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開始,大臣們紛紛上奏國事。突然,一位大臣出列,神色凝重地說道:“陛下,近日民間有傳言,說皇後娘娘來曆不明,恐怕會給我朝帶來災禍。臣懇請陛下徹查此事,以安民心。”
葉竟離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正要發怒時,瞟了一眼蹲在牆角的皇後,他忍了。“皇後哪裏來路不明了,這是朕從隔壁天香帝國娶迴來的妻子,出生皇室,身份坦蕩。”
大臣聽聞,微微一怔,卻並未就此退縮,硬著頭皮繼續道:“陛下,可民間傳言甚囂塵上,百姓們人心惶惶。且不說其他,就說皇後娘娘平日裏的行事作風,實在與我朝傳統的後宮典範大相徑庭,這難免不讓人揣測。”
葉竟離聽了又想發火,在次又看了角落裏的皇後一眼,“朕在說一次,她隻是朕的妻子,她隻需要做朕的女人就行了。她原本就不是我國之人與我朝傳統後宮典範何幹,難道愛卿意思是我國朝堂規矩還得去學天香國嗎?朕聽說天香國的朝堂上大小事務都是各位大臣自己商議解決天香皇很少上朝,甚至一年到頭都不一定見到他兩次。”
那位大臣聽聞皇帝這番話,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身體止不住地顫抖,冷汗瞬間浸濕了後背。“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啊!臣絕無此意,隻是憂心民間流言會動搖國本,一時失言,懇請陛下開恩!”他拚命磕頭,額頭與地麵撞擊,發出沉悶聲響。
其他大臣見狀,也紛紛跪地,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被皇帝遷怒。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唯有那大臣磕頭的聲音在空曠大殿中迴響。
葉竟離臉色陰沉得可怕,目光如炬,掃視著跪在地上的群臣,冷冷說道:“朕看你們是平日裏太清閑了,竟有閑心去關注這些毫無根據的流言蜚語。如今朕已明確表態,皇後之事無需再議。若再有誰借此興風作浪,就休怪朕不念君臣之情!”
此時,朝堂上其他大臣有的低頭不語,有的則微微皺眉。
皇後緩緩睜開雙眼,眼神中閃過一絲冷意,從角落站起身來,一步一步朝著大殿中央走去。她身姿輕盈卻又氣場十足,每走一步,大臣們的心便跟著揪緊一分。走到大殿中央後,皇後掃視一圈群臣,嘴角浮起一抹似有似無的笑意,說道:“這位大人,照你這麽說,民間傳言就一定是真的?那本宮倒是好奇,你如此關心本宮,是不是背後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
那大臣被皇後這般直視,額頭上不禁冒出細密汗珠,但仍強裝鎮定:“娘娘言重了,臣隻是擔憂陛下和我朝江山社稷。”
皇後冷笑一聲:“好一個為了江山社稷。那本宮問你,若今日有傳言說你通敵叛國,僅憑這毫無根據的傳言,陛下是不是也該將你定罪,以安民心?”
大臣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撲通”一聲跪地:“娘娘明鑒,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此事!”
皇後步步緊逼:“既然你知道僅憑傳言不能定罪,為何卻要以同樣的理由來質疑本宮?莫不是你覺得本宮一介女流,便可以隨意汙蔑?”
這時,又有一位大臣站出來打圓場:“皇後娘娘息怒,這位大人也是關心則亂。隻是如今謠言已經對朝廷造成了影響,還望娘娘能理解我們的擔憂。”
皇後目光轉向這位大臣:“理解?你們的擔憂不過是建立在無端猜測之上。本宮自成為皇後以來,可曾有過半點損害朝廷利益之事?你們身為朝廷大臣,不思如何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出謀劃策,卻整日盯著後宮之事,捕風捉影,實在是讓本宮失望,本宮甚是想念母國的大臣們真正為百姓謀福,為我父皇分憂,造福百姓,國泰民安。”
眾大臣麵麵相覷,一時無人敢再言語。葉竟離看著在朝堂上氣場全開的皇後,心中滿是驕傲與欣慰,他開口道:“此事就此打住,朕相信皇後。若再有誰憑借不實傳言在此興風作浪,定斬不饒!”
正當眾人以為這場風波就此平息,朝堂即將迴歸正軌商議政務時,殿外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聲。緊接著,一名衣衫襤褸、神色慌張的太監連滾帶爬地衝進朝堂,不顧禮儀地高唿:“陛下!皇後娘娘!不好了!”
葉竟離龍顏大怒,喝道:“放肆!朝堂之上,成何體統!”
那太監嚇得渾身哆嗦,“撲通”一聲跪地,戰戰兢兢地說道:“陛下恕罪!可……可禦花園驚現一具屍體,死狀慘烈,鮮血染紅了一地!”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炸開了鍋。大臣們再次陷入慌亂,交頭接耳的聲音不絕於耳。
葉竟離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正準備下令徹查,不經意間瞥見皇後。隻見皇後依舊神色淡然,仿佛這一切與她毫無關係,甚至還輕輕打了個哈欠。
葉竟離微微一怔,他深知皇後向來不喜多管閑事,可這禦花園命案非同小可,又擔心皇後置身事外會遭人詬病。於是,他給皇後使了個眼色,輕聲說道:“皇後,這命案或許與之前的事有所關聯,一同去看看?”
皇後眉頭微皺,一臉不情願,但看著葉竟離那略帶懇求的眼神,還是“嗯”了一聲,算是答應。
一行人匆匆趕到禦花園,隻見假山旁躺著一具屍體,周圍血跡已然幹涸,呈現出詭異的黑色。大臣們紛紛圍上去查看,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更是忙前忙後,麵色凝重。
皇後則站在一旁,遠遠地看著,絲毫沒有上前的意思。
就在眾人在屍體旁忙碌之際,皇後站在原地,表麵上神色淡然,毫無動作,實則悄然釋放出神識。刹那間,一股無形的力量以她為中心,向四周迅速蔓延,整個皇宮都被這股神識籠罩,任何細微之處都逃不過她的感知。
在禦膳房的角落,一個鬼鬼祟祟的小太監正和一個宮女交頭接耳,神色慌張。“可千萬不能讓人知道是咱們按吩咐把那東西帶進禦花園的。”小太監低聲嘟囔。宮女緊張地點頭,“放心,沒人會發現。”皇後的神識清晰捕捉到這一幕。
而在後宮的一處偏殿,怡妃正對著鏡子梳妝,嘴角卻掛著一抹詭異的笑,輕聲對身旁的嬤嬤說:“這次那皇後怕是自身難保,看她還怎麽在本宮麵前囂張。”嬤嬤諂媚迴應:“娘娘英明,這一招定能讓她吃不了兜著走。”這些話語,也一字不漏地傳入皇後的“耳中”。
與此同時,刑部尚書在屍體上發現了一枚小巧的銀針,銀針通體烏黑,顯然淬有劇毒。“陛下,這兇器極為罕見,臣從未見過。”刑部尚書雙手捧著銀針,呈給葉竟離查看。
葉竟離臉色愈發陰沉,“如此詭異的命案,必定是有人蓄意為之。朕給你們五日時間,務必查明真相。”眾臣領命,開始在禦花園內四處搜尋更多線索,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眉頭緊皺,仔細查探每一處角落,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皇後站在一旁,冷眼旁觀著眾人的忙碌。她已知曉,這起命案是怡妃因嫉妒她得寵,聯合朝中一位與她家族有隙的大臣精心策劃的。他們買通了禦膳房的小太監和宮女,將事先準備好的屍體通過密道運進禦花園,企圖製造混亂,讓她陷入危機。但她並不打算現在就揭露真相,就想看著這些人在自己精心布置的局中掙紮,等時機成熟,再給他們致命一擊。
葉竟離時不時迴頭看向皇後,希望從她臉上看到一絲線索或建議,可皇後依舊麵無表情,眼神平靜地望著遠方。隨著時間推移,天色漸暗,葉竟離無奈宣布眾人先行迴宮,明日再繼續調查。
迴到寢宮,葉竟離忍不住問皇後:“今日在禦花園,你當真毫無發現?朕知你向來聰慧,此事又關乎你,難道就不想早日查出真相?”皇後輕抿嘴唇,什麽也不說,扭頭看著屋簷高處牆上角落裏的一柄碗口大小的蜂窩趁葉竟離不注意手指一彈紫色靈力眨眼即逝射進蜂窩裏,用神識控製著靈力進入每一隻蜜蜂身體裏,這些蜜蜂瞬間就像被控製了一樣飛去各宮嬪妃院裏跟蚊蟲動物接觸。
葉竟離雖滿心疑惑,看到皇後一迴來就這看看那瞧瞧根本就一副不想搭理自己的樣子也隻能作罷。
而在皇宮的暗處,怡妃和那位大臣正暗自得意,以為計劃天衣無縫,殊不知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皇後的掌控之中,一張無形的大網正悄然向他們收攏 。
次日清晨,陽光輕柔地灑落在皇宮,本該是靜謐安寧的景象,可後宮卻瞬間炸開了鍋。先是淑妃宮殿傳來一聲尖銳至極的慘叫,一隻體型碩大的黑蜂在殿內瘋狂飛舞,所過之處,宮女太監們抱頭鼠竄,淑妃更是嚇得癱倒在床榻之下,臉色煞白如紙。
緊接著,各宮嬪妃的院落裏,像是被施了某種邪術,成群的蜜蜂蟲子傾巢而出,如烏雲般席卷而來。它們橫衝直撞,所到之處一片混亂,妃嬪們的哭喊聲、侍從們的驚唿聲此起彼伏,整個後宮亂成了一鍋粥。
怡妃正在殿內與心腹商議著下一步如何進一步陷害皇後,冷不防一群蜜蜂蟲子如黑色的洪流般洶湧灌進。眾人頓時驚慌失措,四處奔逃。怡妃躲避不及,被蜜蜂蟄了好幾下,疼得她麵容扭曲,忍不住破口大罵:“這到底是怎麽迴事!來人啊,快把這些該死的東西趕走!”
此時的朝堂之上,大臣們還沒來得及上奏國事,後宮大亂的消息就如一陣狂風般席卷而來。葉竟離龍顏大怒,剛要開口下令派人去查看情況,不經意間瞥向皇後。隻見皇後神色無比淡定,仿佛眼前發生的一切都不過是無關緊要的小事,眼神中更是透露出“關我屁事”的漠然。
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趕忙出列,躬身奏報:“陛下,臣等經過一夜的仔細查探,在禦花園發現了一條極為隱秘的密道,極有可能就是運送屍體的通道。而且在密道附近,還發現了一些可疑的腳印。”
葉竟離眉頭緊皺,正要下令順著線索追查下去,一名小太監慌慌張張地跑進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聲音顫抖地說道:“陛下,不好了!怡妃娘娘被蜜蜂蟄傷,現在昏迷不醒!”
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葉竟離又氣又急,忍不住再次看向皇後,眼神中滿是期待她能說些什麽。然而,皇後依舊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蹲在牆角靠著牆,眼神散漫地看著朝堂上慌亂的眾人,仿佛這場混亂與她毫無關係。
就在這時,殿外一陣嘈雜,一群侍衛押著兩個五花大綁的人走了進來,正是禦膳房的小太監和宮女。
原來,皇後暗中操控蜜蜂蟲子製造混亂的同時,也讓蜜蜂蟲子引導著侍衛找到了這兩個關鍵人物。在侍衛的威嚴震懾下,小太監和宮女嚇得渾身發抖,一五一十地將怡妃與大臣勾結的陰謀交代了出來。
葉竟離聽完,氣得臉色鐵青,猛地一拍龍椅,怒喝道:“即刻將那大臣緝拿歸案,怡妃等她蘇醒後,再嚴加懲處!”
隨著真相逐漸浮出水麵,朝堂上的混亂慢慢平息。而皇後依舊是那副“關我屁事”的表情,仿佛這一切都不過是她生活中的小插曲,眼神平靜地看著眾人,讓人捉摸不透她內心的想法,卻又隱隱感受到她深不可測的手段和強大氣場。
朝堂之上,眾人還沉浸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震撼中,尚未緩過神來,又一名侍衛匆匆闖入,單膝跪地,聲音急促:“陛下,宮外有百姓聚集請願,說是聽聞宮中出了命案,擔憂皇家安穩會影響民生,要求朝廷給個說法。”
葉竟離臉色愈發難看,這一連串的事件讓他焦頭爛額。他下意識地再次看向皇後,希望她能出謀劃策,可皇後依舊維持著那副“事不關己”的姿態,蹲在角落,目光隨意地在大殿內遊移。
這時,一位大臣壯著膽子說道:“陛下,依臣之見,當務之急是先安撫宮外百姓,再徹查這起陰謀背後是否還有其他勢力。”其他大臣紛紛點頭附和。
葉竟離長歎一口氣,道:“就依卿所言,朕這就擬旨,向百姓說明此事已有眉目,定會給他們一個交代。”
與此同時,後宮中太醫們正圍在怡妃床邊,緊張地進行救治。而那些被皇後靈力操控的蜜蜂和蟲子,在完成引導侍衛找到關鍵證人的任務後,漸漸恢複了正常的習性,不再攻擊眾人,可後宮依舊一片狼藉,妃嬪們驚魂未定,相互之間開始猜測這場混亂的真正緣由。
淑妃心有餘悸地對身旁的嬤嬤說:“這事兒太邪乎了,莫不是有人故意整治怡妃?”嬤嬤連忙捂住她的嘴,小聲說:“娘娘慎言,這種話可不能亂說。”
葉竟離處理完朝堂之事後,他看著跟在自己身邊不遠處的皇後,神色複雜:“皇後,此次事件如此蹊蹺,背後恐怕還有隱情,你當真一無所知?”
皇後慢悠悠地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的宮牆,依舊沒有說話。但她心中清楚,這僅僅隻是個開始,怡妃和那位大臣不過是被人利用的棋子,真正的幕後黑手還隱藏在暗處,正等待著時機。
葉竟離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正要發怒時,瞟了一眼蹲在牆角的皇後,他忍了。“皇後哪裏來路不明了,這是朕從隔壁天香帝國娶迴來的妻子,出生皇室,身份坦蕩。”
大臣聽聞,微微一怔,卻並未就此退縮,硬著頭皮繼續道:“陛下,可民間傳言甚囂塵上,百姓們人心惶惶。且不說其他,就說皇後娘娘平日裏的行事作風,實在與我朝傳統的後宮典範大相徑庭,這難免不讓人揣測。”
葉竟離聽了又想發火,在次又看了角落裏的皇後一眼,“朕在說一次,她隻是朕的妻子,她隻需要做朕的女人就行了。她原本就不是我國之人與我朝傳統後宮典範何幹,難道愛卿意思是我國朝堂規矩還得去學天香國嗎?朕聽說天香國的朝堂上大小事務都是各位大臣自己商議解決天香皇很少上朝,甚至一年到頭都不一定見到他兩次。”
那位大臣聽聞皇帝這番話,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身體止不住地顫抖,冷汗瞬間浸濕了後背。“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啊!臣絕無此意,隻是憂心民間流言會動搖國本,一時失言,懇請陛下開恩!”他拚命磕頭,額頭與地麵撞擊,發出沉悶聲響。
其他大臣見狀,也紛紛跪地,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被皇帝遷怒。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唯有那大臣磕頭的聲音在空曠大殿中迴響。
葉竟離臉色陰沉得可怕,目光如炬,掃視著跪在地上的群臣,冷冷說道:“朕看你們是平日裏太清閑了,竟有閑心去關注這些毫無根據的流言蜚語。如今朕已明確表態,皇後之事無需再議。若再有誰借此興風作浪,就休怪朕不念君臣之情!”
此時,朝堂上其他大臣有的低頭不語,有的則微微皺眉。
皇後緩緩睜開雙眼,眼神中閃過一絲冷意,從角落站起身來,一步一步朝著大殿中央走去。她身姿輕盈卻又氣場十足,每走一步,大臣們的心便跟著揪緊一分。走到大殿中央後,皇後掃視一圈群臣,嘴角浮起一抹似有似無的笑意,說道:“這位大人,照你這麽說,民間傳言就一定是真的?那本宮倒是好奇,你如此關心本宮,是不是背後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
那大臣被皇後這般直視,額頭上不禁冒出細密汗珠,但仍強裝鎮定:“娘娘言重了,臣隻是擔憂陛下和我朝江山社稷。”
皇後冷笑一聲:“好一個為了江山社稷。那本宮問你,若今日有傳言說你通敵叛國,僅憑這毫無根據的傳言,陛下是不是也該將你定罪,以安民心?”
大臣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撲通”一聲跪地:“娘娘明鑒,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此事!”
皇後步步緊逼:“既然你知道僅憑傳言不能定罪,為何卻要以同樣的理由來質疑本宮?莫不是你覺得本宮一介女流,便可以隨意汙蔑?”
這時,又有一位大臣站出來打圓場:“皇後娘娘息怒,這位大人也是關心則亂。隻是如今謠言已經對朝廷造成了影響,還望娘娘能理解我們的擔憂。”
皇後目光轉向這位大臣:“理解?你們的擔憂不過是建立在無端猜測之上。本宮自成為皇後以來,可曾有過半點損害朝廷利益之事?你們身為朝廷大臣,不思如何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出謀劃策,卻整日盯著後宮之事,捕風捉影,實在是讓本宮失望,本宮甚是想念母國的大臣們真正為百姓謀福,為我父皇分憂,造福百姓,國泰民安。”
眾大臣麵麵相覷,一時無人敢再言語。葉竟離看著在朝堂上氣場全開的皇後,心中滿是驕傲與欣慰,他開口道:“此事就此打住,朕相信皇後。若再有誰憑借不實傳言在此興風作浪,定斬不饒!”
正當眾人以為這場風波就此平息,朝堂即將迴歸正軌商議政務時,殿外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聲。緊接著,一名衣衫襤褸、神色慌張的太監連滾帶爬地衝進朝堂,不顧禮儀地高唿:“陛下!皇後娘娘!不好了!”
葉竟離龍顏大怒,喝道:“放肆!朝堂之上,成何體統!”
那太監嚇得渾身哆嗦,“撲通”一聲跪地,戰戰兢兢地說道:“陛下恕罪!可……可禦花園驚現一具屍體,死狀慘烈,鮮血染紅了一地!”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炸開了鍋。大臣們再次陷入慌亂,交頭接耳的聲音不絕於耳。
葉竟離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正準備下令徹查,不經意間瞥見皇後。隻見皇後依舊神色淡然,仿佛這一切與她毫無關係,甚至還輕輕打了個哈欠。
葉竟離微微一怔,他深知皇後向來不喜多管閑事,可這禦花園命案非同小可,又擔心皇後置身事外會遭人詬病。於是,他給皇後使了個眼色,輕聲說道:“皇後,這命案或許與之前的事有所關聯,一同去看看?”
皇後眉頭微皺,一臉不情願,但看著葉竟離那略帶懇求的眼神,還是“嗯”了一聲,算是答應。
一行人匆匆趕到禦花園,隻見假山旁躺著一具屍體,周圍血跡已然幹涸,呈現出詭異的黑色。大臣們紛紛圍上去查看,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更是忙前忙後,麵色凝重。
皇後則站在一旁,遠遠地看著,絲毫沒有上前的意思。
就在眾人在屍體旁忙碌之際,皇後站在原地,表麵上神色淡然,毫無動作,實則悄然釋放出神識。刹那間,一股無形的力量以她為中心,向四周迅速蔓延,整個皇宮都被這股神識籠罩,任何細微之處都逃不過她的感知。
在禦膳房的角落,一個鬼鬼祟祟的小太監正和一個宮女交頭接耳,神色慌張。“可千萬不能讓人知道是咱們按吩咐把那東西帶進禦花園的。”小太監低聲嘟囔。宮女緊張地點頭,“放心,沒人會發現。”皇後的神識清晰捕捉到這一幕。
而在後宮的一處偏殿,怡妃正對著鏡子梳妝,嘴角卻掛著一抹詭異的笑,輕聲對身旁的嬤嬤說:“這次那皇後怕是自身難保,看她還怎麽在本宮麵前囂張。”嬤嬤諂媚迴應:“娘娘英明,這一招定能讓她吃不了兜著走。”這些話語,也一字不漏地傳入皇後的“耳中”。
與此同時,刑部尚書在屍體上發現了一枚小巧的銀針,銀針通體烏黑,顯然淬有劇毒。“陛下,這兇器極為罕見,臣從未見過。”刑部尚書雙手捧著銀針,呈給葉竟離查看。
葉竟離臉色愈發陰沉,“如此詭異的命案,必定是有人蓄意為之。朕給你們五日時間,務必查明真相。”眾臣領命,開始在禦花園內四處搜尋更多線索,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眉頭緊皺,仔細查探每一處角落,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皇後站在一旁,冷眼旁觀著眾人的忙碌。她已知曉,這起命案是怡妃因嫉妒她得寵,聯合朝中一位與她家族有隙的大臣精心策劃的。他們買通了禦膳房的小太監和宮女,將事先準備好的屍體通過密道運進禦花園,企圖製造混亂,讓她陷入危機。但她並不打算現在就揭露真相,就想看著這些人在自己精心布置的局中掙紮,等時機成熟,再給他們致命一擊。
葉竟離時不時迴頭看向皇後,希望從她臉上看到一絲線索或建議,可皇後依舊麵無表情,眼神平靜地望著遠方。隨著時間推移,天色漸暗,葉竟離無奈宣布眾人先行迴宮,明日再繼續調查。
迴到寢宮,葉竟離忍不住問皇後:“今日在禦花園,你當真毫無發現?朕知你向來聰慧,此事又關乎你,難道就不想早日查出真相?”皇後輕抿嘴唇,什麽也不說,扭頭看著屋簷高處牆上角落裏的一柄碗口大小的蜂窩趁葉竟離不注意手指一彈紫色靈力眨眼即逝射進蜂窩裏,用神識控製著靈力進入每一隻蜜蜂身體裏,這些蜜蜂瞬間就像被控製了一樣飛去各宮嬪妃院裏跟蚊蟲動物接觸。
葉竟離雖滿心疑惑,看到皇後一迴來就這看看那瞧瞧根本就一副不想搭理自己的樣子也隻能作罷。
而在皇宮的暗處,怡妃和那位大臣正暗自得意,以為計劃天衣無縫,殊不知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皇後的掌控之中,一張無形的大網正悄然向他們收攏 。
次日清晨,陽光輕柔地灑落在皇宮,本該是靜謐安寧的景象,可後宮卻瞬間炸開了鍋。先是淑妃宮殿傳來一聲尖銳至極的慘叫,一隻體型碩大的黑蜂在殿內瘋狂飛舞,所過之處,宮女太監們抱頭鼠竄,淑妃更是嚇得癱倒在床榻之下,臉色煞白如紙。
緊接著,各宮嬪妃的院落裏,像是被施了某種邪術,成群的蜜蜂蟲子傾巢而出,如烏雲般席卷而來。它們橫衝直撞,所到之處一片混亂,妃嬪們的哭喊聲、侍從們的驚唿聲此起彼伏,整個後宮亂成了一鍋粥。
怡妃正在殿內與心腹商議著下一步如何進一步陷害皇後,冷不防一群蜜蜂蟲子如黑色的洪流般洶湧灌進。眾人頓時驚慌失措,四處奔逃。怡妃躲避不及,被蜜蜂蟄了好幾下,疼得她麵容扭曲,忍不住破口大罵:“這到底是怎麽迴事!來人啊,快把這些該死的東西趕走!”
此時的朝堂之上,大臣們還沒來得及上奏國事,後宮大亂的消息就如一陣狂風般席卷而來。葉竟離龍顏大怒,剛要開口下令派人去查看情況,不經意間瞥向皇後。隻見皇後神色無比淡定,仿佛眼前發生的一切都不過是無關緊要的小事,眼神中更是透露出“關我屁事”的漠然。
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趕忙出列,躬身奏報:“陛下,臣等經過一夜的仔細查探,在禦花園發現了一條極為隱秘的密道,極有可能就是運送屍體的通道。而且在密道附近,還發現了一些可疑的腳印。”
葉竟離眉頭緊皺,正要下令順著線索追查下去,一名小太監慌慌張張地跑進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聲音顫抖地說道:“陛下,不好了!怡妃娘娘被蜜蜂蟄傷,現在昏迷不醒!”
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葉竟離又氣又急,忍不住再次看向皇後,眼神中滿是期待她能說些什麽。然而,皇後依舊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蹲在牆角靠著牆,眼神散漫地看著朝堂上慌亂的眾人,仿佛這場混亂與她毫無關係。
就在這時,殿外一陣嘈雜,一群侍衛押著兩個五花大綁的人走了進來,正是禦膳房的小太監和宮女。
原來,皇後暗中操控蜜蜂蟲子製造混亂的同時,也讓蜜蜂蟲子引導著侍衛找到了這兩個關鍵人物。在侍衛的威嚴震懾下,小太監和宮女嚇得渾身發抖,一五一十地將怡妃與大臣勾結的陰謀交代了出來。
葉竟離聽完,氣得臉色鐵青,猛地一拍龍椅,怒喝道:“即刻將那大臣緝拿歸案,怡妃等她蘇醒後,再嚴加懲處!”
隨著真相逐漸浮出水麵,朝堂上的混亂慢慢平息。而皇後依舊是那副“關我屁事”的表情,仿佛這一切都不過是她生活中的小插曲,眼神平靜地看著眾人,讓人捉摸不透她內心的想法,卻又隱隱感受到她深不可測的手段和強大氣場。
朝堂之上,眾人還沉浸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震撼中,尚未緩過神來,又一名侍衛匆匆闖入,單膝跪地,聲音急促:“陛下,宮外有百姓聚集請願,說是聽聞宮中出了命案,擔憂皇家安穩會影響民生,要求朝廷給個說法。”
葉竟離臉色愈發難看,這一連串的事件讓他焦頭爛額。他下意識地再次看向皇後,希望她能出謀劃策,可皇後依舊維持著那副“事不關己”的姿態,蹲在角落,目光隨意地在大殿內遊移。
這時,一位大臣壯著膽子說道:“陛下,依臣之見,當務之急是先安撫宮外百姓,再徹查這起陰謀背後是否還有其他勢力。”其他大臣紛紛點頭附和。
葉竟離長歎一口氣,道:“就依卿所言,朕這就擬旨,向百姓說明此事已有眉目,定會給他們一個交代。”
與此同時,後宮中太醫們正圍在怡妃床邊,緊張地進行救治。而那些被皇後靈力操控的蜜蜂和蟲子,在完成引導侍衛找到關鍵證人的任務後,漸漸恢複了正常的習性,不再攻擊眾人,可後宮依舊一片狼藉,妃嬪們驚魂未定,相互之間開始猜測這場混亂的真正緣由。
淑妃心有餘悸地對身旁的嬤嬤說:“這事兒太邪乎了,莫不是有人故意整治怡妃?”嬤嬤連忙捂住她的嘴,小聲說:“娘娘慎言,這種話可不能亂說。”
葉竟離處理完朝堂之事後,他看著跟在自己身邊不遠處的皇後,神色複雜:“皇後,此次事件如此蹊蹺,背後恐怕還有隱情,你當真一無所知?”
皇後慢悠悠地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的宮牆,依舊沒有說話。但她心中清楚,這僅僅隻是個開始,怡妃和那位大臣不過是被人利用的棋子,真正的幕後黑手還隱藏在暗處,正等待著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