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簡陋且毫無創意的活動售賣現場。


    鄭非微微皺著眉頭,自己這個穿越者,要是不搞點事情,會不會顯得做事太古板了。


    說幹就幹,幹脆趁著這次活動,直接把漫畫周邊給搞出來。


    剛好去年,鄭非玩了很久的泥巴,在這個年頭想塑料手辦,明顯是不現實。


    這年頭塑料多貴啊。


    但搞一批泥塑手辦還是沒有問題的,雖然沒有塑料手辦精致,但要是搞q版的話,好像也不會差太多。


    ......


    鄭非之所以想搞衍生周邊,是為了應對將來的盜版之災。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八十年代末,國內出現了越多越多的私營印刷廠,而這些印刷廠則成了盜版書商的溫床。


    據說當初賈老師的《廢都》出版後,成為了盜版書商重點關注的對象。


    據說,在當時有超過40個版本的《廢都》流傳開來,正版盜版的銷售量合計達到了1200萬冊。


    在那個年代,這本書的銷量也就比某本語錄少,在那段時期裏,所有的作家都對盜版書籍恨之入骨。


    隻能這麽說,提早搞衍生周邊的話,至少可以讓漫畫家賺到更多的錢。


    說實在的,鄭非也不是特別聰明的人,但他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錢才是驅動產業的唯一動力。


    至於什麽情懷,都是狗屁。


    隻有讓漫畫家賺到錢了,這個產業才有可能盤活,要是漫畫家每個都在餓肚子,就算一開始熱情飽滿,最後也會變得十分狼狽。


    曾經的他,就是麵鏡子,所以對鄭非來說,這一行要想發展好,就得讓漫畫家們都能吃飽飯,且還是吃上好飯。


    大家才會投入更多的心思在創作上。


    ......


    就比如,六七十年代,連環畫為什麽會那麽火,根本原因,還不是因為組織不讓他們搞“藝術品”。


    這才導致一幫畫家為了養家糊口,全都擠到連環畫這個賽道裏。


    可等組織放開管控後,藝術品又開始值錢了,這幫畫家自然就看不上這條賽道了,而這也是連環畫落幕的根本原因。


    ......


    鄭非將心中所想跟莫主編商量交談了番,聽到這些建議的莫常山,那雙經常眯著的眼睛,瞬間變大了不少。


    “鄭老師,你這個想法非常好啊,是從哪裏學來的啊。”


    “一處島國學來的。”


    “你去過那裏?”


    “沒有,隻是在漫畫上看到的而已。”


    “這樣啊。”


    鄭非還真不清楚,日本現在已經開始流行漫畫周邊了沒有。


    莫常山也很讚同鄭非的想法,就一個書架而已,確實感覺單調了點。


    “鄭老師,咱們這個活動,還有一周時間,你要真能把那些東西搞出來,要不咱們定在最後一天?”


    “可以,完全沒問題。”


    ......


    接下來這幾天,鄭非將畫稿交給許三歲後,就窩在家裏玩起了“泥巴”來。


    順便還把陶陶給叫了迴來,好久沒有玩泥巴的陶陶,非常樂意給鄭非和泥巴。


    差不多四天後。


    三十多個還沒上色的小泥像已經做好了,是聶風和步驚雲的q版泥像。


    鄭非又花了一天的時間上色。


    看到這個小泥像後。


    陶陶那叫一個愛不釋手,一本正經地說道:“鄭老師,這個泥像能不能送我一對啊。”


    “當然可以。”


    這些泥像雖沒有後世的手辦那麽精致,可這q版的手辦也是非常的好看。


    拿個一對泥像的陶陶,突然來了一句:“非哥,等我跟秋生賺到足夠多的錢,能不能跟你一起搞藝術啊。”


    鄭非笑了笑。


    “可以啊,等你們以後足夠有錢了,就來投資我吧。”


    “這可是你說的。”


    陶陶剛才的話,倒是點醒了鄭非,將來有機會的話,自己完全可以搞一家專門生產漫畫周邊的公司。


    將來隻要有漫畫火了,就可以合作,將衍生周邊生產出來,甚至還可以做成動畫、拍成電視劇等等。


    可這些想法,還是有些太遠了,做好q版手辦後,鄭非直接請隔壁的手工達人孫大爺做了個輪盤。


    隻要轉動輪盤。


    上麵大大小小,有七八個大小不一的格子,最大的那格寫著【謝謝參與】


    【出版社一日遊】


    【鄭非老師親筆簽名漫畫一份】


    而最小的那個格子,就是【風雲小泥像】


    ......


    到了活動的最後一天,鄭非將這些“q版手辦”、扇子全都帶到了活動現場。


    一張手繪的大海報。


    立馬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而到了書架前,擺在桌上那些神情各異的小泥像瞬間吸引了讀者的目光,一旁還寫著【鄭非老師親自捏的人物泥像】。


    “營業員,這個泥像怎麽賣啊?”


    “多少錢一個?”


    見圍觀的人群越來越多,莫常山笑著說道:“不好意思,這個是非賣品,而是贈品,大家隻要購買《風雲》漫畫,就可以轉一次大輪盤。”


    新華書店的張經理看到這次活動後,也是大為震撼。


    他也在書店搞過很多次活動,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以前他們搞活動的時候。


    最多就是把作者請來,讓他坐在現場親筆簽名,哪裏見過這種活動方式。


    居然把書中的主角捏成了小泥像,直接贈送給讀者。


    就是那個輪盤實在太難轉了,前麵三十多人,就隻有一人搖到了【出版社一日遊】。


    張經理不禁吐槽了句:


    “先進出版社那麽屁點大的地方,兩分鍾就走完了,哪裏需要一日遊。”


    還有五個人搖到了鄭非老師的親筆簽名漫畫書,可到現在還是沒人能搖到那個小泥像。


    頓時有人心生不滿道。


    “同誌,你這輪盤不會是作弊吧,怎麽搖了這麽多次,還是沒能搖到啊。”


    可就在這個時候,那個向來都是在新華書店白嫖的待業青年李自明,看到這個小泥像後,也不禁心動起來。


    在他眼裏,這些小泥像還是有一定價值的,猴票他搶不到,這個


    他全身上下加起來,還不到五毛錢,《風雲》他都看了很多遍,壓根就沒有必要買。


    可那個小泥像,看起來不錯的樣子,本著試一試的態度,他就上前買了一本。


    然後轉動了輪盤,見輪盤上的指針略過那個最大的【謝謝參與】,落在了【風雲小泥像】時。


    他忍不住握起了拳頭,高唿了一聲:“臥槽,我中獎了。”


    看到這幕後。


    鄭非微笑著說道:“請問,你想要聶風,還是步驚雲?”


    李自明思考了番。


    “我選步驚雲。”


    而拿著小泥像的他,才剛剛走出新華書店,就有人出價一塊錢,想買他手裏的步驚雲泥像。


    李自明思考了番。


    “三塊就賣你。”


    對方思考了會:“好吧,三塊就三塊。”


    然而,李自明不知道的是,這三十多個小泥像,作為中國手辦的開山鼻祖。


    被炒到了難以想象的高價,尤其是在一群名叫二次元的群體中,這三十多件小泥像,就跟聖物一樣。


    見真有人中獎,大家又爭先恐後買起了《風雲》漫畫。


    而這幫人不知道的是,眼前這個負責輪盤的年輕人,就是這部漫畫的作者。


    正月月末。


    讓大家都沒想到的是,《風雲》再版的十萬冊,全都給賣完了。


    而這個誇張的銷量,頓時引起了文匯報的注意,一個叫陸小雨的實習記者,不禁問道:


    “師傅,咱們要不要再去采訪下鄭非老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重生了,誰還搞連環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不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不渡並收藏都重生了,誰還搞連環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