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皇後要見二庶女的消息傳來時,整個丞相府都為之一震。二庶女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她怎麽也想不到,皇後會突然點她前去。
大庶女也慌了神,抓著二庶女的手說:“妹妹,你說皇後娘娘這是為何突然找你?你可要小心應對啊。”二庶女強裝鎮定,深吸一口氣:“姐姐放心,我會謹慎行事的。”
二庶女在丫鬟的簇擁下,戰戰兢兢地來到皇後所在的院子。踏入門檻的那一刻,她感覺渾身的血液都凝固了,每一步都似踩在棉花上。
皇後坐在榻上,神色平靜,目光卻透著讓人捉摸不透的深邃。“你就是丞相府的二庶女?”皇後聲音不高,卻在寂靜的房間裏格外清晰。
二庶女連忙跪地,聲音微微顫抖:“民女正是,不知皇後娘娘召見,所為何事?”
皇後打量著她,緩緩開口:“本宮聽聞你收集了不少趣聞,可屬實?”
二庶女心中一緊,忙迴道:“迴稟娘娘,確有此事。民女平日就愛搜羅些奇聞軼事,以供閑暇時消遣。”
皇後微微點頭:“那你便講來聽聽,若能博本宮一笑,重重有賞。”
二庶女定了定神,開始講起那些趣聞。她講著講著,漸漸放鬆下來,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
然而,皇後聽完,神色卻沒有絲毫變化,依舊淡淡地說:“故事倒也算有趣,可本宮覺得,你這趣聞背後,似乎還有別的心思。”
二庶女心中“咯噔”一下,忙磕頭道:“娘娘明鑒,民女絕無其他心思,隻是一心想逗娘娘開心。”
皇後冷笑一聲:“哼,本宮在這宮中多年,什麽樣的人沒見過。你和你那幾位姐妹,整日想著討好本宮,不就是想借此攀高枝,為自己謀個好前程?”
二庶女嚇得渾身發抖,額頭汗珠滾落:“娘娘恕罪,民女不敢有此等想法。”
皇後的目光愈發銳利:“不敢?那你可知,在這宮中,妄圖投機取巧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二庶女忙不迭地磕頭:“民女知錯了,求娘娘饒恕。”
皇後沉默片刻,說道:“本宮今日召你來,便是要告誡你,莫要心存僥幸。你若真想在這世上立足,靠的不該是這些歪門邪道,而是自身的品德與能力。”
二庶女連連稱是,心中滿是懊悔與後怕。
皇後接著說:“起來吧,迴去告訴丞相府的其他人,莫要再做這些無用之事。本宮看重的,是真心實意,而非這些虛情假意的討好。”
二庶女如獲大赦,匆匆退出房間。迴到自己的住處,她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大庶女。大庶女聽後,也驚出一身冷汗,兩人相視無言,都明白,在這複雜的宮廷與權貴交織的世界裏,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
第二日,當傳喚二庶女的旨意再度降臨,整個江家女眷的居所瞬間被恐懼籠罩。二庶女的臉色瞬間變得比紙還蒼白,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穩。大庶女緊緊握著她的手,聲音帶著哭腔:“妹妹,這可如何是好?皇後娘娘又召見你,會不會……”話未說完,大庶女便忍不住抽泣起來。
二庶女強忍著內心的恐懼,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姐姐,莫要驚慌,我去了便知道。不管怎樣,我定會小心應對。”盡管嘴上這麽說,可她的眼神中滿是惶恐。
在前往皇後居所的路上,二庶女的心跳如鼓,每一步都沉重無比。她不斷在腦海中迴想昨日與皇後的對話,揣測著皇後此次召見的意圖,卻始終毫無頭緒。
再次踏入那間讓她膽戰心驚的房間,二庶女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地,聲音顫抖得厲害:“民女叩見皇後娘娘,願娘娘鳳體安康。”
皇後坐在榻上,目光靜靜地落在她身上,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起來吧,昨日你講的趣事倒還有些意思,今日便再講幾個來聽聽。”
二庶女緩緩起身,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穩些,開始講起那些平日裏搜羅來的趣事。她講著講著,卻發現皇後的神色始終沒有太大變化,既沒有露出笑容,也沒有不耐煩的神情,這讓她愈發緊張,聲音也不自覺地變得幹澀。
好不容易講完一個故事,皇後微微皺眉,說道:“今日這故事,似乎不如昨日有趣。”
二庶女心中一緊,忙說道:“娘娘恕罪,民女這就再講一個更好的。”於是,她搜腸刮肚,將自己記得的趣事一股腦兒地講了出來。
然而,皇後聽完後,卻突然冷笑一聲:“哼,你是不是覺得,隻要講幾個趣事,就能討本宮歡心?”
二庶女嚇得再次跪地,磕頭如搗蒜:“民女不敢,民女隻是希望能為娘娘解悶。”
皇後目光如炬,盯著她說道:“你可知,這世上有趣的事情多如牛毛,但真心卻難得。本宮在這宮中,見過太多阿諛奉承之人,你以為靠這些趣事就能打動本宮?”
二庶女哭著說道:“娘娘,民女真的沒有其他意思,隻是想讓娘娘開心。”
皇後沉默良久,語氣稍微緩和了些:“罷了,本宮也知道你是奉命行事。你迴去告訴丞相府的女眷們,若真想與本宮交好,不必用這些手段,拿出真心來便好。”
二庶女連忙應下,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
皇後接著說:“本宮此次在丞相府養病,本就圖個清淨,不想被這些繁文縟節和刻意討好打擾。往後,你們若能真心相待,本宮自會看在眼裏。”
二庶女磕頭謝恩後,匆匆退了出去。迴到江家,她將皇後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其他女眷。眾人聽後,都陷入了沉思,她們終於明白,在這複雜的宮廷與權貴交織的世界裏,真心才是最難得、最珍貴的東西 。
第三日,當傳喚二庶女的消息傳來,江家女眷們再度陷入慌亂。二庶女的麵色猶如寒夜的霜雪般慘白,雙手不自覺地顫抖。大庶女緊緊攥著她的手,聲音帶著哭腔:“妹妹,這皇後屢次召見你,到底所為何事?這次你可千萬要小心啊!”
二庶女深吸一口氣,試圖穩住心神,說道:“姐姐莫慌,我去了便知。總歸小心應對,不會出什麽大亂子。”話雖如此,可她的眼神中滿是恐懼與不安。
去往皇後居所的路上,二庶女的每一步都似踩在刀刃之上。她滿心疑惑,不斷猜測皇後此番召見的意圖,卻始終毫無頭緒,內心的焦慮愈發濃烈。
踏入那熟悉又令她膽寒的房間,二庶女雙腿一軟,“撲通”跪地,聲音顫抖得厲害:“民女叩見皇後娘娘,願娘娘鳳體安康,福壽綿延。”
皇後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和聲說道:“起來吧,今日召你前來,是本宮實在煩悶,聽聞集市熱鬧非凡,本宮想喬裝出去逛逛,你陪本宮走一遭。”
二庶女聞言,猛地抬起頭,眼中滿是驚愕,磕磕巴巴道:“娘娘,這……這出去逛街之事,怕是風險極大,萬一被人認出,可如何是好?”
皇後輕輕擺手,語氣輕鬆卻透著不容置疑:“無妨,本宮自有安排。”
不一會兒,皇後換上一身尋常普通百姓家女兒的衣裳,二庶女也換上簡單的素衣,二人帶著幾個同樣喬裝打扮的侍衛與丫環,悄然從丞相府的側門而出。
集市上,人來人往,喧鬧非凡。小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各種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滿了攤位。皇後興致勃勃地穿梭在人群中,一會兒拿起這個瞧瞧,一會兒又對那個品頭論足。二庶女則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後,時刻警惕著周圍的動靜,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濕。
突然,皇後在一個賣絹花的攤位前停下。攤主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婦人,正熱情地向皇後介紹著她的絹花。“這位小姐,您看看這朵牡丹,可是我親手做的,顏色鮮豔,栩栩如生,戴在您頭上,保準您漂亮!”
皇後拿起一朵粉色的絹花,輕輕插在發髻上,轉頭問二庶女:“你覺得如何?”
二庶女忙不迭點頭:“娘娘……哦不,小姐,這花襯得您愈發美麗動人,與您相得益彰。”
皇後滿意地笑了笑,正準備付錢,這時,人群中突然一陣騷動。幾個地痞模樣的人朝著這邊走來,為首的一個滿臉橫肉,眼神不懷好意地盯著皇後和二庶女。
“喲,這兩位小娘子長得可真標致啊,來,陪大爺我玩玩!”說著,便伸出手要去抓皇後的胳膊。
二庶女臉色大變,正要大聲唿救,卻見皇後身後的侍衛們迅速圍了上來,將那幾個地痞團團圍住。其中一個侍衛低聲嗬斥道:“大膽狂徒,敢對我家小姐無禮,活得不耐煩了!”
地痞們見勢不妙,想要逃跑,卻被侍衛們緊緊抓住。二庶女驚魂未定,看向皇後,隻見皇後神色平靜,絲毫沒有被剛才的事情嚇到。
“不過是幾個跳梁小醜罷了,不必放在心上。”皇後淡淡地說,“難得出來一趟,可不能被這些人壞了興致。”
接著,皇後又在集市上逛了許久,買了不少小玩意兒。直到天色漸暗,二庶女才小心翼翼地提醒:“娘娘,時候不早了,咱們是不是該迴去了?”
皇後這才意猶未盡地點點頭:“今日著實有趣,改日若有機會,再出來逛逛。”
迴到丞相府,皇後對二庶女說道:“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往後,若本宮還有此類安排,你可要繼續陪著本宮。”
二庶女連忙跪地謝恩。待皇後離開後,她癱坐在地上,長舒一口氣。這一天的經曆,讓她深刻體會到了宮廷之外的複雜與皇後的威嚴,也明白自己卷入的這場宮廷風雲,遠非想象中那般簡單 。
自那日後,皇後當真每日都要求二庶女陪她喬裝出丞相府去逛街。這消息傳到江丞相耳中,他隻覺天旋地轉,整個丞相府的氛圍也變得壓抑沉重。
“這可如何是好?皇後娘娘如此頻繁出宮,萬一出了事,咱們江家可擔待不起啊!”江丞相在書房內來迴踱步,眉頭緊鎖,滿臉憂色。
大庶女在一旁啜泣道:“父親,妹妹每日跟著皇後娘娘出去,也是提心吊膽的,可皇後娘娘根本不聽勸。”
江丞相長歎一聲,“不行,我得想個辦法,不能再這麽下去了。”
然而,無論江丞相如何委婉進言,皇後依舊我行我素,每天興致勃勃地拉著二庶女穿梭於市井街巷。
這日,她們又如往常一樣來到集市。皇後穿梭在人群中,對街邊的各類小物件充滿好奇,一會兒拿起一把精巧的團扇細細端詳,一會兒又被街邊賣藝的雜耍吸引。二庶女則滿臉擔憂地跟在身後,時刻警惕著周圍的異樣。
突然,一陣嘈雜的議論聲傳來。“聽說了嗎?最近宮裏似乎出了大事,有個妃子被打入冷宮了。”“是啊,好像還牽扯到不少朝中大臣呢。”二庶女心中一驚,下意識地看向皇後,隻見皇後臉上微微笑著聽得津津有味。
“走,過去看看。”皇後開心的說道。
兩人來到人群聚集處,原來是幾個書生在談論朝堂之事。“依我看,這次的事情怕是沒那麽簡單,背後肯定有大勢力在操控。”一個書生搖頭晃腦地說道。
二庶女強扯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聲音帶著幾不可察的顫抖:“小……小姐,咱明日真還來呀?”皇後嘴角上揚,興致勃勃地點點頭:“那是自然,這集市上有趣事兒多著呢,還有好多沒逛到。”
第二日,盡管江丞相苦勸無果,二庶女還是硬著頭皮陪著皇後再度踏入那熱鬧非凡的集市。集市依舊熙熙攘攘,叫賣聲、談笑聲交織一片。皇後像隻歡快的雀鳥,在攤位間來迴穿梭,時不時被新奇玩意兒吸引駐足。
就在皇後拿起一個木雕小擺件細細把玩時,不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激烈爭吵聲。二人好奇地湊過去,隻見一位年輕婦人正與一個綢緞莊老板理論。婦人滿麵淚痕,哭訴著自己丈夫重病臥床,她好不容易攢錢來買塊綢緞給丈夫做壽衣,卻被老板告知價格突然漲了一倍。
皇後眉頭緊皺,這時人群中走出一位中年男子。他衣著樸素,卻透著一股不凡氣質。男子從懷中掏出幾兩銀子遞給婦人,輕聲說道:“大嫂,這錢你拿去買綢緞,莫要再與他爭執了。”
婦人千恩萬謝,拿著錢離去。皇後看著這一幕,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待男子轉身欲走時,皇後叫住了他:“這位公子,出手如此闊綽,不知是何方人士?”
男子微微拱手,謙遜道:“在下不過是一介書生,路見不平,略盡綿薄之力罷了。”交談中,皇後得知這書生飽讀詩書,心懷天下,對當下朝堂局勢也頗有見解。
“不知公子叫什麽名字,可否告知,咱們交個朋友可好”皇後說到。
大庶女也慌了神,抓著二庶女的手說:“妹妹,你說皇後娘娘這是為何突然找你?你可要小心應對啊。”二庶女強裝鎮定,深吸一口氣:“姐姐放心,我會謹慎行事的。”
二庶女在丫鬟的簇擁下,戰戰兢兢地來到皇後所在的院子。踏入門檻的那一刻,她感覺渾身的血液都凝固了,每一步都似踩在棉花上。
皇後坐在榻上,神色平靜,目光卻透著讓人捉摸不透的深邃。“你就是丞相府的二庶女?”皇後聲音不高,卻在寂靜的房間裏格外清晰。
二庶女連忙跪地,聲音微微顫抖:“民女正是,不知皇後娘娘召見,所為何事?”
皇後打量著她,緩緩開口:“本宮聽聞你收集了不少趣聞,可屬實?”
二庶女心中一緊,忙迴道:“迴稟娘娘,確有此事。民女平日就愛搜羅些奇聞軼事,以供閑暇時消遣。”
皇後微微點頭:“那你便講來聽聽,若能博本宮一笑,重重有賞。”
二庶女定了定神,開始講起那些趣聞。她講著講著,漸漸放鬆下來,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
然而,皇後聽完,神色卻沒有絲毫變化,依舊淡淡地說:“故事倒也算有趣,可本宮覺得,你這趣聞背後,似乎還有別的心思。”
二庶女心中“咯噔”一下,忙磕頭道:“娘娘明鑒,民女絕無其他心思,隻是一心想逗娘娘開心。”
皇後冷笑一聲:“哼,本宮在這宮中多年,什麽樣的人沒見過。你和你那幾位姐妹,整日想著討好本宮,不就是想借此攀高枝,為自己謀個好前程?”
二庶女嚇得渾身發抖,額頭汗珠滾落:“娘娘恕罪,民女不敢有此等想法。”
皇後的目光愈發銳利:“不敢?那你可知,在這宮中,妄圖投機取巧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二庶女忙不迭地磕頭:“民女知錯了,求娘娘饒恕。”
皇後沉默片刻,說道:“本宮今日召你來,便是要告誡你,莫要心存僥幸。你若真想在這世上立足,靠的不該是這些歪門邪道,而是自身的品德與能力。”
二庶女連連稱是,心中滿是懊悔與後怕。
皇後接著說:“起來吧,迴去告訴丞相府的其他人,莫要再做這些無用之事。本宮看重的,是真心實意,而非這些虛情假意的討好。”
二庶女如獲大赦,匆匆退出房間。迴到自己的住處,她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大庶女。大庶女聽後,也驚出一身冷汗,兩人相視無言,都明白,在這複雜的宮廷與權貴交織的世界裏,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
第二日,當傳喚二庶女的旨意再度降臨,整個江家女眷的居所瞬間被恐懼籠罩。二庶女的臉色瞬間變得比紙還蒼白,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穩。大庶女緊緊握著她的手,聲音帶著哭腔:“妹妹,這可如何是好?皇後娘娘又召見你,會不會……”話未說完,大庶女便忍不住抽泣起來。
二庶女強忍著內心的恐懼,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姐姐,莫要驚慌,我去了便知道。不管怎樣,我定會小心應對。”盡管嘴上這麽說,可她的眼神中滿是惶恐。
在前往皇後居所的路上,二庶女的心跳如鼓,每一步都沉重無比。她不斷在腦海中迴想昨日與皇後的對話,揣測著皇後此次召見的意圖,卻始終毫無頭緒。
再次踏入那間讓她膽戰心驚的房間,二庶女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地,聲音顫抖得厲害:“民女叩見皇後娘娘,願娘娘鳳體安康。”
皇後坐在榻上,目光靜靜地落在她身上,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起來吧,昨日你講的趣事倒還有些意思,今日便再講幾個來聽聽。”
二庶女緩緩起身,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穩些,開始講起那些平日裏搜羅來的趣事。她講著講著,卻發現皇後的神色始終沒有太大變化,既沒有露出笑容,也沒有不耐煩的神情,這讓她愈發緊張,聲音也不自覺地變得幹澀。
好不容易講完一個故事,皇後微微皺眉,說道:“今日這故事,似乎不如昨日有趣。”
二庶女心中一緊,忙說道:“娘娘恕罪,民女這就再講一個更好的。”於是,她搜腸刮肚,將自己記得的趣事一股腦兒地講了出來。
然而,皇後聽完後,卻突然冷笑一聲:“哼,你是不是覺得,隻要講幾個趣事,就能討本宮歡心?”
二庶女嚇得再次跪地,磕頭如搗蒜:“民女不敢,民女隻是希望能為娘娘解悶。”
皇後目光如炬,盯著她說道:“你可知,這世上有趣的事情多如牛毛,但真心卻難得。本宮在這宮中,見過太多阿諛奉承之人,你以為靠這些趣事就能打動本宮?”
二庶女哭著說道:“娘娘,民女真的沒有其他意思,隻是想讓娘娘開心。”
皇後沉默良久,語氣稍微緩和了些:“罷了,本宮也知道你是奉命行事。你迴去告訴丞相府的女眷們,若真想與本宮交好,不必用這些手段,拿出真心來便好。”
二庶女連忙應下,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
皇後接著說:“本宮此次在丞相府養病,本就圖個清淨,不想被這些繁文縟節和刻意討好打擾。往後,你們若能真心相待,本宮自會看在眼裏。”
二庶女磕頭謝恩後,匆匆退了出去。迴到江家,她將皇後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其他女眷。眾人聽後,都陷入了沉思,她們終於明白,在這複雜的宮廷與權貴交織的世界裏,真心才是最難得、最珍貴的東西 。
第三日,當傳喚二庶女的消息傳來,江家女眷們再度陷入慌亂。二庶女的麵色猶如寒夜的霜雪般慘白,雙手不自覺地顫抖。大庶女緊緊攥著她的手,聲音帶著哭腔:“妹妹,這皇後屢次召見你,到底所為何事?這次你可千萬要小心啊!”
二庶女深吸一口氣,試圖穩住心神,說道:“姐姐莫慌,我去了便知。總歸小心應對,不會出什麽大亂子。”話雖如此,可她的眼神中滿是恐懼與不安。
去往皇後居所的路上,二庶女的每一步都似踩在刀刃之上。她滿心疑惑,不斷猜測皇後此番召見的意圖,卻始終毫無頭緒,內心的焦慮愈發濃烈。
踏入那熟悉又令她膽寒的房間,二庶女雙腿一軟,“撲通”跪地,聲音顫抖得厲害:“民女叩見皇後娘娘,願娘娘鳳體安康,福壽綿延。”
皇後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和聲說道:“起來吧,今日召你前來,是本宮實在煩悶,聽聞集市熱鬧非凡,本宮想喬裝出去逛逛,你陪本宮走一遭。”
二庶女聞言,猛地抬起頭,眼中滿是驚愕,磕磕巴巴道:“娘娘,這……這出去逛街之事,怕是風險極大,萬一被人認出,可如何是好?”
皇後輕輕擺手,語氣輕鬆卻透著不容置疑:“無妨,本宮自有安排。”
不一會兒,皇後換上一身尋常普通百姓家女兒的衣裳,二庶女也換上簡單的素衣,二人帶著幾個同樣喬裝打扮的侍衛與丫環,悄然從丞相府的側門而出。
集市上,人來人往,喧鬧非凡。小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各種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滿了攤位。皇後興致勃勃地穿梭在人群中,一會兒拿起這個瞧瞧,一會兒又對那個品頭論足。二庶女則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後,時刻警惕著周圍的動靜,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濕。
突然,皇後在一個賣絹花的攤位前停下。攤主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婦人,正熱情地向皇後介紹著她的絹花。“這位小姐,您看看這朵牡丹,可是我親手做的,顏色鮮豔,栩栩如生,戴在您頭上,保準您漂亮!”
皇後拿起一朵粉色的絹花,輕輕插在發髻上,轉頭問二庶女:“你覺得如何?”
二庶女忙不迭點頭:“娘娘……哦不,小姐,這花襯得您愈發美麗動人,與您相得益彰。”
皇後滿意地笑了笑,正準備付錢,這時,人群中突然一陣騷動。幾個地痞模樣的人朝著這邊走來,為首的一個滿臉橫肉,眼神不懷好意地盯著皇後和二庶女。
“喲,這兩位小娘子長得可真標致啊,來,陪大爺我玩玩!”說著,便伸出手要去抓皇後的胳膊。
二庶女臉色大變,正要大聲唿救,卻見皇後身後的侍衛們迅速圍了上來,將那幾個地痞團團圍住。其中一個侍衛低聲嗬斥道:“大膽狂徒,敢對我家小姐無禮,活得不耐煩了!”
地痞們見勢不妙,想要逃跑,卻被侍衛們緊緊抓住。二庶女驚魂未定,看向皇後,隻見皇後神色平靜,絲毫沒有被剛才的事情嚇到。
“不過是幾個跳梁小醜罷了,不必放在心上。”皇後淡淡地說,“難得出來一趟,可不能被這些人壞了興致。”
接著,皇後又在集市上逛了許久,買了不少小玩意兒。直到天色漸暗,二庶女才小心翼翼地提醒:“娘娘,時候不早了,咱們是不是該迴去了?”
皇後這才意猶未盡地點點頭:“今日著實有趣,改日若有機會,再出來逛逛。”
迴到丞相府,皇後對二庶女說道:“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往後,若本宮還有此類安排,你可要繼續陪著本宮。”
二庶女連忙跪地謝恩。待皇後離開後,她癱坐在地上,長舒一口氣。這一天的經曆,讓她深刻體會到了宮廷之外的複雜與皇後的威嚴,也明白自己卷入的這場宮廷風雲,遠非想象中那般簡單 。
自那日後,皇後當真每日都要求二庶女陪她喬裝出丞相府去逛街。這消息傳到江丞相耳中,他隻覺天旋地轉,整個丞相府的氛圍也變得壓抑沉重。
“這可如何是好?皇後娘娘如此頻繁出宮,萬一出了事,咱們江家可擔待不起啊!”江丞相在書房內來迴踱步,眉頭緊鎖,滿臉憂色。
大庶女在一旁啜泣道:“父親,妹妹每日跟著皇後娘娘出去,也是提心吊膽的,可皇後娘娘根本不聽勸。”
江丞相長歎一聲,“不行,我得想個辦法,不能再這麽下去了。”
然而,無論江丞相如何委婉進言,皇後依舊我行我素,每天興致勃勃地拉著二庶女穿梭於市井街巷。
這日,她們又如往常一樣來到集市。皇後穿梭在人群中,對街邊的各類小物件充滿好奇,一會兒拿起一把精巧的團扇細細端詳,一會兒又被街邊賣藝的雜耍吸引。二庶女則滿臉擔憂地跟在身後,時刻警惕著周圍的異樣。
突然,一陣嘈雜的議論聲傳來。“聽說了嗎?最近宮裏似乎出了大事,有個妃子被打入冷宮了。”“是啊,好像還牽扯到不少朝中大臣呢。”二庶女心中一驚,下意識地看向皇後,隻見皇後臉上微微笑著聽得津津有味。
“走,過去看看。”皇後開心的說道。
兩人來到人群聚集處,原來是幾個書生在談論朝堂之事。“依我看,這次的事情怕是沒那麽簡單,背後肯定有大勢力在操控。”一個書生搖頭晃腦地說道。
二庶女強扯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聲音帶著幾不可察的顫抖:“小……小姐,咱明日真還來呀?”皇後嘴角上揚,興致勃勃地點點頭:“那是自然,這集市上有趣事兒多著呢,還有好多沒逛到。”
第二日,盡管江丞相苦勸無果,二庶女還是硬著頭皮陪著皇後再度踏入那熱鬧非凡的集市。集市依舊熙熙攘攘,叫賣聲、談笑聲交織一片。皇後像隻歡快的雀鳥,在攤位間來迴穿梭,時不時被新奇玩意兒吸引駐足。
就在皇後拿起一個木雕小擺件細細把玩時,不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激烈爭吵聲。二人好奇地湊過去,隻見一位年輕婦人正與一個綢緞莊老板理論。婦人滿麵淚痕,哭訴著自己丈夫重病臥床,她好不容易攢錢來買塊綢緞給丈夫做壽衣,卻被老板告知價格突然漲了一倍。
皇後眉頭緊皺,這時人群中走出一位中年男子。他衣著樸素,卻透著一股不凡氣質。男子從懷中掏出幾兩銀子遞給婦人,輕聲說道:“大嫂,這錢你拿去買綢緞,莫要再與他爭執了。”
婦人千恩萬謝,拿著錢離去。皇後看著這一幕,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待男子轉身欲走時,皇後叫住了他:“這位公子,出手如此闊綽,不知是何方人士?”
男子微微拱手,謙遜道:“在下不過是一介書生,路見不平,略盡綿薄之力罷了。”交談中,皇後得知這書生飽讀詩書,心懷天下,對當下朝堂局勢也頗有見解。
“不知公子叫什麽名字,可否告知,咱們交個朋友可好”皇後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