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玄齡暴露的實情越來越多對麵崔氏和鄭氏兩家的家主臉色越來越難看。


    站在他們身後的那些富商更是嚇得臉色慘白。


    他們的實際地位並不如普通的百姓,之所以能夠享受更好的生活完全是因為他們更能投機鑽營。


    如今房玄齡一下曝出了這麽多有關他們的猛料,那麽可以想見一旦這場辯論失敗他們肯定會被清算。


    站在房玄齡二人身後的文人們要比普通的百姓想得更多。


    他們更能深刻地認識到宗教過度發展的弊病。


    於是他們很快也加入到了對宗教的討伐中,這就使得崔氏家主等人更加沒有了開口的機會。


    沒過多久站在他們一邊的百姓就開始轉變了態度。


    越來越多的人轉而站到了朝廷這邊。


    房玄齡和魏征兩人悄悄地對視了一眼,臉上都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意。


    他們知道這場辯論到了此時已經勝利了。


    果然沒過多久崔氏家主便帶著人落荒而逃,臨走時隻是拱了拱手,甚至連一句場麵話都沒留。


    房玄齡二人對此隻是微微一笑,他們知道這場勝利隻是剛剛開始,接下來皇上肯定還會有其它動作。


    於是房玄齡則借機又宣講了一下朝廷目前麵對的困難以及正在實施的救災措施。


    由於百姓們已經有了新的認識所以在他宣布完這些救災措施以後百姓們對朝廷的信任明顯多了一些。


    辯論的結果很快就隨著那些考生的離開向全國各地傳播開來。


    於是一場原本由宗教勢力發起的輿論戰很快就變得對宗教極其不利。


    一些依附在宗教周圍賺取巨大利益的人見到如此情況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收斂,而是想要聯合天下的寺廟一起反抗朝廷。


    很可惜他們的想法有些過於主觀了,完全忽略了此時宗教內部的想法。


    在他們想來朝廷如此針對宗教一定會引發這些宗教人士極大的不滿,他們隻要稍加挑撥這件事就能操作起來。


    然而對於真正的宗教人士來說他們所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首先寺廟仍然保有著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可以為他們提供充足的糧食。


    其次由寺廟所開設的借貸,算命,法事道場以及藥店等等一係列商業都沒有受到波及。


    雖然朝廷管控了對出家人的審批事宜並且也向他們征收了大量的賦稅,但是這些相對於他們的收入來說根本就不值一提。


    這就使得這些宗教人士沒有生存危機,他們根本就沒有反抗朝廷的動力。


    這也是此次辯論沒有真正的宗教人士參加的原因。


    因為從頭到尾鬧得最兇的其實也隻是那些依附在寺廟周圍的既得利益者。


    他們的想法不但沒得到宗教人士的支持反而因為他們給寺廟帶來了麻煩而受到了指責。


    這些人見到寺廟不肯配合自己也沒有了折騰的勇氣,於是便逐漸開始偃旗息鼓。


    然而剛剛扭轉了民意的李世民卻沒打算輕易放過這些人。


    此時的太極殿內正在進行著一場針對進一步宗教改革的會議。


    參加的人除了房玄齡等三位宰相還包括了禮部,戶部的兩位尚書以及太子李承乾和最早向李世民提出宗教改革的李治。


    眾人對於李承乾和李治同時出現在這裏居然出奇的沒有感到任何驚訝。


    似乎李治能夠參與國家大事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共識。


    這裏唯一感到不快的就是李承乾,他此刻已經將李治和李泰一起列入到了對他有威脅的名單裏。


    李世民似乎並沒有考慮這麽多,他先是口頭表揚了一下房玄齡和魏征兩人在辯論上的表現。


    隨後他便微笑著對眾人說道:“如今民意已然轉向朝廷,朕打算借此機會進一步對宗教進行改革,不知眾位有何意見?”


    房玄齡猶豫了一下開口道:“陛下,如今雖然民意在我然則宗教勢力過於龐大,過於激進恐會造成宗教的反抗。”


    其他人聽了房玄齡的話以後紛紛點頭認同。


    李世民皺眉道:“眼下大唐人口尚不足千萬,而僧,尼,道人口已超過七萬,如不加以遏製於我大唐社稷頗為不利啊!”


    王珪道:“陛下,臣以為眼下民生尚未恢複百姓又頻遭災禍如此情形之下宗教的發展對百姓的心靈慰籍多有幫助,還不宜過分打壓。”


    眾人聽到此話也都紛紛點頭認同。


    李世民道:“如今寺廟經濟發展迅猛,許多廟宇的規格甚至已不次於皇家,長此下去民間的財富怕是都要集中到寺廟的手裏。”


    戶部尚書戴胄非常認同李世民的話。


    他在一旁補充道:“朝廷雖已向寺廟征稅,然則所得之錢物遠遠不足以抵銷田畝損失的稅收。”


    李承乾接口道:“不如加大對寺廟的稅收來彌補朝廷的虧空。”


    李世民道:“朝廷征稅需有法度,單隻針對寺廟恐怕會惹來非議。”


    戴胄說道:“眼下隻餘寺廟之內的土地尚未征稅,不如借此機會予以征收。”


    李世民道:“朕對此並無意見,不知各位認為如何?”


    眾人聞聽此言並未立即發表意見,而是認真思考其中的利弊。


    稍傾之後李治率先說道:“父皇,兒臣以為眼下應首先打擊那些依附於宗教周圍的世家與富商。”


    李世民問道:“雉奴此話何意?”


    李治道:“兒臣以為寺廟之事應徐徐圖之,眼下首先應該斷掉那些世家與寺廟之間的利益聯係。”


    李世民道:“如何操作?”


    李治道:“寺廟之內有眾多所謂俗家弟子,這些人都是各個世家為了逃避賦稅而安排進入寺廟的。”


    聽了李治的話以後眾人都表示認同,他們也都了解這種情況。


    接下來李治便將針對這些人的一些想法說了出來。


    寺廟成立的宗旨本是教人諸惡莫做,諸善奉行,宣揚的也是清心寡欲戒癡戒貪。


    然而如今那些世家貴族甚至朝廷高官卻紛紛利用寺廟的特權來偷稅漏稅。


    他們的辦法就是讓家中的親人,子弟假借出家的名義成為俗家弟子。


    這些人不但能夠免去賦稅和勞役並且還能自由地婚育。


    如此一來他們不但享受到了寺廟的特權而且還不用遵守寺廟裏的各種規矩,可以說是好處占盡。


    李治的想法就是要他們斷了這方麵的念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並收藏錦繡盛唐最新章節