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李泰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使得自己和低級官員們產生了隔閡。


    他還在為李治的不守規矩而感到氣惱。


    此時他一邊在家裏生著悶氣一邊讓人關注著那些大臣們的反應。


    李泰到現在還想著那些大臣們肯定也會對李治的做法感到不滿。


    到時候他就可以借機出麵和這些人拉近關係。


    卻不知此時的他已經逐漸被孤立,倘若不知悔改很快便會失去爭寵的資格。


    可惜自從王珪主動請辭以後再也沒有一位能夠在政治上能夠給予他正確指點的高官。


    地位不到的官員所給出的建議自然也因為境界的原因而難免有些局限。


    可以說失去王珪這位優秀的老師是李泰如今最大的損失。


    幸運的是李泰讓人編纂的地理書籍終於在幾天之後完成。


    李泰親自給書籍命名為《括地誌》並在第一時間呈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上。


    這套書籍共有五百多卷,在前人的基礎上創立出了一種新的地理書載體。


    裏麵詳細地記錄了大唐十道,三百五十八州的曆史沿革,山川地理,神話傳說和重大曆史事件。


    李世民看過以後大為高興,當即就將他封為了魏王並且給了他一份豐厚的獎勵。


    除此之外所有參與編纂的官員李世民都給予了升官和物質獎勵。


    如此一來倒是讓那些對他看法不好的官員們從態度上緩和了一些。


    李泰是一個稍微有些成績就會驕傲自滿的人。


    因此他在得到了李世民的獎勵之後很快就忽略了對朝中形勢的關注。


    直到時間來到貞觀九年的初冬。


    此時李治定製的貨船中已經有兩艘完成了建造,他主動申請代表李世民前往廣州去組織大唐第一次大型的遠洋貿易。


    剛好李淵此時也一直吵鬧著想要去廣州度假,於是李世民便欣然應允。


    此次同行的除了李淵之外,還有王珪,段倫以及陳叔達和幾名工部,禮部的官員。


    禮部的官員們要隨同商隊一起出海,以便和沿途各國的官方進行對接。


    而王珪前去主要是為了見識一下第一次海貿能夠達到何等規模。


    至於段倫則是帶人考察南方的一些船廠,看看有幾處適合承建大型貨船。


    此時朝廷征集貨物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全國。


    因此沿途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都有大量商家帶著貨物湧向廣州。


    王珪在半路上看到如此熱鬧的景象忍不住開口道:“想不到大唐商家對於海貿居然如此熱衷。


    居然完全無懼海貿的危險。”


    李治道:“商家對於財富的追求從來都是迫切的,為此他們願意進行任何嚐試。


    如今朝廷為他們提供了新的機會,這些人又如何肯輕易放棄?”


    段倫道:“莫非他們就不怕血本無歸嗎?”


    李治笑道:“外國商家尚且不怕,我大唐商家又豈會怕了這些?”


    陳叔達開口道:“也不知沿途各國是否容易打交道,萬一遇上麻煩恐怕也會損失不小。”


    李治輕笑道:“陳大人多慮了,我大唐水師可不是吃素的,沿途各國想要心生歹意可要好好斟酌一番。”


    李治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


    水師的戰力雖然比不上龍騎軍,但是對付其他國家的軍隊絕對綽綽有餘。


    再加上此時大唐已經研製出了炸藥,更是進而造出了手榴彈和地雷等爆炸物。


    這些熱武器一旦出現在戰場上將會給敵人帶來極大的心理震撼和傷亡。


    到時候那些國家不招惹大唐還好,一旦哪個國家想不開動了手,那大唐水師馬上就會發動雷霆一擊。


    到時候可能就直接從交易變成搶劫了。


    眾人經過將近兩個月的趕路終於來到了廣州。


    此時的廣州城已經足以容納二十多萬人口。


    眾人安頓下來以後自然免不了又和廣州府的官員們小聚一場。


    段誌玄在酒桌上對李治說道:“殿下,如今這廣州城的客棧都已經爆滿。


    大量的商家都在緊急聯係著商船。


    如今各地超過兩百料的商船已經全部集中到了廣州,但眼下看來恐怕遠遠不夠啊!”


    李治笑道:“此乃正常現象,如今海貿剛剛開始,有實力的船東尚未入場。


    此現象恐怕會維持不短的時間。”


    段誌玄問道:“商家們聯係不到貨船豈不是白來一趟?”


    李治道:“那些外國商家又不是傻瓜,他們自然也會招攬生意的。”


    王珪開口道:“難怪殿下從一開始就定製了十艘巨艦,原來對此早有準備。”


    李治笑道:“本王何時做過賠本的買賣?”


    眾人聽了這話以後紛紛大笑起來。


    李治賺錢的本事他們可是深有體會。


    畢竟這些人家中可都有小輩在替他們跟著李治賺錢。


    李治的兩艘大船主要裝載的是一些朝廷和李治自己的貨物。


    其中朝廷的貨物主要是一些絲綢,瓷器以及鹽,糖和茶葉。


    而李治自己的貨物則是玻璃,化妝品以及一些布匹。


    至於一些還無法大量生產的塑料和橡膠製品則被李治留在了國內銷售。


    即便如此李治也有信心用這些貨物換迴來大唐一年的賦稅。


    李治來到廣州半個月以後所有的貨物和船舶全部登記完畢。


    這次航行光是兩百料以上的貨船就有將近八百艘的規模。


    如果加上整整萬人的水師人員組成的艦隊,此次出行的船舶達到了千艘。


    這樣的規模看得王珪等人不斷咋舌而李治自己卻在不斷感歎準備不足。


    李治在廣州城外的碼頭上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儀式,代表朝廷為這些出海的商家們祈福。


    這個時代還沒有拜媽祖的習慣,因此李治所遵從的是嚴格的祭祀之禮。


    一套流程下來李治被累得腰酸腿疼,好不容易結束以後他馬上大喊了一聲:“揚帆起航...”


    隨著一陣歡唿聲傳來,所有出海的人員全都開始登船。


    一時間整個碼頭上萬頭攢動,摩肩接踵。


    更有許多前來送行之人一邊用力揮手一邊送出囑托。


    所有人都知道此行可能會有危險,但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這些人全都義無反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並收藏錦繡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