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皇後生辰這一天,皇宮之內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喜慶氛圍。然而,天香皇的心情卻如墜寒冬,女兒身上種種異樣,讓他心中的懷疑愈發強烈。
晨曦初露,宮女們便忙碌地為皇後梳妝。阿娟端坐在銅鏡前,望著鏡中那張熟悉又陌生的麵容,心中五味雜陳。她深知,今日的一舉一動不僅關乎自身,更牽係兩國的和平與安寧。原主父親心思太過敏銳,一直對她心存懷疑,與葉竟離的全然信任截然不同。
與此同時,天香皇在偏殿中來迴踱步、沉思。往昔與女兒相處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那些歡聲笑語仿若還在耳畔迴蕩。可如今眼前的女兒,卻似蒙著一層無形的紗,令他感到無比陌生。“城兒從前笑起來,眼睛彎彎如同月牙,滿是柔和。可如今的笑容,總覺少了些什麽。過去她活潑天真、驕傲自信,一看便是被寵著長大的,現在卻像一隻孤傲的狼,努力學著幸福的模樣,全然像是換了個人。”天香皇低聲自語。
當阿娟身著華麗鳳袍,儀態萬方地現身時,全場一片讚歎。但天香皇的目光緊緊鎖住她,不放過任何細微的表情變化。
宴會上,歌舞升平,美酒佳肴不斷。葉竟離與阿娟攜手向眾人敬酒,一舉一動盡顯帝王帝後風範。然而,天香皇敏銳地察覺,女兒與葉竟離互動時,偶爾會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與冷淡,這與記憶中女兒和葉竟離親昵無間的模樣大相徑庭。
雜技表演時,台下眾人皆被精彩節目吸引,發出陣陣驚歎與歡笑。天香皇卻注意到,女兒隻是禮貌性微笑,眼神中不見往昔興奮的光芒。
“難道真的被替換了?朕的女兒究竟去了哪裏?有城兒的神態,卻無城兒的神韻,有其形而無其魂。”天香皇心中的疑惑如野草般瘋狂生長。他決意尋機,單獨與女兒交談,探個虛實。
宴會行至一半,天香皇以關心女兒為由,將阿娟單獨喚至花園隱秘角落,隨後用靈力屏蔽四周。他凝視著阿娟,緩緩說道:“城兒,此處無人,能否讓父皇看看你胸口的蓮花胎記。”
阿娟心中一緊,急忙在原主記憶中搜尋相關片段,可一無所獲。自己洗澡時也從未留意過有此胎記!這該如何作答?
天香皇緊盯著阿娟的眼睛,試圖從中尋得熟悉的影子,卻隻看到緊張與閃躲。他心中愈發篤定,眼前的女兒絕非記憶中的城兒。
“要死了,突然要看什麽胎記!反正這身體是你女兒的,想看便看吧!”阿娟心中想著,閉眼說道:“父皇想看便看吧。”
天香皇微微皺眉,眼神閃過一絲狐疑,緩緩伸出手,動作帶著幾分遲疑,仿佛生怕觸碰到禁忌之物。阿娟強裝鎮定,身體卻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她能感受到那道銳利目光如芒在背,額頭滲出細密汗珠。
天香皇的手輕輕拂開阿娟鬢邊發絲,靈力緩緩輸入她體內,一寸一寸地在她臉上、脖頸、身上細細搜尋,每一個動作都似一場莊重嚴肅的審判。周圍空氣仿若凝固,寂靜中,阿娟劇烈的心跳聲清晰可聞。
許久,天香皇收迴手,沉默不語,眼神中交織著失望與疑惑。阿娟偷偷睜眼,見父皇這般模樣,心中“咯噔”一下,難道被發現了?大腦飛速運轉,思索應對之策。
未等阿娟想出辦法,天香皇緩緩開口,聲音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城兒,你身上的變化,讓父皇好生陌生。曾經你對宮廷禮儀最為上心,一言一行皆規規矩矩,可如今……”天香皇微微搖頭,眼中滿是惋惜。
阿娟心中一緊,低頭不敢言語。
天香皇凝視著阿娟,目光深邃難測,良久,長歎一聲:“罷了,或許是你前些日子感染風寒,身子未愈,又傷了腦子。這幾日便好生休養,莫要再操勞。”
阿娟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心卻如驚濤駭浪般翻湧。天香皇的話看似寬容,可背後隱藏的懷疑,猶如一把尖銳匕首,隨時可能刺來。她明白,此次僥幸逃過一劫,絕非終點,而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短暫寧靜。
“謝父皇關心,兒臣定遵旨調養。”阿娟強裝鎮定,聲音微微發顫。天香皇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轉身離去,背影滿是落寞與沉重。
迴到宴會,阿娟努力保持微笑,可內心的惶恐如影隨形。葉竟離察覺到她的異樣,輕輕握住她的手,低聲問道:“城兒,怎麽了?臉色這般蒼白。有何事一定要告知朕,莫要獨自隱瞞。是不是父皇與你說了什麽?別怕,有朕在,即便你與從前不同,朕也一樣愛你如初。”
阿娟心慌意亂,輕聲迴道:“葉竟離,你到底發現了什麽?”葉竟離眼中閃過一絲擔憂,拿起她的右手,握住她腕上的紫色鐲子。
刹那間,阿娟隻覺天旋地轉。原來,自己的一切,他早已洞悉。
葉竟離見她驚慌害怕的模樣,輕聲安慰:“城兒,你永遠是朕的皇後。有朕在,莫怕。父皇對你的懷疑,交給朕來處理。”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仿若帶著讓人安心的魔力。
阿娟抬眸,眼中滿是震驚與疑惑,卻也隱隱燃起一絲希望。“你……都知道?”她的聲音帶著顫抖,不敢相信眼前一切。
葉竟離微微頷首,目光柔和且深情,輕輕握住阿娟的手,在她耳邊低語:“是的,城兒。自你初迴朕身邊,言行舉止間的細微差別,便未能逃過朕的眼睛。”
阿娟眼眶瞬間濕潤,心中感動與困惑交織。“可為何?為何你明知我或許不是真正的楊傾城,還願這般袒護我?”
葉竟離輕輕拂去她臉頰上的一縷發絲,眼神溫柔似水:“還記得我們兒時一同許下的諾言嗎?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都要相伴一生。你我同年同月同日生,就算是死,也要同年同月同日死,朕會一直陪著你。當朕發現你變了,也曾困惑、迷茫、絕望。但如今,在你身上,朕看到了不一樣的閃光點。你果敢、聰慧,麵對困境從不退縮,這些特質深深吸引著朕。比起追究過去,朕更在乎我們的未來。”
“而且,”葉竟離微微一頓,神情變得嚴肅,“這宮中局勢錯綜複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若父皇真的認定你並非原來的城兒,隻怕會掀起軒然大波,危及你的性命,甚至影響兩國和平。朕絕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
阿娟心中湧動著難以言喻的感動,她從未想過,在這充滿算計與陰謀的宮廷中,竟能得到如此堅定的守護。“葉竟離,謝謝你。可我擔心,即便你全力努力,也難以徹底消除父皇的疑慮。”
葉竟離自信一笑,握緊她的手,給予她力量:“放心,朕已有對策。相信朕。接下來,朕會安排你參與更多重要事務,讓你在眾人麵前展現非凡才能。同時,朕也會在父皇身邊周旋,逐漸改變他對你的看法。咱們的生辰宴還未結束,且淡定些。”
天香皇的目光始終在女兒女婿身上徘徊,見兩人依舊如往常般親昵,心中暗自思忖。葉竟離眼裏容不得半點沙子,且性情執拗。幾年前,女兒魂珠灰暗,他本欲興師問罪,甚至想吞沒啟臨國。女兒失蹤後,他更是幾近瘋狂,若不是自己阻攔,幫他穩定朝政,他恐怕真會隨傾城而去。這份深情,做不了假 。想到此處,天香皇微微歎了口氣,或許真如葉竟離這般,該試著接受如今的女兒了。
天香皇緩緩轉身,踱步在宴會的邊緣,目光雖從女兒女婿身上移開,可心思卻依舊纏繞其中。他抬手招來一名貼身侍衛,低聲吩咐道:“密切留意皇後的一舉一動,但凡有任何異常,即刻向朕稟報。但行事務必隱秘,不可驚擾到旁人。”侍衛領命後,悄然隱沒在人群之中。
此時,宴會上的表演進入了高潮,一群舞者身著絢麗服飾,在台上翩翩起舞,靈動的身姿仿若花間彩蝶。阿娟強壓下內心的波瀾,佯裝沉醉在表演之中。葉竟離察覺到她的緊張,不著痕跡地將她的手輕輕包裹在自己掌心,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莫要擔憂,有我在。”阿娟微微點頭,努力讓自己的神色放鬆下來。
而在宴會的另一角,幾位大臣正低聲議論著。“今日皇後的舉止,總覺得有些不同尋常。”一位年長的大臣捋著胡須,眉頭微皺說道。“是啊,我也有所察覺。不過陛下與皇後恩愛非常,想必陛下心中有數。”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近來皇後所提新政,看似有理,實則暗藏玄機,恐怕是別有用心。”一位身著緋色朝服的大臣,目光閃爍,壓低聲音說道。
身旁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臣,微微皺眉,捋著胡須接話:“是啊,這舉措推行下去,怕是要觸動不少權貴的利益,背後指不定有什麽謀劃。”
“哼,我看皇後自迴來後,行事風格大變,絕非僅僅是性情改變這麽簡單。”又一位大臣冷哼一聲,眼中滿是猜忌。
“諸位慎言,這話若傳出去,可是大罪。”一位較為謹慎的大臣,環顧四周,神色緊張地提醒道。
他們的聲音雖小,但在這熱鬧的宴會中,還是被天香皇敏銳地捕捉到了。天香皇聽到大臣們的議論,神色未動,心中卻暗自警惕。他深知朝堂之上暗流湧動,稍有風吹草動,便可能被心懷叵測之人利用。他佯裝無事,繼續在宴會上走動,與群臣舉杯,可眼角餘光卻不時留意著阿娟與葉竟離的動向。見兩人舉止親昵,配合默契,一時間也挑不出錯處。但他心中的疑慮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葉竟離耳力驚人,大臣們的竊竊私語一字不漏地落入他耳中。他眸光微寒,麵上卻依舊帶著溫和笑意,輕輕拍了拍阿娟的手,示意她安心。
隻見葉竟離站起身來,手中端著盛滿美酒的金杯,朗聲道:“今日乃朕與皇後的生辰,承蒙諸位愛卿前來共賀,實乃幸事。朕見大家興致頗高,不如借此機會,一同探討下皇後近來提出的新政。”
說罷,他溫柔地看向皇後,眼中滿是鼓勵:“皇後,不如你再與諸位愛卿詳細講講新政的深意。”
皇後心領神會,儀態萬方地起身,聲音清脆卻又極具穿透力:“諸位大人,本宮所提新政,旨在富國強兵,改善民生。就如興修水利一項,能使農田灌溉更為便利,糧食產量必將大幅提升,這對我朝百姓而言,是實實在在的福祉。”
這時,之前質疑新政的緋衣大臣忍不住插話:“皇後娘娘所言雖好,但實施起來,耗費人力物力巨大,國庫能否承擔得起,還需慎重考慮。”
葉竟離聞言,不緊不慢地說道:“愛卿所言不無道理,但朕以為,目光應放長遠。如今看似投入巨大,可一旦水利設施建成,往後數年,糧食豐收,百姓富足,稅收自然增加,長遠來看,對國庫是充盈之效。皇後心係百姓,殫精竭慮為國家謀劃,朕深信不疑。”
說罷,他端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隨後目光緩緩掃過眾人,語氣堅定:“朕既為一國之君,皇後與朕攜手,共同為江山社稷操勞。往後若有人再無端質疑皇後,便是質疑朕的決斷!”
此話一出,宴會上瞬間安靜下來,大臣們紛紛低頭,不敢言語。阿娟看著葉竟離,心中滿是感動與溫暖。
宴會結束後,葉竟離與阿娟迴到寢宮。阿娟依偎在葉竟離懷中,輕聲說道:“今日多謝你,若不是你,我真不知該如何應對。”
葉竟離輕輕撫摸著她的頭發,溫柔地說:“城兒,你無需道謝。你我夫妻,本就該同生共死,並肩麵對一切。那些大臣的質疑,不過是小插曲,朕定不會讓他們傷害到你。”
然而,事情並未就此平息。幾日後,朝堂上又有大臣聯名上書,彈劾皇後幹預朝政,擾亂朝綱。葉竟離看著那份奏折,臉色陰沉得可怕。他將奏折狠狠摔在地上,怒喝道:“這群人,真是不知死活!”
隨後,他召集所有大臣,在朝堂上展開一場激烈的辯論。葉竟離與阿娟相互配合,對大臣們提出的質疑一一進行反駁。阿娟憑借著自己現代人的思維角度和中國曆史製度結論,說得眾大臣啞口無言。
最終,葉竟離拍板決定:“新政勢在必行,皇後的提議對國家有益,朕絕不允許任何人從中作梗。若再有心懷不軌之人妄圖破壞,朕定嚴懲不貸!”
在這期間,天香皇一直跟著女婿女兒坐在大殿上,他默默的看著這一切,沒說過一句話的他,“朕的公主就是優秀,我天香帝國以前並沒有現在這般富裕,現在能夠年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多虧當時隻有5歲的她跟朕說,父皇我們不如從改新政,從改善民生開始,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了,父皇就不用天天去上朝了,可以天天陪孩兒玩。”
晨曦初露,宮女們便忙碌地為皇後梳妝。阿娟端坐在銅鏡前,望著鏡中那張熟悉又陌生的麵容,心中五味雜陳。她深知,今日的一舉一動不僅關乎自身,更牽係兩國的和平與安寧。原主父親心思太過敏銳,一直對她心存懷疑,與葉竟離的全然信任截然不同。
與此同時,天香皇在偏殿中來迴踱步、沉思。往昔與女兒相處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那些歡聲笑語仿若還在耳畔迴蕩。可如今眼前的女兒,卻似蒙著一層無形的紗,令他感到無比陌生。“城兒從前笑起來,眼睛彎彎如同月牙,滿是柔和。可如今的笑容,總覺少了些什麽。過去她活潑天真、驕傲自信,一看便是被寵著長大的,現在卻像一隻孤傲的狼,努力學著幸福的模樣,全然像是換了個人。”天香皇低聲自語。
當阿娟身著華麗鳳袍,儀態萬方地現身時,全場一片讚歎。但天香皇的目光緊緊鎖住她,不放過任何細微的表情變化。
宴會上,歌舞升平,美酒佳肴不斷。葉竟離與阿娟攜手向眾人敬酒,一舉一動盡顯帝王帝後風範。然而,天香皇敏銳地察覺,女兒與葉竟離互動時,偶爾會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與冷淡,這與記憶中女兒和葉竟離親昵無間的模樣大相徑庭。
雜技表演時,台下眾人皆被精彩節目吸引,發出陣陣驚歎與歡笑。天香皇卻注意到,女兒隻是禮貌性微笑,眼神中不見往昔興奮的光芒。
“難道真的被替換了?朕的女兒究竟去了哪裏?有城兒的神態,卻無城兒的神韻,有其形而無其魂。”天香皇心中的疑惑如野草般瘋狂生長。他決意尋機,單獨與女兒交談,探個虛實。
宴會行至一半,天香皇以關心女兒為由,將阿娟單獨喚至花園隱秘角落,隨後用靈力屏蔽四周。他凝視著阿娟,緩緩說道:“城兒,此處無人,能否讓父皇看看你胸口的蓮花胎記。”
阿娟心中一緊,急忙在原主記憶中搜尋相關片段,可一無所獲。自己洗澡時也從未留意過有此胎記!這該如何作答?
天香皇緊盯著阿娟的眼睛,試圖從中尋得熟悉的影子,卻隻看到緊張與閃躲。他心中愈發篤定,眼前的女兒絕非記憶中的城兒。
“要死了,突然要看什麽胎記!反正這身體是你女兒的,想看便看吧!”阿娟心中想著,閉眼說道:“父皇想看便看吧。”
天香皇微微皺眉,眼神閃過一絲狐疑,緩緩伸出手,動作帶著幾分遲疑,仿佛生怕觸碰到禁忌之物。阿娟強裝鎮定,身體卻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她能感受到那道銳利目光如芒在背,額頭滲出細密汗珠。
天香皇的手輕輕拂開阿娟鬢邊發絲,靈力緩緩輸入她體內,一寸一寸地在她臉上、脖頸、身上細細搜尋,每一個動作都似一場莊重嚴肅的審判。周圍空氣仿若凝固,寂靜中,阿娟劇烈的心跳聲清晰可聞。
許久,天香皇收迴手,沉默不語,眼神中交織著失望與疑惑。阿娟偷偷睜眼,見父皇這般模樣,心中“咯噔”一下,難道被發現了?大腦飛速運轉,思索應對之策。
未等阿娟想出辦法,天香皇緩緩開口,聲音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城兒,你身上的變化,讓父皇好生陌生。曾經你對宮廷禮儀最為上心,一言一行皆規規矩矩,可如今……”天香皇微微搖頭,眼中滿是惋惜。
阿娟心中一緊,低頭不敢言語。
天香皇凝視著阿娟,目光深邃難測,良久,長歎一聲:“罷了,或許是你前些日子感染風寒,身子未愈,又傷了腦子。這幾日便好生休養,莫要再操勞。”
阿娟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心卻如驚濤駭浪般翻湧。天香皇的話看似寬容,可背後隱藏的懷疑,猶如一把尖銳匕首,隨時可能刺來。她明白,此次僥幸逃過一劫,絕非終點,而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短暫寧靜。
“謝父皇關心,兒臣定遵旨調養。”阿娟強裝鎮定,聲音微微發顫。天香皇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轉身離去,背影滿是落寞與沉重。
迴到宴會,阿娟努力保持微笑,可內心的惶恐如影隨形。葉竟離察覺到她的異樣,輕輕握住她的手,低聲問道:“城兒,怎麽了?臉色這般蒼白。有何事一定要告知朕,莫要獨自隱瞞。是不是父皇與你說了什麽?別怕,有朕在,即便你與從前不同,朕也一樣愛你如初。”
阿娟心慌意亂,輕聲迴道:“葉竟離,你到底發現了什麽?”葉竟離眼中閃過一絲擔憂,拿起她的右手,握住她腕上的紫色鐲子。
刹那間,阿娟隻覺天旋地轉。原來,自己的一切,他早已洞悉。
葉竟離見她驚慌害怕的模樣,輕聲安慰:“城兒,你永遠是朕的皇後。有朕在,莫怕。父皇對你的懷疑,交給朕來處理。”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仿若帶著讓人安心的魔力。
阿娟抬眸,眼中滿是震驚與疑惑,卻也隱隱燃起一絲希望。“你……都知道?”她的聲音帶著顫抖,不敢相信眼前一切。
葉竟離微微頷首,目光柔和且深情,輕輕握住阿娟的手,在她耳邊低語:“是的,城兒。自你初迴朕身邊,言行舉止間的細微差別,便未能逃過朕的眼睛。”
阿娟眼眶瞬間濕潤,心中感動與困惑交織。“可為何?為何你明知我或許不是真正的楊傾城,還願這般袒護我?”
葉竟離輕輕拂去她臉頰上的一縷發絲,眼神溫柔似水:“還記得我們兒時一同許下的諾言嗎?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都要相伴一生。你我同年同月同日生,就算是死,也要同年同月同日死,朕會一直陪著你。當朕發現你變了,也曾困惑、迷茫、絕望。但如今,在你身上,朕看到了不一樣的閃光點。你果敢、聰慧,麵對困境從不退縮,這些特質深深吸引著朕。比起追究過去,朕更在乎我們的未來。”
“而且,”葉竟離微微一頓,神情變得嚴肅,“這宮中局勢錯綜複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若父皇真的認定你並非原來的城兒,隻怕會掀起軒然大波,危及你的性命,甚至影響兩國和平。朕絕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
阿娟心中湧動著難以言喻的感動,她從未想過,在這充滿算計與陰謀的宮廷中,竟能得到如此堅定的守護。“葉竟離,謝謝你。可我擔心,即便你全力努力,也難以徹底消除父皇的疑慮。”
葉竟離自信一笑,握緊她的手,給予她力量:“放心,朕已有對策。相信朕。接下來,朕會安排你參與更多重要事務,讓你在眾人麵前展現非凡才能。同時,朕也會在父皇身邊周旋,逐漸改變他對你的看法。咱們的生辰宴還未結束,且淡定些。”
天香皇的目光始終在女兒女婿身上徘徊,見兩人依舊如往常般親昵,心中暗自思忖。葉竟離眼裏容不得半點沙子,且性情執拗。幾年前,女兒魂珠灰暗,他本欲興師問罪,甚至想吞沒啟臨國。女兒失蹤後,他更是幾近瘋狂,若不是自己阻攔,幫他穩定朝政,他恐怕真會隨傾城而去。這份深情,做不了假 。想到此處,天香皇微微歎了口氣,或許真如葉竟離這般,該試著接受如今的女兒了。
天香皇緩緩轉身,踱步在宴會的邊緣,目光雖從女兒女婿身上移開,可心思卻依舊纏繞其中。他抬手招來一名貼身侍衛,低聲吩咐道:“密切留意皇後的一舉一動,但凡有任何異常,即刻向朕稟報。但行事務必隱秘,不可驚擾到旁人。”侍衛領命後,悄然隱沒在人群之中。
此時,宴會上的表演進入了高潮,一群舞者身著絢麗服飾,在台上翩翩起舞,靈動的身姿仿若花間彩蝶。阿娟強壓下內心的波瀾,佯裝沉醉在表演之中。葉竟離察覺到她的緊張,不著痕跡地將她的手輕輕包裹在自己掌心,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莫要擔憂,有我在。”阿娟微微點頭,努力讓自己的神色放鬆下來。
而在宴會的另一角,幾位大臣正低聲議論著。“今日皇後的舉止,總覺得有些不同尋常。”一位年長的大臣捋著胡須,眉頭微皺說道。“是啊,我也有所察覺。不過陛下與皇後恩愛非常,想必陛下心中有數。”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近來皇後所提新政,看似有理,實則暗藏玄機,恐怕是別有用心。”一位身著緋色朝服的大臣,目光閃爍,壓低聲音說道。
身旁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臣,微微皺眉,捋著胡須接話:“是啊,這舉措推行下去,怕是要觸動不少權貴的利益,背後指不定有什麽謀劃。”
“哼,我看皇後自迴來後,行事風格大變,絕非僅僅是性情改變這麽簡單。”又一位大臣冷哼一聲,眼中滿是猜忌。
“諸位慎言,這話若傳出去,可是大罪。”一位較為謹慎的大臣,環顧四周,神色緊張地提醒道。
他們的聲音雖小,但在這熱鬧的宴會中,還是被天香皇敏銳地捕捉到了。天香皇聽到大臣們的議論,神色未動,心中卻暗自警惕。他深知朝堂之上暗流湧動,稍有風吹草動,便可能被心懷叵測之人利用。他佯裝無事,繼續在宴會上走動,與群臣舉杯,可眼角餘光卻不時留意著阿娟與葉竟離的動向。見兩人舉止親昵,配合默契,一時間也挑不出錯處。但他心中的疑慮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葉竟離耳力驚人,大臣們的竊竊私語一字不漏地落入他耳中。他眸光微寒,麵上卻依舊帶著溫和笑意,輕輕拍了拍阿娟的手,示意她安心。
隻見葉竟離站起身來,手中端著盛滿美酒的金杯,朗聲道:“今日乃朕與皇後的生辰,承蒙諸位愛卿前來共賀,實乃幸事。朕見大家興致頗高,不如借此機會,一同探討下皇後近來提出的新政。”
說罷,他溫柔地看向皇後,眼中滿是鼓勵:“皇後,不如你再與諸位愛卿詳細講講新政的深意。”
皇後心領神會,儀態萬方地起身,聲音清脆卻又極具穿透力:“諸位大人,本宮所提新政,旨在富國強兵,改善民生。就如興修水利一項,能使農田灌溉更為便利,糧食產量必將大幅提升,這對我朝百姓而言,是實實在在的福祉。”
這時,之前質疑新政的緋衣大臣忍不住插話:“皇後娘娘所言雖好,但實施起來,耗費人力物力巨大,國庫能否承擔得起,還需慎重考慮。”
葉竟離聞言,不緊不慢地說道:“愛卿所言不無道理,但朕以為,目光應放長遠。如今看似投入巨大,可一旦水利設施建成,往後數年,糧食豐收,百姓富足,稅收自然增加,長遠來看,對國庫是充盈之效。皇後心係百姓,殫精竭慮為國家謀劃,朕深信不疑。”
說罷,他端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隨後目光緩緩掃過眾人,語氣堅定:“朕既為一國之君,皇後與朕攜手,共同為江山社稷操勞。往後若有人再無端質疑皇後,便是質疑朕的決斷!”
此話一出,宴會上瞬間安靜下來,大臣們紛紛低頭,不敢言語。阿娟看著葉竟離,心中滿是感動與溫暖。
宴會結束後,葉竟離與阿娟迴到寢宮。阿娟依偎在葉竟離懷中,輕聲說道:“今日多謝你,若不是你,我真不知該如何應對。”
葉竟離輕輕撫摸著她的頭發,溫柔地說:“城兒,你無需道謝。你我夫妻,本就該同生共死,並肩麵對一切。那些大臣的質疑,不過是小插曲,朕定不會讓他們傷害到你。”
然而,事情並未就此平息。幾日後,朝堂上又有大臣聯名上書,彈劾皇後幹預朝政,擾亂朝綱。葉竟離看著那份奏折,臉色陰沉得可怕。他將奏折狠狠摔在地上,怒喝道:“這群人,真是不知死活!”
隨後,他召集所有大臣,在朝堂上展開一場激烈的辯論。葉竟離與阿娟相互配合,對大臣們提出的質疑一一進行反駁。阿娟憑借著自己現代人的思維角度和中國曆史製度結論,說得眾大臣啞口無言。
最終,葉竟離拍板決定:“新政勢在必行,皇後的提議對國家有益,朕絕不允許任何人從中作梗。若再有心懷不軌之人妄圖破壞,朕定嚴懲不貸!”
在這期間,天香皇一直跟著女婿女兒坐在大殿上,他默默的看著這一切,沒說過一句話的他,“朕的公主就是優秀,我天香帝國以前並沒有現在這般富裕,現在能夠年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多虧當時隻有5歲的她跟朕說,父皇我們不如從改新政,從改善民生開始,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了,父皇就不用天天去上朝了,可以天天陪孩兒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