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非在去投稿前,率先跑了一趟孟老師的畫室。


    把原稿先給他過目,他跟出版社的是同一個圈子的人,他的態度,很有可能就是那些人的態度。


    當孟老師解開牛皮袋後,看到上麵的漫畫時,整個人錯愕了良久,沒看多少頁,便將漫畫塞了迴去:


    “藝術的話,我略懂一二,可故事的話,我一竅不通。”


    說完不解看著鄭非。


    “你這都是從哪裏學的?”


    “我要說自學成才,孟老師相信嗎?”


    “雖然看著淩亂,可卻有章法,單單一幅圖,就用上了好幾種畫筆,你這個自學成才也未免太過天才?”


    鄭非隨口胡掐道:


    “運氣好,認識了一位香港來的漫畫家,跟他學了一段時間。”


    孟洸微微皺眉,總覺得這小子沒講真話,跟他接觸了好幾次,可越接觸就越覺得有種說不出的別扭。


    別人辛辛苦苦學習了七八年的技巧,可在他這邊,就像是雜貨店在賣東西一樣,連他都有些嫉妒了。


    “孟老師,您覺得這個漫畫有可能會過稿嗎?”


    “要是我的話,隻要裏麵的內容沒問題,百分百會給你過稿,不過第一版的印刷數量,肯定會控製在5000以內。”


    “這麽說來,我的過稿幾率還是很高的。”


    跟孟老師混熟了,自然就嬉皮笑臉起來:“您這邊有沒有認識的熟人。”


    孟老師搖搖頭:


    “熟人也沒用,是要開會決定的,而像你這種啊,估計還得開大會。”


    就在鄭非即將要離開時,孟洸突然說道:“你就不用郵寄給出版社了,直接過去投稿就行,記得買包紅牡丹給傳達室的陳大爺,他隻要肯收你的煙,你的稿件就不會丟,比郵遞還要靠譜。”


    “謝謝孟老師。”


    接下來,鄭非用煙票買了一包紅牡丹。


    這玩意可貴了。


    一包四毛九。


    比那個大前門貴多了。


    這年代也是有中華煙的,送人的話,這個煙自然是最好,隻是這玩意,哪怕你有煙票也不一定能買的到。


    特供啊,專門給駐外使領館和來訪的外賓抽的,好像要到88年,才放到市場上來。


    據說當天每條中華的價格,就飆到了65塊。


    而紅牡丹這煙也很傳奇,反正從他懂事起,這煙就一直被當做中華煙的平替。


    還有人說,牡丹333跟中華是同一個車間生產的,用的煙絲也是一樣的。


    可具體情況,鄭非也不知道,但隻知道這款煙因為這種說法,變得非常貴。


    沒走幾條街,鄭非就來到了長樂路這邊,在ja區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單位都不會特別大。


    人美出版社在當年可是非常厲害的存在,也不知道有多少畫家靠他吃飯。


    畢竟現在畫家的畫並不值錢,也不敢亂標價,不然帽子扣下來。


    要想多賺點錢,就隻能走連環畫這條路。


    這個年代,連環畫賣的便宜,差不多才兩三毛,還沒有一包煙來的貴。


    可暢銷的連環畫能印刷到一兩百萬冊,要是能出一本爆款的話,這個稿費瞬間就能誕生好幾位萬元戶。


    不過在這個年代,偉人的稿費依舊還是最高的。


    他來到門口,敲了敲傳達室的門。


    一位大爺探頭後問道:


    “你找誰?”


    鄭非微笑著:“是這樣的,我是來投稿的,由於離這裏並不是很遠,孟老師就讓我直接過來投稿了。”


    “什麽稿件啊?”


    “連環畫。”


    鄭非沒說漫畫,他擔心這玩意太超前了,把他給嚇到了。


    鄭非就把那包剛買的紅牡丹,還有那份牛皮袋遞到了他手上。


    大爺接過香煙後。


    隨後打開牛皮袋看了幾眼,確定都是畫稿後,這才說道:“可以知道了,我會讓連環畫編輯室的人過來把稿件拿走的。”


    “非常感謝。”


    也不知道自己這個漫畫投稿進去後,不知道能不能掀起風浪來,還是說,就這樣無聲無息了。


    鄭非其實心裏也沒底。


    隻能說,走一步看一步,在沒有得到迴複前,鄭非打算先休息一下,便往外灘的方向去了。


    ......


    可就在這個時候,海棠眼睛一亮,居然看到鄭非在外灘那裏散步。


    上次東海咖啡店後,海棠有點後悔問鄭非是住哪裏的,這人真的非常神出鬼沒,沒有個固定地方,且一消失就是很久。


    見他朝她這裏看過來。


    海棠不由撇過了頭,難不成他是來找自己的不成。


    可就當她翹班來到外麵時,可這樣出去找他,豈不是在告訴對方,自己在窗戶看到他,立馬就去找他。


    這不就變成自己對他有意思?


    他如果是來找自己的,估計會等她下班吧。


    鄭非還真就沒想這麽多,他隻是看了眼外灘14號,隨後就在附近發呆起來。


    來到這個年代後,他發現自己除了看風景外,還真找不到讓他感興趣的娛樂節目。


    收音機不感興趣,電視劇也全都看過了,吃過細糧的他,如今再看這些電視劇,還真是有夠尬的。


    舞廳的音樂又太吵,且那種地方容易碰到二貨,惹得一身騷。


    至於女人,前世“生意”談的多,到這一世都有點厭倦。


    閑暇時,就到處看看風景,本想感受下這個年代的風土人文,可來了一段時間後,卻隻感受到一個“窮”字。


    這個年代真的太“窮”了,可也是因為太“窮”了,這才讓鄭非有非常大的動力。


    看著黃浦江密密麻麻的輪船和漁船,鄭非沿著江堤走了一段距離。


    居然來到了外灘33號,這裏原本是英國駐滬領事館舊址,現在是友誼商店。


    市民哪怕有錢也進不去的,可遠遠還是能看到“我們的朋友遍布天下”八個大字。


    鄭非微微皺眉,隨後走過了滿是遊客的外白渡橋,然後順著蘇州河往譚子灣走了迴去。


    不管投稿結果如何,他又繼續開始阿宅生活,開始繪製《風雲》的第二迴【父猛於虎】。


    既然都決定走這條路,鄭非就不會停下手中的筆,他真的很想把心中故事,早點與這個時代的人相見。


    他真的很想,萬千青年看到他的漫畫後,同樣也是滿腔熱血,勇敢走上這條道路。


    他真的很想在這個年代,就幹翻那些人,省得他們在將來興風作浪,阻礙文化大發展。


    ......


    外灘14號的一間辦公室裏,海棠隻是稍稍沒注意,那人就消失在了人海裏。


    都還沒能等下班,海棠就翹班來到防波堤這邊,可哪裏還有那人的身影。


    她坐在上次鄭非給雯雯繪畫的那張鐵椅那裏,滿臉寫著不高興。


    她最近真的很煩惱,家裏人一直催著她出國,尤其是她娘,就跟和尚念經一樣。


    每天都要跟她說不知道多少遍,國外有多好,要是出國後,她還能學習攝影專業。


    海棠雖然向往西方,可卻不是很想出國,為了這件事,她還跟雯雯商量過。


    結果引來她一頓白眼:“多少人做夢都想出國深造,你倒好還看不上了。”


    放在以前,海棠真有可能就出國了,可現在她猶豫了。


    剛好看到了鄭非,本想問問她的,可就那麽一會的功夫,沒想到,立馬就沒人影了。


    “就不能等我會嗎?”


    海棠氣得她忍不住踢了踢鐵椅子腳,可這一次,鄭非並沒有再出現了。


    ......


    五天後。


    長樂路一家出版社的連環畫編輯室突然舉辦了一場審稿會,甚至還有一些畫師名家在場。


    還真就讓孟洸說對了,鄭非投稿的《風雲》還真讓出版社開了大會。


    參與會議的這些人,依次輪流觀看著眼前這份看起來很像連環畫,但又很不一樣的稿件,每人的臉色都盡不相同。


    等大家都看完後,負責召開這次會議的人,開口問道:“這作品,你們怎麽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重生了,誰還搞連環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不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不渡並收藏都重生了,誰還搞連環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