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弄堂裏。


    有兩個穿著破破爛爛的年輕人,挑著貨物,走街串巷地叫賣著。


    “花生、瓜子、蟑螂藥......”


    隨著他們的叫賣聲,弄堂裏有人會喊道:“賣貨的,給我來兩毛瓜子,要鹹口的。”


    “好嘞。”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陶陶和秋生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裝窮的話,確實不容易被抓。


    隻要你看起來,比大家都過得慘,他們就不會吃飽撐著舉報你。


    當然他們最恨的就是地痞流氓,經常攔下他們,隨意打劫一些物品走。


    在鄭非的建議下,兩人幹這行已經有半年時間,雖然一直被家裏人指著鼻子罵,可卻是真的賺錢。


    半年的時間,兩人已經賺了一千六百多,比廠裏麵的領導都要高很多。


    而這些錢,他們全都聽鄭非的,存在銀行裏,並沒有放在家裏。


    鄭非說,明年的風向可能就會變好,到時候,可以外灘附近盤一家店麵下來。


    到時候,專門賣遊客各種幹果。


    ......


    在經過一處新華書店門口時,他們發現門口大排長龍,門口還貼著一張海報。


    看到海報後。


    兩人那叫一個激動。


    “非哥,又出新書了啊。”


    陶陶那叫一個羨慕,跟鄭非幹了幾個月後,他對藝術也是相當向往啊。


    可惜沒有這方麵天賦,見這裏人這麽多,兩人將挑著的籮筐對著排隊的人群問道。


    “同誌,要買點瓜子不。”


    《風雲》第二冊的暢銷,並沒什麽懸念,畢竟第一冊的銷量那麽好。


    有很多讀者都在等第二冊,一家新華書店的營業員,剛拆開一箱擺在了書架上,很快就給大家搶空了。


    營業員無奈在一塊小黑板上寫著:《風雲》今日已售罄。


    “經理,咱們門店沒貨了。”


    書店經理擰著眉頭,隨後迴到辦公室後,搖起了電話來,並說道:“歐主任,《風雲》倉庫還有嗎,有的話,我們門店還要十箱。”


    “已經沒了,要等印刷廠。”


    新華書店負責銷售發行的歐主任,今天接到了不少電話,全都是要來拉貨的。


    見銷量這麽好,歐主任真的很想大手一揮,加印它個五十萬冊,可上麵的領導態度還是比較曖昧的,十五萬已經是他所能申請到的極限了。


    ........


    自打《風雲》再次暢銷後,上美出版社又開了會議。


    反正大家早就已經習慣,有問題就開會解決,一個會議搞不定,那就開兩個會議。


    出版社的王科長,開會後就說道:“因為某人的英明決定,咱們出版社損失了一大筆收入,每本四毛五,十五萬冊,要是咱們跟先進出版社財務還沒分割的話,分到咱們手裏,至少能有四千元。”


    財務科的人也跟著抱怨道:“咱們今年出了不少連環畫,銷量雖然不錯,可成本也很高,扣掉印刷費和發行費用,幾乎都是打平的狀態。”


    見社裏麵有人發難,江維山擰著眉頭,堅持自己的言論:“連環畫才是我們出版社的根基,你們不幫自己人算了,怎麽還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王科長對這個主張財務分割的江副總編,那叫一個恨之入骨,一想到先進出版社將來可能會很火。


    王進山就相當不爽,到嘴的鴨子,被人給送出去了,換誰能不生氣,哪怕對方是副總編,他也照樣懟道:


    “那你們也搞一本爆款出來,我們自然沒有任何聲音。”


    可當他說出這樣的話後,大家反而都沉默了,直到有一位年輕人突然來了句:


    “我覺得,咱們也不一定要死守著連環畫形式,鄭非那種風格的漫畫,咱們又不是不能畫。”


    當他說完後,整個會議室的氣氛變得相當詭異,尤其是連環畫編輯和是創作組的負責人,看他的眼神,仿佛像是在吃人。


    陳禮達整個會議都沒怎麽發聲,而是聽他們在那裏吵來吵去,最後會議結束時,直接來了句。


    “兩個月後,考察團就要前往香港,上麵總共給了咱們出版社三個名額,這周末得把名單確定下來。”


    聽到這話,大家瞬間全都轉移了注意力,連環畫編輯室的負責人,當場說道:“我們科室肯定要一個名額。”


    “創作室要一個,大家沒意見吧。”


    “憑什麽,每次名額都給你們,我們美術編輯室也得要一個名額。”


    王科長說道:“這次我們出版科也得爭一爭。”


    ......


    這次《風雲》的再次暢銷,讓莫常山嘴巴都快笑歪了,他現在都愛死那個姓江的。


    再扣除印刷、發行的費用,居然能分到一萬五,且這一次還不用分給上美出版社。


    這次給鄭非的稿酬,莫常山提高了非常多,正常來講,彩色漫畫的基本稿費就比較貴。


    每一頁在8~22元之間。


    莫主編給鄭非的價格開到了20塊,雖然漫畫有很多內容都是漫畫助理幫忙完成的。


    可這些細節,莫常山自然不會去摳,有這麽一顆搖錢樹在,他找十個漫畫助理幫他都不是問題。


    也就是說,《風雲》第二冊,鄭非單單基本稿酬,就有兩千多,要是再加上印數稿酬的話,鄭非估計能拿到五千多。


    鄭非雖然賺的多,可出版社也賺了不少錢,迴想起來,半年前,出版社都還沒錢給同誌們過個好年。


    現如今賬戶裏,居然躺著這麽多錢,莫常山還真有些沒法適應。


    看著眼前這個破敗的弄堂,莫常山心中突然有個野心,等出版社再多賺點錢,幹脆搬到黃浦江邊去。


    也學學那些老克勒們,上班前,先來一杯咖啡,欣賞下黃浦江,再慢慢進入工作狀態。


    除了這件事外,還有件讓莫常山更開心的事,那就是出版局的領導,居然給了他們出版社兩個考察團的名額。


    且這次是由分管宣傳口的領導親自帶隊,前往香港進行文化方麵的考察。


    可莫常山卻聽到了內幕消息,這一趟文化考察,還有件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領導覺得,咱們國內出版發行的作品這麽多,看看能不能向外兜售一些,順便賺一些外匯迴來。


    其中一個名額,肯定是要給鄭非的,莫常山非常看好鄭非那個叫《鄉村教師》的新漫畫。


    不管從立意,還是所上升的高度,都遠超《風雲》的,必須得讓鄭非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裏完成創作。


    到時候,把這本《鄉村教師》一起帶去香港展出,要是能一鳴驚人那是最好的。


    至於另外一個名額,他也很糾結,到底是該給自己,還是給許三歲。


    這樣的機會非常少,莫常山自己也很想去,可這兩個名額怎麽來的,他還是心裏有數。


    要是沒有陳總編說好話,出版局那邊,是不可能給他們這種小出版社兩個名額的。


    莫常山有種直覺,這裏麵有一個名額就是給許三歲留的,一想到這,莫常山就忍不住歎氣了聲。


    “看來,隻能下次再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重生了,誰還搞連環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不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不渡並收藏都重生了,誰還搞連環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