雖然剛才會議上王賁也在場,但由於不認識易風,並未多說什麽。
對於能夠在某一天見到這兩位曆史上鼎鼎大名的將領,易風內心也是充滿敬畏的。
但此時六國尚未統一,王翦與王賁也隻是初露鋒芒。
跟隨著王翦這樣的將領,自然是不缺戰場上的機會;憑著自己的實力,立功的機會也是綽綽有餘。
如今易風最缺的就是真正戰鬥經驗。
“無需如此。”王翦淡笑著迴應,並把目光轉向王離,仿佛有所問詢。
“爺爺,千萬別小看了我的這位兄弟,他可不是普通人。”王離緊接著說。
“哦?”聽到這話,王翦和王賁不禁重新審視了一番麵前的易風,卻沒有發現有什麽特別之處。
“他曾一人一劍擊殺了四隻巨獸。”王離補充道。
“真的?”王翦和王賁半信半疑。
即便是他們軍中的將領也很少有人能做到這點,更不要說眼前這看似瘦弱的少年。
“我親眼所見,絕對不假。”
“而且,易風當時就是在那次事件中救了我的命。”王離又添一句,不禁微微紅了臉,想起那時逃之夭夭的模樣。
“感謝這位少年勇救我家小兒。”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王賁終於開口表達了感激。
“不敢當,那是湊巧罷了。”易風輕笑迴話。
“若非我不嫌棄,請加入我麾下的親兵隊。”王賁接著提出邀請。
麵對這一提議,易風婉拒說:“多謝將軍厚愛,但晚輩還是希望能夠在新兵隊伍中多加曆練。”
即便加入王賁的親兵隊的確更為安全穩定,且有著豐厚的迴報,但這並非他心中所望。
易風如今擁有這份實力,又趕上秦國實行軍功製,因此,他寧願憑自己的努力逐級攀升,而不願意依賴王賁的引薦。這樣他才能更加穩健且長久地發展。
倘若依靠王家的幫助,終究也隻能成為王家的一員附屬,這絕非他的理想所在。“真是個好青年,很有魄力。”聽到易風的話語後,王翦和王賁不僅沒有感到不悅,反而更加看重易風。“假如你改變了主意,任何時候都能找我。”王賁隨即又加了一句。“感謝將軍!”易風又一次表示感謝。
“我沒看錯人啊!”直到王翦與王賁離開之後,王離才輕拍了一下易風的肩膀,淡笑著說。“真正的漢子應自力更生。”易風輕輕笑著說道。“說得太對了,男兒應當自強!”王離的笑容也越發燦爛,接著二人結伴返迴了自己的營地。*
五天過後,大軍全部集齊,總計達三十萬人。
其中有經驗豐富的戰士二十萬,新人士兵十萬。
秦國也希望借此機會,讓資深戰士與新兵相互協作,以曆練新人。
連年的戰爭已讓秦國失去了不少將士,加之許多資深士兵或退役或戰死。因而這些年來招新的年齡逐步下限至十四歲的青少年了,早些年間則是以十七歲起步。
如此下去,在曆經幾十年戰爭,也許就真的麵臨兵源短缺了。
又過了一些日子,部隊再一次整裝出發。
這一次秦國的軍事目標為拿下趙國的鄴城。鄴城的地緣位置非常關鍵:其南距安陽大約二十餘裏,向北僅與趙的京都邯鄲有四十裏之隔。故若秦國成功奪取該城,不僅可以威懾趙國首都邯鄲,並且會給另外兩國韓國與魏國增添巨大的壓力。
但是,易風明白,在那段記錄中的戰役,無論是由桓齮還是王翦或者楊端和帶領的戰役,他們都沒有攻陷過鄴城;隻是取得了其他九個城市的占領權而已。
顯然此刻,易風仍隻是個小卒,尚無能力對大局產生影響。此時的首要任務便是在戰場盡可能多地斬敵立功,希望有朝一日得以 ** 領軍時可以主宰全局。
王賁率先帶著五萬先鋒兵向趙的方向進發。這支先鋒隊裏有五千騎兵,其餘是兩萬的步卒。
而王離所領導的那一萬新生力量則正是王賁先鋒部中的一部分,且是唯一的這批新成員之一。由於一個部隊的先鋒地位重要,往往是由資深軍人擔任。一旦前鋒部隊遭遇不測將直接打擊後方主軍士氣。
之所以王離這批新人能夠在先鋒隊伍中有名額,則是因為他作為隊長的兒子同時也是孫兒的關係。
處於最前線的士兵總是有機會更容易建立功勞,當然危險係數也是相當之高。
王賁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爭取到先鋒之位。
與此同時,桓齮、王翦和楊端和三人則率著剩餘的二十五萬兵馬隨後跟進。
“你說,我們會不會戰死沙場?”
在王離帶領的新兵隊伍裏,不少新兵顯得滿麵憂色。
對於這麽快便要踏上戰場,他們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此刻,這些未曾經曆戰火洗禮的新兵蛋子們不由得陷入了緊張之中。
當然,在隊伍裏也有無所畏懼的人,他們興奮而激動的表情表露無疑——他們都渴望著上陣殺敵以贏得榮耀,並期望借此改變自己的一生。
其中就包括易風,此刻的他也微微感受到了一種激昂的心情,因為他同樣夢想著在戰場上建功立業,進而用豐厚的酬勞來換取更多的牲畜,幫助家中的妹妹。
“不知家裏的情況怎麽樣呢?妹妹和母親還好嗎……?”
當他思考至此處時,對家的思念油然而生,腦海中浮現的是那個總喊著他名字的小姑娘的身影,及擔心母親身體狀況的想法。
“傳令下去,派遣更多的斥候去偵察前方情況。”
隨著大軍逐漸逼近趙國邊界線,盡管之前已經有先行偵察的部隊,但王賁還是再次發出了指令。畢竟關乎於五萬戰士的存亡,再多的小心都是應當的。
“報告將軍,末將願率領部下去前方偵查。”
這時,王離上前,朝王賁拱手提議。
其他的幾個小分隊都派出過人執行了偵查的任務,而自己所率領的這群新兵卻尚未有過任何動作,這令他感到不滿。這樣做,分明是對他們不信任。
“你的人可靠嗎?”一位其他將領立刻質疑到。
考慮到將毫無作戰經驗的新人安排去做危險的偵察工作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也許還沒有摸清敵人的情況就首先把自己的隊伍置入險境。
這就是為何直到此時王賁還未曾給王離安排偵查任務的主要緣故;他的用意僅僅是想通過前線的接觸來讓年輕的指揮 ** 夠學習和體驗戰爭經驗。
“若有失職之事,甘願依律處分。”麵對此狀,王離認真地說。
他不甘心隻在戰場外作壁上觀或者跟在統帥王賁的後方分享戰績。
“既然如此,那就交給你負責前方偵察事宜吧。”見其誠意滿滿,王賁同意了這項提議。
王離則答:“是!一定不負將軍所托!”
接著迅速組織一個約一百人的偵查隊。
而這一百人正好是從易風所屬的單位挑選出的人員;這也是王離有意給予後者成長並建立軍功機會的一部分計劃。
依據秦國現行的軍隊體係規則:每組五人的小隊有一個伍長領導,兩個這樣的單位組成“什”,配有十名指揮者之一名為什長者負責協調。五個什組成屯, 設一名屯長指揮;同樣兩個“屯”的組合被稱為一個“百人隊”配備有一位領頭者稱“百將”。五十個人設立一個“半指揮”即五“百人隊長”合稱為“半統領” ,而兩隊的百“百人隊長”的領導者稱為“千統領”或亦為同一等級稱的“千長” 。
也就是說,在這個一百人組成的隊伍之中,包括了多個級別的無薪酬 ** 職務如屯長與伍長,什長等都是由那些資深一些的老隊員暫任,而其餘的初級指揮職務,則是在這群新兵之中暫時提拔上來的人物充任的。
畢竟,如果一萬名士兵的伍長和什長都需要由老兵擔任,這將會消耗大量老兵。
因此,易風得以成為了一名什長,而小山和小虎也成為了伍長,並且正好是易風所在什裏的兩位伍長。
此外,易風這一什的主要成員基本來自他的村莊,另外隻有兩人是從附近村莊來的。
他們都樂意加入易風的什隊裏,並對易風十分尊敬。
因為他們目睹了易風一人一劍 ** 四頭大獸的情景,與易風同行會相對安全一些,因此他們對他充滿了敬仰。
接到命令後,易風隨即通知小山和小虎帶領他們的小隊跟隨自己。
他們的百將叫趙三,同樣是一位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兵。
趙三接受了王離的指令後,便將手下的十支什的士兵分成若幹小組,到各個方位偵察敵情。
其中易風的這支隊伍單獨一路,徑直向前方挺進,與此同時,趙三自己也隨著這隊一同前行。
趙三曾目睹過易風的強大實力,覺得跟隨在易風的小隊最為安全,即便遇上了敵人,如果人數不多,在易風的保護下應不會有問題。
趙三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並沒有試圖亂下指令,僅跟隨易風行事。
易風和趙三攜同小山和小虎幾個人迅速抵達趙國邊界。
這裏的環境險要多石多草,非常利於隱蔽敵人的耳目,僅憑目測很難識別出來。
但對於易風來說,這樣的困難不存在。
行走之中,利用他卓越的聽力監測周圍的任何變動,一百米之內的一切動靜盡在掌握。
“有這超群聽力真好。” 易風心裏暗自感歎,他可以無需刻意搜尋就了解自己周圍一百米範圍內是否有暗哨或敵人的蹤跡。
故此易風的前行速度極快。
看到旁邊的趙三一直緊皺眉心,想了好幾次欲提醒易風需要如何探明四周的可能情況,但想起易風強大的武藝後,最終還是沒開口。
“發現問題!”
突然,易風停下腳步,輕聲向小山和其他人警告,同時打手勢讓他們保持安靜。
趙三也站住了,在環顧四周一陣子卻沒有察覺到異常之處。
易風隻是低聲說了這句話,便開始小心引導小隊前,小山等人也緊隨其後。
雖然尚未得知到底發生了什麽狀況,他們依然堅定追隨易風的方向而行動。
當他們一臉疑惑地按照易風的方式悄悄移動,先是西行一小段後再北向,接著繼續走一段時間又轉向東,最後折返南進。
使得小山和小虎一行人更為困惑了。
也隻有經驗豐富的趙三似乎察覺到了一些蹊蹺,易風似乎繞了個圈然後又原路返迴了。
可趙三根本搞不清楚易風這麽做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不過,見易風緊鎖雙眉,一臉凝重與謹慎的樣子,他也不得不壓抑住內心的疑惑,繼續跟隨在易風身後。
他也想看看易風到底打算幹什麽。
不知過了多久,易風停下了腳步,朝著小山等人大致做了個安靜的手勢,然後俯下身子。
盡管小山等人感到迷惑,但也學著他的樣子趴倒在地。
他們麵麵相覷,小山和小虎等人臉上滿是疑惑之色。
易風靜靜地趴在那裏,一動不動。見到他不動,其餘的人也屏住唿吸不敢移動分毫。
此時的他們覺得這一切都匪夷所思,竟然默默地跟著易風這麽做。
先前,易風憑借敏銳的聽覺發現了敵軍密探的蹤跡,並且人數眾多,足有三十餘名,藏匿在不遠處。
判斷為敵軍密探的主要依據是他聽見了他們的談話內容。
現在,易風趴下不動的目的就是想繼續 ** 趙國密探的交談,以此獲得更關鍵的軍事信息。
“據說發現了秦國 ** 在這區域出沒,這是不是意味著秦軍準備襲擊我們的趙國?”
“誰又能確定呢?”
“會不會是一場誤會,我們在這兒監視這麽長時間,根本沒見一個秦兵。”
“不管實際情況怎樣,總歸需要查個明白才行。”
“此次行動,大將軍派遣我們來這裏,就是要偵察我們邊界地帶的具體狀況。”
......
那批趙國密探就隱匿於草叢之中輕聲討論。
其實依規定他們應當完全沉默無言,但是因為在周圍未發現秦國 ** 的存在,且此地遍布己方士兵,一旦有異狀,第一時間就會察覺到,所以還是難以控製自己的閑談欲。
“好了,今天的討論到此為止,其餘的事明日再議。”許久之後,會議結束,大家各自散去。
“爺爺、父親,這是我的好兄弟易風。”離開帳篷時,王離立即拉住易風向王翦和王賁二人介紹。
“屬下易風拜見兩位將軍!”易風恭敬地向王翦和王賁施禮。
雖然剛才會議上王賁也在場,但由於不認識易風,並未多說什麽。
對於能夠在某一天見到這兩位曆史上鼎鼎大名的將領,易風內心也是充滿敬畏的。
但此時六國尚未統一,王翦與王賁也隻是初露鋒芒。
跟隨著王翦這樣的將領,自然是不缺戰場上的機會;憑著自己的實力,立功的機會也是綽綽有餘。
如今易風最缺的就是真正戰鬥經驗。
“無需如此。”王翦淡笑著迴應,並把目光轉向王離,仿佛有所問詢。
“爺爺,千萬別小看了我的這位兄弟,他可不是普通人。”王離緊接著說。
“哦?”聽到這話,王翦和王賁不禁重新審視了一番麵前的易風,卻沒有發現有什麽特別之處。
“他曾一人一劍擊殺了四隻巨獸。”王離補充道。
“真的?”王翦和王賁半信半疑。
即便是他們軍中的將領也很少有人能做到這點,更不要說眼前這看似瘦弱的少年。
“我親眼所見,絕對不假。”
“而且,易風當時就是在那次事件中救了我的命。”王離又添一句,不禁微微紅了臉,想起那時逃之夭夭的模樣。
“感謝這位少年勇救我家小兒。”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王賁終於開口表達了感激。
“不敢當,那是湊巧罷了。”易風輕笑迴話。
“若非我不嫌棄,請加入我麾下的親兵隊。”王賁接著提出邀請。
麵對這一提議,易風婉拒說:“多謝將軍厚愛,但晚輩還是希望能夠在新兵隊伍中多加曆練。”
即便加入王賁的親兵隊的確更為安全穩定,且有著豐厚的迴報,但這並非他心中所望。
易風如今擁有這份實力,又趕上秦國實行軍功製,因此,他寧願憑自己的努力逐級攀升,而不願意依賴王賁的引薦。這樣他才能更加穩健且長久地發展。
倘若依靠王家的幫助,終究也隻能成為王家的一員附屬,這絕非他的理想所在。“真是個好青年,很有魄力。”聽到易風的話語後,王翦和王賁不僅沒有感到不悅,反而更加看重易風。“假如你改變了主意,任何時候都能找我。”王賁隨即又加了一句。“感謝將軍!”易風又一次表示感謝。
“我沒看錯人啊!”直到王翦與王賁離開之後,王離才輕拍了一下易風的肩膀,淡笑著說。“真正的漢子應自力更生。”易風輕輕笑著說道。“說得太對了,男兒應當自強!”王離的笑容也越發燦爛,接著二人結伴返迴了自己的營地。*
五天過後,大軍全部集齊,總計達三十萬人。
其中有經驗豐富的戰士二十萬,新人士兵十萬。
秦國也希望借此機會,讓資深戰士與新兵相互協作,以曆練新人。
連年的戰爭已讓秦國失去了不少將士,加之許多資深士兵或退役或戰死。因而這些年來招新的年齡逐步下限至十四歲的青少年了,早些年間則是以十七歲起步。
如此下去,在曆經幾十年戰爭,也許就真的麵臨兵源短缺了。
又過了一些日子,部隊再一次整裝出發。
這一次秦國的軍事目標為拿下趙國的鄴城。鄴城的地緣位置非常關鍵:其南距安陽大約二十餘裏,向北僅與趙的京都邯鄲有四十裏之隔。故若秦國成功奪取該城,不僅可以威懾趙國首都邯鄲,並且會給另外兩國韓國與魏國增添巨大的壓力。
但是,易風明白,在那段記錄中的戰役,無論是由桓齮還是王翦或者楊端和帶領的戰役,他們都沒有攻陷過鄴城;隻是取得了其他九個城市的占領權而已。
顯然此刻,易風仍隻是個小卒,尚無能力對大局產生影響。此時的首要任務便是在戰場盡可能多地斬敵立功,希望有朝一日得以 ** 領軍時可以主宰全局。
王賁率先帶著五萬先鋒兵向趙的方向進發。這支先鋒隊裏有五千騎兵,其餘是兩萬的步卒。
而王離所領導的那一萬新生力量則正是王賁先鋒部中的一部分,且是唯一的這批新成員之一。由於一個部隊的先鋒地位重要,往往是由資深軍人擔任。一旦前鋒部隊遭遇不測將直接打擊後方主軍士氣。
之所以王離這批新人能夠在先鋒隊伍中有名額,則是因為他作為隊長的兒子同時也是孫兒的關係。
處於最前線的士兵總是有機會更容易建立功勞,當然危險係數也是相當之高。
王賁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爭取到先鋒之位。
與此同時,桓齮、王翦和楊端和三人則率著剩餘的二十五萬兵馬隨後跟進。
“你說,我們會不會戰死沙場?”
在王離帶領的新兵隊伍裏,不少新兵顯得滿麵憂色。
對於這麽快便要踏上戰場,他們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此刻,這些未曾經曆戰火洗禮的新兵蛋子們不由得陷入了緊張之中。
當然,在隊伍裏也有無所畏懼的人,他們興奮而激動的表情表露無疑——他們都渴望著上陣殺敵以贏得榮耀,並期望借此改變自己的一生。
其中就包括易風,此刻的他也微微感受到了一種激昂的心情,因為他同樣夢想著在戰場上建功立業,進而用豐厚的酬勞來換取更多的牲畜,幫助家中的妹妹。
“不知家裏的情況怎麽樣呢?妹妹和母親還好嗎……?”
當他思考至此處時,對家的思念油然而生,腦海中浮現的是那個總喊著他名字的小姑娘的身影,及擔心母親身體狀況的想法。
“傳令下去,派遣更多的斥候去偵察前方情況。”
隨著大軍逐漸逼近趙國邊界線,盡管之前已經有先行偵察的部隊,但王賁還是再次發出了指令。畢竟關乎於五萬戰士的存亡,再多的小心都是應當的。
“報告將軍,末將願率領部下去前方偵查。”
這時,王離上前,朝王賁拱手提議。
其他的幾個小分隊都派出過人執行了偵查的任務,而自己所率領的這群新兵卻尚未有過任何動作,這令他感到不滿。這樣做,分明是對他們不信任。
“你的人可靠嗎?”一位其他將領立刻質疑到。
考慮到將毫無作戰經驗的新人安排去做危險的偵察工作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也許還沒有摸清敵人的情況就首先把自己的隊伍置入險境。
這就是為何直到此時王賁還未曾給王離安排偵查任務的主要緣故;他的用意僅僅是想通過前線的接觸來讓年輕的指揮 ** 夠學習和體驗戰爭經驗。
“若有失職之事,甘願依律處分。”麵對此狀,王離認真地說。
他不甘心隻在戰場外作壁上觀或者跟在統帥王賁的後方分享戰績。
“既然如此,那就交給你負責前方偵察事宜吧。”見其誠意滿滿,王賁同意了這項提議。
王離則答:“是!一定不負將軍所托!”
接著迅速組織一個約一百人的偵查隊。
而這一百人正好是從易風所屬的單位挑選出的人員;這也是王離有意給予後者成長並建立軍功機會的一部分計劃。
依據秦國現行的軍隊體係規則:每組五人的小隊有一個伍長領導,兩個這樣的單位組成“什”,配有十名指揮者之一名為什長者負責協調。五個什組成屯, 設一名屯長指揮;同樣兩個“屯”的組合被稱為一個“百人隊”配備有一位領頭者稱“百將”。五十個人設立一個“半指揮”即五“百人隊長”合稱為“半統領” ,而兩隊的百“百人隊長”的領導者稱為“千統領”或亦為同一等級稱的“千長” 。
也就是說,在這個一百人組成的隊伍之中,包括了多個級別的無薪酬 ** 職務如屯長與伍長,什長等都是由那些資深一些的老隊員暫任,而其餘的初級指揮職務,則是在這群新兵之中暫時提拔上來的人物充任的。
畢竟,如果一萬名士兵的伍長和什長都需要由老兵擔任,這將會消耗大量老兵。
因此,易風得以成為了一名什長,而小山和小虎也成為了伍長,並且正好是易風所在什裏的兩位伍長。
此外,易風這一什的主要成員基本來自他的村莊,另外隻有兩人是從附近村莊來的。
他們都樂意加入易風的什隊裏,並對易風十分尊敬。
因為他們目睹了易風一人一劍 ** 四頭大獸的情景,與易風同行會相對安全一些,因此他們對他充滿了敬仰。
接到命令後,易風隨即通知小山和小虎帶領他們的小隊跟隨自己。
他們的百將叫趙三,同樣是一位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兵。
趙三接受了王離的指令後,便將手下的十支什的士兵分成若幹小組,到各個方位偵察敵情。
其中易風的這支隊伍單獨一路,徑直向前方挺進,與此同時,趙三自己也隨著這隊一同前行。
趙三曾目睹過易風的強大實力,覺得跟隨在易風的小隊最為安全,即便遇上了敵人,如果人數不多,在易風的保護下應不會有問題。
趙三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並沒有試圖亂下指令,僅跟隨易風行事。
易風和趙三攜同小山和小虎幾個人迅速抵達趙國邊界。
這裏的環境險要多石多草,非常利於隱蔽敵人的耳目,僅憑目測很難識別出來。
但對於易風來說,這樣的困難不存在。
行走之中,利用他卓越的聽力監測周圍的任何變動,一百米之內的一切動靜盡在掌握。
“有這超群聽力真好。” 易風心裏暗自感歎,他可以無需刻意搜尋就了解自己周圍一百米範圍內是否有暗哨或敵人的蹤跡。
故此易風的前行速度極快。
看到旁邊的趙三一直緊皺眉心,想了好幾次欲提醒易風需要如何探明四周的可能情況,但想起易風強大的武藝後,最終還是沒開口。
“發現問題!”
突然,易風停下腳步,輕聲向小山和其他人警告,同時打手勢讓他們保持安靜。
趙三也站住了,在環顧四周一陣子卻沒有察覺到異常之處。
易風隻是低聲說了這句話,便開始小心引導小隊前,小山等人也緊隨其後。
雖然尚未得知到底發生了什麽狀況,他們依然堅定追隨易風的方向而行動。
當他們一臉疑惑地按照易風的方式悄悄移動,先是西行一小段後再北向,接著繼續走一段時間又轉向東,最後折返南進。
使得小山和小虎一行人更為困惑了。
也隻有經驗豐富的趙三似乎察覺到了一些蹊蹺,易風似乎繞了個圈然後又原路返迴了。
可趙三根本搞不清楚易風這麽做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不過,見易風緊鎖雙眉,一臉凝重與謹慎的樣子,他也不得不壓抑住內心的疑惑,繼續跟隨在易風身後。
他也想看看易風到底打算幹什麽。
不知過了多久,易風停下了腳步,朝著小山等人大致做了個安靜的手勢,然後俯下身子。
盡管小山等人感到迷惑,但也學著他的樣子趴倒在地。
他們麵麵相覷,小山和小虎等人臉上滿是疑惑之色。
易風靜靜地趴在那裏,一動不動。見到他不動,其餘的人也屏住唿吸不敢移動分毫。
此時的他們覺得這一切都匪夷所思,竟然默默地跟著易風這麽做。
先前,易風憑借敏銳的聽覺發現了敵軍密探的蹤跡,並且人數眾多,足有三十餘名,藏匿在不遠處。
判斷為敵軍密探的主要依據是他聽見了他們的談話內容。
現在,易風趴下不動的目的就是想繼續 ** 趙國密探的交談,以此獲得更關鍵的軍事信息。
“據說發現了秦國 ** 在這區域出沒,這是不是意味著秦軍準備襲擊我們的趙國?”
“誰又能確定呢?”
“會不會是一場誤會,我們在這兒監視這麽長時間,根本沒見一個秦兵。”
“不管實際情況怎樣,總歸需要查個明白才行。”
“此次行動,大將軍派遣我們來這裏,就是要偵察我們邊界地帶的具體狀況。”
......
那批趙國密探就隱匿於草叢之中輕聲討論。
其實依規定他們應當完全沉默無言,但是因為在周圍未發現秦國 ** 的存在,且此地遍布己方士兵,一旦有異狀,第一時間就會察覺到,所以還是難以控製自己的閑談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