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盎笑道:“水師在西域大顯神威取得大勝,殿下的商船又賺了個盆滿缽滿。
這兩件事加在一起殿下莫非還不喜嗎?”
李治聽了馮盎的話以後笑道:“老國公若是如此說,那我等便要道一聲同喜了。”
“哦?哈哈…對對對,同喜同喜,我等確實是同喜。”
馮盎聽了李治的話以後稍微愣了一下隨後馬上反應了過來。
在場的幾人都有自己名下的貨船跟著商隊一起出行。
這次因為戰爭的緣故大家都撈到了不少額外的好處,這對幾人來說豈不都能算是好事?
馮盎的話音落下以後程處默上前對幾人行禮道:“程處默見過晉王殿下,見過幾位大人。”
“程將軍快快免禮,此行程將軍遇事冷靜,決策果斷,既為我大唐樹立了威信又做到了有理有據。
本王迴到長安定要為程將軍請功,讓父皇好好獎勵程將軍一番。”
李治笑著開口道。
程處默道:“末將不過是盡忠職守,不敢奢求陛下褒獎。”
李治道:“獎與不獎你就無需操心了,隻需盡快將此行經過詳細呈報本王,本王心中自有定計。”
李治的話說完不等程處默再度開口,一旁的張磊就開口笑道:“程將軍便無需多言了。
一切但憑殿下安排便好。
眼下此行經過已經全部清晰,時間也眼看到了午時我等是不是到了吃大戶的時間了?”
他的話說完馮盎和段至玄等人全都將目光看向了李治。
李治仰頭一笑道:“吃就吃,本王家大業大還能喂不飽你等的肚皮?”
說完這話眾人邁步就向著晉王閣走去。
包間之中李治在酒菜上齊以後首先開口道:
“眼下大唐的南部疆域已經拓展到占婆境內,那邊的水師碼頭也已經開工建設。
想來不需太久水師便要派出部分人手駐防占婆。
這一點本王的意見是輪防,每個批次時間無需太長。
另外朝廷已經決定在山東半島再成立一支水師,如此一來便需招募大量人員進行訓練。”
說到這裏他將目光看向了張磊繼續道:“本王以為此事交予程將軍較為合適,不知道張將軍是否舍得放人?”
張磊聽了李治的話以後馬上開口道:“末將一切都聽殿下的。
隻要程處默這小子自己願意擔此大任,本將絕不會開口阻攔。”
程處默聽了兩人的話以後頓時有些無措的說道:“末將資曆太淺,殿下與將軍如此安排怕是會壞了軍中的規矩。”
李治聽了這話以後擺手道:“無論是軍中還是朝堂之上規矩早便應該換了。
如今大唐上下有太多官員生活過得太過安逸早已沒了進取之心。
然則我大唐百姓剛剛過上十幾年的太平日子,正是需要朝廷大力發展民生之時。
想要指望那些屍位素餐之輩,何時方能讓百姓真正享福?”
李治說到這裏環視了一圈眾人繼續道:“今後朝廷各地官員將會很快實行輪換製。
以往一名官員常年鎮守一方作威作福的日子將會一去不返。
哪位官員倘若不能為百姓做事遲早要被百姓自發淘汰。
到時那些所謂的世家大族也將很快失去所謂的固有地盤。”
眾人聽了李治的話以後互相對視了一眼。
段至玄開口道:“如此一來世家一方怕是不會甘休,外來官員進入彼等勢力內部怕是難以施展拳腳吧?”
李治道:“世家大族所能掌控的無非就是些許土地和當地輿論。
如今大唐農業已逐漸不再是百姓的主要收入,隻要各地開始興建工坊當地的百姓便不缺收入來源。
到時土地價格將很快就會大幅下降。
那些把控著大量土地的世家大族要麽就自己進行耕種要麽就將多占的土地歸還給那些佃戶。
至於輿論宣傳朝廷也已經有了新的發明,到時朝廷的一切政策都將能夠直接傳達給每一位百姓。”
李治所說的發明就是廣播。
如今雖然還無法做到無線廣播但是將電話的原理稍加改造就能做成有線的大喇叭。
到時朝廷的政令下發給各處州府,再由州府傳達給縣城,最後傳達到各個村莊全都可以讓廣播員來完成。
之前那些世家大族可以私下隱瞞朝廷政令隨意欺騙百姓的日子將會一去不返。
眾人聽了李治的話以後都不免有些驚訝。
隻聽段至玄開口問道:“殿下,朝廷究竟研製出了何等神物,居然能有如此功效?”
李治笑著將最近正在推廣的電話和電報機以及將要普及的廣播給幾人詳細的講解了一番。
當幾人聽說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直接在廣州與朝廷通話時全都驚訝的合不攏嘴。
眾人全都不曾想到以往隻能當做神話聽聽的千裏傳音居然很快就要變成現實。
李治並未打算給眾人留出太長時間震驚。
他講完這些之後又轉頭對張磊說道:“眼下科學院正在研究如何在水師的戰艦上安裝電台。
一旦研究成功水師將士們即便身處海外也將能夠隨時與朝廷進行交流。”
張磊聽了李治的話以後頓時興奮的開口道:“倘若能成那簡直是再好不過。
如此本將便再也無需擔心遠行的將士們了。”
李治笑著點頭道:“正是如此,有了電報,今後再發生程將軍所遇到的情況朝廷也就無需胡亂猜測了。”
眾人又閑聊了一陣之後酒局便正式結束。
李治留宿了一晚之後轉天便開車返迴了長安。
無線電技術的突破使得很多新的研究可以開展。
其中包括無線收音,廣播,導航,通信等方麵全都開展了研究。
與此同時照相技術,集成電路等一係列研究方向也開始大量投入人力。
最主要的是蒸汽機在船舶方麵的應用也開始取得了進展。
船用的蒸汽輪機已經被製造出來準備運送到李治揚州開辦的一處船廠進行試驗。
當時間來到貞觀十六年的五月時李愔的婚禮終於如期舉行。
一直沉浸在科研事業當中的李愔終於因為這場毫不遜色於嫡係皇子的熱鬧婚禮而正式走入了長安百姓的視線。
這兩件事加在一起殿下莫非還不喜嗎?”
李治聽了馮盎的話以後笑道:“老國公若是如此說,那我等便要道一聲同喜了。”
“哦?哈哈…對對對,同喜同喜,我等確實是同喜。”
馮盎聽了李治的話以後稍微愣了一下隨後馬上反應了過來。
在場的幾人都有自己名下的貨船跟著商隊一起出行。
這次因為戰爭的緣故大家都撈到了不少額外的好處,這對幾人來說豈不都能算是好事?
馮盎的話音落下以後程處默上前對幾人行禮道:“程處默見過晉王殿下,見過幾位大人。”
“程將軍快快免禮,此行程將軍遇事冷靜,決策果斷,既為我大唐樹立了威信又做到了有理有據。
本王迴到長安定要為程將軍請功,讓父皇好好獎勵程將軍一番。”
李治笑著開口道。
程處默道:“末將不過是盡忠職守,不敢奢求陛下褒獎。”
李治道:“獎與不獎你就無需操心了,隻需盡快將此行經過詳細呈報本王,本王心中自有定計。”
李治的話說完不等程處默再度開口,一旁的張磊就開口笑道:“程將軍便無需多言了。
一切但憑殿下安排便好。
眼下此行經過已經全部清晰,時間也眼看到了午時我等是不是到了吃大戶的時間了?”
他的話說完馮盎和段至玄等人全都將目光看向了李治。
李治仰頭一笑道:“吃就吃,本王家大業大還能喂不飽你等的肚皮?”
說完這話眾人邁步就向著晉王閣走去。
包間之中李治在酒菜上齊以後首先開口道:
“眼下大唐的南部疆域已經拓展到占婆境內,那邊的水師碼頭也已經開工建設。
想來不需太久水師便要派出部分人手駐防占婆。
這一點本王的意見是輪防,每個批次時間無需太長。
另外朝廷已經決定在山東半島再成立一支水師,如此一來便需招募大量人員進行訓練。”
說到這裏他將目光看向了張磊繼續道:“本王以為此事交予程將軍較為合適,不知道張將軍是否舍得放人?”
張磊聽了李治的話以後馬上開口道:“末將一切都聽殿下的。
隻要程處默這小子自己願意擔此大任,本將絕不會開口阻攔。”
程處默聽了兩人的話以後頓時有些無措的說道:“末將資曆太淺,殿下與將軍如此安排怕是會壞了軍中的規矩。”
李治聽了這話以後擺手道:“無論是軍中還是朝堂之上規矩早便應該換了。
如今大唐上下有太多官員生活過得太過安逸早已沒了進取之心。
然則我大唐百姓剛剛過上十幾年的太平日子,正是需要朝廷大力發展民生之時。
想要指望那些屍位素餐之輩,何時方能讓百姓真正享福?”
李治說到這裏環視了一圈眾人繼續道:“今後朝廷各地官員將會很快實行輪換製。
以往一名官員常年鎮守一方作威作福的日子將會一去不返。
哪位官員倘若不能為百姓做事遲早要被百姓自發淘汰。
到時那些所謂的世家大族也將很快失去所謂的固有地盤。”
眾人聽了李治的話以後互相對視了一眼。
段至玄開口道:“如此一來世家一方怕是不會甘休,外來官員進入彼等勢力內部怕是難以施展拳腳吧?”
李治道:“世家大族所能掌控的無非就是些許土地和當地輿論。
如今大唐農業已逐漸不再是百姓的主要收入,隻要各地開始興建工坊當地的百姓便不缺收入來源。
到時土地價格將很快就會大幅下降。
那些把控著大量土地的世家大族要麽就自己進行耕種要麽就將多占的土地歸還給那些佃戶。
至於輿論宣傳朝廷也已經有了新的發明,到時朝廷的一切政策都將能夠直接傳達給每一位百姓。”
李治所說的發明就是廣播。
如今雖然還無法做到無線廣播但是將電話的原理稍加改造就能做成有線的大喇叭。
到時朝廷的政令下發給各處州府,再由州府傳達給縣城,最後傳達到各個村莊全都可以讓廣播員來完成。
之前那些世家大族可以私下隱瞞朝廷政令隨意欺騙百姓的日子將會一去不返。
眾人聽了李治的話以後都不免有些驚訝。
隻聽段至玄開口問道:“殿下,朝廷究竟研製出了何等神物,居然能有如此功效?”
李治笑著將最近正在推廣的電話和電報機以及將要普及的廣播給幾人詳細的講解了一番。
當幾人聽說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直接在廣州與朝廷通話時全都驚訝的合不攏嘴。
眾人全都不曾想到以往隻能當做神話聽聽的千裏傳音居然很快就要變成現實。
李治並未打算給眾人留出太長時間震驚。
他講完這些之後又轉頭對張磊說道:“眼下科學院正在研究如何在水師的戰艦上安裝電台。
一旦研究成功水師將士們即便身處海外也將能夠隨時與朝廷進行交流。”
張磊聽了李治的話以後頓時興奮的開口道:“倘若能成那簡直是再好不過。
如此本將便再也無需擔心遠行的將士們了。”
李治笑著點頭道:“正是如此,有了電報,今後再發生程將軍所遇到的情況朝廷也就無需胡亂猜測了。”
眾人又閑聊了一陣之後酒局便正式結束。
李治留宿了一晚之後轉天便開車返迴了長安。
無線電技術的突破使得很多新的研究可以開展。
其中包括無線收音,廣播,導航,通信等方麵全都開展了研究。
與此同時照相技術,集成電路等一係列研究方向也開始大量投入人力。
最主要的是蒸汽機在船舶方麵的應用也開始取得了進展。
船用的蒸汽輪機已經被製造出來準備運送到李治揚州開辦的一處船廠進行試驗。
當時間來到貞觀十六年的五月時李愔的婚禮終於如期舉行。
一直沉浸在科研事業當中的李愔終於因為這場毫不遜色於嫡係皇子的熱鬧婚禮而正式走入了長安百姓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