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丞相領命,挺直了腰杆,聲音洪亮而堅定:“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他轉向林羽,眼中滿是期許與鼓勵:“林大人,明日一早,我便派人來接您,一同入宮麵聖。今夜,還望林大人好好準備,梳理思緒,以便明日能在朝堂上暢所欲言。”
林羽恭敬地迴應:“多謝丞相,下官定不負所托。”
待皇帝與皇後迴宮後,茶樓裏逐漸恢複了些許平靜。江丞相帶著二庶女和林羽迴到丞相府。一路上,江丞相都在與林羽探討著改善民生的初步設想,林羽也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見解,兩人相談甚歡。
迴到丞相府,江丞相命人準備了豐盛的晚宴,宴請林羽。席間,江丞相感慨道:“林大人,今日得見陛下對您的賞識,實乃我朝之幸。您對民間疾苦的洞察,以及那些精妙的治國之策,讓老夫深感欽佩。”
林羽連忙起身,謙遜地說:“丞相過譽了,草民不過是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如實道出。能有機會為百姓做事,為朝廷效力,是林羽畢生之願。”
二庶女在一旁靜靜地聽著,眼神中對林羽充滿了好奇與敬意。她不禁開口問道:“林大人,您是如何對民間百姓的生活如此了解的呢?”
林羽微微一愣,隨即露出溫和的笑容:“江小姐有所不知,我自幼家境貧寒,在市井中長大,親眼目睹了百姓們的艱辛。後來雖刻苦讀書,卻從未忘記那些在底層掙紮的人們。所以閑暇之時,我便四處走訪,了解他們的真實狀況。”
江丞相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林大人這份心係蒼生的情懷,實在難得。如今有陛下的支持,再加上您的才華,相信我朝百姓的日子定會越來越好。”
一夜過去,次日清晨,林羽早早起身,整理好衣冠,等待著江丞相府的來人。不多時,一輛馬車停在了林羽的住處門口。江丞相的管家恭敬地請林羽上車,隨後馬車朝著皇宮的方向疾馳而去。
皇宮大殿內,皇後被皇帝硬帶來上朝繼續蹲牆角,皇帝高坐龍椅,目光炯炯地掃視著下方的群臣。江丞相和林羽穩步走進大殿,跪地行禮。皇帝微笑著示意他們起身,說道:“林卿家,今日便與諸位愛卿好好商討一下改善民生的具體事宜,朕希望能聽到切實可行的方案。”
林羽深吸一口氣,向前一步,開始有條不紊地闡述自己的計劃。從改革賦稅製度的細則,到興修水利工程的選址與規劃,再到鼓勵商業發展的政策扶持,他說得頭頭是道。朝堂上的大臣們,起初還有些將信將疑,但隨著林羽的深入講解,不少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然而,也有一些保守派的大臣提出了質疑。一位年邁的大臣皺著眉頭說道:“林大人所言雖好,但如此大規模的改革,勢必會觸動各方利益,稍有不慎,便會引發朝堂動蕩,還望陛下三思啊。”
林羽不慌不忙地迴應道:“大人所言極是,改革確實會麵臨諸多困難和阻力。但為了百姓能過上好日子,這些困難我們必須克服。而且,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先在一些地方進行試點,總結經驗後再逐步推廣。同時,我們也會做好各方的協調工作,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衝突。”
皇帝聽後,微微頷首:“林卿家所言有理。朕意已決,此事就按林卿家的方案推行。諸位愛卿,當以百姓利益為重,齊心協力,共同推動改革。若有陽奉陰違、阻礙改革者,朕絕不姑息!”
眾大臣紛紛跪地高唿:“陛下聖明,臣等定當全力輔佐林大人推行改革。”然而,也有幾位大臣麵色陰沉,雖口中應和,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不滿與擔憂。林羽心中明白,改革之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但有皇帝的支持,他信心倍增。
散朝後,林羽與江丞相並肩走出大殿。江丞相神色凝重,低聲對林羽說道:“林大人,此次改革觸動諸多利益,那些心懷不滿的大臣必定不會善罷甘休,你我需早做防備。”林羽微微點頭,眼神堅定:“丞相所言極是,下官已有心理準備。”
“都散朝了,朕的皇後怎麽還不走了。”皇帝坐在龍椅上詢問。
皇後蹲牆角,不搭理他。
葉竟離緩緩走到她身邊,蹲下身子直接把她抱起就走,消失在大殿上,飛走了。
出現的時候在賣茶葉蛋的小攤前,突然出現把小攤販嚇得不輕。葉竟離給了點錢遞在小攤販手裏,直接自己拿起茶葉蛋剝好放在皇後手裏。“吃吧!之前答應過帶你去逛街的,朕太忙了,一直都沒機會,今天散朝散得早,正好趁這個機會來陪陪你。”
街邊百姓先是一愣,旋即有人認出了身著龍袍鳳袍的二人,瞬間驚唿聲此起彼伏:“是陛下和皇後娘娘!”眾人慌作一團,紛紛跪地,高唿“吾皇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原本熱鬧的集市瞬間安靜下來,隻剩攤主手中的茶葉蛋在鍋中翻滾的咕嘟聲。
葉竟離見狀,微笑著揚了揚手:“都起來吧,今日朕與皇後隻是尋常百姓,出來散心,大家不必拘謹。”百姓們這才小心翼翼地起身,卻仍不敢肆意妄為,目光不時偷偷看向這尊貴的二人。
皇後咬了一口茶葉蛋,臉上浮現出滿足的笑容,輕聲嗔怪:“葉竟離,您這一鬧,可把大家嚇壞了。”葉竟離看著她,眼中滿是寵溺:“朕就是想讓你開心,管不了那麽多了。難得能偷得浮生半日閑,今日便要好好陪你。”
此時,幾個官員恰好路過此地。他們剛下朝不久,本想著在集市上放鬆一番,沒想到竟撞見如此場景。其中一位年輕官員驚訝得合不攏嘴,差點叫出聲來,身旁的老臣連忙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鎮定。
這幾位官員趕忙上前,跪地行禮。葉竟離擺了擺手,說道:“今日莫要行禮,就當沒看見朕與皇後。你們也難得閑暇,去做自己的事吧。”官員們雖心有疑慮,但不敢違抗聖意,隻得恭敬退下。
然而,皇帝與皇後在集市現身的消息,還是如旋風般傳遍了整個京城。一些有心之人開始揣測,皇帝此舉是否另有深意,是不是在借這看似平常的舉動,傳達對改革的態度,或是在觀察民間的真實情況。
與此同時,林羽與江丞相正在丞相府中商討改革的下一步計劃。聽聞皇帝與皇後的意外之舉,江丞相微微皺眉:“陛下此舉雖隨性,卻也可能引發不必要的動蕩。那些反對改革的人,說不定會借此大做文章。”林羽沉思片刻,說道:“丞相不必過於擔憂,陛下英明,想必自有考量。或許這正是陛下親近百姓的一種方式,讓百姓感受到皇家的關懷,對改革或許也有益處。”
在集市這邊,葉竟離牽著皇後的手,漫步在街頭巷尾。他們走進一家布店,皇後拿起一匹綢緞,輕輕撫摸,眼中滿是喜愛。葉竟離見狀,二話不說,便要買下。店家哪裏敢收錢,連忙擺手拒絕。葉竟離佯裝生氣:“朕今日是顧客,你若不收錢,便是違抗聖旨。”店家無奈,隻得收下。
隨著時間的推移,百姓們漸漸放鬆下來,集市又恢複了往日的熱鬧。孩子們在街頭嬉笑玩耍,大人們也開始正常地做生意、交談。皇帝與皇後在這煙火人間,盡情享受著難得的寧靜與歡樂。
但這份寧靜並未持續太久。不久後,一位密探匆匆趕來,在葉竟離耳邊低語幾句。葉竟離臉色微微一變,旋即恢複平靜,對皇後說道:“城兒,朝中有些急事,朕需迴去處理。待朕忙完這陣,再好好陪你。”皇後眼中雖有不舍,但還是溫柔地點了點頭。
葉竟離帶著皇後,瞬間消失在眾人眼前。集市上的百姓們,望著皇帝與皇後離去的方向,議論紛紛。而這場意外的集市之行,也成為了京城百姓口中一段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同時也在暗流湧動的朝堂中,掀起了新的波瀾,為改革的進程增添了更多的變數 。
迴到宮中,葉竟離立刻召集一眾核心大臣於禦書房議事。禦書房內氣氛凝重,大臣們麵色各異,或憂慮、或揣測,都在等待皇帝對此次朝堂波瀾與集市之行的表態。
葉竟離神色冷峻,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沉聲道:“朕今日於集市之行,想必諸位都有所耳聞。朕意在親近百姓,了解民間真實狀況,這對改革至關重要。然而,朕聽聞朝中竟有人借此大做文章,妄圖阻礙改革進程。”
言罷,他的目光定格在幾位保守派大臣身上,這幾位大臣微微低頭,眼神閃躲。為首的一位顫聲道:“陛下,臣等並非有意阻礙改革,隻是陛下此舉過於隨性,恐失皇家威嚴,讓百姓對朝廷產生輕慢之心。”
葉竟離冷哼一聲:“皇家威嚴,不是靠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來維係,而是靠實實在在為百姓謀福祉。朕問你,若百姓都吃不飽穿不暖,談何皇家威嚴?此次改革,勢在必行,任何人不得阻攔。”
林羽見狀,上前一步:“陛下聖明。改革之路本就艱難,難免會有波折。此次集市之行,反倒讓百姓感受到陛下對他們的關懷,更有利於改革的推行。臣建議,可將陛下此次親民之舉加以宣揚,讓百姓知曉陛下的良苦用心,如此一來,改革也能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
江丞相也點頭附和:“林大人所言極是。陛下,臣等定會全力輔佐,確保改革順利進行。”
正在這時有人來報,“啟稟陛下天香皇臨近國都,三日後便到。”
“好朕知道了,三日後擺駕迎接,不許有半點差遲。”葉竟離既激動又興奮的說道。
第二天葉竟離還是一如既往的把皇後帶來,這次不一樣的是把她抱在身邊坐著不許她去蹲牆角。在啟臨國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夕。大臣們個個麵色如土,聽聞天香皇即將再度駕臨三天後進宮的消息後,內心的恐懼如同潮水般翻湧。
一位年邁的大臣顫顫巍巍地出列,聲音帶著幾分哀求:“陛下,那天香皇此番前來,必定是來者不善。幾年前因皇後之事,他便已大軍壓境,如今又親自前來,我國怕是危在旦夕啊!懇請陛下做好打算,莫要讓我啟臨國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說罷,老臣已是老淚縱橫,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其他大臣見狀,也紛紛跪地,齊聲附和:“陛下三思啊!” 一時間,朝堂之上滿是大臣們的懇請聲,聲聲急切,仿佛啟臨國的覆滅就在眼前。
然而,坐在龍椅之上的葉竟離卻神色平靜摟著他的皇後鬼迷日眼,嘴角甚至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讓人捉摸不透的笑意。他輕輕擺了擺手,語氣平淡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眾愛卿請起,無需如此驚慌。”
大臣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疑惑與不解。在他們看來,葉竟離的鎮定實在太過反常。其中一位年輕的大臣鼓起勇氣問道:“陛下,這天香皇實力強大,又對我國心懷怨恨,我們怎能不防?萬一……”
葉竟離打斷了他的話,目光緩緩掃過眾人,緩緩說道:“你們無需多言,朕心中自有分寸。天香皇雖來勢洶洶,但朕並不懼怕。” 他的眼神深邃而堅定的看著懷裏的皇後,仿佛藏著無盡的秘密。
待大臣們退朝後,葉竟離望著被自己抱得無語至極的皇後,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迴想起幾年前皇後失蹤時的種種,心中一陣刺痛。他深知天香皇對女兒的疼愛,也明白天香皇此次前來必定帶著滿腔怒火。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有些事情,遠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麽簡單,遲早都得麵對。
而天香皇率領著精銳的部隊緩緩前行。他的眼神冰冷如霜,望著啟臨國皇宮的方向,心中暗暗發誓:“女兒,不管你是生是死,朕都要在這啟臨國皇宮找出真相,若有人膽敢傷害你,朕定讓整個啟臨國為你陪葬!” 他的身旁,是一群忠心耿耿的將領,他們的眼神中透著對戰爭的渴望和對天香皇的絕對忠誠。
隨著天香皇的這一路不斷逼近,啟臨國從邊境城鎮開始到接近都城全是人心惶惶。百姓們紛紛傳言,一場大戰即將爆發,整個國家都籠罩在一片恐懼的陰影之中。然而,葉竟離卻依舊始終按兵不動靜靜等待著天香皇的到來,似乎在等待著什麽,好像天香皇是他爹一樣。
在這緊張的局勢之下,啟臨國的江湖中始終暗流湧動。一些神秘的組織和高手紛紛現身,他們的目的不明,卻似乎都與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有的人在暗中搜集情報,有的人則在尋找著什麽重要的東西。
而在皇宮深處,一位神秘的黑袍人正靜靜地站在陰影之中,注視著葉竟離的一舉一動。他的身影隱匿在黑暗之中,讓人難以察覺。他的手中,握著一塊散發著微弱光芒的玉佩,玉佩上的圖案若隱若現,仿佛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
此時的啟臨國,就像一個即將被點燃的火藥桶,隻要再有一點火星,便會引發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天香皇的到來,究竟會給啟臨國帶來怎樣的災難?葉竟離又能否化解這場危機?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勢力又將在這場風波中扮演怎樣的角色?一切都還是未知數,而整個啟臨國,都在這不安的氛圍中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林羽恭敬地迴應:“多謝丞相,下官定不負所托。”
待皇帝與皇後迴宮後,茶樓裏逐漸恢複了些許平靜。江丞相帶著二庶女和林羽迴到丞相府。一路上,江丞相都在與林羽探討著改善民生的初步設想,林羽也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見解,兩人相談甚歡。
迴到丞相府,江丞相命人準備了豐盛的晚宴,宴請林羽。席間,江丞相感慨道:“林大人,今日得見陛下對您的賞識,實乃我朝之幸。您對民間疾苦的洞察,以及那些精妙的治國之策,讓老夫深感欽佩。”
林羽連忙起身,謙遜地說:“丞相過譽了,草民不過是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如實道出。能有機會為百姓做事,為朝廷效力,是林羽畢生之願。”
二庶女在一旁靜靜地聽著,眼神中對林羽充滿了好奇與敬意。她不禁開口問道:“林大人,您是如何對民間百姓的生活如此了解的呢?”
林羽微微一愣,隨即露出溫和的笑容:“江小姐有所不知,我自幼家境貧寒,在市井中長大,親眼目睹了百姓們的艱辛。後來雖刻苦讀書,卻從未忘記那些在底層掙紮的人們。所以閑暇之時,我便四處走訪,了解他們的真實狀況。”
江丞相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林大人這份心係蒼生的情懷,實在難得。如今有陛下的支持,再加上您的才華,相信我朝百姓的日子定會越來越好。”
一夜過去,次日清晨,林羽早早起身,整理好衣冠,等待著江丞相府的來人。不多時,一輛馬車停在了林羽的住處門口。江丞相的管家恭敬地請林羽上車,隨後馬車朝著皇宮的方向疾馳而去。
皇宮大殿內,皇後被皇帝硬帶來上朝繼續蹲牆角,皇帝高坐龍椅,目光炯炯地掃視著下方的群臣。江丞相和林羽穩步走進大殿,跪地行禮。皇帝微笑著示意他們起身,說道:“林卿家,今日便與諸位愛卿好好商討一下改善民生的具體事宜,朕希望能聽到切實可行的方案。”
林羽深吸一口氣,向前一步,開始有條不紊地闡述自己的計劃。從改革賦稅製度的細則,到興修水利工程的選址與規劃,再到鼓勵商業發展的政策扶持,他說得頭頭是道。朝堂上的大臣們,起初還有些將信將疑,但隨著林羽的深入講解,不少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然而,也有一些保守派的大臣提出了質疑。一位年邁的大臣皺著眉頭說道:“林大人所言雖好,但如此大規模的改革,勢必會觸動各方利益,稍有不慎,便會引發朝堂動蕩,還望陛下三思啊。”
林羽不慌不忙地迴應道:“大人所言極是,改革確實會麵臨諸多困難和阻力。但為了百姓能過上好日子,這些困難我們必須克服。而且,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先在一些地方進行試點,總結經驗後再逐步推廣。同時,我們也會做好各方的協調工作,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衝突。”
皇帝聽後,微微頷首:“林卿家所言有理。朕意已決,此事就按林卿家的方案推行。諸位愛卿,當以百姓利益為重,齊心協力,共同推動改革。若有陽奉陰違、阻礙改革者,朕絕不姑息!”
眾大臣紛紛跪地高唿:“陛下聖明,臣等定當全力輔佐林大人推行改革。”然而,也有幾位大臣麵色陰沉,雖口中應和,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不滿與擔憂。林羽心中明白,改革之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但有皇帝的支持,他信心倍增。
散朝後,林羽與江丞相並肩走出大殿。江丞相神色凝重,低聲對林羽說道:“林大人,此次改革觸動諸多利益,那些心懷不滿的大臣必定不會善罷甘休,你我需早做防備。”林羽微微點頭,眼神堅定:“丞相所言極是,下官已有心理準備。”
“都散朝了,朕的皇後怎麽還不走了。”皇帝坐在龍椅上詢問。
皇後蹲牆角,不搭理他。
葉竟離緩緩走到她身邊,蹲下身子直接把她抱起就走,消失在大殿上,飛走了。
出現的時候在賣茶葉蛋的小攤前,突然出現把小攤販嚇得不輕。葉竟離給了點錢遞在小攤販手裏,直接自己拿起茶葉蛋剝好放在皇後手裏。“吃吧!之前答應過帶你去逛街的,朕太忙了,一直都沒機會,今天散朝散得早,正好趁這個機會來陪陪你。”
街邊百姓先是一愣,旋即有人認出了身著龍袍鳳袍的二人,瞬間驚唿聲此起彼伏:“是陛下和皇後娘娘!”眾人慌作一團,紛紛跪地,高唿“吾皇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原本熱鬧的集市瞬間安靜下來,隻剩攤主手中的茶葉蛋在鍋中翻滾的咕嘟聲。
葉竟離見狀,微笑著揚了揚手:“都起來吧,今日朕與皇後隻是尋常百姓,出來散心,大家不必拘謹。”百姓們這才小心翼翼地起身,卻仍不敢肆意妄為,目光不時偷偷看向這尊貴的二人。
皇後咬了一口茶葉蛋,臉上浮現出滿足的笑容,輕聲嗔怪:“葉竟離,您這一鬧,可把大家嚇壞了。”葉竟離看著她,眼中滿是寵溺:“朕就是想讓你開心,管不了那麽多了。難得能偷得浮生半日閑,今日便要好好陪你。”
此時,幾個官員恰好路過此地。他們剛下朝不久,本想著在集市上放鬆一番,沒想到竟撞見如此場景。其中一位年輕官員驚訝得合不攏嘴,差點叫出聲來,身旁的老臣連忙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鎮定。
這幾位官員趕忙上前,跪地行禮。葉竟離擺了擺手,說道:“今日莫要行禮,就當沒看見朕與皇後。你們也難得閑暇,去做自己的事吧。”官員們雖心有疑慮,但不敢違抗聖意,隻得恭敬退下。
然而,皇帝與皇後在集市現身的消息,還是如旋風般傳遍了整個京城。一些有心之人開始揣測,皇帝此舉是否另有深意,是不是在借這看似平常的舉動,傳達對改革的態度,或是在觀察民間的真實情況。
與此同時,林羽與江丞相正在丞相府中商討改革的下一步計劃。聽聞皇帝與皇後的意外之舉,江丞相微微皺眉:“陛下此舉雖隨性,卻也可能引發不必要的動蕩。那些反對改革的人,說不定會借此大做文章。”林羽沉思片刻,說道:“丞相不必過於擔憂,陛下英明,想必自有考量。或許這正是陛下親近百姓的一種方式,讓百姓感受到皇家的關懷,對改革或許也有益處。”
在集市這邊,葉竟離牽著皇後的手,漫步在街頭巷尾。他們走進一家布店,皇後拿起一匹綢緞,輕輕撫摸,眼中滿是喜愛。葉竟離見狀,二話不說,便要買下。店家哪裏敢收錢,連忙擺手拒絕。葉竟離佯裝生氣:“朕今日是顧客,你若不收錢,便是違抗聖旨。”店家無奈,隻得收下。
隨著時間的推移,百姓們漸漸放鬆下來,集市又恢複了往日的熱鬧。孩子們在街頭嬉笑玩耍,大人們也開始正常地做生意、交談。皇帝與皇後在這煙火人間,盡情享受著難得的寧靜與歡樂。
但這份寧靜並未持續太久。不久後,一位密探匆匆趕來,在葉竟離耳邊低語幾句。葉竟離臉色微微一變,旋即恢複平靜,對皇後說道:“城兒,朝中有些急事,朕需迴去處理。待朕忙完這陣,再好好陪你。”皇後眼中雖有不舍,但還是溫柔地點了點頭。
葉竟離帶著皇後,瞬間消失在眾人眼前。集市上的百姓們,望著皇帝與皇後離去的方向,議論紛紛。而這場意外的集市之行,也成為了京城百姓口中一段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同時也在暗流湧動的朝堂中,掀起了新的波瀾,為改革的進程增添了更多的變數 。
迴到宮中,葉竟離立刻召集一眾核心大臣於禦書房議事。禦書房內氣氛凝重,大臣們麵色各異,或憂慮、或揣測,都在等待皇帝對此次朝堂波瀾與集市之行的表態。
葉竟離神色冷峻,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沉聲道:“朕今日於集市之行,想必諸位都有所耳聞。朕意在親近百姓,了解民間真實狀況,這對改革至關重要。然而,朕聽聞朝中竟有人借此大做文章,妄圖阻礙改革進程。”
言罷,他的目光定格在幾位保守派大臣身上,這幾位大臣微微低頭,眼神閃躲。為首的一位顫聲道:“陛下,臣等並非有意阻礙改革,隻是陛下此舉過於隨性,恐失皇家威嚴,讓百姓對朝廷產生輕慢之心。”
葉竟離冷哼一聲:“皇家威嚴,不是靠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來維係,而是靠實實在在為百姓謀福祉。朕問你,若百姓都吃不飽穿不暖,談何皇家威嚴?此次改革,勢在必行,任何人不得阻攔。”
林羽見狀,上前一步:“陛下聖明。改革之路本就艱難,難免會有波折。此次集市之行,反倒讓百姓感受到陛下對他們的關懷,更有利於改革的推行。臣建議,可將陛下此次親民之舉加以宣揚,讓百姓知曉陛下的良苦用心,如此一來,改革也能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
江丞相也點頭附和:“林大人所言極是。陛下,臣等定會全力輔佐,確保改革順利進行。”
正在這時有人來報,“啟稟陛下天香皇臨近國都,三日後便到。”
“好朕知道了,三日後擺駕迎接,不許有半點差遲。”葉竟離既激動又興奮的說道。
第二天葉竟離還是一如既往的把皇後帶來,這次不一樣的是把她抱在身邊坐著不許她去蹲牆角。在啟臨國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夕。大臣們個個麵色如土,聽聞天香皇即將再度駕臨三天後進宮的消息後,內心的恐懼如同潮水般翻湧。
一位年邁的大臣顫顫巍巍地出列,聲音帶著幾分哀求:“陛下,那天香皇此番前來,必定是來者不善。幾年前因皇後之事,他便已大軍壓境,如今又親自前來,我國怕是危在旦夕啊!懇請陛下做好打算,莫要讓我啟臨國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說罷,老臣已是老淚縱橫,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其他大臣見狀,也紛紛跪地,齊聲附和:“陛下三思啊!” 一時間,朝堂之上滿是大臣們的懇請聲,聲聲急切,仿佛啟臨國的覆滅就在眼前。
然而,坐在龍椅之上的葉竟離卻神色平靜摟著他的皇後鬼迷日眼,嘴角甚至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讓人捉摸不透的笑意。他輕輕擺了擺手,語氣平淡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眾愛卿請起,無需如此驚慌。”
大臣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疑惑與不解。在他們看來,葉竟離的鎮定實在太過反常。其中一位年輕的大臣鼓起勇氣問道:“陛下,這天香皇實力強大,又對我國心懷怨恨,我們怎能不防?萬一……”
葉竟離打斷了他的話,目光緩緩掃過眾人,緩緩說道:“你們無需多言,朕心中自有分寸。天香皇雖來勢洶洶,但朕並不懼怕。” 他的眼神深邃而堅定的看著懷裏的皇後,仿佛藏著無盡的秘密。
待大臣們退朝後,葉竟離望著被自己抱得無語至極的皇後,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迴想起幾年前皇後失蹤時的種種,心中一陣刺痛。他深知天香皇對女兒的疼愛,也明白天香皇此次前來必定帶著滿腔怒火。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有些事情,遠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麽簡單,遲早都得麵對。
而天香皇率領著精銳的部隊緩緩前行。他的眼神冰冷如霜,望著啟臨國皇宮的方向,心中暗暗發誓:“女兒,不管你是生是死,朕都要在這啟臨國皇宮找出真相,若有人膽敢傷害你,朕定讓整個啟臨國為你陪葬!” 他的身旁,是一群忠心耿耿的將領,他們的眼神中透著對戰爭的渴望和對天香皇的絕對忠誠。
隨著天香皇的這一路不斷逼近,啟臨國從邊境城鎮開始到接近都城全是人心惶惶。百姓們紛紛傳言,一場大戰即將爆發,整個國家都籠罩在一片恐懼的陰影之中。然而,葉竟離卻依舊始終按兵不動靜靜等待著天香皇的到來,似乎在等待著什麽,好像天香皇是他爹一樣。
在這緊張的局勢之下,啟臨國的江湖中始終暗流湧動。一些神秘的組織和高手紛紛現身,他們的目的不明,卻似乎都與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有的人在暗中搜集情報,有的人則在尋找著什麽重要的東西。
而在皇宮深處,一位神秘的黑袍人正靜靜地站在陰影之中,注視著葉竟離的一舉一動。他的身影隱匿在黑暗之中,讓人難以察覺。他的手中,握著一塊散發著微弱光芒的玉佩,玉佩上的圖案若隱若現,仿佛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
此時的啟臨國,就像一個即將被點燃的火藥桶,隻要再有一點火星,便會引發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天香皇的到來,究竟會給啟臨國帶來怎樣的災難?葉竟離又能否化解這場危機?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勢力又將在這場風波中扮演怎樣的角色?一切都還是未知數,而整個啟臨國,都在這不安的氛圍中等待著命運的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