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享受著辛苦勞動後的午餐。


    齊悅然幹了一上午的活,熱得胃口都比以往差了很多。


    好在外婆家的飯菜向來是以清淡少油為主。


    齊悅然吃了許多蔬菜,又挖了點辣椒醬拌飯。


    開胃之後,食欲又馬上上來了。


    “誒呀,我來得巧啊,正好碰上了你們家在吃中午飯呢!”


    “陳書記大中午到我們家來了,咋迴事?”


    方蘭君連忙放下碗筷,又把手在圍裙上擦了擦,迎到門口。


    陳皓是葉華平家所在的東山村的村支部書記。


    年紀不大,也算是知識青年下鄉。


    整個東山村在他的帶領之下也逐漸向好。


    是村民口中的好書記。


    “我今天中午,找德安有點事。”


    “葉德安!你是不是又背著我偷偷闖禍了?”


    方蘭君看陳書記都找上門來了,首先就覺得大事不妙。


    “我才沒呢!”


    葉德安梗著脖子,紅著臉替自己辯駁道。


    “嫂子別激動哩,是好事!”


    陳書記走上前,從手中的公文包裏頭掏出一個信封來,仔細拍了拍上麵的細小紙屑,隨即雙手遞給了葉德安。


    葉德安表情疑惑,也不知道誰會給自己寫信。


    皺著眉頭就準備伸出一隻手隨便接住了。


    還是葉華平在一旁,嚴肅地提醒道:“陳書記來給你送東西,雙手接是基本禮貌。”


    葉德安訕訕地咬了咬下嘴唇,伸出兩隻手接過。


    他先看了眼信封上的字,神情逐漸變得慌亂起來。


    哆嗦著拆開信封,認真地皺起眉頭,看著信紙上的字。


    忽而,他的神態又變得慌亂起來,口中念念有詞道:


    “我考上了,考上了!”


    葉華平聽聞,也連忙湊上前去,看著弟弟手中的信紙。


    閱讀一番後,才激動地跟方蘭君說:“媽,弟弟考上一中了!”


    方蘭君隻念了小學。


    不認識幾個字。


    隻是看著信紙上的紅色公章,才知道孩子們說的都是真的。


    “考上一中了?”


    這個好消息的到來,能讓一家人一上午收穀的疲倦都一掃而空。


    “是啊,媽,超了分數線六七十分,全校第一,全市前五十!”


    “好啊,你們兩個好孩子,會讀書就好,就能從這個山裏麵走出去了。”


    齊悅然在一旁,也替舅舅高興。


    她對此並不感到意外。


    因為她知道,舅舅不僅會是一中優秀的學生。


    三年後的高考,舅舅還考上了醫學院,未來是一名出色的醫生。


    “行了,嫂子,你們接著吃,我就先走了。”


    陳書記笑著拉起了手中的包,準備走出大門。


    “瞧我這腦子,都忘了陳書記還在,陳書記還沒吃飯的吧,要不要一起吃點,我去廚房在炒兩個雞蛋,阿德,跟我去生火。”


    葉德安聽了話,馬上準備起身。


    “不用了,我就是趁中飯時候大家都在家,方便我來送通知書,我馬上還得去下一個同學家裏呢!”


    陳書記擺擺手,都要走到門口了。


    “那書記那兩個蓮蓬再走吧,剛從田裏摘的,很新鮮。”


    “嫂子,我們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你若非要給我蓮子,我就隻能找出錢包來買了。”


    “好了,媽,咱謝過陳書記就行了,他還有事呢。”


    葉華平勸住方蘭君,又轉過身去和陳書記說話:“謝謝陳書記,麻煩您走一趟了。”


    “不麻煩,你們快吃飯吧,菜別涼了!”


    ·


    待陳書記走後,方蘭君還在感慨:


    “真是好官,不拿我們的,還犧牲午休時間,一個個送通知書。”


    村裏的通信不發達,門牌號不精確。


    送信的人通常不能一個個把信送上門,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把信放在村部。


    村民每隔一段時間上街的時候就會去村部看看,有沒有自己的信。


    而這次,陳書記卻一個個把高中錄取通知書送到了村民們的家裏。


    可見他對孩子們教育的重視。


    “但是……”


    方蘭君在欣慰之餘,又無奈地歎了口氣:


    “阿德的學費……還是個問題啊。”


    餐桌上,剛剛的其樂融融,一下就轉為了沉默。


    孩子們都不再向菜碗裏夾菜,而是低頭看著碗裏的米飯。


    心裏五味雜陳。


    葉德安為了這一刻付出了許多努力。


    作為鄉鎮初中的學生,能考上一中,就是全村的驕傲。


    很大概率以後能上了大專了。


    若是自己肯花點心思,上個本科也不是問題。


    更何況他中考還是全市前五十。


    “吃飯吧,”方蘭君嚼著菜,又說道,“我拎得清,剛剛就是隨口一說,學費的事媽來解決。”


    她高興兒子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成績,但一想到兒女加起來高昂的學費,又忍不住擔憂。


    為了支持兒女讀書,她不辭辛勞,盡力為這個家撐起一片天。


    哪怕加上葉思源的薪水,家裏也不能算寬裕。


    更何況大女兒葉華雲初中念完後沒考上高中,更沒考上中專。


    早早進入了社會,現在和家裏的交流都很少了。


    這更讓方蘭君感到愧疚,總覺得虧欠葉華雲太多。


    可想到自己大女兒的性格,卻也無可奈何,隻能隨她去了。


    “媽,我的學費你不用擔心,期末時候我找了兼職,攢了些錢,現在和悅然一起創業,勢頭很好,甚至能拿出錢來補貼家裏了。”


    一頓中飯,葉華平現在吃得差不多了。


    她放下筷子,深吸一口氣,一本正經地說出她早已準備好的話語。


    “家裏的事你就別操心了!”


    家裏條件雖然一般,但方蘭君還不想讓孩子還在讀書的時候就考慮錢的事。


    “你做家教我知道,你說跟悅然創業,這是怎麽迴事?”


    “悅然是工業設計係著名教授的關門弟子,快期末的時候我們一起設計了一款小風扇,已經跟工廠那邊對接生產了,實體店麵估計剛開學那時候就能裝好,預售效果就很不錯,估計能掙到錢。”


    方蘭君一聽到女兒在學校上學,還搞著個體戶的事,變得很著急。


    “你還在上學,怎麽能去做生意呢,這太耽誤學習了,我不允許!”


    連帶著,她看齊悅然的表情也變得不善。


    葉華平很清楚自己的母親。


    她是一定不允許自己在校期間幹學習之外的事情的,尤其是個體戶這種不穩定又被人瞧不起的事。


    她想了想,隻好搬出魏教授的鼎鼎大名來救急了。


    “媽,您放心,這事兒絕對正經。”


    “學校研究生團隊經常和外麵廠家合作,我們教授也會受到邀請,幫企業進行設計和科技創新。”


    “悅然他們係注重實踐,所以教授手中有很多項目呢。”


    “而且我們的啟動金都是受學校支持的,您可以放心,我們不會被騙。”


    “……”


    方蘭君看著女兒疲憊但堅定的眼神,心中既心疼又欣慰。


    她相信葉華平是個好孩子。


    她也知道,女兒為了這個家付出了很多,甚至犧牲了自己休息和娛樂的時間。


    而且孩子也長大了,敢拚敢闖是值得鼓勵的。


    女兒不可能永遠在自己的管控之下。


    自己不能過於心疼女兒,這樣反而會阻礙她的成長和進步。


    更何況她眼界不高,並不能給家裏的第一位大學生提供很好的人生選擇和指導建議。


    方蘭君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但眼中閃過的是欣慰還是擔憂,難以言明。


    她歎了口氣,道:“你一直都是家裏最懂事的孩子,但也不用太辛苦了。你們創業可以是鍛煉,但也不用太想著錢的事,阿德和你的學費我和你爸會有辦法。既然生了,我們就一定養得起!”


    葉華平聽了這番話,鼻尖一酸。


    “媽,我知道了。“


    ·


    “姨,又來客人了。”


    齊悅然高聲向廚房裏喊道。


    葉華平和方蘭君還在廚房洗碗。


    她本來也是想跟進去的,但是方蘭君說什麽都不能再讓客人進廚房了。


    齊悅然幫她們收了一上午稻穀,已經夠辛苦了。


    “誰啊?”


    “山上那家的大嬸,來買魚的。”


    “來了!”


    齊悅然又重新躺迴椅子上打著蒲扇。


    留著大嬸在原地發呆:


    【奇怪,這姑娘我沒見過吧,華雲也不長這樣,她怎麽知道我是住在山上的?】


    見方蘭君走了出來,大嬸才迴過神來問道:


    “蘭君,這個點你男人不在家,魚賣不賣?”


    方蘭君一愣,然後笑了起來。


    “當然賣呀姐,我這就去捕魚。”


    她迴答道,話語中透著喜悅。


    對於她來說,現在每一筆生意都不能放過,都是一個機會。


    葉華平和葉德安這麽多年的學費,都是她這麽一分一毛的攢起來的。


    方蘭君帶上秤和網兜,走向屋前的魚塘。


    她的動作熟練而流暢,仿佛這一切都成了她的本能。


    她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那麽堅定而忙碌,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期待。


    齊悅然也跟著方蘭君走了過去。


    站在魚塘邊,看著外婆熟練地將漁網收起,魚兒在網中活蹦亂跳。


    陽光灑在外婆的身上,讓她顯得如此堅韌和能幹。


    這個場景讓齊悅然靈光一閃。


    她突然意識到,也許她可以將外婆家的這片田園開發成農家樂,以此為舅舅籌集學費。


    外婆家的魚塘有著天然的優勢。


    周圍是綠油油的稻田,遠處是一座座青山。


    這裏的風景如畫,讓人心曠神怡。


    而且,外婆家的魚塘裏的魚,都是天然養殖。


    味道鮮美,讓人流連忘返。


    如果將這一切打包出售,一定會吸引城市裏的遊客。


    隻是,她不了解這個年代的農家樂市場怎麽樣,發展前景如何。


    若是真能掙到錢,還能長久地發展下去,不僅是這一陣的學費,以後的生活也會好很多。


    不僅如此,外公葉思源也不必再在化工廠打工。


    一直在田間生活,身體一定會更加健康,人也能長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九零:帶著親媽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陽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陽火並收藏重生九零:帶著親媽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