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教授聽了袁天罡的話以後“哈哈”大笑。


    其中一人笑著開口道:“袁大人莫非忘了?我等可以將此物稀釋啊?”


    聽了這話以後袁天罡頓時一陣尷尬。


    他作為學院的院長兼教授,對於濃縮稀釋之類的專業知識怎麽可能會不接觸和學習?


    隻不過他剛才多少有些震驚過度因此沒能及時想到這些。


    他尷尬地對兩人說道:“方才隻想到此物的威力,其他的一時間全都忘卻了。”


    兩人聽完這話不由得莞爾一笑。


    隨後三人便一同返迴了學院。


    剛才的爆炸聲將學院裏麵的人全都嚇了一跳。


    此時袁天罡還要簡單地向眾人解釋一下。


    研究出硝酸甘油的那兩名教授則是迴到實驗室中繼續進行他們的實驗。


    他們還需要將硝酸甘油稀釋到一個極低的濃度然後交給醫學院去進行實驗。


    學院方向傳出的巨響同時也震驚到了居住附近的一些居民。


    他們的孩子也大多在學院裏讀書。


    因此很多人都跑到學院裏來詢問情況。


    袁天罡又不得不出麵解釋了半天並希望這些人能夠幫他向其他居民解釋一下。


    畢竟將來這種情況還有可能會多次發生。


    如果每次都造成如此大的動靜可就不好了。


    他在這邊安撫百姓的時候孔穎達已經跑去求見李世民。


    他在見識到了李治的學院裏傳授的算學知識以後覺得國子監裏的算學課程已經沒有了開辦下去的必要。


    於是他向李世民提議將算學的學生們送到李治的學院去學習。


    李世民聽了他的話以後猶豫了一下。


    隨後才開口對孔穎達說道:“雉奴的學院乃是私人所設,暫時還無法直接考取功名,如此安排那些學員恐怕無法接受吧?”


    孔穎達開口道:“陛下,算學院的學子們即便考取了功名也不過是九品的官職,其中的影響應該不會很大。”


    李世民搖頭道:“事情未必如此簡單,須知九品的官職雖小卻也是進身之步,總要比一無所得強上一些。”


    孔穎達沉思了一下說道:“既然如此不如幹脆將晉王殿下的學院納入國子監的管轄,如此一來那些學生豈不是也有了進身之步?”


    李世民苦笑道:“孔祭酒可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雉奴的學院裏有著將近兩千的學生,如此多人朝廷如何安排?”


    李世民的話可不是隨便說說。


    要知道眼下整個大唐有品級的官員也不過才幾千人。


    屬於中央管轄的官員更是隻有六百多。


    這突然冒出兩千多人準備考取功名,而且還學的都是算學。


    這麽多人要以什麽比例錄取?


    錄取之後又能安排什麽職位?


    孔穎達聽了李世民的話以後才反應過來。


    於是他也隻能尷尬地解釋了一下:“臣隻是見到晉王殿下的學院裏算學更為優秀因此…”


    李世民擺手道:“此事倒也不怪孔祭酒,隻是雉奴對這些學生早已有了安排你我就無需貿然幹涉了。”


    孔穎達猶豫了一下說道:“微臣有個不情之請,還請陛下幫忙。”


    李世民道:“愛卿大可說來聽聽。”


    孔穎達開口道:“不知陛下可否從晉王殿下的學院中暫借兩位教授給國子監,也好提高國子監的算學能力。”


    李世民皺眉道:“非是朕不肯依你,實在是雉奴的學說於大唐太過重要。”


    李世民說到這裏認真地看向了孔穎達。


    隨後鄭重其事地繼續道:“國子監有太多他國學子,雉奴的學說絕不可輕易傳授。”


    孔穎達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因此他在聽了李世民的話以後不禁疑惑地問道:“不過一套學說而已怎會到了需要保密的程度?”


    李世民嚴肅地說道:“此事說來話長,但想來愛卿已然接觸過琉璃,肥皂等新奇物品。”


    孔穎達聽了這話以後狐疑地點了點頭,卻不知兩者有何關聯。


    李世民繼續道:“這些便是依據雉奴的學說研究出來的產物。”


    孔穎達聽到這裏終於有些明白了。


    看來晉王殿下的學說能夠為大唐帶來許多財富。


    如此來說的確是不能被他國輕易掌握,以免與大唐形成競爭。


    他自認已經了解了全部真相,因此也就打消了之前的念頭告辭而去。


    卻不知李世民所透露的僅是冰山一角。


    眼下大唐的鹽,糖以及各種金屬的冶煉工藝都因為李治的學說而得到了快速發展。


    除此之外將作監還製造出了很多先進的機器能夠大量節省人力。


    這些都是增強國力的事物,怎麽能夠讓他國輕易獲得?


    就在李世民想著這些的時候,卻忽略了李治所設計出來的一些工具正被一些人改進以後用於進行地理勘測。


    自從李泰被免除了參政資格以後對他主持編纂的地理書籍更加上心。


    於是便開始催促那些負責勘測的人加快速度。


    然而這些人手上的工具都非常簡陋。


    每次所能勘測的範圍都很狹小。


    於是這些人每次迴到長安城交付新勘測出來的地圖時總會聚在一起抱怨一番。


    這些人也都有各自的人脈,因此對於朝中出現的新事物多少都有一些了解。


    於是在交談之中他們就知道了望遠鏡,水平尺以及角尺圓規之類的新式工具。


    這些工具對他們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他們便請求李泰出麵讓將作監幫忙製作一些。


    李泰雖然不太願意和李治的人打交道,但是為了自己的政績也隻好拉下臉來去求顏立德幫忙。


    顏立德倒是沒想那麽多。


    畢竟李治既沒有在他麵前說過李泰的不是,更不允許他們隨著自己的喜好去得罪別人。


    於是他便幫著那些負責勘測的人製作了一些指南針,水準儀以及經緯儀等儀器。


    由於這些東西有的用到了望遠鏡,因此顏立德還特意要求李泰親自去請示了李世民。


    並且再三強調了一下不可隨意讓他人接觸。


    要知道望遠鏡目前還是大唐的保密物品,更是被大唐的一眾將領視為致勝法寶。


    之前針對吐穀渾的戰爭中,正是有了望遠鏡的幫助才使一眾將領能夠輕易發現吐穀渾人的居住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並收藏錦繡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