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在離開酒坊之前特意交代老板用一些珍貴的藥材泡製一些藥酒。


    過些時日就將是長孫皇後的生辰,李治要用這些酒來作為賀禮。


    這個時代女子飲酒也是一種非常流行的趨勢。


    即使是平常百姓家的女子也會在重大的節日裏喝上一些。


    離開酒坊以後李治便來到了將作監。


    顏立德等人對蒸汽機的完善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


    接下來他準備設計幾台機床,嚐試著利用蒸汽機帶動機床進行金屬加工。


    他的後續計劃是要盡早實現石油的大量開采和使用。


    這裏麵需要用到很多大型的機械設備,沒有合適的機械對零件進行加工是很難製造出來的。


    原本他是想要盡快地發明出發電機和電動機。


    不過以大唐現有的冶金技術和加工能力來看想要將這兩樣東西製造出來相當困難。


    最主要的是李治對電工學的了解並不多。


    因此想要依靠電力來作為主要動力短時間內並不現實。


    李治來到了將作監以後馬上就被顏立德等人帶到了那台蒸汽機跟前。


    此時蒸汽機運轉起來已經基本上不怎麽漏氣了。


    見到這種情況李治高興地對顏立德說道:“能做到如此程度便說明這台蒸汽機已經徹底完成了。”


    顏立德道:“學生等已然總結出大量的經驗,相信下一台蒸汽機能夠完成得更快。”


    李治道:“如此便好,為師剛好有一些新的想法,需要大量使用蒸汽機。”


    顏立德恭敬地迴答道:“恩師但請吩咐。”


    李治點了點頭之後便帶著顏立德來到了自己的公房。


    然後便當著顏立德的麵繪製起了機床的圖紙。


    李治想要製造的是車床,鑽床和磨床,衝床。


    這幾種機床能夠幫助顏立德等人快速生產出很多標準的配件。


    有了標準化的配件以後再去生產同一種設備就能夠快速很多。


    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張張早已經被李治刻在腦子裏的圖紙被畫了出來。


    在一旁幫忙的顏立德則是早已經沉醉在了圖紙上那些精妙的設計當中。


    將作監裏現在有很多人都在學習李治編寫的那些書籍。


    他們的理論知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想要將這些理論變成實踐還需要像李治這樣不停地給這些人布置作業。


    目前李治還需要幫他們畫出圖紙讓他們動手製造。


    等到過些日子李治就會隻提出要求,讓他們自己去設計機械解決問題。


    書本上的東西終究是死的,隻有真正動起手來才能讓書本上的知識變得生動起來。


    李治深知自己並不是萬能的,今後的很多科技他隻能提供方向上的指點。


    想要實現這些科技隻有通過更多人共同研究才能取得突破。


    當李治離開將作監的時候天色已經徹底黑了下來。


    柴龍和段師子兩人也早已經帶著十幾名王府的護衛等在了外麵。


    李治對他們道了一聲辛苦之後便安步當車的向著王府走去。


    一路上他還在想著接下來要如何才能讓更多人接受自己所開創出來的這些專業。


    這些專業想要吸引那些家境優越的士子們是不可能的。


    他們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取功名進入朝廷當官。


    而李治的專業暫時還滿足不了他們的目標。


    想要讓那些窮苦百姓家的孩子學習這些也很難。


    畢竟眼下還沒有任何一個學生通過學習這些知識而提升了自身的階級地位。


    這就使得那些百姓看不到學習這些知識的好處從而不願意浪費自己家的一個重要的勞動力。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幸運的是如今他已經開始有了進展。


    安置點裏的那上千名孩子就是他培養的第一批人才。


    這些人就是他發展工業的第一塊基石…


    今年來長安趕考的學生低調了很多。


    主要原因就是去年的那場文人大賽讓這些外來的學習們深刻地認識到了他們與京城學子的巨大差距。


    先不說李治包攬了所有項目的魁首。


    便是國子監中的很多學子也要比這些人高明不少。


    因此即便今年仍有一些人吵鬧著想要再組織一場大賽也已經是應者寥寥,完全壯不起聲勢。


    李泰原本還有心想要再試試卻被他的老師王珪給攔了下來。


    王珪對李泰說道:“殿下身為皇子享受著最好的教育,即便贏得了大賽也顯示不出殿下如何厲害。”


    李泰聽了這話以後反駁道:“雖是如此但學生讀書的時間要比那些士子少啊?”


    王珪道:“殿下條件如此優渥如還需與其他學子比較這些便不知慚愧嗎?”


    李泰張口剛要說話就聽王珪繼續說道:“如此比較那晉王殿下又當如何?”


    王珪這句話相當於直接在李泰的心口上插了一刀。


    他最大的恥辱就是在引以為傲的文學上被李治生生壓了一頭。


    正是因為去年的大賽他什麽也沒撈著所以今年才想要再比一次來證明自己。


    李泰皺著眉頭對王珪道:“本王正是要借此機會一雪前恥。”


    王珪歎息了一聲開口道:“殿下又何必如此在意此等虛名?又何不多花些時間幫助陛下處理朝政?”


    王珪的這聲歎息中包含著一些失望的情緒。


    李泰和李治一樣都有著參政議政的機會。


    然而如今李治不但已經就任實職,更是在上任之初就獨自解決了災民問題。


    非但如此李治還利用這些災民修繕了長安城內的街道,更是在長安城外置下了龐大的產業。


    反觀如今的李泰,到現在還沒能在政治上取得任何建樹。


    甚至還在費盡心機地追求著那些虛名。


    李泰聽了王珪的話以後不由得有些泄氣。


    他擅長的乃是詩詞文章,於政治一道並沒有什麽特長。


    如今王珪讓他在這方麵多做努力頓時使他感受到了一些壓力。


    王珪見到他這個樣子便再次開口道:“殿下,身為皇子學會治國理政為陛下分憂才是王道,詩詞文章如何錦繡又有何用?”


    李泰聽了這話以後隻能無奈地放棄了籌辦大賽的打算。


    轉而虛心地向王珪請教起了一些政治上的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並收藏錦繡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