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馬周匆匆吃過早飯以後就帶著幾名護衛和工部派來的官員出發了。


    他知道這種爬山涉水的事情指望不上李泰,因此幹脆也沒喊他起床。


    交州與外界相隔的幾座大山是馬周等人今天的目的地。


    這幾座山都是那種連綿起伏的小型山脈,想要靠他一個人在一天之內轉完根本不可能。


    因此他將人手分成了三波,每波兩人。


    這樣一來既能將周圍的三處山脈全都轉過來,也能相互有個照應。


    雖然這些山脈距離周邊的農田都比較遠,但大不了多浪費一些人力,總比看著田裏的莊稼枯死要好。


    馬周小時候家境貧寒,因此他深知百姓種田不易。


    雖然如今朝廷也有能力賑濟這些災民。


    但是辛苦一年的勞動成果在即將收獲的時候卻被毀於一旦的打擊卻是如何也彌補不了的。


    因此他雖然已經很累但依然選擇了繼續嚐試。


    皇天不負有心人。


    馬周在連綿起伏的山脈裏穿行了大半天之後終於在太陽偏西的時候找到了一條瀑布。


    當他看到這條隱藏在群山之中的瀑布時一股莫名的激動情緒突然間湧上了心頭。


    他知道無論這裏的水多麽難以利用但是交州的百姓們也絕對能將困難克服。


    他站在瀑布前迴身望向山外,卻發現眼前除了高聳的樹林之外什麽都看不見。


    這裏離著外麵太遠了,遠到沒有人會想要來這裏碰碰運氣。


    但即使再遠也要將這裏的水源給引出去,多付出一些辛苦總比一無所獲要強得多。


    俗話說:人不自棄天不棄。


    馬周走出大山返迴驛站不久另外兩波人員就相繼帶迴了好消息。


    他們也都在群山中發現了水源,而且水量都還不小。


    原本無精打采的李泰自從知道馬周找到了水源開始就已經來了精神。


    如今又接連收到了兩個好消息之後頓時變得生龍活虎。


    他高興地對身邊的侍衛說道:“趕快去通知羅大人,本王明日要親自帶領百姓們掃清障礙,進山引水。”


    一旁的馬周等人聽了這話以後無奈的對視了一眼。


    到現在為止李泰連一句慰勉的話語都沒對他們說。


    倒是早早地將這種表現的機會攥在了手裏。


    幸虧李泰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隻聽他開口對馬周幾人說道:“諸位連日來辛苦了,待到返迴長安本王定會在父皇麵前給諸位請功。”


    這小子到目前為止在政治上唯一的進步就是學會了虛情假意,撈取功勞。


    眼下他根本不提要將這些人所做的事情如實上報,而是用一句輕飄飄的請功敷衍過去。


    他心裏想的就是要將最大的功勞攬到自己身上,以便在父皇麵前好好地長長臉。


    在場的人沒有誰是傻子。


    他們聽了李泰的話以後雖然在臉上表現出一副欣然感激的樣子,但是所有人的心裏卻都不以為然。


    李泰連日來的表現早已表明他們此次出來肯定會是活不少幹但功勞絕對不會太大。


    第二天一早天才蒙蒙亮,羅恆便已經將交州的百姓們集中到了驛站門前。


    他昨夜幾乎一點沒睡,一直在忙著安排今天的事情。


    李泰難得起了一個大早,他經過簡單的梳洗以後就匆匆跑到了驛站門外。


    隻見他手裏拿著一個大喇叭對著人群喊道:“百姓們,你們的莊稼有救了。


    本王已經派人為大家找到了水源,雖然距離要遠上一些,但本王相信隻要我等上下一心定能戰勝眼前之困難。”


    周圍的百姓聽了他的話以後馬上齊聲開口感謝。


    李泰聽到這些人的感謝以後頓時就有些飄飄然。


    接下來他又“吧啦吧啦”地說了一盞茶,全都是一些鼓動情緒的廢話。


    直到馬周實在看不下去親自來到了他的身邊。


    隻聽馬周對他說道:“殿下,此時天氣涼爽正是進山勞動的好時機,不如...”


    李泰聽了馬周的提醒以後才從激動的情緒中清醒了過來。


    於是他趕緊開口道:“百姓們,我們現在就進山引水...出發!”


    早就已經迫不及待的百姓們聽了這話以後頓時轉身,在馬周等人的帶領下分頭向著三座山脈趕去。


    馬周等人將人帶到地方以後就匆匆返迴,他們還要盡快趕到當州去查看那裏的災情。


    至於交州的後續工作自然由羅恆負責安排。


    六月的山西酷熱而又幹燥。


    當李治和蕭翼一起解決了蔚州和代州的災情以後他們來到這裏已經整整十天。


    代州的災情緩解以後李治突然對蕭翼說道:“蕭禦史,如今時間緊迫,未免浪費時機你我不妨分開行事。”


    蕭翼道:“下官近日已然略有心得,正想向殿下請命。”


    蕭翼這些天和李治在一起親眼見證了李治是如何賑災。


    除了研製出神奇的水錘泵之外蕭翼最為佩服的就是李治肯親身探索各州的地形地貌。


    通過他的認真探索總是能夠從全局看待問題。


    如此一來就能夠充分利用當地的每一處水源。


    蕭翼學到的並不是李治腦海裏的知識,而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正是這種從全局考慮的方法才使得他有信心嚐試一番。


    李治道:“既然如此你我便兵分兩路,盡量不使百姓絕收,萬一事不可為也好早做打算。”


    如今已然是六月底,莊稼的生長已然到了末期。


    李治也不能確保自己能夠徹底解決災情,因此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接下來兩人穿過並州分別從隰(xi)州和儀州出發一路向南而去。


    而另一邊的李泰終於有了一些進步,在到達當州以後連續跟著馬周等人跑了兩天。


    最後還真的讓他找到了水源。


    不過他可不會就此認為自己能夠獨自解決問題。


    因此他一路上從來就沒想過要和馬周分開行動。


    炎熱的夏季莊稼一旦缺了水很快就會開始枯萎。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周的心情越來越急迫。


    他有心想要主動向李泰提出分開行動,但看看李泰表現出來的態度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並收藏錦繡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