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張磊的問題以後李治毫不猶豫的開口道:“這是當然。
如今大唐既有能力開拓航線便應竭盡所能。
沿途所遇無主之地更應立即樹立界碑將之劃歸我大唐所有。”
“殿下,若是無主之地離我大唐太過遙遠是否仍要占據?”張磊問道。
李治道:“當然要占,此時不占莫非還要便宜了別人不成?”
張磊道:“是否還需要駐軍?”
李治道:“駐軍倒是沒有必要,不過最好留下一些建築,證明我大唐曾經到過。”
眾人聽了李治的話以後都是一陣疑惑。
李治要求占據無主之地卻又不讓派兵駐守,如此一來豈不是做了無用之功?
其他國家見那些土地長期無人肯定是不會承認區區一塊界碑的呀?
李治說完話以後直接無視了眾人疑惑的目光專心吃起菜來。
大唐的東北方向可是一直能夠聯通到白令海峽。
那個方向如今很可能還完全荒無人煙。
隻要此時能夠先將那些土地給占領了那麽以大唐如今的實力還怕被其他國家搶走?
大唐隻需在這段時間內快速發展科技。
隻要具備了開發那些土地的技術到時便直接帶著大量移民過去。
到時那些土地若是沒被其他國家占領也就罷了。
若是有哪個不長眼的國家敢搶了那些土地那便直接將那個國家打敗。
剛好還能用那個國家的人口進行土地開發。
反正當初我大唐的界碑就立在那裏是你們先不講道理搶了我麽們的土地。
等到大唐過去攻打你們的時候也算不上是欺負人。
再者說了,如今東北方向的靺鞨,室韋等國都是大唐的藩屬。
航路貫通以後大唐對那些地區的掌控肯定能夠更加牢固。
有了更多的物資供應那裏的百姓也能過得更好一些。
就當幾人在此討論航線問題的時候,百騎司的一支小隊也剛剛完成了部分李治分配的任務。
此時他們正有六人聚集在邕州城內一家新開的客棧中。
經過半個月以來的調查幾人已經查清了李治所遇到的那幾名學子的家世。
然而此時他們卻不知道是否應該就此交差。
因為幾人經過調查以後發現這幾名學子的戶籍都存在嚴重的造假情況。
幾名學子的父輩明明隻是普通的農戶但是他們卻全都不曾從事農桑。
這些人看似整日遊手好閑,但家中生活卻是極為奢侈。
他們居住的宅子要遠遠超過戶籍中登記的人口數量所能擁有的最大麵積。
經過一番詳細的調查以後百騎司已經基本確定這些人全都在偷偷經商。
而他們經商的範圍甚至已經擴散到自己所在的州府之外。
最讓百騎司眾人震驚的是今年的戶籍調查明明才剛剛結束但這些人的戶籍竟然沒有變更。
這就說明這幾人居然全都買通了自己所在州府的上下官員。
“既然幾位打探到的情況基本一致看來這裏麵怕是還隱藏著更深一層的秘密。
在下建議幾位繼續深挖,說不定將會有更大收獲。”
客棧的掌櫃指著放在桌上的一堆調查報告說道。
這間客棧乃是百騎司建在邕州城內的聯絡處。
客棧的掌櫃負責幫百騎司傳遞信息。
除了客棧之外在其它州府還有不少涉及其他行業的聯絡處。
這些聯絡處和百騎司的探子並不是同一個部門,雙方也沒有從屬關係。
嚴格來說百騎司密探的直屬領導還是翟長孫。
而建在各個主要州府的聯絡處則是由裴明禮和阮鴻禧兩人分別開辦。
聯絡處隻需要將情報轉交給百騎司指定的人物並將情報備份。
每過一段時間便會有人過來取走一些。
至於這條線上的最終負責人則是李治身邊的劉安。
他會不定期的對聯絡處遞交上來的文件進行複查看看那些送到李治手上的情報是否真實。
客棧掌櫃的話說完以後百騎司的六人便對視了一眼。
其中一人開口道:“黃掌櫃所言有理,我等兄弟確實應該再仔細探查一番。
此事說不得真有可能會牽涉一樁大案。”
另外一人接口道:“我同意樵夫的意見。”
兩人接連表態以後其他四人也一起點頭。
其中一人道:“既然樵夫和鐵匠都已同意那我等便繼續查上一查。”
說完這話他又扭頭對掌櫃說道:“還請黃掌櫃先將這些情報交予晉王殿下。
另請說明我等兄弟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黃掌櫃一邊將桌上的情報收起一邊開口道:“幾位盡管放心在下定不負幾位所托。”
幾人定下了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以後便快速的從客棧的後院離開。
而客棧掌櫃則是專門寫了一份情況說明之後將之和百騎司留下的情報一起裝進了一個錦囊。
隨後他便招手喊來了一名自己的親信夥計。
他將錦囊交給夥計之後先是小聲的叮囑了幾句隨後才目送他騎著一匹駿馬從後院離開客棧。
黃掌櫃乃是阮鴻禧的手下。
他之前一直在廣州城內的一間客棧裏當二掌櫃。
自從李治接手了百騎司以後馬上就命令裴明禮和阮鴻禧兩人開始在全國布局。
因此兩人的手下有很多人都借助這次機會成為了能夠獨當一麵的大掌櫃。
此時的李治雖然剛剛才來到廣州但是他的行蹤此時卻早已告知了設在各州的聯絡處。
因此這份情報很快就被送到了李治的手裏。
當他看到這份情報以後馬上就忍不住揚了揚自己的眉梢,臉上的表情顯得非常驚詫。
通過情報很容易便能看出嶺南西路這幾個州府的主要官員明顯都牽涉到了違法事件。
隻是讓他未曾想到的是這些人犯下的居然是隱瞞戶籍的罪行。
大唐對於隱瞞或私改戶籍的最高刑罰是三年徒刑。
在此期間如果有偷逃稅款的情況還要加倍罰款。
這些人能夠讓各州的主管官員冒著危險幫其隱瞞戶籍信息肯定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而他們願意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便肯定是為了逃稅。
李治現在唯一好奇的是這些人究竟是做了何等買賣居然連稅款都不想交。
如今大唐既有能力開拓航線便應竭盡所能。
沿途所遇無主之地更應立即樹立界碑將之劃歸我大唐所有。”
“殿下,若是無主之地離我大唐太過遙遠是否仍要占據?”張磊問道。
李治道:“當然要占,此時不占莫非還要便宜了別人不成?”
張磊道:“是否還需要駐軍?”
李治道:“駐軍倒是沒有必要,不過最好留下一些建築,證明我大唐曾經到過。”
眾人聽了李治的話以後都是一陣疑惑。
李治要求占據無主之地卻又不讓派兵駐守,如此一來豈不是做了無用之功?
其他國家見那些土地長期無人肯定是不會承認區區一塊界碑的呀?
李治說完話以後直接無視了眾人疑惑的目光專心吃起菜來。
大唐的東北方向可是一直能夠聯通到白令海峽。
那個方向如今很可能還完全荒無人煙。
隻要此時能夠先將那些土地給占領了那麽以大唐如今的實力還怕被其他國家搶走?
大唐隻需在這段時間內快速發展科技。
隻要具備了開發那些土地的技術到時便直接帶著大量移民過去。
到時那些土地若是沒被其他國家占領也就罷了。
若是有哪個不長眼的國家敢搶了那些土地那便直接將那個國家打敗。
剛好還能用那個國家的人口進行土地開發。
反正當初我大唐的界碑就立在那裏是你們先不講道理搶了我麽們的土地。
等到大唐過去攻打你們的時候也算不上是欺負人。
再者說了,如今東北方向的靺鞨,室韋等國都是大唐的藩屬。
航路貫通以後大唐對那些地區的掌控肯定能夠更加牢固。
有了更多的物資供應那裏的百姓也能過得更好一些。
就當幾人在此討論航線問題的時候,百騎司的一支小隊也剛剛完成了部分李治分配的任務。
此時他們正有六人聚集在邕州城內一家新開的客棧中。
經過半個月以來的調查幾人已經查清了李治所遇到的那幾名學子的家世。
然而此時他們卻不知道是否應該就此交差。
因為幾人經過調查以後發現這幾名學子的戶籍都存在嚴重的造假情況。
幾名學子的父輩明明隻是普通的農戶但是他們卻全都不曾從事農桑。
這些人看似整日遊手好閑,但家中生活卻是極為奢侈。
他們居住的宅子要遠遠超過戶籍中登記的人口數量所能擁有的最大麵積。
經過一番詳細的調查以後百騎司已經基本確定這些人全都在偷偷經商。
而他們經商的範圍甚至已經擴散到自己所在的州府之外。
最讓百騎司眾人震驚的是今年的戶籍調查明明才剛剛結束但這些人的戶籍竟然沒有變更。
這就說明這幾人居然全都買通了自己所在州府的上下官員。
“既然幾位打探到的情況基本一致看來這裏麵怕是還隱藏著更深一層的秘密。
在下建議幾位繼續深挖,說不定將會有更大收獲。”
客棧的掌櫃指著放在桌上的一堆調查報告說道。
這間客棧乃是百騎司建在邕州城內的聯絡處。
客棧的掌櫃負責幫百騎司傳遞信息。
除了客棧之外在其它州府還有不少涉及其他行業的聯絡處。
這些聯絡處和百騎司的探子並不是同一個部門,雙方也沒有從屬關係。
嚴格來說百騎司密探的直屬領導還是翟長孫。
而建在各個主要州府的聯絡處則是由裴明禮和阮鴻禧兩人分別開辦。
聯絡處隻需要將情報轉交給百騎司指定的人物並將情報備份。
每過一段時間便會有人過來取走一些。
至於這條線上的最終負責人則是李治身邊的劉安。
他會不定期的對聯絡處遞交上來的文件進行複查看看那些送到李治手上的情報是否真實。
客棧掌櫃的話說完以後百騎司的六人便對視了一眼。
其中一人開口道:“黃掌櫃所言有理,我等兄弟確實應該再仔細探查一番。
此事說不得真有可能會牽涉一樁大案。”
另外一人接口道:“我同意樵夫的意見。”
兩人接連表態以後其他四人也一起點頭。
其中一人道:“既然樵夫和鐵匠都已同意那我等便繼續查上一查。”
說完這話他又扭頭對掌櫃說道:“還請黃掌櫃先將這些情報交予晉王殿下。
另請說明我等兄弟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黃掌櫃一邊將桌上的情報收起一邊開口道:“幾位盡管放心在下定不負幾位所托。”
幾人定下了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以後便快速的從客棧的後院離開。
而客棧掌櫃則是專門寫了一份情況說明之後將之和百騎司留下的情報一起裝進了一個錦囊。
隨後他便招手喊來了一名自己的親信夥計。
他將錦囊交給夥計之後先是小聲的叮囑了幾句隨後才目送他騎著一匹駿馬從後院離開客棧。
黃掌櫃乃是阮鴻禧的手下。
他之前一直在廣州城內的一間客棧裏當二掌櫃。
自從李治接手了百騎司以後馬上就命令裴明禮和阮鴻禧兩人開始在全國布局。
因此兩人的手下有很多人都借助這次機會成為了能夠獨當一麵的大掌櫃。
此時的李治雖然剛剛才來到廣州但是他的行蹤此時卻早已告知了設在各州的聯絡處。
因此這份情報很快就被送到了李治的手裏。
當他看到這份情報以後馬上就忍不住揚了揚自己的眉梢,臉上的表情顯得非常驚詫。
通過情報很容易便能看出嶺南西路這幾個州府的主要官員明顯都牽涉到了違法事件。
隻是讓他未曾想到的是這些人犯下的居然是隱瞞戶籍的罪行。
大唐對於隱瞞或私改戶籍的最高刑罰是三年徒刑。
在此期間如果有偷逃稅款的情況還要加倍罰款。
這些人能夠讓各州的主管官員冒著危險幫其隱瞞戶籍信息肯定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而他們願意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便肯定是為了逃稅。
李治現在唯一好奇的是這些人究竟是做了何等買賣居然連稅款都不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