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番折騰,詮子也不再想甚麽去處,作甚麽道書古言,又禦風迴到原先,要與陳祇好好計較此事,免他日後再胡說八道。
詮子迴了府邸,見府內人影攢動,各殿緊鑼密鼓,心中雖有疑慮,卻無心詢問,他要先尋著詮言,細說那好去處。
眼看到了廂房,同行好友鄧成梁突兀出現在身前,並詢問道:“可有要緊事?不然隨我去趟大殿,鳳將軍要請你我等人共商受降其餘各界一事。”
詮子說道:“雖無甚要緊事,可我剛從西王城迴來,正要問詮言的話嘞;鳳將軍既要請你我二人,想來詮言也去得,你在此稍等,我去喊他來。”
說著便繞過鄧成梁,要去打開房門,但走近時才發覺,廂房四周已被設下禁製,詮子不明就裏,不好強行破門進去。
鄧成梁過來說道:“詮言有位道侶在此,他二人小別勝新婚,加之天外撤離時遭人暗算而落下傷勢,你我還是不打攪的好,況鳳將軍有別的麻煩事要請詮言去做。”
詮子心中思忖,詮言於天下出力甚多,今又落下傷來,理當安生休養,況他雖哄騙我,可事卻是做得不俗,這般比較,我這也非大事,眼下鳳將軍又請,是不該亂了事情本末的。
想通此節的詮子也不糾纏,點頭說道:“既如此也不找他了,隻待明日再說,我隨你去大殿吧。”
二人隨即趕到大殿,恰好又遇西王城城主李存業帶著幾位道門高真過來,幾人一起進去,殿內有鳳棲鬆,秦擇端在,正撥弄著東都洲十二國的形勢圖。
鳳棲鬆見人來後先招唿幾人落座,隨後說道:“離開天外時道祖有話交待,恰好李大人又說神京城有諭令傳來,我看過了,兩邊說的是一件事,請二位小友來也是為此。”
詮子觀察形勢圖,問道:“是受降其餘十二國與接收天仙神人餘孽?”
鳳棲鬆點點頭道:“前者是今夜議事內容,後者要請詮言小友走趟神京城,這是道祖離開時同我講的,還說要問過你三人。”
二人聽得明白,也無拒絕之理,眼下也不敘閑話,轉而說起受降一事來。
秦擇端將無數光線交織而成的形勢圖立在眾人眼前,說道:“現今天人間占據東都洲,但也有十二天國不接受我族受降一事,故須我族發兵一事需各“道人”調遣。”
“屬玄金王朝的瀧界、煊界、歸雲界接壤本朝的篁州、磐州,就由本朝州牧共同出兵,鳳將軍與詮子二人領銜同往。”
“太華王朝隻有丹霞界與本朝的藜州、絳州接壤,屆時由我和鄧成梁領銜州牧同往。事成後需押送敵國將領來子州俯首稱臣,那時就需要李大人攜帶官印與陛下詔書,親自宣讀畫押。”
“期間詮言定然從神京城返迴西王城,再由他帶來的天仙神人舊部前往受降幾國任職,最後則是肅清那群猶如附骨之蛆般的餘孽,徹底重整東都洲。”
李存業沉吟片刻後說道:“老夫攜帶官印詔書不成問題,可宣讀畫押一事該由陛下來做才是,否則豈非亂了本末。”
天子可是天離國主,真正的東都洲之主,此前雖也去了,但那時肯定早已返迴,李存業那願行這僭越之舉。
“李大人何必多慮,陛下那邊想來是計較過的。”鳳棲鬆說道:“受降之計就是如此,還請李大人將朝廷給的進攻路線圖與路途仙家宗門的形勢圖拿來,我好做行軍安排。”
如此李存業也不多說,朝廷自有朝廷道理,對帶了的道人趙儀說道:“各分三份,除王府外都拿給二位將軍。”
趙儀領命,把形勢圖拿了出來,鳳棲鬆看過後說道:“待周天大醮結束,詮子隨我去篁州靈韻郡,秦將軍和成梁則去到絳州胭脂郡,走東北與東南向,最後以合圍炫金王朝之勢會合。”
鄧成梁問道:“途中郡縣做甚處理?若有投誠官員又如何處置?”
江林說道:“後續會有天離將士加入戰場,一路押送迴來就是,暴動者以殺止亂。”
到這時眾人曉得個大概,天離想拿下十二國自是越快越好,人情得失不疑他人多慮,最後修補山河與人心的事交由餘孽舊臣來做,此事做他們唯一用處,要擺脫餘孽身份也要看他做得怎樣。
議事最後,幾人又商討三日後的周天大醮,先請僧人佛陀築壇念經,俗子百姓還願,再行觀燈、破獄、取水、金橋過往、放煙火、施食等諸多事情。
諸公又商議多時,趙儀拿出酒水來,喝過三更天各自迴房睡去。
……
“這是……舊人間。”
賀俶真識海多出無數記憶,天仙神人,餘孽,十二國,州界,西王城,詮言好友,詮子,鄧成梁……
那位鳳棲鬆將軍,賀俶真曉得他,扶抱大日衝虛法之主,曾經天離王朝第一將。
“塵埃落定”之際,一段金色文字似遊魚闖進他心湖:『大道初開之際,萬類生靈戲遊天地間。紫極高樓自太虛顯化,玉京昊闕拔地而起,天界從此誕生』。
『有天地遺世而獨立,太初便取天精地魄,以神和合為人民,人間由此誕生』。
『然世間浩然之氣向來與腥臭氣同存,天界背後,有無數天魔同類相生;蒼生背後,是那邪欲孽障匯聚邪靈』。
『萬類生靈所在天下本互相隔絕,互不幹擾,可隨著天道衍化,各族所在地相繼撞入對方“天下”時,一場跨越光陰長河的大戲就此展開:天界神祇獨戰百族』。
思緒難以平靜的陳祇站起身來,看著那些變幻莫測的金色文字,他想要知道最後結局。
『不知多少年過去,天道瀕臨崩潰,各族不得不停下手來,讓天地休養生息』。
『此後無數雲遊野鶴、太華仙人紛紛落地生根,共建璀璨大世』。
『這是一場長達萬年的文明遷徙,也是各族之間的融合與包容……』
『本一切向好,可戰後積弊深重,萬物間與日俱增的矛盾,仍是讓天道崩塌,人間再起亂象……』
隨後有天容道貌者,持雙劍橫空出世,且說:“此非示爾等有稟賦立於人間佛龕!”
浪花淘盡,終有求道者屹立不倒。
現今此話又出,屹立不倒者,賀俶真。
詮子迴了府邸,見府內人影攢動,各殿緊鑼密鼓,心中雖有疑慮,卻無心詢問,他要先尋著詮言,細說那好去處。
眼看到了廂房,同行好友鄧成梁突兀出現在身前,並詢問道:“可有要緊事?不然隨我去趟大殿,鳳將軍要請你我等人共商受降其餘各界一事。”
詮子說道:“雖無甚要緊事,可我剛從西王城迴來,正要問詮言的話嘞;鳳將軍既要請你我二人,想來詮言也去得,你在此稍等,我去喊他來。”
說著便繞過鄧成梁,要去打開房門,但走近時才發覺,廂房四周已被設下禁製,詮子不明就裏,不好強行破門進去。
鄧成梁過來說道:“詮言有位道侶在此,他二人小別勝新婚,加之天外撤離時遭人暗算而落下傷勢,你我還是不打攪的好,況鳳將軍有別的麻煩事要請詮言去做。”
詮子心中思忖,詮言於天下出力甚多,今又落下傷來,理當安生休養,況他雖哄騙我,可事卻是做得不俗,這般比較,我這也非大事,眼下鳳將軍又請,是不該亂了事情本末的。
想通此節的詮子也不糾纏,點頭說道:“既如此也不找他了,隻待明日再說,我隨你去大殿吧。”
二人隨即趕到大殿,恰好又遇西王城城主李存業帶著幾位道門高真過來,幾人一起進去,殿內有鳳棲鬆,秦擇端在,正撥弄著東都洲十二國的形勢圖。
鳳棲鬆見人來後先招唿幾人落座,隨後說道:“離開天外時道祖有話交待,恰好李大人又說神京城有諭令傳來,我看過了,兩邊說的是一件事,請二位小友來也是為此。”
詮子觀察形勢圖,問道:“是受降其餘十二國與接收天仙神人餘孽?”
鳳棲鬆點點頭道:“前者是今夜議事內容,後者要請詮言小友走趟神京城,這是道祖離開時同我講的,還說要問過你三人。”
二人聽得明白,也無拒絕之理,眼下也不敘閑話,轉而說起受降一事來。
秦擇端將無數光線交織而成的形勢圖立在眾人眼前,說道:“現今天人間占據東都洲,但也有十二天國不接受我族受降一事,故須我族發兵一事需各“道人”調遣。”
“屬玄金王朝的瀧界、煊界、歸雲界接壤本朝的篁州、磐州,就由本朝州牧共同出兵,鳳將軍與詮子二人領銜同往。”
“太華王朝隻有丹霞界與本朝的藜州、絳州接壤,屆時由我和鄧成梁領銜州牧同往。事成後需押送敵國將領來子州俯首稱臣,那時就需要李大人攜帶官印與陛下詔書,親自宣讀畫押。”
“期間詮言定然從神京城返迴西王城,再由他帶來的天仙神人舊部前往受降幾國任職,最後則是肅清那群猶如附骨之蛆般的餘孽,徹底重整東都洲。”
李存業沉吟片刻後說道:“老夫攜帶官印詔書不成問題,可宣讀畫押一事該由陛下來做才是,否則豈非亂了本末。”
天子可是天離國主,真正的東都洲之主,此前雖也去了,但那時肯定早已返迴,李存業那願行這僭越之舉。
“李大人何必多慮,陛下那邊想來是計較過的。”鳳棲鬆說道:“受降之計就是如此,還請李大人將朝廷給的進攻路線圖與路途仙家宗門的形勢圖拿來,我好做行軍安排。”
如此李存業也不多說,朝廷自有朝廷道理,對帶了的道人趙儀說道:“各分三份,除王府外都拿給二位將軍。”
趙儀領命,把形勢圖拿了出來,鳳棲鬆看過後說道:“待周天大醮結束,詮子隨我去篁州靈韻郡,秦將軍和成梁則去到絳州胭脂郡,走東北與東南向,最後以合圍炫金王朝之勢會合。”
鄧成梁問道:“途中郡縣做甚處理?若有投誠官員又如何處置?”
江林說道:“後續會有天離將士加入戰場,一路押送迴來就是,暴動者以殺止亂。”
到這時眾人曉得個大概,天離想拿下十二國自是越快越好,人情得失不疑他人多慮,最後修補山河與人心的事交由餘孽舊臣來做,此事做他們唯一用處,要擺脫餘孽身份也要看他做得怎樣。
議事最後,幾人又商討三日後的周天大醮,先請僧人佛陀築壇念經,俗子百姓還願,再行觀燈、破獄、取水、金橋過往、放煙火、施食等諸多事情。
諸公又商議多時,趙儀拿出酒水來,喝過三更天各自迴房睡去。
……
“這是……舊人間。”
賀俶真識海多出無數記憶,天仙神人,餘孽,十二國,州界,西王城,詮言好友,詮子,鄧成梁……
那位鳳棲鬆將軍,賀俶真曉得他,扶抱大日衝虛法之主,曾經天離王朝第一將。
“塵埃落定”之際,一段金色文字似遊魚闖進他心湖:『大道初開之際,萬類生靈戲遊天地間。紫極高樓自太虛顯化,玉京昊闕拔地而起,天界從此誕生』。
『有天地遺世而獨立,太初便取天精地魄,以神和合為人民,人間由此誕生』。
『然世間浩然之氣向來與腥臭氣同存,天界背後,有無數天魔同類相生;蒼生背後,是那邪欲孽障匯聚邪靈』。
『萬類生靈所在天下本互相隔絕,互不幹擾,可隨著天道衍化,各族所在地相繼撞入對方“天下”時,一場跨越光陰長河的大戲就此展開:天界神祇獨戰百族』。
思緒難以平靜的陳祇站起身來,看著那些變幻莫測的金色文字,他想要知道最後結局。
『不知多少年過去,天道瀕臨崩潰,各族不得不停下手來,讓天地休養生息』。
『此後無數雲遊野鶴、太華仙人紛紛落地生根,共建璀璨大世』。
『這是一場長達萬年的文明遷徙,也是各族之間的融合與包容……』
『本一切向好,可戰後積弊深重,萬物間與日俱增的矛盾,仍是讓天道崩塌,人間再起亂象……』
隨後有天容道貌者,持雙劍橫空出世,且說:“此非示爾等有稟賦立於人間佛龕!”
浪花淘盡,終有求道者屹立不倒。
現今此話又出,屹立不倒者,賀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