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那位叫雯雯的女孩,都還在糾結要不要畫,可下一秒,就被她的朋友按在了座椅上。


    “我是真坐不住,還是你來吧。”


    “那我能不能看書。”


    鄭非點頭道:“可以的。”


    雯雯從隨身攜帶的小包裏,掏出了一本小說,沒想居然是王蒙的《青春萬歲》。


    經過短暫的相處,鄭非算是看出來了,這個叫雯雯的女孩屬於恬靜型,至於那個背著相機的則跟她相反。


    等她開始翻書後,鄭非認真觀察了會,這才開始下筆打形。


    經過這兩天的高強度鍛煉,鄭非的繪畫速度明顯提高了不少,可在麵對她們時,他故意放慢了。


    除了把形打好外,還打起了調子,甚至連頭發絲這種細節都不放過。


    鄭非開始繪畫後,那位叫海棠的女同誌,沒看一會,就被他的畫技所折服。


    嘴裏不停咕噥著:


    “畫得居然比我們弄裏的那個朱剛還要好。”


    可讓海棠不舒服的是,這個青年畫家畫畫時,太專注了,一句話也不講。


    雯雯本來就安靜,又是個書呆子,每次看書的時候也是不理人的。


    此時此刻,她仿佛像是個局外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鼓著嘴巴,在附近不停繞小圈圈。


    隨著黃昏的光線越來越暗,海棠時不時就看幾眼腕表,眉頭越皺越緊。


    鄭非畫的時候,也在觀察這兩個女孩,說實在的,兩個都很漂亮。


    臉上沒有化妝的痕跡,硬要形容的話,那就是沒有龔雪那麽驚豔,但也不遑多讓。


    隻能說,上海這個地方“老底子”確實深厚,美女還是不少的。


    鄭非這次畫得很慢,都已經沒啥光線了,他居然還在畫。


    那個叫海棠的,終於不耐煩地問道:“請問,畫好了沒有。”


    鄭非迴道:“快了,還要在潤色一下,差不多半小時這樣。”


    “啊,還要半小時,能不能快一點,我們接下來還有事情,估計來不及了。”


    而鄭非等的就是這句話,故作思考了會。


    “要是有急事的話,可以下次再過來取,我已經記住了你這位朋友的整體臉部輪廓了,接下來,不用繼續看著她,也是能畫出來的。”


    “你怎麽不早點講。”


    “你也沒問我。”


    “......”


    海棠略微有點生氣:“你這人真的是,真不知道該怎麽說你,對了,那我們怎麽找你?”


    “這個簡單,上海外灘,梧桐樹下,我這段時間都會在這邊給人畫畫的。”


    海棠又看了眼腕表。


    “行,那我們有事先走了,剛好我們也在這附近上班,畫就先放你這,下次再找你拿。”


    “沒問題。”


    鄭非猜的果然沒錯,這個年代能在外灘附近上班的,身份簡單不到哪去。


    鄭非對這兩個女同誌不感興趣,他更感興趣的是她們手裏的那台海鷗照相機。


    畫這麽慢的原因,無非是為了拖延時間,給下次見麵創造機會。


    鄭非自認顏值在線,人也很幽默,很受女生喜歡,可女人對陌生人的警惕心都很強。


    尤其是美女。


    經常有莫名的被害妄想症。


    跟這種女人打交道,最好是循序漸進,貿然去借相機的話,下場隻有一個,那就是失敗!


    .......


    目送兩人離開後。


    鄭非立馬加快了繪畫速度,不到五分鍾時間,就把那個叫雯雯的女生肖像都畫好了。


    看著眼前這幅素描畫,鄭非伸了個懶腰,也不知道多久,沒這麽認真畫畫。


    就在此時,身後卻傳來了聲音:“小同誌,你這素描基礎功很紮實啊,可總感覺太寫實了,少了點藝術表現。”


    鄭非微微一愣。


    轉過身後,發現身後站著一位穿著白襯衫、短頭發的中年人。


    鄭非不知道他在這裏站了多久,可從他剛才的評價來看,覺得應該是遇到同行了。


    放在前世,別人這麽評價他的話,二話不說直接開噴。


    可鄭非記得有句話,你要是到了bj,別說自己官多大,要是在上海,就別說自己有錢。


    在這個年代,在這種地方,能講出這種評語的,身份應該不會太差。


    鄭非笑著撓著頭,一臉人畜無害且謙遜的模樣:“畫得不好,讓您見笑了。”


    中年人愣了下,白了他一眼:“過分謙虛,那就是傲慢了,對了,小同誌,你是哪所學校的?”


    “我念到初中,就沒讀了,現在算是待業青年。”


    中年人大腦有點反應不過來:“可我看你這素描基礎,相當紮實啊,跟哪位老師學的啊。”


    鄭非才不會跟他講,他家裏人不知道在上麵砸了多少錢,才把他砸上中傳的漫畫專業。


    鄭非思考了會,隨口說道:“家裏長輩教的。”


    中年人好奇道:


    “你家長輩叫什麽名字,方便告訴我一下嗎?”


    鄭非微微皺眉:“家裏長輩覺得我畫得太差了,都不讓我在外麵報他的名號。”


    聽到這話後,中年人再次愣在原地,畫成這樣還叫太差?


    他教的那些學生,基本功都沒有他來的紮實,難不成這個廟堂之外,還真有隱世大師不成。


    中年人感慨了聲,在身上掏了半天,拿了張大前門的煙殼出來,並向鄭非借了鉛筆,在上麵寫下了聯係方式。


    “小同誌,我就住在田子坊附近,要是想交流的話,可以到這個地方來找我。”


    鄭非接過煙殼後,看到上麵那排字後,稍稍有些驚訝。


    思南路77號,孟光畫室。


    沒想到,還真是位大佬,眼前這個叫孟洸的中年人,雖不算什麽名人。


    可他卻是陳逸霏和魏景山善的老師,79年那會,他就曾導演製作的教學影片《素描》......也算是個很厲害的前輩。


    對方跟鄭非簡單交流了會,隨後突然來了句:“小同誌,你剛剛是故意畫得很慢是不是?”


    鄭非尷尬了下,哈哈道:“沒有,就是畫了一整天有點累了。”


    中年人笑道:“剛剛坐在那裏看書的女孩,我是認識的,是我們學校副院長的孫女,是一名小學老師,追她的人可多了,你可要加把勁了。”


    鄭非嘴角抽了抽,看來這個孟老師誤會了,他對女人真不是特別感興趣,前世該玩的也都玩了。


    該解鎖的姿勢和服務也都解鎖過了,現如今的他,滿腦子隻有借到那台相機的想法。


    說白了,他對那個看書的女孩,一點想法都沒有,反而對這個背相機的女孩有想法。


    “小同誌,我先走了啊,有空的話,來我的畫室坐一坐。”


    “好嘞。”


    隨著光線暗下來,路燈亮了起來,夜晚的南京路亮起了霓虹燈,感覺比白天還要熱鬧繁華。


    而在迴去的路上,鄭非經過了那家海鷗照相材料商店,玻璃櫃裏擺放著各種型號的照相機。


    價格還真是讓鄭非望而卻步,可對這個年代的攝影來說,照相機還算是便宜的了。


    膠卷才是最貴的。


    目前國產膠卷還沒有問世,全都是柯達和富士,一卷膠卷就要二十五塊。


    這還不算衝曬的錢。


    目前衝曬相片的價格,差不多也是一張一塊錢。


    也就是說,一卷膠卷從拍攝到衝洗出來,將近五十多塊,難怪大家看到背相機的會那麽羨慕。


    這就是財力的象征。


    果然還是得先掙錢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重生了,誰還搞連環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不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不渡並收藏都重生了,誰還搞連環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