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烈帶領的龍騎軍很快就給了這些羌人一個答案。
當蘇烈從韓鹹口中得知吐蕃大軍已經逃走以後馬上就帶人追了上去。
羌人的領土如今也算是大唐的。
隻要是大唐的領土蘇烈就不允許其他任何國家染指。
韓鹹和楊傑以及郭信三人站在城牆上目送著龍騎軍逐漸遠去。
他們眼中的震驚久久都無法散去。
他們無法想象龍騎軍是如何在死傷如此少的情況下將敵人引到埋伏地點的。
更加難以想象龍騎軍怎麽還敢僅憑一支萬人左右的孤軍就去追擊敵人的五萬大軍。
要知道如今那些曾經依附於大唐的羌人如今都已經被吐蕃征服。
吐蕃人隻要一聲令下那些羌族就隻能派出大軍幫助他們戰鬥。
如此一來龍騎軍的敵人很可能會越打越多。
難道他們就一點都不怕嗎?
蘇烈當然不怕。
茫茫大山之中或許還能影響到龍騎軍的機動性。
但是一旦進入到了草原那裏的開闊地形就將是龍騎軍戰士們隨意發揮的戰場。
除此之外,那些羌族之前就一直歸附在大唐的羽翼之下。
吐蕃雖然打敗了他們但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根本就不可能讓羌人徹底臣服。
吐蕃如今儼然已經成為了敗軍。
他們又哪裏有機會說服羌人替他們賣命?
此時棄宗弄讚也沒有想到唐軍會在身後追擊他們。
因此在匆忙地趕了幾十裏路之後他便決定讓大軍休息一下。
從早晨到現在所有人都還沒有吃飯。
如此下去將士們的體力根本就支持不住。
除此之外吞彌.桑布紮如今還處在昏迷當中。
即便自己已經將步輦讓給了他,但長時間的顛簸也很容易讓他的傷勢加重。
此時的棄宗弄讚絕對沒有想到他的這個決定使得龍騎軍迅速的和吐蕃大軍拉近了一大段距離。
這也就造成了他們自從進入到羌人居住的地盤以後就再也沒能擺脫龍騎軍的追擊。
龍騎軍的第一份戰報很快就被韓鹹派人送迴了長安城。
此時整個朝堂之上正因為這份戰報而議論紛紛。
龍騎軍以死傷兩百多人的代價居然一戰消滅了敵人十幾萬大軍。
如此巨大的勝利即便是如軍神李靖等人都不曾做到。
此時房玄齡,尉遲敬德以及柴紹三人的心裏滿是複雜。
蘇烈在戰報裏詳細的描寫了戰場上的情況。
其中關於尉遲寶琳如何提醒蘇烈等人在遠離戰場的峽穀設伏。
房遺愛和柴令武等人如何在懸崖峭壁之上埋藏炸藥。
種種一切蘇烈都做了詳細的描述。
三人聽到自己的兒子在戰場上立功自然免不了高興。
但當他們聽到龍騎軍居然又準備去收複已經失去的羌人領地時又不免有些緊張。
他們和韓鹹等人的想法基本相同。
都認為吐蕃會強迫羌人出兵來幫他們一同對付龍騎軍。
到時候一旦龍騎軍再次麵對十倍於己的敵人是否還能獲勝?
若是不能獲勝他們能否順利脫身?
對於他們三人的想法此時的李世民自然無從知曉。
他坐在龍椅上高興的說道:“那宗讚小兒狂妄無知居然敢與朕為敵。
如今朕手中的神兵從天而降,倒要看他如何應對。”
李承乾開口道:“父皇萬歲,正是因為父皇英明神武才能有我大唐龍騎軍。”
侯君集趕緊接口道:“太子所言極是,若非陛下當初不計代價大力支持龍騎軍又豈能贏得今日之大勝。”
李泰見兩人開口誇讚李世民馬上跟著說了一句:“父皇遠見卓識,英明神武。”
三人此時接連發聲拍李世民的馬屁頓時提醒了許多大臣。
這龍騎軍此次取得的軍功可是不小。
若是全都落在龍騎軍眾將士身上豈不是又要多出幾名勳貴?
這滿朝文武在官場上打拚了大半輩子也沒有幾人混上爵位。
若是讓龍騎軍這幫軍漢因為這一場戰爭就輕易拿到那大家這些年豈不是白活了?
於是眾人連忙紛紛開口紛紛要將這場勝利的最大功勞安排到李世民的頭上。
更有甚者甚至還在瘋狂地往李靖和李治兩人的頭上扣高帽。
言說正是因為他們的提議和統領才有了如今的龍騎軍。
反正他們此時的意思就是蘇烈等人全都沾了龍騎軍本就強大的光。
換成任何人帶著龍騎軍出去打仗都能勝利就對了。
一旁的房玄齡三人聽到這些人的話以後都感到有些膩歪。
按照眾人的意思龍騎軍大勝就是理所當然,根本就沒有什麽值得獎勵的唄?
若真是如此那今後整個龍騎軍還有誰會真正為朝廷賣命?
如果自己拚命換來的勝利如此輕易的就被別人摘了桃子,那龍騎軍還能是現在的龍騎軍嗎?
再者說了,自己三人好不容易將自己的兒子安排進去。
這還沒等到開始發展就讓你們將龍騎軍扁的什麽都不是了?
可是偏偏這些人拚命吹捧的人自己還都無法反駁。
這份憋屈讓房玄齡三人直接變了臉色。
眾人的話音未落就聽到程咬金開口說道:“按照諸位的意思龍騎軍眾將士的血豈不是白流了?
若是龍騎軍將士真的隻有苦勞而沒有功勞今後還有誰會為我大唐拚命?”
契苾何力開口道:“本將也不同意各位大人的說法。
戰場殺敵本就在於統率用心將士用命。
倘若沒有龍騎軍眾將想出奇謀又怎會有眼下的一場大捷?”
李承乾開口道:“兩位將軍誤會了,我等不是說龍騎軍沒有功勞。
隻是這龍騎軍能有如此強大確實更多的是父皇等人的功勞。”
這句話說完程咬金和契苾何力兩人頓時沒了言語。
他們可以開口為龍騎軍爭功但是卻不能開口否定當初皇上做出的決定。
李治站在前麵聽著這些人的話語忍不住感到一陣好笑。
這些人的安逸日子過習慣了,根本就容不得那些真正做事的人輕易爬到他們的頭上。
可惜這些人拍馬屁選錯了對象。
無論是父皇還是他和李靖兩人都不需要借助龍騎軍來給自己的頭上增加光環。
相反的是父皇還會借此機會大肆封賞,讓大唐所有將士都以龍騎軍為榜樣。
當蘇烈從韓鹹口中得知吐蕃大軍已經逃走以後馬上就帶人追了上去。
羌人的領土如今也算是大唐的。
隻要是大唐的領土蘇烈就不允許其他任何國家染指。
韓鹹和楊傑以及郭信三人站在城牆上目送著龍騎軍逐漸遠去。
他們眼中的震驚久久都無法散去。
他們無法想象龍騎軍是如何在死傷如此少的情況下將敵人引到埋伏地點的。
更加難以想象龍騎軍怎麽還敢僅憑一支萬人左右的孤軍就去追擊敵人的五萬大軍。
要知道如今那些曾經依附於大唐的羌人如今都已經被吐蕃征服。
吐蕃人隻要一聲令下那些羌族就隻能派出大軍幫助他們戰鬥。
如此一來龍騎軍的敵人很可能會越打越多。
難道他們就一點都不怕嗎?
蘇烈當然不怕。
茫茫大山之中或許還能影響到龍騎軍的機動性。
但是一旦進入到了草原那裏的開闊地形就將是龍騎軍戰士們隨意發揮的戰場。
除此之外,那些羌族之前就一直歸附在大唐的羽翼之下。
吐蕃雖然打敗了他們但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根本就不可能讓羌人徹底臣服。
吐蕃如今儼然已經成為了敗軍。
他們又哪裏有機會說服羌人替他們賣命?
此時棄宗弄讚也沒有想到唐軍會在身後追擊他們。
因此在匆忙地趕了幾十裏路之後他便決定讓大軍休息一下。
從早晨到現在所有人都還沒有吃飯。
如此下去將士們的體力根本就支持不住。
除此之外吞彌.桑布紮如今還處在昏迷當中。
即便自己已經將步輦讓給了他,但長時間的顛簸也很容易讓他的傷勢加重。
此時的棄宗弄讚絕對沒有想到他的這個決定使得龍騎軍迅速的和吐蕃大軍拉近了一大段距離。
這也就造成了他們自從進入到羌人居住的地盤以後就再也沒能擺脫龍騎軍的追擊。
龍騎軍的第一份戰報很快就被韓鹹派人送迴了長安城。
此時整個朝堂之上正因為這份戰報而議論紛紛。
龍騎軍以死傷兩百多人的代價居然一戰消滅了敵人十幾萬大軍。
如此巨大的勝利即便是如軍神李靖等人都不曾做到。
此時房玄齡,尉遲敬德以及柴紹三人的心裏滿是複雜。
蘇烈在戰報裏詳細的描寫了戰場上的情況。
其中關於尉遲寶琳如何提醒蘇烈等人在遠離戰場的峽穀設伏。
房遺愛和柴令武等人如何在懸崖峭壁之上埋藏炸藥。
種種一切蘇烈都做了詳細的描述。
三人聽到自己的兒子在戰場上立功自然免不了高興。
但當他們聽到龍騎軍居然又準備去收複已經失去的羌人領地時又不免有些緊張。
他們和韓鹹等人的想法基本相同。
都認為吐蕃會強迫羌人出兵來幫他們一同對付龍騎軍。
到時候一旦龍騎軍再次麵對十倍於己的敵人是否還能獲勝?
若是不能獲勝他們能否順利脫身?
對於他們三人的想法此時的李世民自然無從知曉。
他坐在龍椅上高興的說道:“那宗讚小兒狂妄無知居然敢與朕為敵。
如今朕手中的神兵從天而降,倒要看他如何應對。”
李承乾開口道:“父皇萬歲,正是因為父皇英明神武才能有我大唐龍騎軍。”
侯君集趕緊接口道:“太子所言極是,若非陛下當初不計代價大力支持龍騎軍又豈能贏得今日之大勝。”
李泰見兩人開口誇讚李世民馬上跟著說了一句:“父皇遠見卓識,英明神武。”
三人此時接連發聲拍李世民的馬屁頓時提醒了許多大臣。
這龍騎軍此次取得的軍功可是不小。
若是全都落在龍騎軍眾將士身上豈不是又要多出幾名勳貴?
這滿朝文武在官場上打拚了大半輩子也沒有幾人混上爵位。
若是讓龍騎軍這幫軍漢因為這一場戰爭就輕易拿到那大家這些年豈不是白活了?
於是眾人連忙紛紛開口紛紛要將這場勝利的最大功勞安排到李世民的頭上。
更有甚者甚至還在瘋狂地往李靖和李治兩人的頭上扣高帽。
言說正是因為他們的提議和統領才有了如今的龍騎軍。
反正他們此時的意思就是蘇烈等人全都沾了龍騎軍本就強大的光。
換成任何人帶著龍騎軍出去打仗都能勝利就對了。
一旁的房玄齡三人聽到這些人的話以後都感到有些膩歪。
按照眾人的意思龍騎軍大勝就是理所當然,根本就沒有什麽值得獎勵的唄?
若真是如此那今後整個龍騎軍還有誰會真正為朝廷賣命?
如果自己拚命換來的勝利如此輕易的就被別人摘了桃子,那龍騎軍還能是現在的龍騎軍嗎?
再者說了,自己三人好不容易將自己的兒子安排進去。
這還沒等到開始發展就讓你們將龍騎軍扁的什麽都不是了?
可是偏偏這些人拚命吹捧的人自己還都無法反駁。
這份憋屈讓房玄齡三人直接變了臉色。
眾人的話音未落就聽到程咬金開口說道:“按照諸位的意思龍騎軍眾將士的血豈不是白流了?
若是龍騎軍將士真的隻有苦勞而沒有功勞今後還有誰會為我大唐拚命?”
契苾何力開口道:“本將也不同意各位大人的說法。
戰場殺敵本就在於統率用心將士用命。
倘若沒有龍騎軍眾將想出奇謀又怎會有眼下的一場大捷?”
李承乾開口道:“兩位將軍誤會了,我等不是說龍騎軍沒有功勞。
隻是這龍騎軍能有如此強大確實更多的是父皇等人的功勞。”
這句話說完程咬金和契苾何力兩人頓時沒了言語。
他們可以開口為龍騎軍爭功但是卻不能開口否定當初皇上做出的決定。
李治站在前麵聽著這些人的話語忍不住感到一陣好笑。
這些人的安逸日子過習慣了,根本就容不得那些真正做事的人輕易爬到他們的頭上。
可惜這些人拍馬屁選錯了對象。
無論是父皇還是他和李靖兩人都不需要借助龍騎軍來給自己的頭上增加光環。
相反的是父皇還會借此機會大肆封賞,讓大唐所有將士都以龍騎軍為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