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相互攻守,可見於除戰場之外的場合。除了看雙方實力之外,還要看誰能用活自己手中的每一顆“棋子”,用之巧妙,“卒”也有“車”的威力。如果一味地使用蠻勁,“車”也無力抗“卒”的圍攻。此為《孫子兵法》“謀攻篇”之精髓。


    【本篇導引】


    本篇主要講述了戰爭的一般原則、用兵的策略、用兵的方法及預知勝利的情況。


    戰爭的一般原則是,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所以要不戰而屈人之兵。


    用兵的策略: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用兵的方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預知勝利的情況有五種: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者勝。


    本篇的主題詞:上兵伐謀,敵軍引勝,知己知彼。


    【智慧之源】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韞,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於軍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經典詮釋】


    孫子說:一般的戰爭指導法則是:使敵人舉國降服為上策,而擊破敵國就略遜一;使敵人全軍完整地降服為上策,而擊潰敵人的軍隊就略遜一籌;使敵人全旅完整地服為上策,而打垮敵人的旅就略遜一籌;使敵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用武力打它就次一等;使敵人全伍降服是上策,用武力擊潰它就次一等。因此,百戰百勝,並就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經交戰而能使敵人屈服,這才算是最高明的。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用謀略戰勝敵人,其次是挫敗敵人的外交聯盟,再次就是直接敵人交戰,擊敗敵人的軍隊,下策就是攻打敵人的城池。選擇攻城的做法實出於不得。製造攻城的大盾和四**車,準備攻城的器械,費時數個月才能完成;而構築用於城的土山,又要花費幾個月才能完工。如果主將難以克製憤怒與焦躁的情緒而強迫驅士卒像螞蟻一樣去爬梯攻城,結果士卒損失了三分之一而城池卻未能攻克,這就是攻帶來的災難。


    所以,善於用兵的人,使敵人屈服而不是靠交戰,奪取敵人的城池而不是靠強攻,毀滅敵人的國家而不是靠久戰。一定要用全勝的戰略爭勝於天下,這樣既不使自己的軍疲憊受挫,又能取得圓滿的、全麵的勝利。這就是以謀略勝敵的標準。


    因此,用兵的原則是,擁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擁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敵人,擁有兩倍於敵的兵力就設法分散敵人,兵力與敵相等就要努力抗擊敵人,兵力於敵人就要退卻,兵力弱於敵人就要避免決戰。所以,弱小的軍隊如果一直堅守硬,就勢必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將帥是國君的助手,輔助周密,國家就一定強盛,輔助有缺陷,國家就一定衰弱。


    國君危害軍事行動的情況有三種:不了解軍隊不能前進而硬使軍隊前進,不了解軍不能後退而硬使軍隊後退,這叫做束縛軍隊;不了解軍隊的內部事務,而去幹預軍隊行政,就會使得將士迷惑;不懂得軍事上的權宜機變,而去幹涉軍隊的指揮,就會使將士產生疑慮。軍隊既迷惑又心存疑慮,那麽諸侯列國乘機進犯的災難也就隨之降臨。這叫作自亂其軍,徒失勝機。


    所以能把握勝利的情況有五種: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夠勝利;了解多兵和兵的不同用法的,能夠勝利;全軍上下意願一致的,能夠勝利;自己有準備來對付無備的敵手的,能夠勝利;將帥有才能而國君不加掣肘的,能夠勝利。凡此五條,就是握勝利的方法。


    所以說: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百戰都不會有任何危險;雖不了解敵人,但是解自己,那麽有時能勝利,有時會失敗;既不了解敵人,又不了解自己,那麽每次用都會有危險。


    【現代釋用】


    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最好的方法進行謀劃,也就是“上兵伐謀”。


    從事企業生產、商戰,也必須謀劃。謀劃得當,就會進展順利,就會贏利;謀劃不得當,就會進展緩慢,甚至失敗,遭受損失。不可能設想,一個企業生產處於無組織狀態,產品會質量上乘,聲譽良好。所以企業生產、商品運營,都必須進行謀劃。


    要進行謀劃,就必須比較判斷,如何組織、協調,才能發揮最大的潛力。比較判斷就是“知己知彼”。所以《孫子兵法》說:“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者勝。”“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孫子兵法現代釋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籬子並收藏孫子兵法現代釋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